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与三希堂法帖

1984-11-01 03:34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10期
关键词:王献之乾隆皇帝王羲之

魏 觉

《三希堂法帖》全称为《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它问世以后,深受人们重视,至今不衰,主要原因之一是此帖取材丰富,收集了天下名家法书,(它共收集魏晋到明末的一百三十五家的三百四十件楷、行、草书作品,另有题跋二百多件,印章一千六百多方)共九万多字。它在全名中所以要冠以《石渠宝笈》字样,就是因为这些书法作品,都是从乾隆皇帝于乾隆九年(1744)命内直诸臣将宫内所藏书画“详加辨白,遴其佳者,荟萃成编”编成的一部书画目录《石渠宝笈》的珍品中精选出来的。乾隆皇帝于乾隆十二年(1747)腊月发出要编刻《三希堂法帖》的特谕,谕中说:“我朝秘府,初不以广购博收为尚,而法书真迹,积久颇富,朕曾命儒臣详慎审定,编为《石渠宝笈》一书。因思文人学士得佳迹数种,即摹入石,矜为珍玩。今取群玉之秘,寿之贞珉,足为墨宝大观,以公天下。”因此,命当时的户部尚书梁思正、军机大臣汪由敦、吏部侍郎蒋溥等,从编入《石渠宝笈》的历代法书中,“择其尤者,编次抚勒”,共选出了魏晋到明代一百三十五家的三百四十件作品,把它刻在二百三十八块石头上。从发出特谕到法帖刻成镶嵌到北海公园漪澜堂附近的阅古楼上为止,共费时六个年头方才完工。而第一批正式的《三希堂法帖》印拓成书,又在阅古楼镶嵌刻石完工五个月之后。当时共拓印了《三希堂法帖》五十二份,每份三十二卷。

乾隆皇帝为什么要不惜工本、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来编刻这部《三希堂法帖》?他在特谕中虽然说得颇为冠冕堂皇,说是“以公天下”,其实他本人是一个喜爱诗文书画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博雅,常常暗中和当代文人和历代帝王争奇斗胜。我们从传世的清宫收藏的书画上看到乾隆的题跋之多,各地名胜古迹他的“御笔”的铭刻之滥,都可以看出他对书法艺术是如何的喜爱和倾心。他在命编《石渠宝笈》的谕中曾说:“朕少年时间,涉猎书绘;登极后,每缘几暇,结习未忘,弄翰抒毫,动成卷帙,”可见他的书画活动,早在做皇子时即已开始。由他命名的“三希堂”,现在到故宫西路的养心殿内仍可见到。这是从养心殿西暖阁中隔出来的一个小小的雅室,面积不过数平方米。他在三希堂内自书了一篇《三希堂记》,说明了命名的由来:“内府秘笈王羲之《快雪帖》、王献之《中秋帖》,近又得王珣《伯远帖》,皆希世之珍也。因就养心殿温室易其名曰‘三希堂以藏之。”《三希堂记》中还谈到‘三希的另外两个含义,但显然是牵强附会之辞。

这部法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除了前面所说的取材丰富,收的都是名家珍品外,它所刻的法书绝大多数都是清宫内所藏名家真迹,由高手钩摹上石,具有较高的水平。如被乾隆皇帝誉为三希的《快雪时晴帖》,此帖虽系摹本,但从这短短的二十四个字中可以看出王羲之书法的遒劲秀美,结体均匀,气势贯通,筋骨血肉都恰到好处的特点,所以受到历代书法家的重视,一直被认为是王羲之的典型书法之一。乾隆皇帝对此帖也推崇备至,认为是“天下无双,古今鲜对”,“神乎技矣”。又如王献之的《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书法界认为是宋代临本,宋朝书法家米芾认为《十二月帖》“运笔如火著画灰,连属无端末,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王献之字子敬)第一帖也。”王珣的《伯远帖》,字体道劲而秀丽,略存汉魏遗意,与王羲之的书法不同,但又有某些相通之处。从此帖的点画转折及结体上,可以窥见晋人书风的真实面目。《伯远帖》和《中秋帖》,清亡后由瑨贵妃售与私人,后来抵押于香港某银行,解放后周总理得知此事,遂以重金赎回,现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本文系根据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之《三希堂法帖》卷一的序文编写)

猜你喜欢
王献之乾隆皇帝王羲之
关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王羲之送字
王献之依缸习字
大书法家王羲之
关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王献之卒年
王献之练字
TWICE AS NICE
王献之的文艺范儿
书圣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