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清
春天来临,平原大地阳光和煦,花红柳绿;而高山顶上却仍是冰天雪地,寒气逼人。盛夏时节,山下骄阳似火,酷暑蒸人;山上却是凉风习习,清爽异常这都是尽人皆知的常识:气温随高度变化,越到高处,气温越低。
但茫茫气海,变化万千。有时人们会看到相反的情况:秋天的晴夜里,忽然白霜布满田间,地势高处却很少见,正如民谚所说“雪下高山霜打凹”。特别在1973年和1975年的冬天,我国橡胶产地的西双版纳,先后两次遭到历史上罕见的寒害,大片的橡树林被冻死冻伤,山麓、山谷地带的受害尤惨。相反,山坡上的受害很轻,有些居然安然无恙。该如何解释这一反常现象呢?其实,这里面也蕴藏着气象科学的知识。
白天,地球的向阳面受到来自太阳的万道金光照射,透明的大气很少挽留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它可直达地面,并使其增暖升温。但地面并不独享其果,它把得到的热量,以长波辐射的方式传给邻近的空气,所以白天气温是“下高上低”。傍晚,夕阳西沉夜幕低垂,地面继续把白天的残热发射给空气,经过长夜的消耗,自身热量所剩无几,于是相邻气层的温度也随之下降,而上层则受其影响较小,气温相对较高;这样,在一定的高度内,夜间气温恰与白天相反,变为“上高下低”。气象学称这种气温随空间高度升高而上升的现象,叫作“逆温”。
逆温种类很多,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夜间由地面辐射冷却形成的“辐射逆温”。它通常在日落前后开始形成,日出后一个小时消散。一般冬季逆温层厚,上下温差大,而且多半发生在晴天夜晚。中纬度地区,逆温层厚度约为300—400米。再向上去,温度又随着高度的增加开始降低了。山区的逆温现象比平原更为显著,因为夜间山上的热量发射得多,冷得快,使空气变重,居高临下,沿坡直泻山麓,把山麓原来的较暖空气挤向上方。由于冷空气川流不息地下沉,并堆积在山麓、山谷中,就形成了一个宛如湖泊的“冷气湖”,而山坡上却形成了一个较温暖的地带。西双版纳橡胶林两次寒害上轻下重,原因概出于此。
大气逆温对人类的影响范围颇广,危害也大。1952年12月造成4000多人死亡的“伦敦烟雾事件”就是SO2等毒气借它作祟的。众所周知:空气变暖则轻,变冷则重,气层上暖下冷,“头轻脚重”,于是气层就很稳定。此时,由工厂烟囱排出的毒气烟雾,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被迫漂浮在近地面气层中,使得近地面空气成为藏污纳垢之所。这就是城市上空晚间、清晨常常烟雾弥漫,混浊不堪的原因。并且,由于近地层气温低,水汽易凝结成水滴,形成浓雾,使能见度变劣,往往会造成车祸,同时也影响飞机的起飞、降落和低空飞行。此外,逆温层还能干扰微波通讯等。
上述种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付它。如:西双版纳在寒害后总结出,在适宜橡胶林生长的高度内,种高不种低。对不同耐寒品系的橡胶树,根据山的高度和坡向“对号入座”,高处种植不耐寒品系,低处种植耐寒品系,这样既充分地利用了自然资源,又减轻了寒害。有些山区在山坡上营造林带,截留夜间下流的冷空气,使山下的农作物免受或减轻冻害。日本的筑波山,发展柑桔已有悠久历史,为防止逆温产生的危害,近年来用飞机进行红外照相,找出早晨最冷时刻山坡上温暖地带的范围。我国白薯产区,在秋季里,往往会因一场早霜把秧叶打枯。针对这种情况,河南省气象局有人曾进行过试验,在早霜期间,把白薯秧抬离地面一定高度,结果因抬离地面气温高而受害轻,生长期延长,产量增高。我国川西北地区山高坡陡,当地居民大多把房子建筑在山坡上,从逆温的角度来看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房子建在山坡上,冬季可避开山麓的严寒,夏季可承受大自然的风凉,使居住环境较为舒适。城市里,为了减轻空气污染,建筑设计工作者根据逆温层的厚度,确定适当的烟囱高度,以使烟尘毒气冲出逆温层,扩散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总之,掌握逆温变化的规律,就能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题图: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