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仲平
著名书法家沈尹默,浙江吴兴人,他原名君默。因为有人和他开玩笑说:“君既默不作声,何必再开口?君字下面的口,显然是多余的。”为讽刺国民党政府的不许百姓谈国事,他将君默改为尹默。实际上,他自己并不肯于缄默。在北京大学及燕京大学任教授时,他曾与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人编辑《新青年》杂志,写了不少富有革命激情的新体诗,不仅开口了,而且呐喊着战斗了。
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原名王昭文,为了寻求艺术、人生和革命的真理,1933年他二十二岁时将王昭文三字改成王朝闻。取意《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决心以拚死闻道的精种求知求真,让自己生命的微光与祖国独立富强的光明未来融为一体。1977年当他年已古稀时,又特刻一方“夕不甘死”的印章,对自己提出了“闻道未详,夕不甘死;壮志未酬,夕不甘死”的更高要求,鞭策自己在有生之年多做贡献。
著名哲学家艾思奇,原名李生萱。他青年时期,就刻苦研读马克思和列宁的哲学著作,对两位伟人爱之甚深。“艾”与“爱”同音,“思”和“奇”则是马克思和伊里奇的最后一字,这充分反映了他对马列主义的信仰。
高士其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原名高仕錤。后来他把“仕”去掉“人”,把“錤”去掉“金”,改名为高士其。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改名时,他回答说:“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钱!”在当时权势和金钱决定一切的社会中,高士其能冲破这些腐朽观念,足见其志趣的高尚。
(摘自《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