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研究

2024-05-10 15:57孙雅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孙雅

摘  要:新课标指出,英语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开展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特别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材内容相对单一和浅显,适当地补充课外阅读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學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当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小学英语主教材与一本或多本课外读物进行融合课堂教学,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扩充语言量,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根据教学实践证明,利用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语言知识及育人目标,选择适切的绘本,通过融合教学,能够有效落实语言、文化、思维、情感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内外融合

在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新课标的哪些方面呢?在日常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标理念?如何结合新课标改善英语阅读课堂设计?

阅读教学的词汇量增多、难度增大,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当好引导者,要以“课内+课外”阅读结合的方法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追问,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教师还要对语篇的主题、内容、文本结构、语言特点等进行分析,明确主题意义,挖掘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通过多模态的语篇类型,引导学生在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技能、思维品质,提升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一、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拓展学生学习范畴

其实,英语课具备比较强的时代特色,如果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中,很少用到英语,那么他只需要达到基础要求就可以了;但如果学生未来的目标是更高的学历,更有国际化倾向的工作,比如科研、外交、国际贸易等,那么他就需要更深入地去学习英语。现阶段,中国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不断交融,更加需要语言的互通,因此,英语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知识的世界是没有尽头的,书籍也是阅读不完的,学生通过不断地阅读累积,能够收获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内容,从而增长个人的阅读眼界。如果教师想仅凭借课内的课文篇目,来满足学生阅读量的需求,那是远远不够的。优秀的书籍中蕴含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最终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通过课内外阅读融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赋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吸收。

(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它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学习。一般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信心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对某门功课有兴趣,学习成绩就会好,学习信心就会足。因此,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很重要。

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一种弥补,弥补了课内阅读文章的匮乏,让学生能够阅读的文本更加丰富多彩,是实现阅读全面化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课内外阅读融合的教学方式,用更为开放的目标、更为鲜活的过程、更为丰富的资源、更为主体的感受来代替传统英语阅读的枯燥乏味、机械重复,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阅读学习,扩充他们的阅读量,还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语言学习经验、丰富的知识触角和想象的空间。通过课内外融合阅读,能够增强学生探索英语知识的兴趣,提升原动力,从而以更加积极饱满的态度去面对小学英语的学习,进而实现英语教学的兴趣主导,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进行学习。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阅读是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在一个人的教育经历中,小学英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生英语素养的重要基石,而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担负着培养小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和应用英语能力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阶段开展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学知识,还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学生后续的英语学习奠定扎实基础,增强学生词汇的积累。这对学生语言运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能促使学生将课内习得的阅读技巧和策略用于课外阅读,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策略

(一)组织阅读活动,促进课内外阅读融合

英语课内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若学生的阅读量足够,其语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其实英语学习更多凭借的是语感,要想培养语感,阅读量就一定要过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永远是最好的教师。为了加快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帮助学生学习更多课外的知识内容,给学生提供学习平台,使学生在体验中不断收获与成长,教师需要本着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原则,结合课本内容和生活日常,设计一系列特色英语阅读实践活动,让知识在实践中迸发。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年龄的认知发展特点和他们的英语基础和能力,开展分级阅读。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的学生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进行英文阅读。

1. 三年级

三年级可以利用课堂及课后时间开展以This is my family绘本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体验英语阅读的乐趣,满足学生的课外阅读需求,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英语。活动总共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课堂故事感知、设计阅读卡、绘本故事展示。促使学生带着浓浓的阅读热情,记录喜欢的词句、描绘精彩的画面、演绎出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现出别样的风采。阅读卡,即Reading card的设计是学生对绘本阅读的初步反馈,意在让学生能多积累、多接触课外知识,为以后的阅读学习做好铺垫。阅读卡的设计板块针对文章内容,要求学生梳理出绘本中的人物关系、家庭成员单词、重点句型,这些同时有助于学生复习课内教材中学过的对应内容。在绘图展示板块,可以让学生跟其他内容相衔接,要求学生在理清绘本中的人物关系后,通过绘画来展示对该绘本的理解。

2. 四年级

四年级可以进行匹配教材的主题阅读。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展示分享的快乐,也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为学生营造了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有效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阅读完成后,教师通过展示精美的Poster(手抄报),让学生对故事架构更加具有画面感。师生通过绘画和文字将故事生动形象地呈现了出来,让阅读故事更有吸引力,图文结合,一目了然。学生在构思图画的过程中,理解吸收了绘本的精华,形成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

3. 五六年级

五六年级可以开展以英文谚语为主题的阅读活动。针对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英语阅读摘抄笔记活动,让学生通过仔细研读,从中挑选出生词和重点词句进行摘抄。阅读摘抄小习惯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些语句中,有些是名人名言,有些是励志诗句,还有一些是学生心中坚守的理想信念。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输出能力,使学生拥有更多精美的词句描绘自己心中的梦想。

(二)引导学生应用,加强课内外融合阅读的价值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英语课内外融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英语,应用英语,利用一些教学手段,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习使用问句,学会对事物进行细节描述,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掌握更多的自然拼读技巧,同时增强英文阅读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英语情景剧表演活动,通过开展活动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接受语言的洗礼,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角色再现于学生的英语情景剧表演中。比如,花木兰的故事是许多学生所熟悉的,《花木兰》动画电影与英文版的电影也受到了许多学生的追捧,教师可以利用花木兰的故事,借鉴央视纪录片中的舞台剧形式,通过“融—创—导—演—摄”,引导学生形成独具特色的原创英语情景剧《重现花木兰》。

在英语情景剧的筹备过程中,学生精心设计台词,反复推敲剧本,尽心辅导演员的现场表演。故事以我国古代为大背景,通过主角的情绪变化以及花木兰从军一波三折的情緒变化向观众诠释故事的实际内涵。学生通过诙谐幽默的英语对白、丰富协调的肢体语言、完美动听的音乐,给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英语盛宴。剧情跌宕起伏、充满奇幻。

总之,教师通过组织英语情景剧,能够活跃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的舞台。

(三)培育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

英语学科的基础是阅读,小学阶段对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甚至大过卷面分数。阅读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一生的财富。巴特尔梅斯认为,要让学生喜欢读书,家长或教师应摒弃自己心目中的“好书”概念,把选择权还给学生,这样他们才会对书感兴趣。如果完全由家长和教师为他们挑选阅读物,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不爱读书。每个学生都有感兴趣的事物,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爱好,进行选择性阅读。这样做,学生不仅会开心快乐地阅读,还会对读书有着持续的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学会主动阅读,教师可以进行21天习惯养成阅读任务。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要善加引导,终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完之后,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讲述出来,教师或家长可以坚持把学生讲述的内容发到线上班级群里,让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坚持21天。比如,在寒暑假,家长通过微信群,实行阅读打卡,用小视频、图片、文字记录学生的点滴成长。开学后,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点评,这便实现了家校联动。让学生每日坚持在微信群里读书打卡,彼此督促和影响,这是借着读书的契机,促使学生把自律变成习惯。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阅读打卡平台,记录学生打卡的内容,然后根据学生累计的打卡天数、阅读感悟被点赞数、精选次数等多个维度评选出多个奖项,以加快推动书香校园的建设。

三、结语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应当积极推进课内外融合阅读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次的课堂实践与尝试,都是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通过课内外阅读的融合,实现了阅读的拓展,培养了小学生的个人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英语素养。教师要充分用好课内外阅读资源,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芳.以创促读: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的应然样态[J].江苏教育,2022(41):44-48.

[2]郭琳榕.寻找共鸣搭建桥梁促进发展: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例谈[J].新教师,2021(03):67-68.

[3]蔡爱萍.纵深拓展探主题融合阅读促育人:例谈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策略[J].阅读,2023(23):25-28.

[4]李亮.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践:以高中英语项目式教学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10):62-66.

[5]李建东,杨晓娜.小学英语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的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四(下)Unit 8 How are you?Story time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22(18):48-51.

[6]陆东华.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教学融合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1):61-63.

[7]施晓琳.在课内外融合阅读教学中构建思维发展型课堂: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5 Our new home为例[J].学园,2023, 16(20):38-40.

[8]陈佳萍.有效融合锦上添花: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3(01):145-147.

(责任编辑:廖  艺)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