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旭
《郭沫若全集》“……凡是歌颂文化大革命的都不编入,其余的则要逐篇具体研究,有的恢复修改前的文字,有的不编入,有的文章删去个别词句”这一编辑方针,我觉得还应加以探讨。编者厘定这样的方针,固然也有其道理,但“全集”要全,恐怕才是出版《全集》和忠于历史的应有要求。如果以今度昔,决定弃取,加以抽、删、改等等,那就不如改称“选集”或“文集”来得更名副其实了。
郭老一生及其著作,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即使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前后的或彼此的差异,甚至矛盾和谬误来,也是不足为奇的。唯其如此,才更见其真实的全貌,更具有编年史般的意义,更有利于广大读者和研究工作者对郭老及其著作的学习、认识和研究,更有利于向读者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因此,我以为对于其中某些在政治上确已不适合甚至谬误的篇章或词句,可由编者通过题解、注释、按语等方法作必要的说明,加以澄清,而不必抽、删、改。
许多著名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对于自己或别人既往的作品,都是采取这种审慎态度的。邓小平同志一九八一年二月十四日为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编辑出版《邓副主席文集》所写的序言中说:“如果今天再就本文集中的同样题目讲话,我也许会讲得更加完备一些。但是,已经客观存在着的历史,除了不断地加深对于它的认识、理解之外,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因此,我同意照讲话的样子全文编入文集,不做任何改动。”我觉得,这种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虚怀若谷的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它给我们提供了可资遵循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