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业、作业:证券媒体如何做好“青山”报道

2024-05-12 05:50王自力胡东林
传媒 2024年8期
关键词:青山经济

王自力 胡东林

2022年3月,一场“史诗级逼空大战”在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上演:以全球大宗商品巨头瑞士嘉能可公司、中国企业青山控股集团为多空的双方在镍期货品种上展开激烈的资本博弈。聚焦这一事件,国内证券媒体及时、重磅报道,彰显扎根行业的特色优势,但也显露出一些不足。面对新时代经济报道的新特征、新要求,证券媒体要立足行业定位、丰富“专业”内涵,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以“美”“实”“效”为钥匙,将习近平经济思想宣传落到实处,推出更多兼具高度、深度和锐度的精品佳作。

一、扎根“行业”,“青山”报道显优势

金融市场从来不乏“活久见”:当地时间2022年3月8日,全球最大的金属交易所、有着上百年历史的LME,因镍价连续暴涨而宣布暂停期镍交易,并将当天的所有买卖全部作废。交易多空双方分别是瑞士嘉能可和中国青山控股集团——后者因持有20万吨空单需不断追加保证金,若在合约原定交割日(3月9日)前不能平仓或转移头寸,将只能以巨量的实物完成交货。事实上,由于国际资本不断推高镍价,青山集团所持空单浮亏最高已超过百亿美元。

在这场堪称“能够载入金融史册的逼空事件”中,国内财经媒体密切跟进报道,其中,证券媒体更是发挥优势,紧盯“青山”采写编发各类稿件多篇,帮助人们了解事件、洞悉玄机。总体看,证券媒体“青山”报道有两大特点。

1.反应快、启动早。在“青山”报道中,证券媒体多年来扎根公司产业、面向资本市场的行业属性彰显——从发稿情况看,几家证券报(含下属不同端口)因其对投资市场的常态化报道机制,较早关注到伦镍行情异常波动并提示风险。以中国证券报为例,3月1日即于中证网播发《俄乌冲突影响商品供应 国际市场陷入“资源焦虑症”》一文,提请投资者注意除能源市场面临供應收紧风险外,工业品亦难独善其身,尤其要警惕供应链风险发酵等连锁反应。4日,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接受中证报记者采访时提示,制造动力电池所需的镍、钴、锂等核心材料为稀缺资源且严重依赖进口,容易陷入被动。7日,中证网刊文《左手商品右手A股 内外资机构投资目标明确》指出,俄罗斯对全球能源、铝、镍等品种具有重要影响力,西方制裁将使这些原材料更加供不应求。粗略统计,在伦镍逼空爆发前一周(3月1—7日)中证网共播发22篇涉镍稿件,向市场连续提示镍价非理性上涨风险。

2.发稿多、影响大。3月1日至25日(以下如未特别说明,统计时段均与此同),中证网、中国证券网、证券时报网、第一财经网、21经济网和每经网分别播发标题含“镍”稿件115、60、166、35、22、15条,显然,证券媒体在样本媒体中对镍的专注度要更高。如果从LME宣布取消交易的3月8日算起至25日,中国证券报共播发直接报道青山集团的稿件约40条;中证网播发文中含镍各类稿件约200条(原创超过180条),而2021年3月仅为58篇。此外,中国证券网播发140条,证券时报网159条,均数倍于2021年同期。

从传播效果看,证券媒体的报道也更加突出。以较容易量化的微信公号为例,“上海证券报”推送相关稿件12条(含4条盘前综述),收获10万+一篇。“券商中国”推送稿件5条,收获10万+、8万+各一。非证券媒体中,微信公号“第一财经”推送6条青山报道稿件,阅读量均未超1万;“21世纪经济报道”推送7条,收获两条3万+。

二、重审“专业”,事件报道欠厚度

专业性是财经媒体的立身之本。以此次“青山”报道为例,证券媒体无论发稿数量还是传播效果都占据优势,这和多年积累的行业资源、专业能力密切相关。以此而言,几家证券媒体表现可说相当不错。但从另一个层面看,证券媒体的表现仍有不足——报道缺乏整体性。虽然稿件数量多,但热点跟进式报道终显被动,结果是内容不但零散,而且多属就事论事,缺乏深度厚度。这同样表现在两个方面。

1.横向而言,内容延展不多。无论是文中含“镍”还是标题含“镍”的报道,证券媒体虽不乏《伦镍事件AB面》等在视野素材方面展现宽度和深度的作品,但总体仍以市场行情和公司公告类内容为主;除了聚焦青山集团被逼空的事件本身,对其他行业、公司的介绍分析以及历史梳理、深度思考均较为匮乏。比如,青山集团套期保值被逼空,其他企业有没有类似隐患?再如,作为全球久负盛名的交易所,LME为何甘冒毁牌风险于3月8日和24日不止一次宣布取消已发生交易,此举对于市场经济奉为圭臬的契约精神意味着什么,场内交易(交易所)的风控机制应该如何完善?这些都可以通过组织权威访谈、专业评论等报道来进一步分析和反思。

2.纵向而言,报道连贯不够。从发稿数据看,证券媒体“青山”报道呈现较强的热点跟随特征,如果我们满足于做好单一事件报道,这种做法是可行的;但如果追求厚度,脉冲式的发稿显然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各方没有最新表态、事件未见最新进展的空窗期,除了日常的行情类报道,完全可以依托行业资源和团队优势,以系统的策划采制、合理的播发节奏持续推出相关报道。如3月24日的“上证调查”《A股公司套期保值调查 近千家公司参与 6000亿元保证金对冲风险》《伦镍事件引发担忧 上市公司主动排查套保风险》将整个A股市场纳入视野,就体现出了策划的主动性和报道的连贯性,这种作品如能更多推出,总体报道效果必将更上层楼。

要克服上述问题,一个重要的办法是增强选题策划的前瞻性和系统性,而这又要求我们对“专业”内涵有新的思考。必须承认,多年来证券媒体立足公司产业、面向资本市场,在报道风格和思维习惯上体现出强烈的行业属性,并以此赢得口碑;但如果就此把行业完全等同于“专业”,则是十分不可取的——这不但会使“专业”陷入行业窠臼,令事件性报道难于摆脱行业媒体条件反射、囿于表层的流弊,也将削弱媒体服务行业的能力和效果。事实上,主流财经媒体追求的“专业”,除传统对信息传播要求的及时、准确、全面之外,还应当实现行业性与大局观的有机融合。这就是在坚守特色满足需求的过程中牢记属性使命,认识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学理体系、思想逻辑、丰富内涵并将其融合到日常选题策划中,以特色、权威报道来体现政治站位、服务大局。只有这样,证券媒体才能扎根行业而又跳出行业,将偶发式、碎片化的事件报道做出厚度,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信息。

三、做好“作业”,财经报道新使命

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为中国经济发展揭示原理、指明方向、提供方法,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深刻变革和实践,推动经济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如上所述,宣传习近平经济思想既是主流媒体的重要使命,也是财经媒体自身加强报道满足受众的内在要求。要做好这道“作业”,证券媒体可立足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做文章。

1.宏观层面。一方面,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回答时代之问——立足制度模式选择,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习近平经济思想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事实出发,深刻反映了新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大变革和大调整的大趋势。基于此,经济报道要聚焦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和新发展理念等主要思想在经济工作各领域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过程的生动实践进行呈现。回到“青山”事件,其导火索就是突然爆发的俄乌军事冲突;而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也要看到事件本质,资本博弈的背后往往事关战略资源话语权,相关报道对此应有关切。另一方面,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夯实信心之基——观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当前“三期叠加”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办”的基本问题,展示“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协调下中国发展的模式经验和智慧信心。选题来源大致包括宏观调控、财税金融运行及风险防范、市场规制反垄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领域。

2.中观层面。这主要是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寻找增长之源——紧盯市场主体,感受中国经济脉动,传递中国增长信心。选题来源包括产业运行、企业生产、投资消费、财富管理等领域。回顾2022年3月LME镍价大幅上涨的两天,上海期货交易所镍期货多以涨停封板,国内现货市场恐慌情绪带动下游采购,贸易商抬价封盘。而证券媒体聚焦行业,对市场行情与产业链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为行业主体提供了决策参考。

3.微观层面。证券媒体直接面对广大投资者,为他们提供有效信息是报道工作的重要价值体现。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从投资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就必须在报道中紧盯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市场主体,对其生产经营动态和信息披露保持密切关注并有能力作出及时权威的研判。除了做好公告梳理和财务分析,也要践行“四力”不断加强深度调研,在带读者走近上市公司的同时,为投资者去伪存真、拨开市场迷雾。

四、三方面切入,达到更好传播效果

如果说以上“三观”有助于打开经济报道的思路,那么,证券媒体至少可从“美”“实”“效”三个方面切入策划并通过全媒呈现,从而收到更好效果。

1.从“美”层面切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等,都是要驱动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让产品、服务、环境“美”起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落实到经济报道中,要求我们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产品和服务注入更多科技含量、文化含量等方面挖掘选题。如以青山集团被逼空引发社会关注为契机,跳出镍价波动看新能源发展对人民美好生活、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关注矿产资源储备开发,从新能源发展挖掘行业公司投资机会,以及对引领产业创新、资本市场回报投资者的推动等。

2.從“实”层面切入。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做好财经报道的指引。如“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等,这些都是媒体可以且应当重点关注、挖掘选题的领域。在“青山”事件中,人们必然发问,旨在规避风险的套期保值为何反成风险之源?由此可探究青山集团期货头寸是否符合实际需求,也可进一步对行业参与金融市场情况进行梳理(包括但不限于期货市场),分析正常的金融需求与投机区别,普及金融知识。

3.从“效”层面切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更高要求,而习近平经济思想从理论上划定了政府与市场协调运作的“分”与“位”,二者始终互动互补、各展所长、各尽所能,从而实现经济治理效率最大化。应当说,一盘棋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机制,不但大大增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也构成了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的底气。梳理“青山”事件时间轴可以发现,3月9日是对多空双方极为重要的一天,当日,青山集团对外宣称“已通过多种渠道调配到充足现货进行交割。”鉴于20万吨符合LME交割要求的镍数量远超其实际能力,市场人士推测,所谓“充足现货”很大程度上可能来自国家储备和国内同业公司的置换支持。尽管实情尚未明了,但毫无疑问,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任何一家企业,只要背靠强大的国家和市场,抵抗风浪能力必然显著提升,从而让交易对手三思而行。从这个角度而言,可以针对国内外镍价波动、我国镍产业规划和市场调控安排采访分析,核心在于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越的经济环境。

作者王自力系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

胡东林系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生

【编辑:王秦】

猜你喜欢
青山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第十九回 山外青山楼外楼 独孤求败处处败
雨后青山
青山揽胜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