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美国山核桃优质苗木培育及造林抚育技术

2024-05-13 18:40姚伟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苗木培育云南省林业

摘 要 云南省是我国核桃生产大省,核桃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位列全国首位,核桃作为当地林业的重要树种,在林业产业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促进云南省林业产业高效化、规模化、经济化发展,以美国山核桃为例,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等实际因素,介绍了其实生苗繁育、嫁接苗繁育2种苗木培育技术,并从地块选择及整地、造林定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造林抚育技术。

关键词 美国山核桃;林业;苗木培育;造林抚育;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73

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东部与贵州省、广西相邻,南部与越南、老挝毗邻,西部紧靠西藏、缅甸,北部与四川省相连,是我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立体气候特点明显,在省内同时具有寒、温、热三带气候,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明显。云南省属于典型山地高原地形,大部分地域均位于中海拔地区,省内超过87%的地域面积在海拔1 000~3 500 m的区域。截至2022年底,云南省林地面积0.283亿hm2,森林面积超过0.212亿hm2,位居我国第2位,森林覆盖率在65%以上,活立木蓄积量在24.10亿m3左右,位居全国首位;森林蓄积量约为21.44亿m3,位居我国第3位。云南省依托优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现已初步形成以核桃及澳洲坚果为主的木本油料、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林业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及以观赏苗木为主的特色林业产业体系,林业产值超过492亿元,坚果产量超过250万t。

美国山核桃又名薄壳山核桃、长山核桃,原产于北美地区,为全世界非常著名的干果之一。美国山核桃不仅树干通直、材质优良,树冠高大,枝叶繁茂、树姿优美,而且果实具有出仁率高、风味香润爽口,壳薄易剥,含油率高等优点,既可以作为良好的生态绿化树种,也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自1974年云南省引种北美山核桃,其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结实性,并且果品品质优良,具备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美国山核桃在云南省成功引种、栽培,正好填补当地在海拔800~1 600 m的区域内缺乏优良油料干果树种的空白。经过几十年不断的栽培生产实践,目前美国山核桃已成为云南省最重要的林业树种之一,种植面积和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在所有树种中位居前列,被当地广大山区农户称为“摇钱树”。

1 优质苗木培育技术

1.1 实生苗繁育技术

1.1.1 种子采集

在云南省,美国山核桃果实成熟期一般在每年的9—10月,当美国山核桃的果壳由青皮转为黄皮,大部分开始自然脱落时,说明种子已经成熟,可以进行种子采集了。将采收的种子置于通风的室内用湿沙进行贮藏或者将采收好的种子放入3~5 ℃的冷库中进行保存。

1.1.2 种子处理

在云南省,为进一步提高美国山核桃种子萌芽率,降低育苗成本,在进行播种前必须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将收集的美国山核桃种子放入水池中,在水池上盖木板防止种子吸水后上浮。用浓度为100 mg·L-1的赤霉素浸种7~9 d,期间每天都要翻动种子,确保浸种均匀。随后将种子取出晾干,并与细沙进行分层沙藏催芽,细沙的湿度以手捏成团、松开即散为宜。

1.1.3 育苗地选择及土壤处理

美国山核桃播种育苗地块以选择土层相对深厚、土质肥沃、排水性良好、近水近电且交通便利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耕,深度控制在25~35 cm,打破土壤耕层,使土质疏松,通气性良好,有利于美国山核桃苗木根系的生长,提高出苗率。结合深耕每667 m2地施入2 000~3 000 kg的腐熟农家肥并配合施入50 kg左右的磷酸二氢钾作为底肥[1]。

1.1.4 播种

云南省美国山核桃种子播种期通常在每年的12月

中下旬,最晚不要晚于翌年的2月。播种前1 d需要将苗床灌1次透水,第2 d待苗床表面无积水时,采取木桩打穴点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株行距控制在

20 cm×30 cm。因为在云南省,美国山核桃种子在萌动期间常会受到蚂蚁的危害,所以在播种前经常会用甲敌粉进行拌种处理,以防止蚂蚁啃食种子的胚芽和子叶。同时,在播种前会先在播种穴底部放入10 g左右的复合肥,回填细沙后再放入种子,随后覆盖大约厚3 cm的粗沙或细土,有利于幼苗出土,同时覆土不易过厚否则会影响出苗率[2]。播种后轻轻压实土壤,并用黑色地膜进行覆盖,起到增加地温、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止杂草产生的作用。

1.1.5 苗期管理

在美国山核桃苗木生长初期,为了避免其受到云南省霜冻或者高温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生产中一般在苗床上搭起拱棚,并且在拱棚上覆盖遮光率在70%左右的遮阳网,有助于提高地温,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待种子全部出苗后,幼苗小叶转绿时及时撤去拱棚的棚膜,但保留遮阳网,大约7 d后撤去遮阳网。待苗木株高在10 cm左右时,选留1株健壮的苗木,去掉其余萌发的全部枝条。在当地每年的

4月中旬进行1次有效追肥,每667 m2地施入高效复合肥5~6 kg,追肥后要及时灌水,以提高肥料的分解率和美国山核桃苗木根系的吸收能力。

1.2 嫁接苗繁育技术

1.2.1 接穗的采集和处理

选择在当地丰产性好、品质佳的美国山核桃树上采集接穗,由于云南省光照、气候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西侧的枝干萌动相对较快,在西侧剪取接穗时易造成较大的伤流,因此在剪取接穗时应选择树冠外围东侧的旺盛枝,选择枝条芽眼饱满、复芽较多,双芽间距离较近的一年生枝,每個枝条要保留3~5个饱满芽,剪取的接穗长度30~40 cm,接穗中部直径以1.0~

1.5 cm为宜。在云南省美国山核桃接穗的采集时间一般在每年的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宜,首先将采下的枝条置于室内脱水1~2 d,随后将接穗剪成15~

20 cm的小段,并对接穗进行封蜡处理。将接穗在100 ℃

的石蜡液中速蘸一下,使枝条被蜡封严。封蜡后将枝条平摊在地面晾2 h左右,使其降至室温,随后按品种打捆装箱置于2~3 ℃的冷库中贮藏[3]。

1.2.2 嫁接

由于美国山核桃所含单宁较多,遇空气后伤口易变黑,因此在云南省对美国山核桃苗进行嫁接时,要做到“三快一紧”,即刀子要快、削得要快、插入要快、扎得要紧。云南省美国山核桃最佳的嫁接时间通常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在嫁接砧木苗开始萌芽,部分苗木抽出新叶时,选择晴朗且温度在25~29 ℃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嫁接,因为这种温度条件下美国山核桃的愈伤组织最活跃,更有利于嫁接口的愈合,提高嫁接成活率。当地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劈接和腹接的嫁接方式,但是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发现,腹接对砧木要求较劈接低,而且腹接成活率与劈接相比更加稳定,可嫁接时间更长,受天气情况影响更小且嫁接成活率更高。首先在砧木通直顺滑且直径在0.6~3.0 cm的位置剪断,注意剪口要平滑。其次用消毒过的嫁接刀在砧木断面中心位置向下削

4~5 cm长的舌状切口,深度要到达木质部但不能过髓心,并且要保证切口平滑,有助于嫁接后接口愈合。保留砧木剪口中下部的树皮,留作夹合接穗。要及时处理接穗。倒拿接穗,选择在饱满芽的芽眼背侧,距离芽上、下2 cm左右的位置削成舌状切口,深度要到达木质部,长度要等于或略小于砧木切口的长度。再次在芽眼下方削出一个短斜面,并用枝剪剪下处理过的芽枝将其迅速插入砧木切口处,使接穗和砧木的切口至少一侧紧贴,对准两者的形成层。最后用宽4 cm、长25~30 cm的塑料薄膜快速将接口露芽捆扎严实[4]。注意接穗顶端剪口位置一定要包裹严实,不能包裹太厚,最好只包一层薄膜,这样有助于接穗萌芽生长。

1.2.3 嫁接苗苗期管理

在云南省美国山核桃嫁接苗接芽开始膨大时,要及时抹去砧木上萌发的新梢和顶芽,注意抹芽不要选择在雨天进行,防止病菌通过伤口侵入苗木,导致病虫害的发生。美国山核桃嫁接苗对湿度比较敏感,因此要及时搭棚遮阴,浇水要勤一些,确保一定的湿度。从接穗的萌芽中选留一个健壮直立的培养成主干,其余及时剪除。待选留的新梢长15~20 cm时,及时用树枝、竹竿等插立支柱绑缚,以防风折且有助于其直立生长。当新梢充分木质化时要趁早解除绑缚,以免造成缢痕。当嫁接苗长至规定高度时,及时进行摘心处理,有助于促进苗木主干的加粗生长。

2 造林抚育技术

2.1 地块选择及整地

云南省种植的核桃一般都在海拔1 600~2 300 m、年平均气温12.7~16.9 ℃、年平均降水量1 000 mm的地区。云南省核桃种植地块应选择在气候相对温凉、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湿润、地势平缓、坡度25°以下的山地或丘陵地。美国山核桃属于深根性树种,无论是在山地还是在平地种植都要提前整地。对于在山地建立的核桃园,要整成缓坡台地或者水平台地,不仅有助于蓄存肥水,还有利于后期进行林下间作,发展立体化高效农业。整地的同时施入基肥,可以在施肥前检测土壤的养分状况,根据土壤养分水平每667 m2地施入腐熟农家肥3 000~4 000 kg,生产中要重视农家肥的施用,注意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施用,平衡施肥、按需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防止土壤板结退化等效用。

2.2 造林定植

云南省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均可以进行美国山核桃的定植。对于造林种植地块较好并具备灌溉条件的园区,适宜在每年的春季进行造林定植;而地块相对较差且不具备灌溉条件的园区则适宜在每年秋季进行定植。春季定植的美国山核桃,在前1年的秋末冬初就要提前根据株行距挖好定植塘,根据种植地块的土壤条件,定植塘的尺寸一般在(60~100)cm×(60~100)cm×(60~100)cm。土层较为深厚、土壤肥力状况较好的地块,定植塘的尺寸可以略小;土壤板结、肥力较差的地块,定植塘的尺寸则要相对大一些。苗木定植前,先用表土与30~50 kg腐熟农机肥、1 kg钙肥混匀后填入塘底,随后填入3~5 cm厚的细土,将苗木根部进行过适当修剪并蘸有生根粉的美国山核桃嫁接苗直立放入定植塘中间,将苗木根系稍做整理后填入细土,并轻提苗木使其根系充分疏展,再填土踏实,确保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5]。春季定植时,待填土深度达到定植塘深度1/2时,先灌入30~50 kg水,随后继续填土并与地表相平,注意嫁接口一定要保持在地表上方。踏实整理出树盘后,再浇1次透水。待水完全渗入后,用细土覆盖树盘并覆上黑色地膜增温保湿,有助于提高美国山核桃苗木造林定植成活率。

2.3 病虫害防治

2.3.1 核桃膏药病

在云南省,核桃膏药病主要为害美国山核桃的树干和枝条,发病后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随后病斑不断扩大。初期病斑为紫褐色,严重时呈栗褐色或者暗褐色,并且病斑边缘有灰白色带,表面具绒状。后期病斑中部常干缩皲裂,并且逐渐脱落。当林间受害树木在60%以上时,需要及时用40%松脂酸钠对病斑部分进行涂抹,以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3.2 云斑天牛

云斑天牛是云南省种植的美国山核桃的主要虫害之一,主要为害枝干,导致枝干干枯死亡甚至整株死亡。美国山核桃受到云斑天牛危害后,受害部位皮层开裂,并且虫孔处会排出大量粪屑。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人工进行捕杀,以虫粪为标志,用细铁丝从虫孔处插入,杀死云斑天牛幼虫。也可以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树上悬挂杀虫灯进行诱杀。在每年冬季云斑天牛产卵前,用5 kg石灰、0.5 kg硫黄、0.25 kg食盐与20 L水充分混匀后,涂抹树干及树干基部,可防止成虫产卵,杀死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淑芳,杨建华,习学良.美国山核桃苗木生长规律及育苗技术的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06(3):19-20.

[2] 李江云.核桃嫁接苗的培育[J].云南林业,1998(2):20-21.

[3] 桑娟萍,赵子忠.核桃芽接技术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2(4):11-12.

[4] 杜自云.绿化苗木培育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5(7):55-56.

[5] 陈伟,李江,裴艳辉,等.云南省核桃栽培的技术问题及对策[J].林業调查规划,2014,39(5):123-128.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4-01-20

作者简介:姚伟(1976—),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和核桃产业发展。E-mail:wsxlyz@sina.com。

猜你喜欢
苗木培育云南省林业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land produces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马尾松苗木培育技术要点
盆中丘陵区核桃嫁接苗木培育关键技术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探究苗木培育管理工作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