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维
老年人容易骨折
老年人不能摔跤。有时,甚至是轻轻地摔倒,也会造成骨折。老年人最容易引起骨折的部位是腰和大腿之间的胯部(医学上是指股骨颈和股骨粗隆等处)、肩部(指的是上臂骨即肱骨的上段)和手腕上部(指桡骨下端)以及腰部的脊椎骨。
骨折发生后,由于骨折部位的不同,肌肉厚薄不一,所以病人的感觉和表现不完全一样,一般都会出现疼痛、肿胀、畸形以及骨折的邻近关节不能动弹等。然而,老年人由于反应能力差,主观感觉差,特别是在肌肉厚的地方,症状不太明显,不仅容易被家中人忽视,经验少的医生也会漏诊,甚至病人也不相信自己发生骨折。有的股骨颈骨折的病人,甚至自己能走到医院去看病。老年人的修复能力差,由于延误诊断和延误治疗,对骨折愈合带来了不良的后果,给治疗带来了许多困难。所以老人在摔跤后,不论是病人还是家属、医生,都要十分警惕有无骨折发生。
为什么容易骨折
原来,一般女性过了五十岁,男性过了五十五岁,全身的骨骼就会逐渐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变化。骨骼中的钙盐成分逐渐减少,胶原组织也同时减少,所以老年人的骨骼变脆变轻。产生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人体中的性腺逐渐萎缩,性激素减少(女性比男性发生的早)。而性激素,特别是雌激素,对骨骼的新陈代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它有防止骨质疏松的作用。另一方面,老年人全身各种器官都发生退化萎缩。消化系统对食物中的蛋白质,维生素D,钙和磷吸收能力都下降。这样,骨骼结构中的钙盐排泄快,而供给骨骼的钙磷材料反而少了。再加之老年人普遍地活动减少,由于运动少,骨骼缺乏机械冲击力的刺激,骨细胞的活动能力也相应降低了。而对于有过胃切除或慢性肠道疾病的老人,由于钙磷和维生素D的吸收不良,这种骨质疏松可以发生得更早。
怎样防治骨质疏松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大多数轻症骨质疏松者)不需要特别的药物治疗,只需在饮食中,注意吃一些富有蛋白质和钙、磷的食物,并坚持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快步、小跑、打太极拳等等,也可长期小剂量的服用一些钙片和维生素D。骨质疏松较重的人,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性激素。但性激素有一定副作用,应该慎重施用。近年发现,有一种药叫1,25羟骨化醇具有刺激新骨形成,和小剂量雌激素合用,有较好疗效。
怎样预防摔跤
由上可知,对老人来讲,预防摔跤显得更为重要。因而在天雨和下雪时,或在不平的路面上行走时,使用拐杖是十分必要的。拐杖一般有金属的、木质的、藤制的。选用拐杖以坚固轻巧为好。金属拐杖,由于考虑到轻巧方便,往往较细,因而稳定性差,防滑能力差。这时可以在拐杖头上装制一个盘状橡皮座,以增加金属拐杖的防滑能力。木质拐杖较脆。藤制的拐杖,坚韧性强,较粗,防滑性能好,虽不及金属的美观,但价廉物美,较为理想。家庭中,对老年人也应多给予关心照顾。在下雨下雪路滑之时,不要让老年人外出,以减少不必要的外伤机会,免除老人骨折后招致的许多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