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广顺 周万义
在喜峰口西南、景忠山下,明代爱国将领戚继光建功立业的古战场上,铁道兵和驻津部队的指战员又建立起现代奇观。正如王震同志亲笔题写的,这是“地球上留下的痕迹”。“引滦入津”这道伟大痕迹,既是物质的成就,又树起了精神的丰碑—引滦精神;它将千秋万代铭刻在大地的史册上。我们从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里,选登了这五个小故事。——编者
在引滦入津工程工地上,一个新的名字,又出现在“当代保尔”行列之中。
他就是铁道兵某部九连安全员蒙安良,入伍不到两年,刚满19岁。黄金般的青春年华,曾经使他和所有青年一样,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和憧憬。1982年9月7日上午,十三号隧洞刚刚响过一排炮,洞顶几十方石头塌落下来,严重地威胁着施工战士的安全。曾多次冒着滚滚硝烟,提前21次预报过险情的蒙安良,二话不说,抓起撬棍,一个人爬上了掌子面,灵活机智地将一块块巨大的风化石撬下来。当他撬动最后一块危石时,下面突然出现一名战友。危石眼看就要砸下来,“危险!”他大喊一声,扑向战友。战友得救了,而他却被坠石砸在后腰上,造成腰脊椎压缩性骨折,脊椎神经中枢完全断裂……
他瘫痪了,但没失去生活的信念。父亲从遥远的云南来医院看望他,伤心落泪。他理解父亲的心,劝慰道:“爸,您不要伤心。为了七百万天津人民早日喝上甘甜的滦河水,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我值得。我还有两只手,还能为人民工作……”父亲理解儿子的心,不哭了,默默地点着头,回到老家。小蒙以极大的毅力战胜伤痛,在日记里写下坚强的信念:“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那才是无上光荣的。”1982年9月,他在医院的病床上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的英雄形象激励着他与命运抗争、同死神搏斗,开始自学外语,还经常安慰同室病友。一天,有位战友因骨盆骨折,竟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小蒙一把夺过他手中的刀子,严肃地说:“我们都是党培养出来的战士,还没有为党为人民作出什么贡献,怎么能这样了结一生呢?你看,我也瘫痪了。”说着,猛然揭开被子。看着他那肌肉萎缩的双腿,战友禁不住流下激动愧悔的泪,又重新鼓起了生命的风帆。
“愿我的青春象蜡烛那样,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为引滦工程无私地贡献自己的青春。”在住院的几个月里,他瘫卧在床上,不仅自学英语,还给连队写了近百封信,鼓励大家为早日通水奋力拼搏,提出了18条安全施工的合理化建议。今年5月,他坐着轮椅车回到连队,第一件事就是询问施工进度和安全情况,同志们激动地称赞他是“工地上的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