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

2024-05-15 07:53甘霞
健康之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妇科乳腺

甘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体检。然而,在面对众多的体检项目时,许多人显得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选择。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体检项目有哪些

基础体检项目

基础体检项目包括内外科的常规检查、心电图、验血、验尿、腹部B超等,可检查“三高”、常见器官病变等问题。

深度体检项目

深度体检可检测各系统功能状况,包括心脑血管检查、超声、肿瘤筛查、血液深度检查等项目,人们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选择。

(1)女性项目筛查:建议重点关注妇科检查,如宫颈癌筛查、乳腺检查。40岁以上的女性属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建议每 1~2 年做1次乳腺钼靶检查,同时每半年做 1 次超声;40 岁以下的女性,如果有条件也可以每年检查1次超声。HPV疫苗并不能预防所有型的HPV病毒,因此女性还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建议在有性生活后开始,每年进行1次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每3年做1次HPV检测。

(2)男性项目筛查:建议重点关注前列腺检查、肺部检查。40岁以上男性,可加选前列腺超声和肿瘤标志物等项目。抽烟男性40岁后建议做1次肺部低剂量螺旋CT,排查肺癌。

(3)心脑血管疾病筛查:喜欢抽烟的“三高”人群,建议做冠状动脉CTA、颈A彩超、动脉硬化检测、头部血管MRI等检查,以筛查冠心病和脑血管病变。

(4)呼吸系统疾病监测:呼吸系统疾病是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后排第3位的致死病。通过及时进行深度检测,评估和避免危险因素,能有效预防慢性致死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

体检要考虑的因素

体检项目的选择应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身体状况决定。

(1)年龄: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体检时关注的重点不一样。一般情况下,20岁左右的人群可1~2年做1次体检。20~30岁的人群进入育龄期,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处于较高水平,这个阶段除了基本体检,还需注意传染病的筛查和预防,如肝炎、消化道感染(幽门螺杆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如无特殊情况,只需做基础项目,不必特意加项。特别要注意的是,女性在20岁以后就要开始注意乳腺、妇科生殖系统方面的健康筛查,可选择乳腺B超/乳腺钼靶、妇科B超等。有性生活的女性可加做HPV检查、TCT检查等。依据年龄和健康状况,建议每年至少筛查1次乳腺和妇科方面疾病。

30~40岁的人群生活压力大、代谢下降、运动不足、容易发胖,要进行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指标的检查。久坐不动者容易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可选择性增加颈椎、腰椎等检查项目。这个年龄段甲状腺结节和肺小结节检出率增高,存在一定的恶性比例,建议增加甲状腺B超、甲状腺功能检查、肺部CT检查,选择性增加肿瘤标志物筛查等。

50岁以上逐渐步入老年,随着身体机能下降,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甚至癌症。体检应在一般项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加选“心脑血管疾病筛查项目”或“癌症筛查项目”等。

60岁左右人群一般需要重点筛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早期肿瘤病变等,还要重点关注器官功能的衰退情况,如肾功能、骨密度等。

(2)性别:由于男女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不同,一些检查也会有所区别。例如,男性需要关注前列腺相关的指标;女性则需要关注妇科健康等方面的检查。

(3)地域:不同地域体检项目应有所区别,比如沿海地区甲状腺系统疾病较多,要重点筛查。

(4)家族病史:如果家族中有某种遗传性疾病患者,个人应重点关注该疾病相关的指标。比如,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时,个人在体检时要特别关注血压的检查;有消化系统癌家族史者,应增加胃肠镜检查;家族中有乙肝带菌者及酗酒者,个人应增加肝功能检查等。

(5)工作性质:文字工作者、计算机操作人员等颈椎病比较多见;交警、接触粉尘的工人要重点筛查呼吸系统疾病;一些工作压力大的从业人员可适当增加心理评测项目,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6)生活方式:有吸烟、酗酒、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较高,可加选颈动脉彩超、心脏超声、头颅磁共振、冠状动脉CT检查等。

体检前先了解自身状况

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才能对体检项目作出更好地选择。

(1)了解基礎健康状况:可通过常规体检(血常规、生化指标、肾功能、肝功能、个体的体重、身高、体脂肪含量、血压等)、医生诊断、个人日常观察等方式获取基础健康状况。

(2)了解生活习惯和疾病风险因素:如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均会对身体状况造成影响,增加某些疾病的风险。

(3)了解家族病史:这类人群需格外关注与家族相关的疾病风险因素。

此外,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职业环境因素也可能对身体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在选择体检项目时综合考虑。需要强调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定期进行体检十分必要。但在每次体检前,应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重新评估,从而针对性地做好健康管理。

体检前相关注意事项

(1)体检前3 d保持清淡饮食,勿饮酒,避免剧烈运动,不要使用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检查当日清晨空腹。

(2)采血、腹部彩超及腹部CT需空腹,做女性子宫附件彩超及男性泌尿系彩超需憋尿。

(3)建议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受检日不要停药,必要时携带所服用的药物及以往的检查报告。

(4)怀孕及备孕的男女不宜进行拍片、CT/核磁、碳呼气试验、骨密度、乳腺钼靶等检查。

(5)未婚、妊娠女性禁止做妇科检查。女性月经期不宜做妇科检查和尿检(经净3~5 d后再做)。

(6)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办理体检相关手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了解个人身体状况,才能更科学地选择适合的体检项目,从而实现个体化的健康管理和预防措施。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妇科乳腺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