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 苇
张政
《封》是一部怪书:它不登大雅之堂,文学史上地位很低,评论家几乎置之不理;但流传了几百年之久,始终处于畅销书之列。这种遭遇的结果,到今天连作者为谁都成了疑案。张政
有人曾说过,《封神演义》是一部“谤书”。历史上被称为“谤书”的很多,如司马迁的《史记》在二千多年中就一直被不少人认为“谤书”。当然《史记》不大可能是“谤书”;但世上也可能确有“谤书”。
《封》就很涉“谤书”之嫌。从主题、情节、描写手法上看,全书带有倾向性,似乎并不是一部单纯以情节吸引人的神魔小说,而隐含着一种掩盖不住的用心。
《封》的主题是武王伐纣故事。按儒家学说,周武应天顺民,推翻暴君纣王;《封》以这个故事为骨架,搬演出天上的神仙支持应天命的一方,介入人间的战争。实际参与战争的神仙,则以阐教为支持应天命一方的代表,截教则站在对立一方。全书的故事发展完全符合题旨:应天顺民一方必然取得胜利,对方一败涂地。至于双方在战争中死亡的人员,则不分良莠一律“封神”而结束全书。
然而从字里行间看,问题却并不这样简单。作者虽然并没有采用传统上反对儒家伐纣理论所用的“以暴易暴”,“血流漂杵”等语言,但言外之意,对于这个“天命”,尤其是对于阐教中人,却很不恭敬;正因为没有使用正面反对的语言,所以就更涉谤书之嫌。
首先,这场大混战实际上是阐教中人与截教中人的互相残杀,战死的人都是所谓“劫数难逃”。整个事件无形中就成了善恶难分的一场大灾难,这个铁面无私的天命也过于残酷不仁了。对天命作这样的描述,实际上否定了天命的合理性,也否定了道教神话的主要理论基础。
其次,《封》的全书描述,从正面看固然把岐周和阐教一方人物、行束,都写成合乎正道的,商纣和截教一方的形象大都不很象样。然而,阐教方面是否真正总是用正当手段克敌制胜的呢?并不尽然。例如那个自称“昆仑闲人”多次来解救周营困厄的陆压道人,不但有高明的杀人本领,而且手段毒辣已极,他所设计并由姜子牙亲自执行的“钉头七箭书”便是一例。书中有这样一段简练的形象化描写:
陆压笑吟吟揭开花篮,取出小小一张桑枝弓,三支桃枝箭,递与子牙曰:“今日午时初用此箭射之”……姜子牙遵嘱在后营用这三支箭射了草人,赵公明就一命呜乎惨死了。
谋杀用的武器却放在“花篮”里拿来,将这些“小小的”武器拿出来时还是“笑吟吟”的。言外之意这里不必多作解释了。阐教中人用残酷手段杀人的描写,书中比比皆是,如犁死殷郊一节也是一个典型例证。
在人物描写上的特殊褒贬手法也颇突出。阐教中人表面都恪守清规,实则也残酷杀人,已为书中普遍现象;另一特点则是把阐教中人都写成无用之辈。代表人物姜子牙则几乎被描画成为丑角,他在朝歌城里卖面早已成为可笑人物,后来拜相挂帅,战绩不但平平,而且几乎每战必败,一上阵就马仰人翻(坐骑是“四不相”),如没有一班师兄以及师父元始天尊的帮助,简直寸步难行。周营中其他战将也都能力有限,道术平平;唯一例外是足智多谋的杨戬,但他只是善用诡计而已。连阐教中那些得道仙人也不都是道术高超的,遇到大敌,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亲自出马也不够,还得请西方教主来帮忙。
与之成对比的是截教人物,这些人物大都被描画成青面獠牙,性情暴躁,有的甚至是“披毛带角湿生卵化之辈”。但他们大都本领高强,精神面貌上虽然缺乏有道之士的修养(其实阐教中人在紧要关头也缺乏这种修养),但并不卑鄙。全书最杰出的英雄人物反而不在周营,而是被元始天尊的门徒们活活烧死在绝龙岭的闻太师。
这种描写手法,很像古希腊史诗和悲剧。《伊利亚德》中最杰出的英雄是特洛伊的海克特,希腊人攻破特洛伊使用的是木马诡计,至于那些希腊英雄却常常做些很不体面的事。成功失败都是奥林匹亚诸神所决定的。
当然,为了吸引读者,使叙述生动,情节惊人,文艺作品也不得不把不义一方写得高强一些,否则就没有故事可说。但像《封》那样把应天顺人一方写得反而那么不光彩,那就很有谤书的可能了。
现在接着要问矛头所指的对象。
《封》的作者究竟为何人,目前所知实在还太少。张政
《封》公然暗讽武王伐纣的应天顺民只是一场残酷战争,攻击了儒家的王道理论和道家的天道观。《封》第十二至十四回中的哪吒故事,根本否定了儒家道德的最主要教条“孝道”,更加证明作者对儒家抱否定态度。在明代社会公然讽刺儒家道德观,身为道士而反对道家的天道观,都可说是作者的造反精神。但这两点都还只是一般的否定,矛头所指并不具体。具体的是《封》中把道教分为不见经传的阐、截两派,对显然为正统的阐教明褒而实贬,《封》十分可能暗指当时道教的两个宗派或主流派与非主流派之间的矛盾。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对于当时道教的分裂情况简直一无所知,无法知道《封》中的阐、截二教具体所指为何。
任何宗教在一个阶级社会中传播以后,由于社会中的阶级与阶层的分化,宗教也必然分裂为相应的宗派。世界历史上一切宗教,无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莫不如此,道教亦不能例外。代表统治集团及阶层的一个或几个宗派,必然成为当时的主流派,中国历代王朝都有敕命指定掌管天下佛教或道教的宗派就是。其余宗派就都属于非主流派。主流派与非主流派之间必然发生种种矛盾,以对教义的不同解释表现出来的矛盾,在背后却是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物质性矛盾。明代道教如有那么一次较大的宗派斗争,十分可能就是《封》所影射的历史事件;如果找不到具体的一次斗争,那么主流派与非主流派的矛盾也是永远存在的,这也可以用来解释《封》的背景。非主流各宗派本来是从社会中的低下阶层所产生,无论何时总处在被压制或受迫害的地位。《封》中的截教有“披毛带角湿生卵化之辈”,作者显然是在暗讽上层宗派对下层宗派的侮蔑或阶级歧视。
综上所述,暂时不妨作一个简单化的猜测:《封》的作者可能是被迫害宗派的成员,他的攻击对象是主流派。
然而,也不妨再作一个比较复杂但可能性并不较小的另一种猜测:他甚至可能是主流宗派的成员,但不满宗派斗争,不但攻击主流派,并且连整个道教都在否定之列。《封》中一方面暗讽劫数难逃的残酷而怀疑道家教理体系的合理性,一方面几次三番称颂西方清净之教,决非闲文。所谓西方之教,不必量疑即佛教,六十一回中准提道人收马元,七十一回中又收孔宣,有“莲花现相,舍利元光”,“七宝妙树”等话,都是佛家语,可以为证。在宗教的宇宙观中是不考虑人间历史的时间顺序的,因为人间的事件,只是天上实体的幻化而已,生于春秋时代的老子,在《封》中不是也早已帮助武王取天下了吗?
因此,《封》的作者甚至是一个弃道归佛的人。这正反映了佛道之间长时期竞争到明代已近尾声,胜负似为定局了。炼丹服食毕竟不是人人能做得到的,远不如净土宗通俗佛教的口诵六字佛号之易行;“肉身成道白日飞升”则更不如“他力往生”的教理能自圆其说。
然而关于《封》,关于道教等等,资料毕竟太少。“就书论书”再作些推论,也很可能成为信口开河,姑妄言之,希识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