[第八期“靖你翻译”]/译诗评点

1986-08-20 04:03王强
中国青年 1986年12期
关键词:波门时代感译诗

王强

1

约翰·弗莱彻(1579—1625)是莎士比亚时代著名的剧作家。在宫廷圈子里,他的剧作甚至比莎氏及本·琼生的作品更为走红。他与弗兰西斯·波门合作写出了许多作品。因此文学史上他们二人的名字常常同时出现,被人们称作“波门与弗莱彻”。弗莱彻还与莎翁合作写出了《亨利八世》等作品。

弗莱彻的作品,特别是喜剧反映了他所熟悉的上层社会中人们的诙谐、机智、快乐的生活情调,颇迎合上层阶级的趣味。如同那个时代的其它剧作一样,他的剧作绝大多数是用韵文写出的,字里行间飘逸出浓郁的诗意,剧本中的许多片断都被当作优秀的抒情诗收在了权威的文学选集之中。在一些诗评家的论文或著作中,他的一些“诗”被用作了分析说明的标本。他创作所使用的语言明白晓畅,善用具体形象的比喻表达比较抽象的情感和意念。他的讽刺手法犀利,剧中的情节极易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反响,深得人们的厚爱。然而17世纪以后,随着趣味、观念的改变,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逐渐被推移到莎翁与本·琼生之后,但却依旧焕发着应有的光彩。

2

《别再哭泣》选自剧作《科林斯王后》(The Queenof Corinth),因此在翻译这首短“诗”的时候,我们不妨尝试着采用韵体(并不一定十分严格),这样一方面可以体现出戏剧语言所特有的“动作性”,另一方面还可多少传达出作者诗中寓于时代感的情韵。

这首诗的语言并不难,也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给诗译者大加发挥的地方,正因如此我们的翻译才更显艰难一要么忠实而失于平淡,使诗的情感色彩黯然,要么自由而失于随便,使译作丧失时代感。入选的这篇译作的一个不足之处便在于通篇的文字所织成的诗意氛围略显“现代”了。诗的整体布局似以十行韵体较理想。当然韵体绝不是再现时代感的唯一媒介。此外,尽管译者的语言流畅自如,并试图尽可能地传达原作的韵律,却也因个别文字的理解歧异从而失去了完美地体现原作的机会。例如诗中第三行的“Pluckd”意为“被人采撷的”,此意及由此提示的隐喻在莎士比亚手下俯拾皆是。译者译为“凋谢”固然不能责之为不信,但由此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爱的花朵“被人屏弃”与爱的花朵“自然凋零”所诉诸读者的情感是迥异的。第六行“endS”意为“意图”并无“深底”之言,此句意谓:命运莫测世人难以洞悉。“深底”者,命运所潜,世人莫知世有此“物”之谓,略有不妥。最后一行的“fair”还是译为“美丽的人儿”较“仙女”为切。

以下两位同志的译诗也比较好:

刘汉华青海格尔本市钾肥厂

罗建军陕西空军第三航空学校

猜你喜欢
波门时代感译诗
激光角度欺骗和高重频复合干扰有效概率研究
一种波门信号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自适应关联波门设计方法
杂波环境下强机动目标自适应关联波门选择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译诗“三美”与国学经典英译的美学问题
中国建筑的传统化和时代感
描写规范理论在徐志摩译诗作品中的体现
霍克思译《红楼梦》诗词的诗学观照——从两首译诗说起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