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坚
大革命的风暴吹到了罗霄山下,湖南平江县长寿街的工农群众,也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与领导导下,掀起了矗矗烈烈的革命斗争。当时成立了各种各样的革命组织,闹着翻身解放,准备实行打土豪分田地。但是不久,由于蒋介石叛变了革命,大革命便失败了。1927年5月21日在湖南发生了马日事变,驻在畏沙的国民党军阀许克祥奉了蒋介石的命令开始大批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白色恐怖笼罩着湖南的城市和乡村。群众斗争十分深入的长寿街也和其他地区一样,革命的人民遭到了空前的血腥镇压。党、团组织被摧毁,群众团体被解散,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领袖,有的惨遭杀害,有的被迫出走。由于长寿街正当罗霄山下,并处于湘、鄂、赣边境,在军事斗争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因而就成了敌我必争之地。拉锯式的斗争,进行了许多次,今天工农红军来,国民党清乡队和豪神地主跑掉了;明天工农红军走了,国民党清乡队和豪神地主又回来。他们每来一次总总屠杀一批革命青年。革命烈士的血和他们亲人的泪洒遍了长寿街的每一块土地。在这反复而残酷的斗争中,长寿街的工农群众并没有被吓倒,反而缎炼得更加坚强,长寿街的青年并没有被杀绝,在受到无数次斗争的血和泪的洗礼之后,也反而变得更加勇敢起来。
1930年年初,由于军阀混战,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武装暂时放松了对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的进攻。湘、鄂、赣边区的革命斗争,又活跃起来。二月下旬红三军团在长寿街集中,准备攻打平江城。就在这次红军集中的时候,长寿街一带的革命组织又开始恢复起来。我瞒着我的母亲加入了秘密的赤色雇工会。不久,被推选为长寿街区工会委员长。这时我一面作着工会工作,一面在寻找党和团的秘密关系。红军走后不几天,团区委书记杨春华同志在长寿街召开全镇青年大会,我以青年工人身份,在会上发表演讲。大概因为讲的大胆并有些鼓动性吧,散会后,杨春华同志找我谈话。他首先说要介绍我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同我商量建立共青团长寿街支部的问题。由于实际革命斗争的影响和教育,加之我的出身决定了不革命没有出路,因之我很早就想参加党或团,可惜不得其门而入。现在听说要介绍我入团并要我负责建立支部,那种兴奋的情绪真是笔墨所难形容。
杨春华同志了解到我的心情和愿望后,又笑着对我说:“要把支部建立起来,还要先联合几个人才行。”
这样,我就秘密地活动起来。几个星期以后,我已和两个最可靠的青年朋友谈妥,三人一同入团。这两个人一个叫钟仕仕(工人),另一个叫方刚(失学学生)。他俩政治上都很纯洁,有坚持革命不怕牺性的决心,成份也好。——在那时,由于阶级斗事激烈,成份好坏、有无革命决心是能否入团的重要条件。
5月21日,杨春华同志又来了。那一天下着蒙蒙细雨。杨春华同志穿着一身蓝布学生制服,肩上挂着一个文件包,手里提着一把雨伞,来到了我的家中。这时我和两个青年伙伴早在这里等候。我们满脸浮着微笑,抱着时刻准备为人民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欢迎他的到来。
在入团仪式开始以前,为了保守秘密,我把母亲——我唯一的亲人,支出门到邻家去了。这时窗外雨声淅淅沥沥,我们在在杨春华同志领导下,讲着入团誓词。我记
得词大意是:我们决心革命,不怕牺牲,服从组织,保守秘密,如若违背誓言,愿受最高革命纪律制裁。随着这庄严而坚定的誓言,数度被敌人摧毁的长寿街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又像那野火烧不尽的野草,在春风吹抚之下,重新发出芽长出叶来。
支部成立之后,我被选为支部书记。当时又确定以发展团的组织,教育并团结青年群众和帮助红军为我们的中心工作。
经过两个月积极的秘密的活动,到7月中旬,我们支部由原来的三个人发展到十二个人,这个数字现在看起来是不大的,可是当时发展到这一步,也是不容易的。因为那时红色根据地只不过像太空里的一星火花,而反动势力却像浓雾似的四面笼罩。再加上敌人占领期间白色恐怖在人们心中留下的阴影,谁也知道加入党加入团在国民党军队和豪绅地主回来时是要杀头的,所以不少人心目中划着“红旗能打多久”的问号,抱着观望等待的态度。尽管有这种种疑惧,但是由于敌人的残酷镇压和旧社会的罪恶,不甘屈服的青年当中还是不断涌现出不怕牺牲的先进分子,当我们向他们指出只有斗争才有出路,革命一定胜利的道理时,他们就坚决地站到团的队列中来。组织虽然扩大了,但是由于团的秘密性,团的工作任务还不能面接和广大青年群众见面。因此,我们就建立了一个半公开的外围组织——青年反帝大同盟,把全镇青年团结在团的周围。我们常常利用晚间,在已经停学的务本女学教室内,停集几十个青年反帝大同盟盟员,讨论当时革命斗争形势,青年的出路和革命的决心,学习团边区特委发给的“政治常识”等油印小册子。由于当时学习材料太少,唱“国际歌”和“少年先锋歌”,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之一。每次集会,不论大会、小会,都要学唱这两支歌子,这两支歌子的歌词给我们的印象极为深刻,对唤起我们的阶级觉悟和鼓舞我们的革命斗志起了极大的作用。
团支部和青年反帝大同盟的公开活动方式,是化装讲演,又叫演文明戏。这是我们接受了大革命时期青年学生在长寿街一带向工农群众作宣传行之有效的一条经验。我们演出的地点,经常是在街中间的关帝庙内。演出的内容多是揭露豪绅地主欺压农民、国民党军队屠杀群众的罪行,旧社会男女不平等,婚姻不自由的痛苦,以及青年的出路,共产党、红军是穷人的救星等等。演戏的化装品,一个钱也不用化,都是借来的。扮演地主的就头戴一顶礼帽,手拿一极文明棍。扮演妇女的多是女团员担任,有时不化装就上去演起来。至于剧本,都是我们凑在一起编的,虽然这些不算什么艺术作品,可是居然能吸引很多观众(有时不下几百人)。有时下着大雨,仍有不少人撑着雨伞看戏。所以能这样,我想主要原因是我们讲的和演的都是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
上述工作虽然是我们团支部活动的一个方面,但是更经常更重要的还是支援红军的工作。活动在湘、鄂、赣边区的红军是彭德怀同志率领的三军团。由于这支部队是在平江起义的,干部、战士很多都是平江人,所以,群众感情上对三军团特别亲切,支援也特别努力。每当三军团开向别处作战时,群众总是念念不忘,盼着他们回来。我们就动员群众储备粮食,把熟米保存起来,动员妇女作好鞋子,等红军回来时就送给他们。
当时红三军团没有医院,没有医药,没有医生,很多伤员都分散到长寿街附近的群众家中休养。我们团支部便号召团员带头,护理伤兵。女团员起了很大作用,她们带领许多青年妇女,吃着自家的饭,不要任何报酬去替伤员洗伤口,洗衣服,作饭等等,对伤员关怀得无微不至。
是年7月底,三军团打下长沙,旋因敌人集结力量反扑,三军团撤出是沙,又到了是寿街进行休整、补充,准备第二次进攻长沙。三军团在进攻长沙时,干部战士伤亡很大。撤下来时,连队的干部和战士大都是俘虏成份,党团骨干和工农成份很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党和团的湘、鄂、赣边区特委决定动员大批工农青年,抽调一批地方干部,补充到部队中去。由于红军的良好影响,加之群众懂得没有武装斗争就不能翻身解放的道理,在红三军团休整期间,长寿街一带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参军运动,不到半个月,有上千青年涌进了三军团。同时平江县党和团的县委决定从长寿街抽调一批干部到红军中担任连的政治委员,我也是其中之一。当我在团支部会上首先表示绝对服从团的决定决心到红军中工作时,我们支部其他十一个同志也全都要求报名参军。经过一再说服,勉强留下了锺仕昆同志接替团支部书记,再就是留下四位女团员。我们走后几个月,接到锺仕昆同志来信,他告诉我们说,长寿街的共青团支部。又发展到十几人,他们仍在继续为革命事业坚持斗争。
事情过去二十七年了,我们那个支部一同参军的七位同志,现在只剩下我一人了。并负过三次伤成了残废,其他六位同志都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付出了宝贵的生命。革命胜利之花是用烈士的血灌溉出来的。想到这里,我不能不对我那六位青年伙伴表示深沉的悼念,同时我又感到我有责任把过去共青团员英勇斗争的事迹,告诉生活在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年们,希望你们——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永远继承先烈们前仆后继的战斗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勇往直前。(叶苗田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