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推进策略探究

2024-05-18 07:29张青青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绘本幼儿园家长

张青青

导读:在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幼儿园要坚持无阅读不教育,高度重视早期阅读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落实,将“儿童阅读、教师专业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三位一体的融合,扎实推进早期阅读活动。

一、构建多元化的早期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3—6岁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在与环境互动中产生阅读的兴趣,是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适宜的阅读环境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首要条件。

一是创设适宜的支持性的阅读环境。在阅读环境创设过程中,大至幼儿阅览室、走廊公共区域,小到班级阅读区、主题墙面,都要从幼儿美学体验出发,注重其功能性,充分调动幼儿阅读兴趣,提高幼儿与环境的参与度,积极打造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和审美情趣的显性和隐性环境,从而发挥环境的功能性,实现早期阅读的核心价值。为发挥环境作用,体现幼儿主体性,教师首先可以设立师幼共读的幼儿阅览室。阅览室配备齐全,包括书架、桌椅、色彩温馨的墙饰及摆放有序的图书,这些都将成为幼儿理解、感悟并对阅读活动产生兴趣的场所。其次,建立公共阅读区。教师应打破班级及空间界限,践行“幼儿园就是大”的阅读区理念,合理利用公共区域,让幼儿在具有创意的活动中享受阅读活动的快乐,掌握自主阅读的基本技能,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最后,建立班级阅读区。教师要合理规划班级区域,在较安静、采光和通风条件好的地方创设阅读区,满足幼儿随时随地阅读的需要。

二是确保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教师要以分享阅读为依托,开展集体教育活动,保障阅读时间。通过传授“观察画面、推理想象、创编故事”等多种阅读技巧,为幼儿的自主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了专门的集体阅读教育活动,教师还可以引领幼儿“日有所诵”,每天诵读一首短小精悍的儿歌童谣;开展“睡前故事”,每天午睡前给幼儿听精彩故事;推行“每周一诗歌”,以吟诵的方式让幼儿亲近古诗;开展“图书漂流”活动,鼓励幼儿每周带一本书回家,与家长进行亲子共读。除了“听故事”“亲子阅读”“陪伴阅读”“交互阅读”的时间,我园还有大量“自主阅读”的时间,如午睡后、区域活动时间、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等。

三是注重选取与投放适宜的阅读材料。幼儿园阅读资源储备充足,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阅读心理,选取幼儿喜爱、生动诙谐、色彩明快、情节有趣的图书。同时,平衡各种风格体裁,投放经典绘本、儿童图画书、儿歌集、童谣、经典古诗词、传统国学等,更加关注幼儿多元的阅读体验。例如,小班幼儿注意力时间短,在选择图书时以画面突出、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情节有趣为主。中班幼儿理解和想象能力进一步提升,在选择绘本时更注重情节的丰富性和感情色彩的变化。大班幼儿对事物探索的兴趣更加浓厚,借助多种绘本帮助幼儿分析问题、发展推理能力。此外,为丰富阅读形式,调动幼儿感官系统,教师应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进程纳入数字媒体,作为纸质读物的拓展和补充。丰富的纸质图书和优质的视听资源能让幼儿从各自的兴趣入门,发现自己的天赋与兴奋点,成为优秀的终身阅读者。

二、创新早期阅读形式,唤起幼儿阅读欲望

全民阅读背景下,早期阅读活动已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幼儿园力求把阅读浸润到幼儿一日生活中,通过“自主阅读、集体阅读、亲子阅读、小组阅读、结伴阅读”等多元阅读方式,构建“再次欣赏、正式交谈、闲聊读书、阅读表演、口述日记”等多元激发阅读兴趣的内容,明确幼儿园、家长、教师多元实施主体,构建幼儿、家长、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早期阅读循环圈,为幼儿深度阅读搭建多种支架,实现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目标。

一是完善阅读课程体系,优化课堂质量。系统阅读课程是早期阅读活动的基石。通过师幼共读可以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帮助其加深对图画信息的阅读。在集体阅读活动后,教师要提出具体的目标和任务,保持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教师通过七种支持策略的运用来促进幼儿阅读核心经验的获得,注重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提升阅读课堂质量,力求帮助幼儿习得更为有效的阅读模式和思考模式。系统的阅读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教师以幼儿为本,以阅读兴趣、认知、情感、教育、审美功能为主,关注幼儿需求选择相应绘本。其次,通过集体教研、深挖绘本主题、研究教学方法、围绕绘本价值点进行反复推敲,研究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最后,研讀结合,挖掘绘本内涵。教师挖掘绘本中幼儿感兴趣的人物或者有趣的情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阅读活动的趣味性。在一次次选题、交流、实践过程中,教师对早期阅读的理解、对绘本的价值点、对幼儿的观察、对活动的组织及反思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随着课堂互动幼儿也感受到早期阅读的魅力与价值。

二是组织规律性自主阅读活动,丰富幼儿情感体验。有计划地进行规律性自主阅读活动是早期阅读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幼儿园可依托喜悦图书室、走廊阅读区、班级阅读区等园内阅读资源开展相对固定的可持续的阅读活动,如好书分享、自制图书、我是阅读小达人等。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要与幼儿共同制定活动规则,借助家长会和阅读指导时间向家长传递规则及要求。此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鼓励幼儿解决自主阅读活动中的新问题,及时对话交流,使幼儿在常规性阅读活动中提升阅读数量、拓展阅读范围、养成阅读习惯。

三是倡导多主体参与,探索多元化的阅读推广活动。阅读推广活动是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生命力所在,幼儿与环境充分互动,最大化实现个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教师和家长要带领幼儿感受阅读书本之外的世界,帮助幼儿与阅读达成一种全新的联结。根据参与主体阅读不同,推广活动分为四种类型:第一,以幼儿参与为主的生成活动,如故事大王、我有好书要分享、我与小书比比高等;第二,师幼共同参与的共读活动,如师幼共读一本书、小星星电台开播记、故事沙龙等;第三,亲子共同参与的漂流活动,如图书漂流活动、21天阅读打卡、书香家庭评选活动等;第四,巧用社会资源的整合活动,如走进图书馆、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等活动。各种形式、各具特色的活动都能增强幼儿的阅读兴趣、延伸幼儿的阅读空间、提高幼儿的阅读资源获取能力,让阅读活动变得更加生动、立体。

四是整合阅读创生活动,满足幼儿深度阅读之需。阅读创生活动是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落脚点,教师要依托绘本,追随幼儿核心经验的获得,挖掘阅读内容的“隐含信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拓展活动。在活动开展中,教师需注重将“隐含信息”置于整个内容脉络中来加以理解,并与情境相融合,在移情与共情的基础之上实现幼儿自我与文本内容的通达。例如,在大班《奇妙鞋子屋里的故事》《一寸虫》《鳄鱼爱上长颈鹿》、中班《老婆婆的枣树》《嗨!我是土豆》《森林里的石榴树》、小班《排好队,一个接一个》《衣服山洞,钻出来!》《如果不洗手》等多个“基于幼儿兴趣的生成性绘本+N个活动案例集”的拓展活动中,活动目标、内容的选择、开展方式上既贴近幼儿的原有水平,又为幼儿的深度理解搭建了多种支架,凸显了多主体参与和多资源的整合,将早期阅读的核心经验作为深度阅读的起点和终点。随着阅读活动的开展,教师申报《绘本阅读在大班幼儿入学准备中的实践研究》《书香家庭中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等课题,力求提升班级对阅读创生课程的敏感度和教师实施早期阅读活动的能力。

三、注重文化生态建设,共建书香校园

文化作为早期阅读活动推进过程的内涵价值,需要长期积淀和探索。文化的建设决定着书香园所建设的起点和方向。它包括幼儿园文化领导力建设,也包括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是注重理念融合,呈现书香气息的教育氛围。幼儿园要通过隐性引领和显性专业引领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隐性的专业引领是指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通过自主阅读、阅读沙龙等多种形式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不断反思中将相关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例如,利用空余时间研读专业书籍、网络资源学习、课例研究等。显性的专业引领是指通过专家的培训传授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如专家讲座、骨干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跟岗学习等。在文化生态建设下,园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逐渐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水平,优质的专业资源成为教师能力提升的强力引擎。

二是注重提升教师理念。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频率、阅读主题设置、教学质量都不断优化。依托主题教研和定期培训,可以激发教师不断产生有质量的思考,并在不断的实践中解答“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与能力应该如何培养”这个问题。围绕早期阅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学方法与形式的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操作以及早期阅读环境的创设等,幼儿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模拟讲课、角色扮演、现场课讨论、小组研讨等方式,寻找理论与实践的新入口,使教师通过讨论、运用、反思、联系及批判等一系列过程逐渐明晰自己的角色定位及实施策略。此外,组织教师参加幼儿早期阅读教学培训,邀请优秀早期阅读教师来园指导并进行现场示范。

四、拓宽阅读空间,深化多维阅读

全民阅读背景下,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需要国家、社会、各类机构与个人多方联动,通过资源整合,加快社会化阅读服务链的形成,力求在更大的空间、更广的平台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升幼儿阅读能力,丰富幼儿阅读经验。

一是以園所为依托,带动家庭建设。幼儿园是科学观念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家长则是早期阅读活动中的支持者、参与者和宣传者。不论静态阅读或动态阅读,只有爱阅读的家长才能让幼儿亲近阅读。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家长都肯定早期阅读的重要价值,对早期阅读抱有积极的心态,但对亲子阅读的认识还存在一定误区,主要表现在: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阅读氛围不一;不能理解阅读活动意义,简单地把阅读活动当成幼儿识字的工具;难以为幼儿选择符合其年龄阶段的优质绘本。针对以上情况,幼儿园要把家庭中绘本的选择与投放、家庭中是否建立阅读区以及怎样科学地为幼儿选择绘本确立为工作重点。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专题讲座、家长书报角、主题讨论”等方式向家长传递科学的阅读理念,引导家长正确理解阅读意义,明确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需从兴趣需要、知识经验、能力活动三方面进行;通过“读书会、妈妈故事沙龙”引导家长发现更多来源于绘本的线索与元素,引发家长就绘本的不同价值点进行延伸,帮助幼儿将绘本内容与个人体验相串联,丰富阅读形式,尝试用角色扮演、绘画、歌唱等形式有效扩展幼儿阅读经验;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图书漂流、口述日记、阅读之星、书香家庭评选等活动,营造书香家庭氛围,增强幼儿阅读体验,实现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方面的同频共振。

二是以家园为主导,盘活周边资源。在早期阅读推进过程中,我们期望幼儿成为自主阅读者,希望幼儿沉浸在书香浓郁的校园里,更希望幼儿走出幼儿园和家庭,有书可读、有地可读,有源源不断的读书兴趣和行动。幼儿园要积极带动家长和周边社区,成立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骨干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走进周边社区,热情地与来往的居民就好书推荐、习惯养成、亲子陪伴等方面进行细致交流,以专业的理念、独特的视角、鲜活的案例帮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探讨家庭成员间的有效沟通方式,引导家长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志愿服务队的教师要精心选择服务内容,用心准备教具材料,利用周末时间走进悦来和康洋两个联合服务社区,为社区适龄幼儿及家长提供亲子课堂、微讲座等。随着参与居民逐渐增多,教师用系统规范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社区家长和幼儿的高度赞誉,建立了“家园融合、社区联动”的早期阅读促进机制,加快了社会化阅读服务链条形成。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城市书房、微书坊、图书馆、社区讲堂等各类阅读场所,为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阅读资源,使幼儿有机会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展示阅读能力,体验成为读书者的成功感。

猜你喜欢
绘本幼儿园家长
绘本
绘本
绘本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