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项目式学习与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4-05-19 10:15张佳怡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2期
关键词:习作情境思维

张佳怡

习作是思维发展、语言构建和思想情感呈现的主要方式之一,能综合展现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在习作教学中,中高年级的学生存在盲目习作、素材匮乏、语言生硬等情况。笔者基于现状,结合项目式学习,提出优化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项目式学习融入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重要性

项目式学习流程包括项目的选择、确定、探究、实践以及成果展示与评价,将其与习作教学相融合,具有诸多优势。首先,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主,在语言或文字的引导下自然进入习作情境,确定习作主题,积极挖掘素材,并合作交流探讨,从而发现习作新思路。其次,项目式学习的情境设置具有真实性,学生能很好地对获得知识进行深层次加工,为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习作奠定基础,在提高习作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项目式学习流程弥补了传统习作教学中某一环节的不足,如忽略习作教学评价等,帮助学生接受系统的习作练习,学生不仅能学到写作的新角度和新方法,还能及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从而全面提升习作水平。

二、项目式学习融入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1.解读要素,对接生活

(1)紧扣主线。教材是项目式习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在确定项目主题时,要以教材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找准单元阅读篇目与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进而深入挖掘。教材的编排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单元习作主题从单元中提取,能帮助学生在回顾课文写作技巧和手法的同时,有效提高习作能力,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同时,教师根据单元活动提示,确定单元阅读文本中所包含的习作训练目标,使单元习作主题的设计更具针对性,更贴合课标要求。五年级上册前三个单元习作主题的确定见表1。

表 1  五年级上册前三单元的单元习作主题

(2)情境创设。中高年级学生在感知力和认知力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项目式习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担任重要角色,将课堂与现实生活有效对接,帮助学生获得更加真实、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解决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无话可说或者千篇一律的问题。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乐意参与到课堂当中,从而激发课堂活力。同时,学生能够有效地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情境中迁移运用,进而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

如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生活经历,采用语言引导的方式创设情境。如:你有过欣喜若狂、激动、盼望或归心似箭的感受吗?是什么事情或场景带给你这样强烈的感受?回顾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的人物,想想他们当时的反应和你的感受。语言引导是创设真实习作情境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理论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回忆已经获得的情感体验,从而驱动学生自主地去说、去写,逐步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

又如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为“难忘小学生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级,创设“小学毕业联欢会”这一情境,让学生担任毕业联欢会的策划师,引导学生参与到写策划书这一任务中,要求分工明确,流程清晰。这一方式在锻炼学生习作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任务引领,阶梯驱动

(1)问题生成。在项目式习作的过程中,问题的设计与生成至关重要,这是学生思维、习作方向和角度的指向标。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存在重复或是角度单一的情况,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项目式习作的问题设计上,教师要注意问题的驱动型、阶梯型、创造性和批判性,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升思维品质。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我想对您说”,教师以本单元的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为切口,设置驱动性和辩论性较强的问题:(1)什么是爱?(2)父母爱你是如何表达的?(3)父母对你的爱里面有没有你不想接受的?(4)对待父母爱你的方式,如果你不能接受,你会如何处理?是否有矛盾?最终如何解决的?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深入思考“何为爱”“如何爱”“爱的方式是否正确”等话题,挖掘习作的深度,拓宽习作的广度,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从而锻炼习作思维。

(2)巧设支架。项目式学习融入中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转变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自主探究并深入习作话题,从而逐步提升习作能力。在项目式习作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必要的学习支架,如学习任务单和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习作资料,梳理习作思路。学习任务单重在记录,能够帮助学生在纷繁的习作素材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起到筛查的作用。思维导图主要借助于图形或者图表,重在归类、梳理,让学生的习作框架更加清晰化、条理化。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为“写观察日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以“土豆”为观察对象,选择表2或图1完成观察日记。

3.習作评价,高效复盘

(1)多维评价。项目式习作要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更加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和阶段性。教师要做到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而形成性评价能够较好地分析学生在某一阶段的习作能力和水平,常见的方式有书面测试、问卷调查等。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目标作为学生在某个阶段完成情况的依据,并据此对习作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及时调整。终结性评价常用于习作项目的结束,常见的形式有作品集、作品展览等。同时,教师要注重评价主体和评价角度的多样性,尽可能使评价多维度,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难点突破。项目式习作的评价环节是学生习作能力拔高的关键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习作情况,梳理出常见的问题,采取小组探讨或师生辩论等方式,集体评阅习作,帮助学生快速突破习作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更具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为“我的动物朋友”,教师以“语言生动性”为项目评价环节的着眼点,表3为两位学生的习作片段。

综上所述,中高年级学生的习作在感知和表达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在习作思维的拓展和灵活性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教师要将项目式学习有效融入到习作教学当中,并适当为学生建立学习支架,逐步优化学生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激发思维活力,提升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振东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人民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习作情境思维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