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监测

2024-05-13 08:04巫建军罗艳朱明坤叶文晶陈旭华张旭君李永先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动态监测成虫

巫建军 罗艳 朱明坤 叶文晶 陈旭华 张旭君 李永先

摘 要 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对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可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为加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于2021—2022年在浙江省遂昌县开展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监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9月遂昌县松褐天牛危害较为严重,10月以后松褐天牛危害程度下降,因此4—9月是松褐天牛重点防控期;妙高街道妙高山公园、王村口镇雨山头村等地松褐天牛数量较多,应设为重点防治区域。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松褐天牛防治策略。

关键词 松褐天牛;成虫;动态监测;浙江省遂昌县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18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特大毁灭性的森林病害,由松材线虫引起,对云南松、湿地松、马尾松、欧洲黑松等松属植物均有较大危害。松树一旦感染松材线虫病,在40 d左右便会枯死,对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值得重视的是,松材线虫虽然危害巨大,但不能依靠自身传播扩散,而是主要依赖媒介昆虫——松褐天牛在取食时将体内携带的松材线虫传入健康松树内[1]。

近年来,浙江省遂昌县委、县政府发挥区域优势,将《“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切实抓好当前林业资源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切实落实。截至2023年底,遂昌县林地总面积 221 690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7.3%;经济林面积12 631 hm2,占林地面积的5.7%,主要树种为马尾松,是浙江省重点林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美誉。遂昌县松材线虫病首发时间为2011年,虽然遂昌县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采取了纯林改造、枯死松木清理与疫情封锁等一系列措施,遏制了病情的进一步蔓延,但在2017年遂昌县依旧有6个乡镇(西畈乡、柘岱口乡、王村口镇、石练镇、金竹镇及北界镇)70个建制村先后出现松材线虫病,其中以王村口镇桥东村最为严重,受害林地超86.67 hm2,经济损失200余万元,对当地林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笔者在遂昌县开展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监测试验,研究松褐天牛成虫种群动态变化,以期为减少松材线虫病发生、保证当地林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遂昌县,地理坐标为北纬28°13′~28°49′、东经118°41′~119°30′,平均海拔591 m,年平均气温14~23 ℃,年平均降水量938 mm,适合各类树木种植。为全面掌握遂昌县松褐天牛的发生趋势,防治松材线虫病,从而保证林业正常发展,维护林农经济收益,自2018年起,遂昌县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积极开展诱捕监测松褐天牛工作。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21—2022年开展,在遂昌县范围内设8个固定监测点,分别为妙高街道妙高山公园、北界镇大谷岭、石练镇百步岭、焦滩乡猪腰岭、湖山乡角坑弄、湖山林场淤头林区、王村口镇雨山头村及垵口乡垵口村。2021年共设诱捕器52盏,2022年共设诱捕器63盏。

诱捕器由锌铁皮制作而成,由诱芯、漏斗与伞形盖构成,诱剂型号为杭州林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BF型松褐天牛引诱剂,遵循《松褐天牛防治技术规范》(LY/T 1866—2009)开展诱杀工作。监测点内每盏诱捕器每隔30 d更换1次诱芯,各监测点每隔

5 d收集1次诱杀的松褐天牛成虫,并做好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2021年松褐天牛诱捕结果

2021年遂昌县各监测点松褐天牛诱捕结果如表1所示。遂昌县2021年4—9月为松褐天牛危害高峰期,6月为松褐天牛羽化高峰期,10月以后,松褐天牛数量明显减少,危害程度显著下降,因此应将4—9月设为松褐天牛重点防控期。同时,妙高街道妙高山公园、焦滩乡猪腰岭、王村口镇雨山头村松褐天牛数量较多,应设为重点防治区域,加大巡视力度,增加黑光灯或诱集箱的使用数量。

2.2 2022年松褐天牛诱捕结果

2022年遂昌县各监测点松褐天牛诱捕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2022年遂昌县松褐天牛数量明显减少,原因主要是遂昌县在2021年针对松褐天牛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但与10—12月相比,4—9月松褐天牛数量依然较多,4—9月仍是松褐天牛的重点防控期,且在妙高街道妙高山公园、湖山乡角坑弄、王村口镇雨山头村、垵口乡垵口村松褐天牛数量依然较多,因此这些地方应作为重点防护区。

3 结论與讨论

3.1 结论

通过试验观察,可得出以下结论。

1)在遂昌县,松褐天牛以4—9月发生较严重,应作为重点防控期。

2)在遂昌县焦滩乡猪腰岭、妙高街道妙高山公园、王村口镇雨山头村等地松褐天牛发生较为严重,应将这些地区列为松褐天牛重点防控区域。

3.2 讨论

针对遂昌县松褐天牛发生情况,提出以下7点防治策略。

1)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绿色防治成为病虫害防治的大趋势[2-4]。相比于传统的松褐天牛防治方式,绿色防治具有环保、经济、安全的优势。因此,遂昌县林业部门应当践行两山理论,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生态控制技术,如引入天敌昆虫、营造不利于松褐天牛繁殖的环境、人工捕杀等,从而减少松褐天牛数量,降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概率,实现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遂昌县有关部门应与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监测网络,实时掌握松褐天牛的分布和繁殖情况,从而为松褐天牛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避免松材线虫病的大规模蔓延。

3)遂昌县应加强部门间合作,整合政府机构、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形成多方参与的防治体系,确保松褐天牛数量得到有效控制[5]。

4)林农是防治松褐天牛的重要力量,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开展针对林农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并设置完善的考核制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林农的防治意识和技能,实现从“要我防”到“我要防”的转变,从而提高防治效果,确保松褐天牛数量得到及时控制。同时,完善培训反馈措施,积极回答林农的问询,解决其林业经营过程中的疑问。

5)政策支持是防治松褐天牛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松褐天牛防治提供资金保障,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例如,对参与松褐天牛防治的企业或个人,可授予荣誉称号,或者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这不仅有助于确保松褐天牛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够提高公众对松褐天牛防治工作的认识和支持[6]。

6)有关部门可利用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科普松褐天牛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提高社会大众的防治意识。鼓励人们利用业余时间,充当志愿者,参与人工防治松褐天牛的工作,从而加大松褐天牛防治力度[7]。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防治松褐天牛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充分应用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对林业造成过大的危害,保护林业经济效益。同时,可以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根据松褐天牛历史发生情况,对未来松褐天牛疫情的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林业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

总而言之,在未来遂昌县应秉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继续做好松褐天牛的诱捕监测工作,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林农发布消息,为松褐天牛的防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 苗力,王禹,李瑞红,等.管氏肿腿蜂防治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的原理及方法[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26(11):75-76.

[2] 高尚坤,马深成,杨化伟,等.松褐天牛的蛀道结构系统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22,35(2):148-153.

[3] 路紀芳,蔡静芸,陈乾,等.松褐天牛的天敌昆虫文献计量分析[J].生物灾害科学,2023,46(2):185-191.

[4] 唐艳龙,王丽娜,贾结利,等.麻竖毛天牛不同虫态对松褐天牛肿腿蜂寄生成功率和子代发育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22,35(6):83-88.

[5] 杨远亮,杨忠岐,王小艺,等.应用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J].林业科学,2013,49(3):103-109.

[6] 张江平,张佑成,杨洁,等.松诱木引诱剂引诱松褐天牛试验[J].绿色科技,2020(19):151-152.

[7] 陈元生,黄名广,罗致迪,等.花绒寄甲与松褐天牛及松材线虫病三者间长效关系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23,52(3):63-69.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4-01-16

作者简介:巫建军(1968—),大专,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为通信作者,E-mail:209943403@qq.com。

猜你喜欢
动态监测成虫
桃小食心虫成虫化学感受蛋白CSPs的基因克隆及表达谱分析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浦东新区梨树上四种刺吸式口器害虫成虫发生规律初探
天牛,就在树上趴着
动态心电心阻抗监测系统的研究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浅谈实现电网经济调度运行的可行性措施探究
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评估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和预后的临床研究
独立学院专业绩效动态监测指标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