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剑
目前有关书法的刊物,有些的确内容不错,这是好事。只要是真正好的东西,人们从来都不嫌多。但问题是,打开这种杂志看,首先是中央各位领导同志的字,然后再是当代各方面名人的字,再然后是古人或今天一般作者的字。而对于各位领导同志和当代名人,也要按其地位、级别的高低或其权威性排列座次。据说有一种“名单学”,看这类杂志,也许很能从中得到这门学问的消息的。
倘若领导同志或所谓名人的字,写得的确卓越,够得上法书,我不但不反对这么办,而且双手拥护这么办。但恕我率直,有的写得却实在并不出众,甚至是毫无足观,而刊物却偏要借重,这就很值得商榷了。因为你办的是“书法”杂志,而不是任何其他别的什么东西。我相信,有些领导同志由于工作关系是题过一些字,但却未必就自视为书法家。他们未必就那么不谦虚。我们也不要迷信名人都能写得一手好字,他们可以因其那些方面的成就而有“名”,却未必然在这些方面有其“实”。在“彼”为权威,在“此”就可能并不出众。这就象鲁迅说的,决不要相信,无论什么人一到某种地位,就都能成为“通人”。孔子不是还要以七岁的项橐为师吗?就是因为孔老夫子这位大圣人、大权威,不得不在小孩子项橐的智慧面前甘拜下风。当然,编者难免有其苦衷在,不能完全责备他们。因为如果他们真正敢于有点标新立异,独辟蹊径,而并不这么办,那么被人扣上“脱离政治”、“不为社会主义服务”之类的帽子,还是很不好受的。这曾经是风气使然。但时至今日,还很浓厚地存在这么一种风气,就未免令人有点不解了。
我不懂外国文,不知道外国的书籍或杂志是否也都这么办。那么我就查一查中国的古书吧。手头正好有一部《全唐诗》,这就只好请教它了。也是打开一看,果然首先映入眼中的正是太宗、高宗以及历代后妃之作,然后才是各家诗人之作,包括我们的伟大诗人李、杜在内。我这才有点“解”了。虽然不是“于今尤烈”,却的确也是“古已有之”。我们不免也承接了这么一点“流风余韵”。《全唐诗》是通政使曹寅奉命主持编辑的,这么做可以理解。可是,难道我们今人不应该比他“解放”一点吗?
从积极方面想,就这类性质的刊物而言,我倒以为,不论是所谓大人物或小人物,名人或非名人,只要他拿出来的够得上是一笔好字,达到了某种境界和水平,就可予以选登。反之,则不论是谁,就都不必勉强,更不须借重。再说,越是无名之辈,而其书法又确有功力,就越要予以奖掖,给他排个头版都应该。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被埋在下边的人才有的是。编者不但要有艺术上的眼力,而且还要有某种胆识和勇气,有时甚至后一点更为重要。我们也许还不能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但我们总应该力求蔚成另一种风气,一种民主的、通脱的、毫不“世俗”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