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一禾
要把里尔克著的《罗丹论》读完并不费时,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只有两篇短论,连头带尾统共只有七十八页。但要真正消化它却不容易。因为这实在是两首长诗,不但有诗一般的语言,更包含着诗的意蕴。
里尔克的名字对我们并不陌生,这位奥地利诗人是欧洲后期象征派的代表人物。一九○五年,里尔克突然发现了当时尚未成名但正在创造奇迹的雕塑家罗丹,他毛遂自荐地在罗丹的工作室里当了十年义务秘书。当罗丹以石、泥、铜为材料塑造一个个生命时,里尔克则用心底涌出的诗句塑造了一个罗丹。
诗人论人,论其神。不仅是行云流水、海阔天空;而且是神采飞扬、呼之欲出。由于诗人特具细致的体察和丰富的情感,再加上想象的翅膀、跳跃的节奏,使这部小小的论著既深刻又独特。
通过里尔克对古代、中古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那些被人们从地下发掘出来的艺术精品的扫描,我们看到:至十九世纪中叶,各种艺术都多多少少地更新了,唯有雕刻艺术,依然在对过去的伟大的敬畏中踌躇……就在此时,孤独无名的罗丹,在他的工作室里开始了真正的工作。
里尔克发现了两个大诗人对罗丹的良好影响,一个是中世纪著名的意大利诗人但丁,他的《神曲》使罗丹领悟到人的精神灌注了人的全身,会从每一个气孔中溅射出来;另一个则是罗丹的同代人,法国著名的现代派大诗人波德莱尔,罗丹感到他是自己的先驱,他不惑于外表,而把目光射向人们的心灵。于是,在这两个良友的陪伴下,罗丹进行着一步步的探索。他不再让模特儿摆弄姿态,而在他们的随意行动中捕捉每一根偶然的线条和特殊的光泽,这时,雕刻上一切传统的概念都失去了价值,再无所谓姿势、组合和结构了,“只有无数活生生的面,只有生命。”
罗丹的成熟期可以两件作品为界:始之以《塌鼻人》,终之以《青铜时代》。在这里,里尔克仿佛是在追随罗丹的足迹,用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塌鼻人》脸上每一条充满意味的皱纹;勾勒了《加莱义民》六个先人在人生最后一刻告别生命的姿势;也剖析了《巴尔扎克》那副在沉醉里凝望着创造力在沸腾的面孔……罗丹作品的意义是划时代的,他的独创性在于他化静为动,在他的塑像的每一个面里都隐藏着内在的动态和节奏,它们象血液循环一样并不扰乱物体外表结构的静止和安定,因为这内在的运动源自人物内在的生命。“凡视线所及,罗丹无处不抓住了生命。”于是,他征服和占有了“光”,千变万化的光线只能使塑造的每个侧面都发出异彩;于是他又占领了“空间”,他的雕塑封锁了周围的空间,因为这里的空气已成为这个雕塑的氛围。
毫无疑问,在罗丹的手下,雕塑已经不知不觉地展拓到一个古代从未达到的高度。他抓住了当代社会动荡的、模糊的内在形态,并用一种亲切的具体方式把它凝固在人们周围。他所有的雕塑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世界,这个世界超越了他的时代,指向“永恒”,但却“安放在大自然里。”
用挑剔的眼光来看这本书也有两点不足:一是行文的诗化有时连作者也象是陶醉于警句妙喻之中,过多的华彩乐段常常模糊了我们投向雕塑家本人的视线。二是明显的主观色彩难免有不够全面之嫌。但释卷想来,这两点又正是本书的长处,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白,它使我们不仅了解而且爱戴罗丹。
(《罗丹论》〔奥〕里尔克著,梁宗岱译,四川美术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一月第一版,1.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