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生活
- 旋律的奥秘
- 谱民族新韵 抒中华情怀
—— 记作曲家姚明 - 石祥:为时代写歌 为战士而唱
- 创新基层群众文化培训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素质
- “学问思行来”
—— 近访中国音乐学院马秋华教授 - 歌唱的激情与理智关系
—— 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俞子正教授学术讲座 - “一个唱法两种能力”的民族声乐演唱观念
—— 暨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赵振嶺教授讲学纪要 - “没有音乐 生命就没有价值”
—— 让高雅音乐走进大众系列活动专访 - 激发爱国主义情怀,让高雅艺术走进大众
—— 2015辽宁省市民交响音乐周之“森林音乐会”述评 - 高雅的艺术情怀 深沉的爱国使命
—— 2015辽宁省市民交响音乐周述评 - 交响乐给辽宁文化生态添养分
—— 2015 辽宁省市民交响音乐周研讨会 - 辽阔的草原,我的家
—— 蒙古族长调与短调(上) - 音乐的再定义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音乐(上)
- 辽宁省首届胡琴艺术节在沈阳圆满落幕
- 那是一种美好的音乐生活
—— 记第十届弗朗茨·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以及她的城市乌德勒支 - 西蒙·拉特尔将出任伦敦交响乐团音乐总监
- 融会与启发·音乐学的多元视角
—— 台湾艺术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 俄罗斯歌剧之夜“十九世纪俄罗斯歌剧选段”音乐会评述
- 人对音乐的爱好与性格
- 狠抓立意奋力破题(下)
- 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
- 音乐时空的“穿越者”
—— 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上) - 西北风东南风(1986-1989)
—— 大陆篇:西北风冲天而起 - 电子键盘乐器之双排键电子琴(上)
- 彼岸— — 澳大利亚访学日记(续一)
- 为“歌多声少”辩护
- 对青春意义的回答
—— 评中国音乐学院首部原创音乐剧《或许明天属于我》 - 浅析德彪西钢琴前奏曲《被打断的小夜曲》创作特征
- 以全面普及音乐教育作为培养文化大师的开山之路
—— 关于造就文化艺术大师的思考 - 视唱练耳教学多元化趋向研究
—— 视唱作品的拓展与变化 - 16世纪意大利牧歌中折射出的人文主义精神
- 试论舒伯特晚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征及音乐风格
—— 以舒伯特《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第一乐章为例 - 扬琴比赛演奏中若干问题之我见
- 增广学识,砥砺心胸
—— 谈地方高校音乐教师到中央院校访学的意义 - 新形势下音乐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探析
- 中国革命音乐的先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