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瑶去埋头苦干的人

1953-08-17 02:16
中国青年 1953年15期
关键词:大瑶山瑶民瑶山

几年来,我访问少数民族地区时,不能不对那些长年在边疆地带埋头苦干的人肃然起敬,不能不为他们的忘我精神和动人事迹所感动所鼓舞。每当我和他们接触的时候,看到他们在生活上和兄弟民族融成一片,看到他们深思熟虑着兄弟民族的长远利益,便情不自禁地说:“这是多么动人心弦、多么具有教育意义的一课啊!”就是他们,在那荒凉的康藏高原上,体现了毛主席的民族政策,使广大的藏族人民改变了对汉人过去的看法,亲切地叫汉人做“嘉色巴”(新汉人)。就是他们,在那偏僻的大、小凉山中,耐心地团结了彝族人民,逐渐减少了他们多年来自相残杀的“冤家”纠纷。就是他们,在那怒江和澜沧江间,冒着恶性疟疾的袭击,使bo、山头等族人民感到了祖国的温暖。当人们体会兄弟民族今天喜悦的心情,看到他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日子里,总会联想到那些可敬的辛劳的边疆工作者。今天我国辽阔的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带,有着成千成万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工作者,他们坚苦的行动是我们的良好榜样,他们很少数民族服务的精神,时时刻刻鼓舞我们并肩前进。中共广西省大瑶山瑶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陈亚东和他所领导的同志,就是这样的人。

大瑶山西隔柳州二百余里,连绵起伏的山峦,比起它四周广阔的平原来,在地形上显出了鲜明的分野。人们应该诅咒过去万恶的统治者,他们将瑶族人民限制在那万山丛中,形成一道人为的藩篱,使他们世世代代生息在崇山峻岭上,过着极端贫穷的生活。进入瑶山的人们,一定会经常见到年轻的瑶族妇女,背着笨重的木扳,从这座山头翻到那座山头。当人们作客到瑶民家里时,总可以看到他们终年吃着红薯、木芋等杂粮,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不知道棉被、棉衣、布鞋是什么样子。到了冬天,和瑶族男女围坐在炉火前,听她们唱起诉怨的山歌,听她们唱出“没有衣,十冬腊月盖蓑衣,人人问我怎样盖,一块东来一块西”等歌谣,一定会对他们过去所受的苦难,寄予无限的同情。一定会有一种责任感涌上心来,这种责任感就是怎样使贫瘠的大瑶山,开遍灿烂的鲜花;怎样使勤劳朴实的瑶族人民,从穷困落后的境地,引向繁荣幸福的康庄大道。在当地工作的同志们,就是抱着这种同情心,怀着种崇高的责任感在大瑶山进行工作的。记得,去年九、十月间,我访问大瑶山时,每当傍晚,我和亚东同志漫步在附近的小溪边,他指着光秃秃的山峰对我说:“同志!你到了我们广西的‘萨根(注 一)地方哩!不过,我相信不到十年,一定会绿遍全瑶山,那时,你再到这个‘萨根地方,你会另有一番心情的。”记得,我们临别时,他拿出两块矿石,托我带到北京来化验,他再三地嘱咐我:“同志,不要忘记我委托的任务呵!如果它是有价值的矿藏,它一定会加速我们‘萨根地方的发展的。”我离开瑶山,一路上,我想到瑶区,想到瑶区里的同志们,我情不自禁地抚摸这两块矿石。啊!

矿石!多少人为着兄弟民族的利益在深谋远虑。

大瑶山瑶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设在金秀。金秀,瑶族人民叫它“小桂林”,高耸的群山,环烧着一片水田,几处住户比较集中的村落,点缀在清澈的小溪两岸。这是大瑶山的精华地方,这里没有市镇,纵横数百里的瑶族聚居地区也没有一座市镇。就是在这样的“小桂林”,国民党反动匪帮还特别设立了伪设治局,来血腥地镇压瑶人。进入大瑶山的革命工作人员。接管了国民党反动匪帮在瑶山统治多年留下的设治局的一座房屋,——这是唯一遗留下的“财产”。将它改成办公的地方,还经过了一番修理。然而,大瑶山解放以来,巳经逐步建立了礼堂、学校和卫生院。尽管这些新的建筑物还很简单,但却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四围尽是陡削的高山,平坦的地方稀少得可怜,新的建筑物,地基的选择便成了问题。瑶人的水田本来不多,长期租用或购买水田,担心引起他们的不满,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大瑶山瑶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费尽心思,削平山麓的斜坡,解决了这个难题。陈亚东同志告诉我:“找块平坦的地,还要绞尽脑汁,这是我们进入瑶山前所没有料到的事。不管物质条件有怎样困难,我们总得为瑶人打算,我们绝不能侵犯兄弟民族一丝一毫的利益。”在群山中,创造出乎地来,盖起了学校给瑶族子弟入学,盖起了医院为瑶人治病,这是瑶族人民从来没有见过的事,他们解放后仅仅三年,就亲眼看到了,怎叫他们不衷心喜悦。

我在金秀停留的几天,亚东同志和我一道去访问过附近的几个村子。一次,我们刚要踏进一家瑶人的大门,亚东同志忽的停住了,他指着门前挂的树叶对我说:“你看!这家门前提了树叶,我们不能进去,改日再来吧。”瑶族人民的风俗,凡家中有人生病,或者妇女生了男孩,在门前挂出一束树叶,凡是生了女孩,便挂出一束竹叶。这告诉来访的客人,他家有喜事,或有病人,禁会生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少数民族地区是一椿极重要的事情。记得,在重庆时,邓小平同志曾告诫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一百个干部中,只要有一个搞坏了,就要影响到其余九十九个干部所做的工作这说明正确执行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在康藏高原,我见过当地的驻军,为了不进入喇嘛寺,他们都露宿在寒冷的野外。为了和藏族人民生活上打成一片,他们有意识地吃糌粑,喝酸奶。在大瑶山,那里的工作同志,尊重了瑶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从而融洽了瑶人的感情,他们每到瑶人家,瑶人便拿出尊敬客人的“鸟崽干”(注二)来款待他们,使瑶民将他们当作亲人一样的来看待,对推行各项工作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大瑶山,从来没有过医生,瑶人生了病,也从来不吃药。他们先卜卦,问触犯了什么神,然后把道士请来,杀鸡杀猪送鬼。进入大瑶山的医务工作者,开始给瑶人治病时,引起了他们的怀疑,因为瑶人不懂得什么是医生,也不懂得什么是药。他们不相信医生只相信道士是有原因的,在那千百年来没有医药的境遇里,他们不能睁着眼看着自己的亲人活活地死去,因此道士就成为他们心目中拯救病人唯一可信赖的人了。要使他们从相信道士转变到相信医生,并不是一段简单的过程。必须让他们亲身体验医生和药物的好处,必须耐心地宣传解释,然后他们才逐渐地接近医主。当地卫生院的同志告诉我:“一天晚上,卫生院来了一位瑶民,说他家的女人已经难产两天两夜了,他们急得没办法,听了村长的话,才来请医生,助产士到了他家,发觉他们又去请道士了。在接产时,助产士担心道土在婴儿出生前来临;幸亏还好,婴儿出生后道士才来,不然瑶人还以为婴儿是道士送鬼送出来的。通过这一事实,金秀一带的瑶人才开始相信卫生。

”每顿得吃十四两米,才能来瑶山“,大瑶山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要到瑶区,就得爬山,有时在山下望见山上的村庄,走起来,还得花上一个多钟头。崎岖的山路,陡削的坡道,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两条腿。大瑶山的工作人员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来进行工作的。他们经常背着背包,从这个乡工作到那个乡,从这个村走到那个村。他们懂得在瑶区工作,绝对不能急躁。医务工作者们懂得,要对瑶民的疾苦抱深切的同情,给瑶人诊病,要想尽办法先给他们解释清楚。他们循循善诱的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仅就卫生院来说,瑶人就诊的一天天地增多,医药全部免费,甚至连道士也来求医了。

瑶山,正是夏长草深的时候。我遥望祖国的南方,想到今年瑶区的开荒计划,想到那些光秃秃的山头,有多少穿着瑶服的人在那里开垦。想到那些崎岖的山路,有多少抱着崇高理想的人,背着背包,终年累月地来来去去。有了瑶民无比的勤劳,有了毛主席正确的民族政策,有了在瑶区埋头苦干的人,我深信未来的瑶山,将绿遍无边的杉木,而广大的瑶族人民将走向繁荣幸福的途径。

(注一)萨根是苏联阿布哈兹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的群山中的一个村庄,过去的萨根,交通阻塞,地瘠民贫。萨根的人民根据了苏维埃的生活方式,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使生活一天比一天丰富完美,合着整个苏维埃国家的步调,向前迈进。

(注二)瑶族人民把猎得的野鸟,将它盐渍晒干,用来款待最尊敬的客人。

猜你喜欢
大瑶山瑶民瑶山
西南考察与费孝通的民族思想来源
明清时期桂北瑶民起义与朝廷治边策略的调整*
广西大瑶山社垌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瑶山党支部
桂东大瑶山地区金成矿背景及找矿方向——以新众金矿区为例
瑶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瑶山的女儿
瑶民为何迁而复返?
——太和新农村系列调研
瑶山美
罗阳明:大瑶山里的年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