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践分析

2024-05-10 20:09顾安东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游戏教学法小学教学

顾安东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小学阶段是启蒙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节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变得尤为重要,然而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够达到教育工作者所期待的教学效果。游戏教学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与启发性,对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有很高的运用价值。因此,文章通过分析如今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探究游戏教学法的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教学;信息技术教学

所谓“游戏教学法”是指,以游戏的形式为媒介,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点与相关技能,最终实现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是十分必要的。由此可见,游戏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具有重要性,所以本研究将探索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以及应用游戏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逐渐变成了国家规定的学生必学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由于不是传统开展的课程,学校不会像其他传统课程一样重视它,加之教师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导致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教学状况不够理想。

现如今的教学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不符合现如今的时代发展。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教学方法拘泥于传统教学手段,不能够满足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求。二是教师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意义了解不得当,潜意识认为是娱乐课,不会认真作为相关知识点与必备的信息技术素养。除此之外,教师内容过于枯燥还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减弱了课堂教学质量。三是教师不够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仅仅是辅助者、引导者,信息技术教师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导致学生自暴自弃,放弃这一学科。

(二)应用游戏教学法的必要性

第一,游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意义。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言:游戏是帮助人们认识新事物的方式,是拓展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是思维与行动的有机结合,是帮助儿童健康成长、增长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师有目的性地将游戏融入信息技术课程中,可以为学生营造丰富的学习环境,丰富师生情感交流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可见,游戏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第二,游戏教学法是改变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有效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都还是孩子,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在游戏中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和接纳新知识。每一项游戏都有人物驱动性和角色扮演机制的特性,这些恰好是教学课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教师将教学内容与游戏进行有机结合,苦涩乏味的知识点会变得直观形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易于学生吸收理解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是以学生为本,游戏教学可以让师生之间得到有效互动,教师可以及时收获到教学成效,感受到职业的成就感,不断促进教师提高职业素养以及教学能力。如此一来,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能够有效改变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二、游戏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游戏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基础知识与操作方法的内容讲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果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兴趣爱好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呢?经过调查发现,将游戏导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游戏导入课堂”即游戏导入法,顧名思义就是利用游戏引入课堂将要讲解的知识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融入新知识的学习课堂中。利用游戏导入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好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信息技术课堂中。除此之外,游戏导入法还能够为下面讲解的内容做铺垫,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述《初识Scratch》这一课时的内容时,教师带领学生玩打地鼠类似的游戏,准备若干个大小合适的纸箱和若干个充气式锤子,在纸箱上面挖6个圆形洞口,让一部分学生扮演地鼠,一部分学生打地鼠。“同学们,这个游戏好不好玩。”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好玩”。“我们都知道在电玩城有许多这样的打地鼠游戏机,相信很多同学都想随时随地地玩游戏。那么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Scratch这个软件,借助Scratch的基本操作,我们就能够自己制作各种各样的简易游戏啦”。在让学生了解Scratch的基本操作与包含的功能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打地鼠的制作。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有效引入课堂讲解的内容,还能够活跃学习氛围,缓解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倦怠心理,同时,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Scratch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活动中。

(二)创设关卡游戏,加强学生课堂互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课堂讲述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创设具有闯关特性的游戏,引导学生进行游戏闯关,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玩乐中有效掌握相关知识点与技能,还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加强了信息技术课堂互动。然而,教师如何进行关卡游戏的创设呢?教师进行游戏创设时,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游戏的创设要科学、合理,要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合理地创设游戏才能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反之,将大幅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第二,游戏的关卡设定要由易到难,逐步增加关卡难度。游戏一开始就很难,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游戏难易程度一直是一个水准,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述“初识画图”时,其講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牢牢掌握直线、矩形、橡皮等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中画图工具涉及的每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进行关卡创设。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向学生讲解游戏的规则,游戏关卡是逐步完成的,不可跳跃闯关,每完成一个关卡可以得到一个宝藏盒子。盒子内是下一关卡的提示或者是相关工具,如,绘制矩形图形的工具,调节图形大小的方法、图形绘制、填充色彩工具的使用方法等。游戏创设可以借助多媒体构建课件,正式开始时,教师可以借助PPT的动画功能进行每一个关卡问题的展示,教师判断他们回答得正确与否。这样可以有效加强信息技术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长此以往,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究欲望。

(三)知识接龙游戏,巩固学生信息知识

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点的巩固,加深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牢牢掌握相关知识点。传统的教学方法下,为了达到加深学生记忆的目的,教师常常会带领学生进行重点知识点的圈画,让他们进行课下背诵。这种方法不仅枯燥乏味,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还不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充满趣味性的知识接龙游戏恰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它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学习过的信息技术的知识点,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点的思维框架图,有利于学生今后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学会合理地将知识接龙游戏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心理。

例如,在讲述“便捷访问网站”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编号,让编码为1号的学生先提出问题,随机叫一个编号让他回答问题,被叫的学生在回答问题后,要提问一个问题,再随机叫另一个编号的学生回答问题,以此类推。编码为1的学生,可以这样问:“打开一个常用网站最快的方法是什么?22号请回答。”编码为22号的学生答道:“将常用网站的网址收藏可以快速打开。如何将常用网站添加到收藏夹呢?28号请回答。”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效巩固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还能锻炼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其以后的学习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实践训练与更深层次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

(四)技能竞赛游戏,提升学生课程技能

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入技能竞赛模式的游戏,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开展技能竞赛游戏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指出学生的不足,鼓励学生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或者是奖励学生一些小奖品,以有效激起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适当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竞赛游戏,对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各项操作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

例如,在讲述“用键盘打字”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金山打字通软件组织学生进行打字速度竞赛。比赛要求:参赛者根据相关文字材料进行打字,打字方法可以用五笔打字法、拼音打字法等,在规定时间内字数多、错别字少,格式正确的胜出。注意:每错一个字扣一分,扣到五分截止。满分共计30分。奖项分为三个等级,一等奖:一名,奖励钢笔一支、笔记本一个;二等奖:三名,奖励钢笔一支;三等奖:五名,奖励笔记本一个。谁打字又快又准,就会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斗志,学生能够争前恐后参与到竞赛游戏中,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打字速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五)创设小组游戏,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合作精神,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入小组游戏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学习效果。在开展小组游戏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互动过程,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协同合作,对表现出色的团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适当地开展富有意义的小组游戏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述《多媒体制作》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个短视频的创作。比赛要求:参赛团队需根据给定的主题,运用多媒体制作技能,包括拍摄、剪辑、添加字幕和背景音乐等,完成一部具有创意和吸引力的短视频。在规定时间内,内容表达清晰、视听效果佳、创意独特的团队获胜。奖项分为三个等级,一等奖:一组,奖励精美书签一套、小组合影相框一个;二等奖:两组,奖励精美书签一套;三等奖:三组,奖励小组合影相框一个。优秀的团队将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团队合作游戏中,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多媒体制作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这种小组游戏方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通过创设小组游戏的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互动、协作,进而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此外,这种教学方法还能帮助学生建立信任感和共同责任感,从而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能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素养。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理应注重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不断地完善自身教学观念,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海.“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实践探究[J].青年时代,2015(07):132-132+134.

[2]甘海军.基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游戏教学法实践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4):181.

[3]熊丹萍.以学定教,“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12):126-128.

[4]张萍.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5]于文文.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名师在线,2020(36):83-84.

(责任编辑:郑  畅)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游戏教学法小学教学
春风化雨,“化”身多维评价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