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见录》标点献疑

1985-07-15 05:54
读书 1985年11期

小 兹

中华版点校本《邵氏闻见录》《邵氏闻见后录》(以下分别简称《前录》《后录》),点校甚精,堪称善本。遗憾的是仍有一些疏漏,现就其中有碍文意者条列于下,请方家是正。

(伯淳)元初,以宗正丞召,将大用。未赴,卒,葬伊川。文潞公表其墓曰:“明道先生正叔,元初用司马温公、吕申公荐,召对,初除职官,再除馆职,除崇政殿说书。岁余出判西京国子监,两除直秘阁,不拜。绍圣中,坐元党谪涪州,遇上皇即位,赦得归。久之复官,以卒。是谓伊川先生。”(《前录》第161页)

安,此段所记为宋理学大家“二程”的事,明道先生乃程颢(伯淳),非程颐(正叔)。文潞公表程颢墓云:“明道先生正叔”,显然有误。据《宋史》卷四二七,程颢死后,文彦博采众说,题其墓曰“明道先生”。下文“正叔元初”云云,乃《前录》作者另外表述程颢之弟程颐的情况,这里误作程伯淳的墓文。故此段末尾之引号当移至“明道先生”后,并于引号内加句号,“正叔”后逗号可删。又,《前录》第194页:“程伯淳正叔虽为名士,本出贵家,其成就易矣。”也犯有与上述类似错误,“程伯淳”和“正叔”之间应加顿号。

艺祖即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后录》第1页)

按,点校本于“艺祖”下标专名线。同此,《后录》第136页、154页、173页、225页,《前录》第4页、69页,屡次出现“艺祖”,其下均标专名线,误。“艺祖”非庙号,不当标专名线。艺祖指有文德材艺之祖,《尚书·舜典》云:“归,格于艺祖,用特。”传》云:“巡守四岳,然后归告至文祖之庙。艺,文也。”《疏》云:“才艺文德,其意相通,故艺为文也。文祖、艺祖,史变文耳。”后代即用艺祖来称一代开国的帝王。如唐玄宗《起义堂颂》称唐高祖李渊为艺祖,金世宗《封混同江神册文》称金太祖阿骨打为艺祖。这里就是称宋太祖赵匡胤为艺祖。可参阅顾炎武《日知录》二四《艺祖》。

如本朝韩魏公书“花”字写成“琦”字,复涂以墨,尚可辩,亦此体也。(《后录》第79页)

按,此段当标点作:如本朝韩魏公书花字,写成“琦”字,复涂以墨,尚可辩,亦此体也。所谓花字,即花押,是用草体加以变化的签字。汤显祖《牡丹亭·冥判》中有这样一句:“新官到任,都看这笔判刑名,押花字,请新官喝采他一番。”“押花字”亦即《后录》中之“书花字”。韩魏公即韩琦,此言韩琦写自己名字的花字,而并非写“花”似“琦”。本节前有云“……于皋位下,书若皋字,复涂以墨,如刻石者,盖‘皋花字也。”已言及花字的写法。承此方有下文“亦此体也”。

至辞位迁观音院,题薛能、陆龟蒙二诗于壁云:“江上悠悠不见人,十年一觉梦中身。殷勤为解丁香结,放出枝头自在春。蜡屐寻苔认旧踪,隔溪遥见夕阳春。当年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后录》第134页)

按,如此标点,前说薛能、陆龟蒙二诗,后却标点成一首诗,矛盾。其实,“江上悠悠不见人”以下四句为陆龟蒙诗,《全唐诗》卷六二九载此诗,题作《丁香》,文字略有不同。“蜡屐寻苔认旧踪”以下四句为薛能诗,《全唐诗》卷五六一载此诗,题作《游嘉州后溪》,文字稍异。所以“放出枝头自在春”后,“蜡屐寻苔认旧踪”前均应加引号。

《卢思道朔方行》一。注云:小李将军;又今人注云:在李伯时家,《明皇游猎图》一。注云:小李将军;又今人注云:在马粹老家。(《后录》第215页)

按,在李伯时家的乃《卢思道朔方行》,而不是《明皇游猎图》,《明皇游猎图》在马粹老家。故“在李伯时家”后逗号当改作句号。

希夷先生一日令洒扫庭除,曰:“当有嘉客至。”(《前录》第69—70页)

按,众所周知,“希夷先生”是宋太宗赐给扶摇子陈抟的号。《前录》第69页即云:“后赐号为希夷先生。”点校本仅于“希夷”二字下加专名线,残缺。“希夷先生”当四字连标专名线。与此相类,古人以“某某先生”为号,均当连标专名线。如《后录》第21页“东坡先生传《禹贡》”云云,只于“东坡”下标专名线。《前录》第164页“大儒伊川先生程正叔”云云,仅于“伊川”下标专名线。《前录》第174页“(张)载字子厚,所谓横渠先生者”云云,仅“横渠”下标专名线,等等。“东坡先生”、“伊川先生”、“横渠先生”均当连标专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