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县林业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4-05-13 18:40何海龙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林业病虫害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备受关注。病虫害不仅会对林木生长造成严重危害,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刻不容缓。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作为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其林业资源十分丰富,病虫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为助力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以丰宁县的林业病虫害防治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丰宁县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技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加强林业从业人员培训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70

丰宁县位于河北省北部,毗邻北京市怀柔区,总面积8 765 km2,处于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0.9~6.2 ℃。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宁县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京津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近年来,丰宁县加大了林业建设力度,“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项目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气候变暖及外来物种入侵,丰宁县林业病虫害种类增加,发生频率提高,防治难度加大。因此,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保障丰宁县乃至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意义重大。充分利用丰宁县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不仅能促进丰宁县林业健康发展,也将为京津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1 丰宁县林业概况

丰宁县位于河北省北部,林地面积67.83万hm2,活立木蓄积量2 810万m3。丰宁县森林资源充足,有森林面积50.80万hm2、草场13.47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58.13%,主要林木类型有马尾松、侧柏、白桦等。近年来,丰宁县大力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千松岭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项目,新增林地面积32.33万hm2。森林资源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保障水源地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但是,随着气候变暖和外来入侵物种增加,丰宁县也面临着林业病虫害偏重发生的严峻形势。因此,进一步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促进丰宁县乃至京津冀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丰宁县林业常见病虫害

2.1 主要病害

当前,丰宁县林业病害主要有大叶黄杨茎腐病、白桦锈病、马尾松赤枯病等。1)大叶黄杨茎腐病是由半知菌类真菌引起的木质部溃疡性病害,主要为害大叶黄杨。发病初期茎部变褐色,嫩梢下垂,叶片失绿不脱落,严重时可导致全株枯死。丰宁县个别林分致死率在30%以上。2)白桦锈病由锈菌造成,主要为害白桦等桦木。初夏在桦木叶面出现暗黄色斑点,后期扩大成淡黄色斑块,斑块表面长出黄色或橙黄色疣状果核体,严重时可导致落叶。丰宁县部分白桦林发病指数可达30%。3)马尾松赤枯病病原体为枯斑盘多毛孢,主要为害马尾松。该病可侵染树根、主干和枝条,出现针叶黄化、针尖枯死、树枝向上弯曲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树木死亡。

2.2 主要虫害

丰宁县主要的林业害虫有黄杨绢叶螟、大叶黄杨尺蠖、马尾松毛虫等。1)黄杨绢叶螟是一种螟蛾科鳞翅目昆虫,主要为害黄杨等阔叶树。幼虫在叶片间结网生活,取食叶肉,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严重时造成黄杨苗木枯死。2)马尾松毛虫是一种食针叶害蟲,主要为害马尾松等松科树木,造成马尾松针叶秃净、树木生长迟缓和衰弱。3)大叶黄杨尺蠖的幼虫啃食黄杨的叶片和嫩枝皮层,不仅破坏叶片结构,也可导致树木秃枝甚至死亡[2]。

3 丰宁县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生物防治技术

近年来,丰宁县积极推进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结合当地林业生态系统特点,选育和引进了一批对主要害虫具有捕食和寄生作用的益虫。例如,从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引入寄生蜂进行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每667 m2释放5 000头,可使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量降低60%以上。还选育了对黄杨绢叶螟具有寄生特性的凹眼姬蜂、寄生蝇、跳小蜂等,并在虫害集中发生区域释放,每667 m2释放2 000头,可使虫口密度降低70%。同时,丰宁县建立了面积达0.21万hm2的养殖基地,用于大量繁殖各类益虫。

3.2 物理防治技术

丰宁县林业部门根据不同林区的病虫害种类情况,采取了针对性的物理防治技术。在发生潜叶蛾和松毛虫的松林区,每667 m2布设2~3盏杀虫灯进行诱杀,发生期每7 d换灯1次,连续作业约20 d,可使目标害虫的数量降低50%以上。同时,在林区的毛虫发生旺期,使用蒸汽喷射器对树干和树冠进行高温灭虫处理,每棵树处理1~2次,每667 m2柴油用量约为10 kg,效果显著。在发生松大蚜的林区,使用2%多菌灵水剂+2%洗涤剂的混合液进行喷洒,每667 m2用量约3 kg,每

7~10 d重复1次,可有效降低松大蚜的种群密度。

3.3 化学防治技术

丰宁县在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上遵循科学审慎的原则,仅在害虫严重发生时才会进行化学药剂防治,且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低毒低残留农药。例如,在马尾松毛虫严重高发年份,每667 m2树冠喷洒20%吡蚜酮悬浮剂600倍液或2.5%啶虫脒乳油600倍液,每7~10 d连续喷洒2~3次,可快速有效控制马尾松毛虫的发生[3]。在防治松大蚜方面,选择50%啶虫仲丁威可湿性粉剂,每667 m2用量50~80 g,每年应用1次,发生后立即进行喷洒。

3.4 生态防治技术

丰宁县积极推进林业生态系统建设,采取了多项生态防治技术。例如,在纯林区的隔离带内,栽植丁香、紫穗槐等富集花蜜的植物,以提供蜂类等天敌昆虫的食物来源。同时,培育敌害平衡,提高林木的自我调节能力。在造林及抚育过程中,严格遵循混交复层林建设原则,合理配置树种,丰富林分结构,增强林分抵御病虫侵袭的能力。此外,丰宁县建立了示范林场,作为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研发与推广基地。示范林场内采用物种多样性配置、模拟自然演替过程等方式营造生态系统,病虫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周边纯林。

4 丰宁县林业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4.1 监测预警体系不健全

当前,丰宁县林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仍比较薄弱。疫情监测网络覆盖面有限,无法实时全面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另外,监测预警人员较为缺乏,技术装备更新不到位,无法对病虫害进行精确预测。在数据采集方面,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畅,数据统计不规范、不统一,影响了对疫情发展趋势的判断。

4.2 防治技术手段单一

当前,丰宁县林业病虫害防治过于依赖化学农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生态防治等绿色防治技术应用不足。部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和工作人员防治理念陈旧,认为化学防治操作简单、见效快。但长期过度依赖农药,不仅污染环境,也使病虫产生抗药性。另外,相关技术人员对新的防治理念认识不足,防治技术更新不及时。具体到防治操作上,各类防治技术的集成应用和组合使用明显不足,缺乏科学系统的防治技术体系。

4.3 防治药剂滥用误用

当前,丰宁县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基层防治人员药剂种类选择和用量把控不当,存在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情况,未按照安全间隔期要求进行防治操作。也有个别农户在自主防治中,没有严格执行防治技术规程。另外,缺乏对防治药剂的统一监管,部分农药流向难以追溯。

4.4 从业人员防治知识不足

当前,丰宁县林业系统部分从业人员的病虫害防治知识与技能匮乏。基层防治人员对新发生病虫害的鉴定不熟练,缺乏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的防治人员药剂使用量掌握不准,导致防治效果不佳或环境污染。此外,针对不同类型林区、不同种类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应用经验不足。一些初级技术人员理论水平有限,对多种防治技术优劣比较、集成应用等判断能力弱。

5 加强丰宁县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有效策略

5.1 完善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

1)为全面提高丰宁县林业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需要扩大监测站点覆盖范围,新建一批重点监测林区,重点监测主要病虫害种类。同时,加强监测预警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提升监测预警技术水平。2)完善监测预警设备,积极引入气象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现代化监测装备,提高数据获取能力。另外,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及时共享,不断优化预警模型,提升预警的针对性[4]。3)加强与科研院所的紧密协作,开展病虫害生态习性和防治技术研发,通过不断提升丰宁县林业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的密度、监测数据的全面准确性、预警技术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为病虫害科学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5.2 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技术

丰宁县应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态防治等多种防治技术。通过技术培训,改变基层工作人员依赖农药的传统思维,提高对多种防治手段优势互补的认识。加大各类绿色防治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力度,鼓励林农采用生物措施,辅之以物理措施,并进行适度的化学防治,最后实现病虫害长期有效防治。同时,建立技术推广基地,组织进行观摩学习。通过推行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态防治于一体的综合防治策略,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提高防治效果,实现绿色防控。

5.3 大力发展生物防治

丰宁县应逐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针对主要林业害虫种类,选择寄生天敌和捕食性天敌,充分发挥其自然调控作用。加强示范引领,引进外源性天敌。此外,合理配置林区内作物和饲料植被,为天敌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5]。完善生物防治标准化操作规程,规范防治行为,减少农药使用量。通过发展生物防治替代化学农药,有效减少药剂对环境的污染,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5.4 加强林业从业人员培训

为提高丰宁县林业从业人员的病虫害防治能力,需要加大培训力度。坚持对新人进行入职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和技能。对在岗人员开展轮训,通过专题培训、技术交流等方式,提高他们对新技术的认知水平。同时,鼓励林业技术人员参加外部培训开阔眼界。此外,与高等院校合作开设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将培训情况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挂钩,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通过持续规范化培训,丰宁县林业系统将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队伍,为实现科学防治提供人才支撑。

6 结语

丰宁县针对当前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监测预警体系不健全、防治技术手段单一、防治药剂滥用误用和从业人员防治知识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策略。通过实施这些举措,不仅能有效提高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实现病虫害发生的精确预测与快速应对,而且能推行综合防治策略,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从根本上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这不仅能够有效保护丰宁县乃至京津冀地区的林业资源安全,也将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使丰宁县林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宏弟.林业苗木春季病虫害防治措施[J].中华纸业,2023,44(24):72-74.

[2] 许祥涛,张洪生.曲阜市林业病虫害诱发因素及生物防治技术[J].湖北植保,2023(6):65-67.

[3] 邵晓红,刘林昌,许景鸿.林业栽培关键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11):48-49.

[4] 姜海燕.林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路径研究[J].河南農业,2023(32):24-26.

[5] 周少华.周宁县生态林业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9):74-75.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4-01-18

作者简介:何海龙(1976—),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生态工程和林草资源管理。E-mail:414298850@qq.com。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林业病虫害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land produces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