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中游思想

1959-08-16 03:30杨秀
中国青年 1959年22期
关键词:总路线力争上游论者

杨秀

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照耀我们一切工作的灯塔。大跃进以来,广大人民和青年就由于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个个都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发挥了冲天的革命干劲,创造了“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历史新纪元。事事鼓干劲、人人争上游,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愈来愈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为了尽快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的人民永远不满足已有的成就,要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胜利。“上游无止境,干劲无穷尽,潜力挖不完”,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战斗口号,从这类战斗口号里,可以充分看到我国人民和青年具有多么豪迈的英雄气概,我们民族的伟大志气在今天是得到了极大的发扬。

洪流滚滚,总挟泥沙。今天在我们浩荡的社会主义建设大军中,总不免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往往精神萎靡,干劲不足,抱着“不在前,不在后”的态度,“跟在中间随大流”;在工作中他们对自己要求不高,满足于一般完成任务,一遇困难就畏缩后退,不敢前进。人们恰当地描绘他们是甘居中游。

他们为什么处于中游状态,而不力争上游呢?

是客观条件不好吗?否。党的英明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给我们创造了空前美好的客观环境。大跃进以来的无数事实都证明,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工作中的不利条件总可以很快地变为有利条件,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也可以创造出惊人的奇迹。例如本溪合金厂在一九五0年建厂之初的全部家当是:一把勺子,两口锅,三个模子,四个人。当时曾经有人断定他们说:“既没有经验,又不懂技术,也没有起码的设备条件,永远也不会炼出合金来。”但是,他们依靠党的领导和自己勤劳的双手,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现在已经把工厂建设得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能够生产二百八十多种新产品,供应国内一千五百多个厂矿企业生产的需要,有些产品还畅销国外。他们当初客观条件很好吗?很不好。但他们就在那种困难的条件下,白手起家,创造了意想不到的奇迹,争得了上游。

是个人条件太差,主观力量达不到吗?否。全国群英会上有成千上万个大跃进的旗手,他们原都是平凡的人,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重庆市搪瓷厂副厂长勾文彬同志,一九五0年入厂当徒工,当时只具有初小文化程度,但在短短的几年中,在党的帮助下,却有了惊人的进步。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俄、德、法、波兰等好几种外国语文,深钻了搪瓷技术,解决了不少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写出了有关搪瓷工业技术的理论著作。徐永基同志也不过是一个二十三岁、刚从大学毕业出来的青年技术人员,但他却攻进了尖端科学的堡垒,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建筑科学技术,设计并革新了“薄壳”建筑结构,揭开了我国建筑学史上新的一页。陈淑娥同志不过是十六岁的小姑娘,但她所领导的筑路连,在修筑艰险的秦岭公路中,赛过了最精悍的小伙子,每一次都夺取了劳动竞赛的优胜红旗。谁能说,这些英雄模范在主观条件上有很好的基础呢?但他们有志气,有毅力,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的红心,所以就能发奋图强,争得上游。

这样的动人事例在今天岂只千千万!

可见,有的人之所以居于中游状态,并不是客观环境不好,也不是主观条件太差,归根结蒂是由于他们有中游思想。“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没有争上游的决心和愿望,也就不可能有争上游的行动,当然更不可能达到上游。不鼓足干劲,不力争上游,也就谈不上“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因此,这种中游思想是和总路线的精神相违背的,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一方面要向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作斗争,分清大是大非,另一方面,也必须火烧中游思想,让每个人都鼓足更大的干劲,去力争上游。

中游思想之所以可怕,还在于中游论者往往以安居中游为乐,心安理得,悠哉游哉,甚至常常公开宣传中游的“好处”,而我们许多同志由于没有看清它的危害性,也往往不觉得可恨可憎,起而批判驳斥,而是听之任之,一笑置之,于是中游论者也就更加自鸣得意了。

要扫除中游思想就要造成一个“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围攻中游思想的声势,这样持之以久,中游思想是可以搞臭,可以烧尽的。

现在我们试来揭穿中游思想的假面具,让大家看看其丑恶面貌。

中游思想的第一条罪状是:胸无大志,要求不高。有中游思想的人,往往是“不在前,不在后,跟在中间随大流”,他们觉得这样虽则“比上不足”,却“比下有余”,因此在工作上总是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一般完成任务”,稍有成绩便心安理得,固步自封,不再前进。在学习上则高唱“三分好,三分好,不贪黑,不起早,不留级,不补考。”有人还说:“平生无大志,只求得三分。”这种人当然算不得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而且也有辱我们民族的伟大志气。党和毛主席向我们发出伟大的号召:要我们给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要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逐步实现我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争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的农业从目前的落后技术基础上转移到现代技术基础上来;在十五年、二十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具有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正鲜明地代表了我们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概和我们民族的伟大志气。在这伟大理想面前,中游论者是显得多么渺小!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担负起国家民族所给予的重任!我们作为真正的革命者,就应该具体体现党和国家的大志,做最有出息的人,要经常用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永不自满,永不停滞,永远站在最先进的行列。只有大家都争先进,我们国家建设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发展,我们的伟大理想才能实现。

居于中游,虽然“比下有余”,但不进则退,总会掉在下游。因为我们的时代正是英雄辈出,落后赶先进,先进更先进的时代,谁如果不快马加鞭,终归会远远被抛在时代的后头,这哪里是“比下有余”呢?

中游思想的第二条罪状是:畏难苟安,害怕艰苦。他们往往是摆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架势说:上游并非不想争,只是“要争上游费力气”;这就是说,争上游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要克服重重的困难,于是,他们就不争了,他们可以说是:“没上战场,就准备当俘虏”。的确,如果不费点力气,谁又不想争得上游,得到荣誉呢?功臣、模范、先进人物之所以可贵,光荣遍体、受到人们的爱戴崇敬,也正因为他们付出了大量的艰苦劳动,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要向先进人物学习的也正是这种精神。我们清醒地看到,进行翻天复地的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要经过种种艰苦与困难,幸福的生活要靠艰苦的劳动去缔造,幸福的大门也必须战胜重重的困难才能打开。我们只有经过艰辛的劳动,战胜了最大的困难,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换来的幸福。如果大家都像有中游思想的人那样,又哪里会有幸福可言呢?

有中游思想的人有时还振振有词地说:我并不害怕艰苦,也不畏困难,只是不愿经常紧张,紧张没个完,我不怕高产日,就怕高产月,不怕高产月,就怕高产年,不怕高产年,就怕年年闹高产。这一连串的“怕”,其核心就是怕紧张,因此他们要求“劳逸结合”,以此作为甘居中游的借口。不错,我们是主张劳逸结合的,但我们所说的劳逸结合,劳是主导的,“逸”是为了“劳”,为了更好地“劳”,不是为逸而逸。而有中游思想的人所主张的“劳逸结合”,实际上是只要逸,不要劳。

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一个依靠艰苦劳动、克服重重困难、进行紧张战斗的过程。我们要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用辛勤的劳动,把贫穷和落后的大山搬掉,建立幸福无边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大花园。中游论者畏难苟安,好逸恶劳,是与我们今天高涨的劳动热情不相容的,我们要保持广大人民的高涨的劳动热情,就必须肃清人们的中游思想。

中游思想的第三条罪状是:因循守旧,怕冒风险。有中游思想的人常常标榜自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金榜题名,但愿相安无事”。还说什么“人怕先进猪怕壮”,上游会“树大招风”,容易出问题,惹人注目。因此他们最怕“冒失”,怕“突出”,工作中总是缺乏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凡事都不敢先迈第一步,永远是一步不差地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活像契诃夫小说“套中人”中的主人公希腊文教员别里科夫那样,常常向人们发出种种“忠告”:“免得以后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就要惹出麻烦来了”、“要千万千万小心”、“得仔细想一想才行”等等。这种人不敢有丝毫的革新,事事怕出乱子,怕惹出麻烦。任何有声有色的工作到了他手里,总会变得平淡无奇,毫无生气。无产阶级要革命,也就要敢于革新、不断创造,也就是要勇于新的试验,敢于走第一步,以便更好地把革命事业尽快推向前进。不敢承担风险,固步自封,那什么事情都干不出色的。那些居于中游的人,表面上看来,好像是深谋远虑,稳稳当当,富有革命责任感,其实,是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表现。这种人是爬行论者,很多农村的墙壁上,都把这种人画成牛车、小脚女人、乌龟,这充分说明人民对他们的讽刺。他们如果不及时猛省,急起直追,就远远跟不上我们当前飞跃的时代。我们应当在他们背上猛推一把,使他们试试如果快马加鞭,能否使自己摔得粉身碎骨。

中游思想的第四条罪状是:自居落后,反以为荣。有些居于中游的人,虽然也明知自己事事平庸,也看到别人处处先进,但他们并不因此翻然醒悟,奋发有为,而是自我开脱,自我安慰。借口“中游是客观存在”,说什么“中游是多数,都争第一,哪有那么多第一”,“不可能人人都是上游,而且任何时候,上游总是占少数,处于中游的总是多数。我和很多人一样处于中游又有何不可”。在这样的借口下,他们就满足于中游而心安理得,行之若素,毫不惭愧了。但稍加追究,也可以揭穿这种中游论者之混淆视听。第一,我们说,在任何地方,任何事情上,虽然总是有先进、中间和落后之分,而且先进总是在少数,中间总是为数最多,但并不是说居于中游状态的人,就可以不赶先进,不要求自己上升到先进的行列。而事实正是,在我们国家里,一方面是先进者更先进,但另一方面则是,许多原来处于中间落后状态的人,总是在不断地赶上甚至超过原来先进的人,走在别人的前面。先进、中间、落后这三种具体情况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因此借口中间状态永远存在,而甘居中游,是十分错误的。第二,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完成最先进的指标,突破最先进的定额的,一般总是少数的先进者,但也决不等于说,我们可以有中游思想,安居中游。要争得上游固然有一个发展过程,有时候因为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在工作中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上游,但这也只是一种暂时状态。我们经过百倍的主观努力,总有一天是会赶上先进的。也正因为大家都不甘于落后,都在学先进赶先进,所以,就是这样一浪高过一浪,推动着我们国家建设的向前发展。显然,如果大家都甘居中游,那国家建设就会停滞不前,哪里还能够得到今天这样高速度的发展。

中游思想的第五条罪状是:嘲笑先进,瓦解士气。中游论者既甘居中游,也就会看不惯别人太先进,也往往会埋怨别人跑得太快,争了上游。为了使自己永远居于中游,能有安全的避风港,他们一方面就不免要散布许多流言蜚语,埋怨甚至讽刺打击先进分子,说先进分子“搞冒了”,是在“出风头”,“假积极”等等;而另一方面又造出种种“理由”来为中游思想擦胭抹粉,说这是最安全,最可靠,用以迷惑别人,拉住别人的后腿。他们认为,这样一来就可以给自己解除了压力,从此高枕无忧,可以缓步前进。这种人对积极分子的污蔑是不值得驳斥的,因为谁都知道,积极分子是我们革命事业的火车头、促进派,这绝不是中游论者几句讽刺话所能诋毁的但中游论者非但自己不革命,还要阻拦别人革命,就更其可恶了。因此,对中游思想如不严加打击,任其流毒,就会泄积极分子的气,松懈我们的斗志,阻碍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而这是我们所决不能允许的。

中游思想根源于资产阶级人生观。他们一生所追求的只是个人生活的轻松、舒适、平静,完全不像无产阶级那样,具有广阔的政治眼界,远大的理想。在今天情况下,中游思想又是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抵制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一种思想反映。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正是集中地代表了我国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高速度建设社会主义的强烈愿望。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贯彻执行,也就意味着革命更加深入,资本主义最后消灭,和一切私有心理作彻底的决裂。而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总希望保存自己的利益,不愿意总路线的迅速贯彻。居于中游的人,安于现状,贪图轻松、舒适、平静,惧怕大的变动,缺乏高尚理想,这恰恰反映了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愿望。

甘居中游的人也许会因此感到委屈,提出反驳说:“我不是也在工作也在革命吗?”是的,你的确也在革命队伍里工作着,也在“随大流”,但你是逼于大势所趋,无可奈何,并不是自觉自愿跟随革命前进的。你如果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那就一定会对社会主义事业有热情,就衷心拥护总路线,大跃进,一定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而不是得过且过,畏难苟安。试问:一个人自称为革命者,但是对社会主义事业又缺乏足够的热情和责任心,干劲不鼓足,上游不力争,又怎么能算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呢?

中游思想是一种政治腐蚀剂,如果任其传染开来,必然使革命者斗志松懈,革命组织涣散无力,影响革命事业的顺利进行。而对个人来说,保持这种思想状态,与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精神相底触,也必然会导致在政治上犯错误,甚至走上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恶道路。患中游思想病者应该猛醒,悬崖勒马。

我们每一个革命者都要认清中游思想的丑恶和危害,给中游思想以压力,把中游思想搞臭,烧尽,以免其继续危害革命。

只有大破中游思想,我们才能真正用党的社会主又总路线精神来武装起自己,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奋勇前进。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猜你喜欢
总路线力争上游论者
力争上游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Facing emotional impact of a warming planet 直面全球变暖造成的情感影响
阅读理解两篇
力争上游、妙心
力争上游的白杨树
古代高危职业之谏论者生存指南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过渡时期总路线关系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