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京尧 钟雷高
什么是幸福,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幸福,或者说,什么才是科学的幸福观?有人说是金钱,有人说是爱情,有人说是工作,有人说是事业,也有人说是知识,更有人说是奋斗。我们还碰到过一位因患青光眼双目几近失明的同志,他认为,对他来说,恢复视力是最大的幸福。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幸福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理解呢?
需要的满足就是幸福
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幸福感也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同人的某种需要的满足联在一起。如果满足了某种需要,人们就会感到幸福。这种幸福随着需要的渐渐消失而消失,而另一种需要又出现了,于是人们又采取新的行动来满足新的需要,追求新的幸福。如果一个人的某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他就会产生失望和失意的感觉,在这方面,他就会感到很不幸福。
那末,人有多少种需要呢?按照行为科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大致可以分成六种,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逐步上升的需要系列。
一是生理需要。包括吃穿住行等各种生活的必需物质,这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二是安全需要。包括对生命、财产、劳动、工作等方面的安全保障。
三是社会性需要。这种需要是通过与其他人发生关系而得到满足的,如友谊、爱情等等。
四是心理需要。如满足自尊心,对名誉、独立、自由、地位等的追求。
五是自我成就的需要。这种需要要求最充分地发挥一个人的潜在能力,从而实现自己的抱负。
六是追求真理的需要。
各种人对幸福所以有各式各样的理解,首先就是从各人的直接需要出发的。一些生活长期拮据的人,往往会认为有钱就有幸福,因为有了钱就能较好地满足他生理上的需要。许多旧社会过来的人,觉得生活在新社会很幸福,因为没有失业,生老病死有保障。一些海外归侨,对此体会也极深,这显然同他们在海外时这方面的安全需要得不到保障有关。许多科学家不讲吃、穿,数年、数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地工作,过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生活,其实,正是在自我成就的追求中,他们领略到了人间的幸福。
追求真理的需要是最高尚的需要
人的多方面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希望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欲望和要求,也是正常的。但是一个人把什么需要放在第一位,用什么手段去实现自己的需要,则又受着各人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方志敏烈士放弃舒适的生活,甘愿清贫一生,把追求真理作为最大的幸福,这集中反映了方志敏烈士以及许许多多象他那样的革命者的无产阶级幸福观。我们提倡青年人应该树立这样的幸福观。
追求真理的需要,是最高尚的需要。无产阶级幸福观,把满足这种需要放在第一位。追求真理当然也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人们不可能不吃饭、不穿衣去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我们为真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实际上就是为所有人的幸福而奋斗。
在真理遭到镇压的社会里,为真理而奋斗,同满足其它方面的需要,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哥白尼、布鲁诺坚持地球围绕太阳转的真理,结果一个长期受迫害,一个在鲜花广场被活活烧死。在“四害”肆虐的十年浩劫中,象杨联康、张志新同志那样,在科学上、政治上坚持真理,也得冒坐牢甚至杀头的危险。但是,就在那样的情况下,仍有许多人把为真理而献身认作自己最幸福的归宿。
当前,我们为真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具体来说,就是为实现四化而奋斗,谁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大,社会给他的物质报酬和精神荣誉相应也大。但即使是这样,仍有一个把什么放在第一位的问题。何况两者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有时贡献大,报酬并不大,这时,你是不是继续自觉地为四化尽最大的努力呢?另外,就一时一地来看,更有两者矛盾的地方。特别是在官僚主义严重的单位,一些坚持原则、事业心强的同志,往往会受到压抑、压制甚至打击。这时,是坚持为真理而奋斗,还是消沉下去,得过且过?在这些考验面前,我们的幸福观是否正确,回答将是大不一样的。
树立科学的幸福观
无产阶级科学的幸福观,应该而且也必须建立在唯物的基础上。
无产阶级是人,当然有人的各种需要。无产阶级又是这样一种人: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她自己。因而,对无产阶级来说,她的需要和幸福的获得,是以他人的需要和幸福的获得为条件的。无产阶级也追求自身的幸福,而在这个追求中同时又造成其他人的幸福。因此,无产阶级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作为自己的行动哲学。不承认人有多方面的需要,把追求真理的需要同其他需要截然对立起来,在无产阶级的幸福内容中,根本排斥物质和个人的因素,这是一种左的偏向。当然,也有另一种偏向。这就是夸大、神化物质和金钱的作用,把人的各种需要并列、等同起来,不突出追求真理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尚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人应该追求的最大的幸福,在无产阶级的幸福内容中,根本排斥个人必要的牺牲。这同样也是有害的。
幸福,人皆盼之、求之;青年人尤其是这样。但是,只有科学的幸福观,才能保证我们领略到人间崇高的幸福。这种幸福观要求我们把个人的幸福同社会的幸福结合起来,在为社会、人类,在为我们今天的四化事业作出贡献的奋斗中,实现个人的幸福。正如马克思曾说过的:这种幸福将不是自私的、渺小的乐观,而将与人类的事业永存,高尚的人们将在你的墓前洒下珍贵的眼泪。(摘自1980年11月3日《解放日报》)
(题图,胡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