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记忆力

1956-08-16 02:35丰之安
中国青年 1956年21期
关键词:背书记忆力好书

丰之安

有这样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某人对他的朋友连声称赞他昨天在别人家里看到的一幅对联好极了,妙极了,立意高远、气势磅礴、用字新颖、对仗工稳,真正是登峰造极之作。他的朋友请他念出来听一听,不料他回想了好半天,才痛苦地说道:“上联忘了,下联好像是‘什么什么什么春。”

这样地“健忘”的事,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其实是经常发生的。有时是听了一个好报告,有时是看了一篇好文章,有时是读了好书,当时津津有味,喜形于色,觉得茅塞顿开,收获巨大;可是,一经走出会场,合上书本,脑子里装满着的就只有“多么深刻啊”、“多么精辟啊”之类的赞叹,连一个“春”字也记不起来了。

这种既感到充实、又苦于抓不着,既喜悦、又隐

隐地焦急的经验,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自己是很不少的。我这样说,当然绝不是主张只要记诵辞句,不用理解内容。不首先懂得,是不能真正记得的。不仅如此,如果只是教条主义地背诵原理结论,而不能掌握它的精神实质,不能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哪怕背得滚瓜烂熟,也是半点儿用处都没有的。可是,要是连它的主要内容也没有记住,那精神实质便没有了依托,没有了存在的形式,因此也就不存在了,又到哪里去掌握,掌握什么呢?

可是,我们也知道有着这样一些可敬的人,他们对自己正在处理的重大问题,能够源源本本说出它的发展过程,能够详详细细说出它的基本细节。他们能够随口举出有关的数字,能够随口引用有名的诗句。历史上的事实和经验教训、文艺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精辟的对话,会在恰恰需要的时候从他们嘴里跑出来,帮助他们生动地阐明他们所谈论的问题。毫无疑问,正是由于他们有着这样极其丰窗和渊博的知识,他们的思想才这样既深刻又宽广,并且表达得这样既多采又明确。他们懂得许多事情,读了许多书;他们不是把知识摆在书架上,不是尝一尝嚼一嚼又吐出来,而是真正吃到了肚子里,真正吸收和占为己有了。因此,他们就能够随时调动它们、使用它们,就像一个指挥若定的大将军在战场上调遣那千军万马一样。

这当然不仅仅是记忆力的问题,不过如果单单从这一点来说,是不是可以学习和锻炼的呢?

再拿我自己来说,最近这几年,有时也曾有意地去记诵一两首自己从前读过、许多人都能背诵如流的旧诗,有时也可以说背得很熟了,可是隔不了多久,又忘记得一干二净。这当然有许多原因。没有系统地下工夫,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年轻的时候缺乏这种锻炼,以致现在做起来事倍功半,恐怕是最重要的。

记得还是念初小的时候,我就以不背书为荣。别的同学背不出来,是要挨打的。老师对我却另眼相看,理由是说我作文好,而背书,本来就是为的学作文云云。进中学不久,更听到了一种议论,说古人要学的科目少,可以强调背诵:这在今日,是办不到的。这句话正合自己的胃口,又确实有点儿道理,加之青年人极为敏感,因此我就在最偏颇的意义上接受了它。后来思想渐渐左倾,反对反动的统治者,反对一切的旧秩序;学校教育、功课、考试等等,当然都在反对之列。赶到参加了革命,更片面地和错误地理解了不要死背辞旬而要领会精神实质这句话。于是,本来就以背诵为守旧和落后的,这时就发展到对有意识地去记忆一些知识,也有意识地加以排斥了。

年轻的时候,一般地记忆力比较强些。即便不有意识地下工夫,大体上也还能应付得过去。所谓凭小聪明办事,就是这个意思吧。随着年龄的长大,记忆力总是不免要逐渐衰退的;这在那些没有经过锻炼的人,衰退的速度就更快了。于是看了好书,听了好报告,渐渐地只有了赞赏的份儿,这不是很自然的吗?

马克思的记忆力曾经使人惊叹不已,原来他是下了苦功的。拉法格在他回忆马克思的文章中说:“他有这么一种习惯,隔几年就要重读一次他底笔记和他所读过的书中做上了记号的地方:以便巩固他底记忆——这记忆是非常强而且精确的。在少年的时候他就听从黑格尔的劝告,用一种不熟悉的外国语去记诵诗歌,借以锻炼他底记忆力。”

天才乃是勤奋的别名。即使仅仅在锻炼记忆力这一点上,马克思也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猜你喜欢
背书记忆力好书
好书分享会
推荐一本好书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你的记忆力好吗
背书
好书共享
好书推荐
非凡的记忆力等
背书
背书连续性若干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