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岩画文创产品年轻化路径探索

2024-05-16 18:23崔桐刘云娟
中华手工 2024年2期
关键词:花山岩画文创

崔桐 刘云娟

花山岩画是世界同类岩画中面积最大、画面最集中、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岩画群。凭借其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的左江花山岩画景观于201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花山岩画的申遗成功,不仅提高了壮族人民的文化自信,让壮族文化为更多人知晓,也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创产品本身具有的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让花山岩画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带来有影响力的社会效益,开发文创产品对于花山岩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年轻人对花山岩画文创产品的看法,笔者向年轻群体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并回收到有效问卷139份,其中84.17%的人表示未购买过花山岩画文创产品,而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对花山岩画的了解不多以及未找到售卖点,并且有15.38%的人认为这些文创产品千篇一律,缺乏文化特色。

由此可见,当地的崇左市宁明县花山岩画管理局虽然在文创设计上做了_一些努力,但还有不足之处,从而导致大部分人对花山岩画文创产品了解不多且评价不高。为了更好推动花山岩画文刨产品的年轻化发展,应该以一种新潮的方式去表达花山岩画的“内涵”,用一种具有地方特色、更易被现代人所接受的方式,来传达一种新的、具有时代气息与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蕴。

关于花山岩画文创的先行研究主要阐释了花山岩画的地理环境、图像符号以及文化内涵,为文创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创作素材。南宁理工学院学生刘铭烨等人在分析花山岩画背景、审美价值与其文创产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究花山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的途径,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但这些文献多是为花山岩画文创设计提出大众化、普适性的解决措施,未有专门针对年轻消费群体文创设计的研究。文创是与年轻人_同造物,在消费主体环境渐趋年轻化的当下,笔者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感受花山岩画文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文创年轻化的路径,通过创新设计提高花山岩画的趣味性,打造面向年轻群体的文创产品。

一、花山岩画文创现状

现在的壮族据说是百越族的后裔,但“百越”一词其实是一个泛称,指古时生活在中国东南部的各个族群。《汉书·地理志》记载:“自会稽(即会稽郡,今钱塘江以南的浙北地区)至交趾(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在百越各族群中,骆越与西瓯是壮族最直接的祖先,而岩画的绘制则主要就是由骆越人完成。目前,在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平而河及黑水河沿岸及其附近的山崖上,已发现81个岩画点。骆越先民将赤铁矿粉与动物脂肪混合制成赭红色颜料,选择垂直平整的崖壁,以草把或鸟羽蘸取颜料作画。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以双臂上举、两膝弯曲的“蹲式人形”为主。另外,画面中还有铜鼓、羊角钮钟、环首刀等器物,以及鸟与犬两种动物。一般认为,花山岩画是巫文化的遗存,以祭祀为主题,譬如河神祭、鬼神祭、铜鼓祭等。同时,岩画中也存在不少与战争相关的包含强烈民族色彩的画面,我们从中能一窥骆越先民古老的世界观以及神秘巫文化的一角。

花山岩画的画面独特、内涵丰富,在文创领域有着非常大的潜力,然而现实是目前的花山岩画文创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岩画文创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性。年轻人购买文创产品时虽然愿意以较高价格为产品的文化价值埋单,但与花山岩画文创产品高昂价格相对应的是设计粗糙,往往使年轻游客望而却步。同时,花山岩画文创产品只停留于简单的图形应用,未能深挖岩画背后的故事性、文化性。岩画年代久远、历史悠久,由于从古至今的文化演变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大部分游客并不能理解岩画内容,难以产生文化认同感,这也从_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创产品的销量。最后,文创产品销售渠道单一,景区相关管理单位对文创不够重视。花山岩画文创销售点多集中在岩画景区的旅游团游览路线上,使得部分散客无法接触或购买到文创产品,造成了“有钱无处花”的尴尬局面,降低了部分游客的体验感。

二、文刨年轻化的路径探索

(一)创新岩画文创形式,打造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

在开发岩画文创的过程中,应当首先摆脱目前岩画文创直接照搬岩画图像的做法,将重点转向对岩画图像的重新设计上。设计应当明确并保留岩画造型最本质的特征,结合设计的形式美对岩画的色彩、形态、构图进行创新设计,引入现代审美,塑造年轻群体喜闻乐见的岩画视觉形象。

与新的岩画视觉形象相得益彰的是,对岩画文创产品载体的创新。在文创设计中,材质也是构成其审美感受的一个重要部分。当下的年轻消费群体多是在改革开放后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使年轻群体日益成为非遗工艺品的消费主力。花山岩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创开发过程中可以与同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非遗工艺融合,实现民族性和文化性的积聚叠加,实现“1+1>2”的效果。而且,大众所熟知的传统工艺受众较广,依托其进行文创设计,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宣传推广的成本。这种传统图案与传统技艺的结合早有先例,曾作为我国国礼的景泰藍和平鸽大圆盘,就综合运用了敦煌的纹样与掐丝珐琅的工艺。在岩画的文创设计中,也可以将重新设计的岩画图案添加到掐丝珐琅器具上,或者跟广西当地位列“中国四大名锦”之_的壮锦相结合,这既创新了岩画的载体,也丰富了掐丝珐琅与壮锦的图案,解决了文创产品的实用性和视觉性的矛盾,有助于实现民族文化活态传承。在文创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广泛应用这种“非遗+非遗”的思维,使花山岩画融入年轻群体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让非遗真正“活起来?”。

同时,年轻群体的消费呈现出追求新事物、新体验的特点,除了与其他非遗项目常规的融合设计外,一些新奇而“拟态”的设计同样值得尝试。作为文创领域的领头羊,故宫文创中便有许多这样充满想象力的设计,如“密奏”笔记本、“朝珠”耳机等。花山岩画中具有许多独特的元素,如蛙形人物、羊角钮钟、铜鼓、扁茎短剑等。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提取,分析其特点后进行“拟态”的二次设计。例如,双膝弯曲、双臂上举的“蹲式人形”具有一定稳定性和负重能力,可以设计成“万物皆可举”的系列形象;而古代打击乐器羊角钮钟可设计成挂件铃铛,既保留其外形又展现其“音乐”属性。此外,借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的挖掘兵马俑“盲盒”创意,可推出岩画涂描的微缩模型,岩画画面可采用较为完整的岩画图像组合,如关于河神祭、鬼神祭、铜鼓祭等画面,并附上关于岩画画面的知识性解读,既便于消费者对岩画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花山岩画文化的传播。

(二)利用视听手段,讲好岩画故事

视听手段在展示花山岩画故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方面,视听手段表达更为直观,能克服花山岩画故事晦涩难懂的弊端,有效展示花山岩画故事;另一方面,视听手段传播信息量更大、范围更广,能够进一步提高花山岩画的知名度。目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视听手段主要有情景剧、绘本、动漫、微电影、游戏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5.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1%。随着网络的发展,开发游戏成为寓教于乐、促进年轻群体了解传统民族文化的好途径。

在以游戏讲述民族故事方面,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是由腾讯公司制作的单机游戏《尼山萨满》。此游戏以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宗教传说“尼山萨满传”为基础,讲述了一个名叫尼山的女英雄,运用萨满之力拯救无辜孩童的故事。剪纸对满族文化和萨满祭祀活动有着深刻意义,为了配合游戏向玩家介绍萨满文化,游戏画面也采用了独特的剪纸风格,为玩家呈现了村庄、神庙、人物等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画面。游戏制作精良,一经上线就收获了大量好评,并在INDIECADE国际独立游戏节上斩获了“美学创意奖”。

花山岩画粗犷奔放的笔触,以及与现代文明截然不同的原始巫文化,充满了神秘与虚幻,是进行游戏创意的绝佳素材。为了完整讲述花山岩画故事,笔者认为以文本推动故事发展的解谜类冒险游戏是比较合适的游戏形式。解谜类游戏以故事性和推理性为核心卖点,不需要高成本的技术,所需的开发团队规模较小、预算较低。而且,解谜类作品往往比其他类型更易获得更好口碑。好口碑和高讨论度使得此类题材的作品能快速在受众群体中引发热度,从而迅速扩大花山岩画的影响力。同时,解谜类游戏创造了一种较强的交互体验。文字解谜类游戏由玩家控制故事走向,同时为玩家留下自由探索的地图空间,故事不再是线性的文本,而是玩家在跟游戏世界交互中主动汲取的,实现了文化传播和互动体验的良好结合。通过游戏世界观、叙事和角色塑造等途径,创作者能够更好地传递花山岩画背后蕴含的神秘文化,而玩家亦能更好地获得情感共鸣,实现对花山岩画和花山文化的价值认同。

(三)注重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年轻群体思维活跃,乐于并善于在网络上表达自我,找到称心如意的内容。拓展网络销售渠道不仅贴近年轻人的互联网生活与消费习惯,还具有精准营销、有效传递品牌形象并拓展潜在顾客群等独特优势。因此,岩画相关文创产品想要打开年轻群体的销路,想要被年轻人发现、了解和喜爱,网络销售渠道的拓展是重要途径。花山岩画文創产品的销售要利用好线上销售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将文创销售重心由线下转为线上,以景区文化内涵吸引文创消费,以文创知名度带动景区消费,实现景区与文创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结语

花山岩画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岩画艺木中的一朵奇葩,蕴藏着重要的文化价值与丰富的内涵。年轻群体是传承文化的主体,通过重新提取花山岩画中的民族特色元素,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二次设计。同时,抓住花山文化神秘虚幻的特点,以独立游戏的方式全方位讲解花山文化,使文创与年轻群体的娱乐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积极开拓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略带趣味性的文创产品形式,使年轻群体与花山文化形成良好互动,促进花山文化在当代得到更好的传承。

猜你喜欢
花山岩画文创
China builds digital image database for 72 petroglyphs
花山欢来啰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花山请你来
我在花山等你来
花山恋
孜孜荣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