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探究

2024-05-18 05:28马爱玲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鞋子绘本区域

马爱玲

导读: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绘本内容的价值,深入挖掘绘本中的主要内容。绘本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对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将主题教育活动作为绘本教学的依据,让幼儿以活动的形式探究绘本中的内容,以此保证幼儿能够全面吸收绘本知识。本文主要研究教师如何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并且阐述了其中的主要意义,提出了具体活动策略,以供参考。

学前阶段的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认知能力仍处于发展阶段,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往往以绘本为载体,旨在提升幼儿学习知识的效率。绘本在幼儿教学中地位极高,且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心理相匹配。因此,教师可以对绘本内容进行挑选和设计,开展多元化的主题教育活动,保证幼儿能够在学习中提升知识水平,以此体现绘本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此外,教师也要挑选与幼儿生活与兴趣相符的绘本内容,让幼儿愿意参与主题活动,实现身心健康与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意义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绘本作为一种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绘本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各种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角色形象。这些故事情节往往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需求,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同时,绘本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插图生动精美,文字简洁清晰,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幼儿可以通过欣赏插图、阅读文字,进入故事情境,沉浸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此外,绘本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可以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参与到绘本故事中,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绘本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为主题活动设计提供有效依据,教师可以在园中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部分设计一系列丰富的活动,以此点燃幼儿的兴趣,保证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主题活动中,获得全面的成长。

(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的结合,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丰富他们的词汇量,促进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语言创造力,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语言环境,为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绘本丰富多彩的图画可以帮助幼儿直观地理解故事情节。即使他们还不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也能通过图画理解故事内容,从而激发对语言的兴趣。其次,绘本中的文字通常简洁明了,符合幼儿的理解水平。幼儿通过阅读绘本,接触到各种语言表达方式,丰富了词汇量,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再次,绘本往往包含丰富的情节和角色,可以启发幼儿进行自由想象和表达,促进他们语言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绘本内容设计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模仿角色对话或者自己编造故事,积极参与到语言交流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最后,绘本阅读活动通常会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和分享,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语言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还能够倾听他人的观点,培养倾听和理解能力。

(三)扩展幼儿的认知领域

绘本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各种主题和领域,如自然科学、社会生活、艺术文化等。教师能够在日常的园内生活中注意到,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对幼儿开展教育,教育效率一般。但是通过绘本教学,幼儿往往能够记住丰富的知识。通过阅读绘本,幼儿可以接触到不同的知识和信息,拓展认知领域,了解世界,认识生活。同时,绘本往往以故事情节的形式呈现,通过角色的行动和情节的发展,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理解。通过欣赏插图、阅读文字,幼儿可以理解故事的起承转合,推理角色的动机和行为,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领域与故事创设主题教育课程,保证他们在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此外,绘本中的插图通常生动精美,色彩丰富,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可以通过欣赏插图、模仿绘画等方式进行自由创作和表达,促进艺术素养的发展,拓展思维空间,促进认知领域的交流和共享。

(四)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发展

绘本作为一种融合文字和图画的形式,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从多个方面促进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绘本中的艺术元素众多,配色鲜艳,构图合理,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通过欣赏插图,幼儿可以感受到美的表现形式,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同时,绘本往往通过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地呈现了各种情节和角色形象。幼儿识字能力虽然不高,但是通过图文搭配的形式能够领悟其中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绘本内容引导幼儿进行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通过情感投入和情感交流,幼儿可以收获美的情感体验,促进审美情感的发展。此外,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往往体现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友爱、勇敢、诚实等。通过欣赏故事、模仿角色行为,幼儿可以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操。

二、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策略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合理选择绘本

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时能够发现,幼儿的心理在各个年龄段都有所不同,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园内生活中认真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喜好,以此进行绘本内容选择。

对小班幼儿而言,教师可以根据过往的教学经验了解到他们年龄较小,阅读能力相对较差,不能根据图画有效提取信息,注意力主要偏向于观察绘本中零散的细节之上。因此,教师还应牢牢把握这一特点,尽量挑选情节偏向于现实生活、对话简单且主题鲜明的绘本,这样在后续开展主题活动时,幼儿也能快速找到活动主题,投入到活动之中。教师可以针对小班幼儿入园时產生的“离家焦虑”现象,选择插图可爱、亲子情感类的绘本供他们进行阅读,如《今天我上幼儿园》《老师的爱》等。幼儿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幼儿园环境的温暖,并且从内心深处接受与父母分离,走入园中学习生活。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对“秩序”没有认知能力的特征,选择《我是文明小卫士》《排好队一个一个来》等绘本,让幼儿从行为上模仿书中人物,遵守园内规则。这样幼儿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自身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一类的绘本开展园内活动,帮助幼儿养成基本的吃饭、行走等行为习惯或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行为习惯,以此凸显绘本主题教育活动的意义。

中班幼儿认知能力相比小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成长,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相对较为复杂的故事情节,主动探索绘本中趣味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情节内容的绘本读物作为阅读内容,如《跳跳街》,让幼儿通过“小猫和小鹰在机缘巧合下相遇变成猫头鹰”“仙人球和小鱼撞到一起变成河豚”一类丰富多彩的故事,学会全新的思维方式,被生动有趣的情节吸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此外,中班幼儿已经有了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教师还可以选择与数字相关的绘本读物,从小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从《乌鸦喝水》这一绘本读物入手,让幼儿通过观察水瓶中的石子数量,增强1—10的计数能力。

大班幼儿认知能力发展处于相对成熟阶段,教师可以选择情节冲突较强且故事具有一定逻辑性的绘本。他们即将步入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一定人文性质的绘本读物,进一步强化幼儿的认知能力,帮助其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比如,选择《雪孩子》《守株待兔》一类选入语文教材的读物,保证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掌握语文知识,强化自身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开展“知识竞赛”主题活动,巩固幼儿阅读绘本时学习的基础知识。

(二)深入挖掘绘本内容,寻找活动设计突破口

教师会在绘本设计的过程中按照幼儿各个阶段能力选择绘本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不可忽略的是,不同题材的绘本内容对开展主题活动都有着深刻的含义与教育价值。因此,在开展以绘本为载体的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具有多样化价值的绘本内容,如科技、艺术、人文等多个角度。比如,教师发现本班幼儿对五颜六色的色彩有着强烈的兴趣,可以选择《花园里的小花》这一绘本开展生动有趣的颜色探究活动。又如,教师选择《我的影子“朋友”》这一绘本内容,让幼儿在科学领域中习得新的知识,并且开展“踩影子”这一游戏活动,或者和幼儿一起玩皮影游戏。在这样趣味盎然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不仅感受到活动的快乐,还也学会了关于影子的知识。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挖掘绘本的深层内容,进一步深入细分绘本的教育价值,避免活动重复,打消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比如,教师挑选《玛丽的新鞋子》这一绘本开展主题活动。首先,教师可以根据第二段的“观察不同款式的鞋子”开展主题活动,让每个幼儿穿上自己喜欢的鞋子,互相观察同伴鞋子的外观、颜色、大小等特征,并相探讨鞋子制作的材料以及不同鞋子的不同用途。其次,带领幼儿观察社会各个领域穿的鞋子,了解工人、渔民、警察、运动员的鞋子都是什么样的,让他们将对鞋子的兴趣迁移到工作职业之上。再次,带领幼儿使用各种颜色和画笔画出喜欢的鞋子。最后,组织讨论大会,让幼儿说一说喜欢的鞋子,提升幼儿语言领域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选择喜欢的鞋子在班级中组织T台秀,或开展两人三足的活动,让幼儿明白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

(三)丰富主题活动实施,投放与绘本内容相符的材料

区域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将绘本内容应用于区域活动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帮助获得更多与绘本主题内容相关的体验。

首先,教师要确保投放的区域材料和绘本主题活动内容相适应。幼儿园中各个区域较为丰富,每个区域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含义,教师要开展与区域相符的主题活动,让幼儿能够得到全面的成长。比如,在教学《家园卫士》这一绘本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来到科学区、美工区、建构区开展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区域活动。在科学区域中设置丰富的星球模型、飞船玩具等材料,通过这些玩具引导幼儿想象在太空中积极探索;在美工区域中,带领幼儿设计家园卫士的海报,通过使用区域内颜料、剪刀和图纸等材料完成区域活动;在建构区域中,带领幼儿通过使用儿童积木、纸杯以及其他材料构建书本中的城市,创造趣味的环境。这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能够进行交流与感知,通过亲身体验深化对主题活动的感受能力。

其次,教师也要确保绘本区域活动与幼儿的年龄、认知相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了各个阶段幼儿的发展目标与具体建议。教师可以根据该文件对幼儿发展的要求开展不同的绘本区域活动。比如,在小班绘本主题区域活动“我们的一天”中,帮助幼儿根据绘本内容设计丰富的区域活动,让幼儿的身心发展得到全面的满足。

最后,教师也要了解家长在绘本区域活动中的重要性,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以及设计家长参与的主题活动,保证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得到全面的成长。同时,教师也可以与家长积极沟通,了解幼儿的喜好,更好地為幼儿挑选读物。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绘本不仅是幼儿学习的有效工具,更是激发想象力、培养情感、提升语言能力的良好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情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合作探索。我们将继续探索并完善以绘本为基础的主题教育活动,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与保障。相信在未来的实践中,教师能够进一步挖掘绘本的教育潜力,为幼儿的成长成才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鞋子绘本区域
绘本
绘本
绘本
混乱的鞋子
多么幸福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