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驱动性问题设计策略

2024-05-19 10:15丁文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2期
关键词:驱动文本情境

丁文

学习任务群是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方式,主要通过任务驱动,整合学习内容、方法、情境及资源等要素来实施学习活动。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是落实学习任务群目标的重要方式。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古典名著阅读单元。从单元语文要素来看,本单元学习内容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整本书阅读”这两个学习任务群的内容。那么,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驱动性问题该如何设计呢?笔者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设计真实而又富有情境的

问题

2022年版课标特别注重对学生真实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任务群主要是通过主题情境呈现的,教师基于文本内容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在问题的驱动下变得丰富多彩,富有情趣。

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驱动性问题:“国外的一位小朋友对中国的古典文学非常感兴趣,你会怎样向他介绍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方法呢?”这个驱动性问题紧扣本单元核心要素“初步学习古典名著的方法”提出,让学生将自己当作“介绍人”给外国小朋友讲古典名著阅读的方法,学生在完成情境任务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学习了本单元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真实而又富有情境的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真实问题的驱动下展开探究性学习,学习会更有活力。

二、设计开放而又可以辩论的

问题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需要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本语言的秘妙,体悟文本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并能够把自己的独特体验与思考表达出来。为此,教师可以提出具有思辨性、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景阳冈》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驱动性问题:“对于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人认为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这种驱动性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就文本中有分歧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探究,在辩论中激发学生的多维思考,让学生能够客观辩证地看待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从而实现对文学作品的真正解读与内化。教学中,提出开放而具有辩论性的问题可以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

三、设计有趣而能持续探究的

问题

在名著阅读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带领学生走进名著描绘的世界,也可以通过提出有趣且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名著的魅力。“整本书阅读”属于拓展型任务群的一种形式,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要跳出碎片化阅读的藩篱,通过设计多元导向的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在探究阅读中真正提升阅读能力。

如教学《猴王出世》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驱动性问题:“西游系列的影视作品有许多,如《西游记》《悟空传》《大话西游》《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金猴降妖》等,不同的影视作品创作意图和对名著的解读视角不同,拍摄出来的作品侧重点也不一样。如果你是导演要把《猴王出世》拍摄成影视片,你准备向大家展示一个怎样的猴王形象?”这种具有多元導向的驱动性问题可以把学生带入到更加广泛的阅读与探究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趣味问题的引导下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名著分享会”活动把学生的阅读引向课外整本书阅读的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文学作品积极的阅读者与建构者。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驱动性问题的设计要能够从开放性、挑战性、情境性、导向性和思辨性等方面进行,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可以真正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把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责任编辑 唐 敏

猜你喜欢
驱动文本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