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科学饮食经

2024-05-18 20:25王欣
食品与健康 2024年5期
关键词:玻璃体微血管摄入量

王欣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15%的患者在诊断时就出现了视网膜病变;病程≥10年的患者中,55%的患者发生了视网膜病变;病程≥15年的患者中,70%的患者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除了积极治疗、定期检查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还应做好饮食管理,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延缓视网膜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尽量减少视力损失。

什么是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指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病多发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若不积极治疗,可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健康与生活质量。

临床根据患者的眼底病变程度,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非增殖期的病变比较轻,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并伴随渗出等症状。增殖期的病变较重,主要表现为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等症状,可导致视网膜脱离、失明。

1.发病原因

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具体发生机制。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持续高血糖有关。

(1)血管机制:持续高血糖环境可导致血-视网膜屏障被损害,通透性增加,引起微血管渗漏。病变发展至晚期,会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纤维增殖,最终造成视网膜微血管细胞结构改变,甚至完全丧失。

(2)神经机制: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糖尿病可导致几乎所有类型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并与血管病变共同引发视网膜病变。

2.临床症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患者大多无明显自觉症状,视力受影响较小,患者可能偶尔出现飞蚊症(眼前有黑影飞舞)。疾病中期,患者可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等症状。疾病晚期,患者的视力下降至仅有指数(检查者伸出手指放于受检者眼前,记录其能看清手指的最远距离的数值)、光感,甚至失明。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容易发生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对患者的视觉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3.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好患者的血糖、血脂与血压,预防病情加重。在此基础上,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药物治疗:积极使用相关药物,合理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水平。患者如果有黄斑水肿或视网膜出血,需要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常用注射药物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或糖皮质激素,可减少微血管渗漏造成的水肿或出血,消除新生血管。由于角膜神经敏感度下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按需使用人工泪液保持眼部湿润。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用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激光治疗减少视网膜缺氧,改善视网膜水肿、渗出症状,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应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伴随视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通过玻璃体切割术可去除玻璃体积血、修复视网膜脱离,挽救患者视力。

健康饮食呵护视力

通过积极治疗,做好日常饮食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减轻视网膜病变,改善治疗效果。

1.按需控制热量摄入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来说,热量摄入不是越少越好。肥胖可加重胰岛素抵抗,使糖尿病和眼部病变更加严重。因此,超重、肥胖患者首先要控制体重,减少热量摄入,稳定血糖。但是,如果过度限制饮食摄入,导致营养不良,则可能降低免疫力,令患者合并多种并发症。因此,体重正常或偏轻的患者应按需摄入足够热量,补充营养元素,确保体重符合标准水平。

2.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碳水化合物是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不能不吃。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摄入升糖指数较低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比如燕麦等粗杂粮。这是因为,粗杂粮进入人体之后消化速度比较慢,对人体的血糖水平影响比较小。此外,粗杂粮中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脂。而且,粗杂粮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神经病变,预防包括视网膜病变在内的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可将主食的三分之一左右替换为粗杂粮,合理搭配食用。

3.减少脂肪摄入量

高脂饮食会引起糖脂代謝紊乱,加重患者的视网膜病变,还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因此,脂肪摄入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肥胖患者应该严格限制脂肪摄入量,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

4.合理补充蛋白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需要合理补充蛋白质,每日总摄入量应该与健康人群一致或稍高。患者的日常饮食中,蛋白质供能应占15%左右,早餐最少要吃一个鸡蛋、喝一袋牛奶,午餐和晚餐适量食用瘦肉、鱼虾等食物。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5.多吃新鲜蔬果

多吃新鲜蔬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菠菜、玉米、西兰花、胡萝卜、蓝莓、柑橘等蔬果,富含叶黄素和花青素。叶黄素有助于保护视力,延缓黄斑变性。同时,叶黄素和花青素都是抗氧化物,适量补充可预防和改善眼底病变。维生素C可以预防微血管病变,因此患者可以多吃些辣椒、苦瓜、番茄、豆芽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6.少吃高盐、辛辣食品

钠盐容易使血压升高,加重微血管病变。因此,患者要保持低盐饮食习惯,不食用含有大量盐分的加工食品,少食用酱油等含钠的调味料。同时,患者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胡椒、葱、姜、蒜等,防止加重眼部血管扩张。

猜你喜欢
玻璃体微血管摄入量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北京地区居民镉摄入量评估
人一天到底该吃多少
孜然种子对奶牛养分摄入量和产奶量的影响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采用阅读模型确定Cobb肉种鸡赖氨酸和苏氨酸最佳摄入量的研究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