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时代育人视角探析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探究

2024-05-18 05:28何春燕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劳动技能幼儿

何春燕

导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劳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时代视角下,幼儿劳动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培养,更是一种品质塑造,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阐述幼儿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并探讨其实现路径。

劳动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幼儿园的劳动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效果,还制约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从新时代视角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幼儿劳动教育的内涵

幼儿劳动教育是指在幼儿园中,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教育。第一,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引导幼儿理解劳动的意义,认识到劳动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必要手段。同时,要让幼儿明白每个人都有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通过努力付出,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第二,培养积极的劳动态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明白劳动是辛苦的,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只有不断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第三,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培养幼儿勤劳、认真、负责的劳动习惯,使其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

幼儿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通过劳动教育,幼儿可以学习到如何自己穿衣服、整理床铺、洗手洗脸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这些技能不仅有助于幼儿适应社会生活,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第二,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它不仅是个人技能的培养,更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通过集体劳动和团队合作,幼儿可以学习到如何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协作互助,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这些品质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幼儿可以接触到不同的领域和知识,从而拓宽视野和知识面。第四,劳动教育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它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还可以为幼儿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现实问题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现状

当前的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缺乏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能认为劳动教育只是一种简单的体力劳动,忽略了劳动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团队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可能导致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投入不足,从而影响劳动教育的效果。此外,在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的内容往往局限于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碗等,缺乏对劳动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这导致幼儿对劳动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缺乏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和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没有足够的教学材料和资源来引导幼儿进行劳动实践,这使得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变得困难。同时,教学结构和形式单一,与实际生活脱离,导致幼儿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真正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难以激发对劳动的兴趣和热情,进而对劳动产生认知模糊,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二)劳动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在幼儿园中,劳动教育资源的匮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主要由于许多幼儿园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存在不平衡。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劳动教育需要专业的教师来指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和体验,但目前许多幼儿园缺乏这样的师资力量,导致幼儿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第二,劳动教育需要相应的设施设备,如工具、材料、场地等。缺乏这些设施设备,幼儿无法进行实际的劳动操作和体验,也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四、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情境体验,生活教育

在幼儿教育中,生活化劳动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生活化劳动教育,幼儿可以学习到自我服务和集体服务的技能,培养责任感和劳动意识。在开展生活化劳动教育之前,教师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教育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學步骤和教学评价等。在制定计划时,教师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兴趣和学习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幼儿的生活化劳动内容。

绘本是幼儿教育中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和接受各种概念。教师可引导幼儿阅读《幼儿劳动分级阅读》这一套书,这套绘本按照不同阶段的内容划分,为幼儿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材料。一阶绘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引导幼儿开始培养自我服务的习惯,包括穿衣、洗手、整理书包等。二阶绘本《自己的事自己管》则引导幼儿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整理自己的房间、管理自己的玩具等。三阶绘本《家务劳动我会做》则教导幼儿如何参与家庭生活中的劳动,如帮助家长做家务、照顾小宠物等。四阶绘本《公共劳动我参与》鼓励幼儿参与公共劳动,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劳动内容主要包括自我服务劳动和集体服务劳动。自我服务劳动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劳动形式之一,包括整理个人物品、打扫个人卫生等。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和指导,让幼儿掌握自我服务的技能和方法。例如,在晨间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一些系纽扣、穿线等自我服务的操作材料,让幼儿练习系扣、拉拉链等技能;洗手时,教师可教幼儿按照“挽袖子→湿手→擦肥皂→搓手→冲洗→擦干”的顺序洗手,使幼儿掌握洗手的方法;在进餐时,教师让幼儿自己动手搬椅子、拿勺子、盛饭菜,自己整理桌面和餐具;在午睡起床后,让幼儿自己穿裤子、鞋子等。通过反复练习,幼儿逐渐获得自我服务的技能。

集体服务劳动是指为了集体利益而进行的劳动,如帮助教师整理教室、参与班级环境布置等。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我是小小清洁工”的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并为他幼儿分配不同的任务。例如,有的小组负责擦桌子,有的小组负责扫地,有的小组负责清洗玩具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幼儿能够正确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幼儿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通过组织集体服务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课程优化,多元设计

幼儿劳动教育是培养幼儿实际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的重要环节,设计有效的幼儿劳动教育课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择具有幼儿关注度和參与度的课程主题,如植物种植、小动物养护、健康饮食等。课程主题应与幼儿生活、环境和特点密切相关,能够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第二,明确课程的教育目标,如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和探索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目标应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具体而明确。第三,设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内容可以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素质培养等方面。例如,植物种植主题可以包括种子的观察、播种方法、浇水养护等内容。最重要的是设计多样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活动方式可以包括实地考察、观察实验、小组合作任务、情境模拟等,活动形式应与幼儿的发展特点相适应,注重体验和操作的环节。以西红柿种植园劳动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西红柿种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组织幼儿集体前往西红柿园实地考察种植、养护方式,让幼儿亲手种植西红柿,观察其生长过程,记录生长变化。此外,设计与西红柿种植相关的情境模拟活动,如“我是小农民”,让幼儿扮演农民的角色,学习如何种植和管理西红柿,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分段教学,动态调整

针对小班、中班、大班教学,教师需要明确不同的幼儿劳动教育目标,适应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具体而言,对小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小,生活难以自理,在制定教育目标时需要注重培养自我服务能力,如自己穿脱衣服、洗手洗脸、整理个人物品等。这些劳动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同时,教师通过组织一些简单的劳动活动,如擦桌子、扫地等,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对中班幼儿,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如参与值日生工作、班级卫生维护等,提升其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手工制作、种植等劳动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对大班幼儿,其已具备初步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需着重培养劳动技能和劳动观念,如学习烹饪、洗衣、打扫卫生等,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总之,在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时,教师需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制定个性化的劳动教育方案,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此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劳动教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四)环境创设,生动体验

教师可以结合绘本创建一个类似的学习环境。绘本《勤奋的耕耘》详细描述了植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成长过程,以及劳动者在这个过程中的辛勤付出。通过观看绘本中的插图和文字,幼儿可以跟随主人公的种植活动,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土壤的特性以及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通过营造劳动氛围,提供实践和学习的机会,可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技能,促进身心发展。在园所环境方面,幼儿园教师可以发挥创意,根据园所的实际条件设立蔬菜种植区域和动物饲养区域,为幼儿提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劳动场所,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投票的结果收集幼儿喜好,指导幼儿在种植区种植日常蔬菜,如白菜、西红柿、黄瓜等。这些蔬菜不仅营养丰富,还易于种植和管理。在种植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亲手播种、浇水、施肥和采摘,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除了种植区,幼儿园还可以设立动物饲养区域。在这个区域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养殖鸡鸭等家禽动物,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生活环境。在种植和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幼儿不仅提高了劳动技能,如翻土、播种等,还培养了责任感和耐心。这样的园所环境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场所,还可以培养其劳动观念和环保意识。通过亲手实践和参与,幼儿了解到食物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食物和爱护环境。

(五)家校协作,任务共建

通过建立家校共育的幼儿劳动教育模式,教师、家长和幼儿可以共同参与,形成互动、合作的教育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与家长保持沟通。例如,定期举办家长会、家访或者通过在线平台与家长交流,及时了解家庭中的劳动实践和幼儿劳动教育的需求,促进家校之间的良好互动,形成合力,推动幼儿劳动教育。同时,教师可以与家长共同制定劳动任务,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安排适当的劳动任务,包括家务劳动、手工制作、种植养殖等。这些任务应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教师和家长需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任务。在劳动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劳动成果和成长变化,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激发幼儿对劳动的兴趣和热爱。此外,教师和家长需要经常互动,分享劳动教育的经验和心得,并通过家长群、家长委员会、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些案例不仅可以涉及劳动教育,还可以是工作中的趣事、专业知识。在交流和讨论中,家长和教师可以互相倾听、理解和尊重彼此的观点和意见,从而建立起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效果,还可以增强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信任和尊重,为幼儿的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当家长和教师经常互动、分享经验和心得时,幼儿会看到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信任,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学会分享。这些品质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结语

总之,从新时代育人视角出发,通过开展融入幼儿日常的生活化劳动教育、构建完善的幼儿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等策略的有效实施,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为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劳动技能幼儿
高级技能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