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对策

2024-05-10 15:57黄李纳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口算能力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黄李纳

摘  要:口算要求学生不选用任何计算工具,仅利用自身的数学思维,从而达到快速准确地获得最佳计算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计算思维,口算是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效果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就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培养对策等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能力;数学教学

口算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与训练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值计算思维能力,不仅能够帮助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计算效率,还能为学生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做铺垫。口算思维能力训练被认为是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综合计算能力的知识结构基础,要求每位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借助灵活、有效、多样的课堂教学训练策略,逐步培养每个学生的口算思维能力,为学生日后独立进行日常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一、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意义

口算能力是数学运算基本能力的训练基础,是一种训练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敏捷性的良好教学方法。良好的数学口算能力培养策略和实践,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和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其具备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培养小学生的基本的口算能力也十分重要。

二、小学生口算能力现状

(一)口算基础差

学生具备良好的口算基础不可或缺。但许多小学学生的口算基础不扎实,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很多学生数学口算差的原因。因此,只有扎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学生的口算能力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二)书写有歧义,从而致使计算错误

小学口算是学生计算的基础,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体系的全过程。小学不管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每个年级都应结合学生的不同程度来制订难度,设置各种不同题型的口算题。在新课改教学理念下,口算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从而致使很多学生未能在短时间内有效进一步提升口算综合能力。在口算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口算的结果。从实践教学中可以发现,部分学生的书写习惯较差,很多学生在口算时把数字与符号连在一起,导致书写存在歧义,影响学生的口算结果。

(三)错误运用简便方法

学生自身在实际计算应用中,大多数情况下不能正确、灵活、快速地运用一些实用、方便的方法,这势必会严重影响口算的速度。尤其是一些特殊的计算公式,如连续减法和连续加法、加减混合法等,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也能够依据一定的运算规律进行计算,但是有些学生总是用错甚至不知道怎么用,致使结果错误,所以有效学习和扎实掌握、实际运用这些简单的计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四)心理和思维发展均不稳定

小学生心理的稳定性差、注意力水平差、思维能力发展不完善,是容易诱发小学生口算错误的因素。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不是一直稳定,而且不持久,也不容易做到准确合理的时间分配,容易被无关因素吸引,造成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同时,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普遍不高,难以灵活变化,不能很好地进行多角度思考,这也造成了表达能力和口算能力差。

鉴于上述各种人为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个人心理的综合考虑,学生也极有可能忘记很多问题,在低层次的解题方法上犯错误。尤为明显的是,对一些简单的口头推减减法题,如连退连进、连退连减、进位加等,学生更容易遗忘。思维形式造成的抽象数学反应和缓慢的发展过程,大多数情况使数学的具体表象越来越抽象和模糊。一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经常借助多做几道速算题来练习数学。公式比较简单时,容易滋生“轻敌”等思想,而当习题次数过多、计算方法较复杂时,大多数情况表现出不满情绪、不耐烦。还有一些小学生存在阅读的问题,经常因为不仔细和耐心地分析题目,导致口算出现问题。

三、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激发小学生的口算兴趣

数学爱好其实是最好的数学老师。在小学口算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思考如何让学生真正充分地融入课程教学中,切实进一步提升当代小学数学口算课堂的氛围。当下的口算教学有时确实显得十分单调乏味,为了有效且进一步提升大多数学生参加口算活动的积极参与度和兴趣,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积极调动学生内心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乐于学习。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巧妙地构思或设计出一连串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数学经典故事,用各种口算来解决出现在故事场景中的问题。这种做法一方面提高和训练了部分学生的基本数字、口算和推理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尝试设计一些形式多样、变化多样的数学计算、习题等学习形式,使之更加灵活、多变。在教学实践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活动丰富有趣,可以激发或培养学生对数学口算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兴趣。

從某种角度看来,教师可以尝试灵活组合各类教学活动,采用听说、目测、口算、卡片图表、口算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等,更有效、更充分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比如可以直接考虑尝试用小火车比赛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心算,看哪位学生能把这辆小火车开得更远。竞争活动能够有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会积极广泛地参加多种形式的口算。

(二)教会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加减法口诀”和“乘除法口诀”是学生学习口算的基础和前提。小学生要掌握“加减法口诀”和“乘除法口诀”,为口头快速准确地进行加减乘除打下基础。而这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强化训练,掌握“口诀表”等基础知识。同时,在口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坚持口算与估算相结合,这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口算的速度和能力。

例如,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后,学生计算“50×2=”后,教师可以变换,如“53×20=,50×29=”,让学生进行估算,达到进一步提升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目的,同时这也能为学生后续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打下基础。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口算方法,如“点数”“连数”“令十法”和“交换加数位”等。其中,“复十法”有“去小数”“分解”等各式各样的算法。每种算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各种算法也有独特的体会。在同类题型的横向对比练习中,他们不仅能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还提升了口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口算习惯

一个良好的、正确的、高效的学习习惯,是进一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优化的保证。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的培训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培养低年级学生逐步养成一些科学严谨的数学口算方法。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进行科学口算训练教育的过程,也是持续且有效地进一步提升低年级小学生扎实地掌握数字和口算基础知识能力的过程。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感知和观察事物普遍比较狭隘和片面。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注意到和观察一些小的抽象的东西,这些事物在他们面前显得比较独立、单一。很多学生在实际进行数学运算时,有时并没有真正看到题目中的每一个数字或符号,他们会随口说出上面一些问题的答案,比如他们也许会把数字公式表中出现的“8”作为“3”,数字符号“+”看为“×”等。

因此,在口算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使小学生逐渐养成认真学习、分析的思维习惯,并找出算术题的规律,避免第一眼看到一些简单的数学题,不进行思考就马上做数学计算。教师要让每位学生都能从小借助学习,逐步培养自己的严谨和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精神,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和勇于实践的学习精神,敢于克服各种挫折,迎难而上,接受挑战,切记千万不要“一时大意”,犯一些低级错误。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

1. 利用课堂提问,让学生抢答口算题。教师可以定期借助多样化的题目,鼓励学生灵活应对,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敏捷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算推理速度。在课堂形式上,教师可以同时选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做到快速答题。例如,教师能够提前准备和布置题目,可以口头提问学生,也可以展示在黑板上,或者直接使用信息化设备进行呈现。总之,教师提供问题,让学生快速完成答案,在班级内形成抢答的氛围,让学生“你追我赶”,提升学生快速进行口算的能力。

2. 提供奖品,激励学生参与口算速成训练。在口算训练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预先设计好的方式,安排发放奖品。教師将设计好的计算题借助教学辅助工具进行展示,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口算中。学生可以将计算结果写在白纸上,其中,教师可以选出每一组学生中做题最快的两名学生,在同一个讲台上互相交叉比对,最终正确率最高那些学生获得奖励。这种鼓励式的训练反复选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3. 分组口算,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口算应试能力。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人数,将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依据这种随机分组的学习组织方式,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试卷的题目,写在黑板或卡纸上,所有学生应严格依据在试卷上的问题顺序,然后开始回答问题。题目的答案统一写在一张卡上,教师分配每组的问题,学生按顺序回答问题。只有当上一题完成后,学生才能重新开始作答,否则学生的作答无效,看哪个小组的学生能最快答完。

在这种以小组制组织的比赛中,获胜队伍中的成员还能够按一定比例获得一定的奖励。学生在参加这种集体系统的训练后,可以进一步提升数学口算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感受到获得数学第一竞赛组荣誉的意义,这样的模式还可以在全校推广,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目的在于让参赛的学生在学习上能够更加积极主动,不仅在数学上有所发展,也能在合作和集体氛围的带动下更好地成长。

4. 巩固基础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在处理学生具体的口算问题时,应强调在整个计算推理过程中,应用数学规则、概念联系和计算问题的重要性,并适时增强例题训练。只有充分保证学生对算法有准确、清晰、完整和深入的理解,学生才能最终学会在整个计算过程中快速运用计算顺序规则,进一步提升实际计算效率。

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初步的数学基础,养成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一张纸上写出一些数值计算推理过程,然后逐步鼓励学生选用竖式的方式进行计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值计算思维习惯,为进一步的科学训练做准备。

5. 加强错题分析。教师应引导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发现并严格记录和处理所有可能出现的数学错误,必须专注于研究经典数学题目中的数值错误,解释它们的一般规律,并专注于它们。例如,学生的基本计算规则可能有些混乱,基本计算方法可能有错误。这些问题也是大多数学生在掌握计算语言技能和提高计算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常见的算法错误。

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和引导每个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算法学习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和分析,始终关注学生出现具体算法错误的实际原因并进行分析,及时制订相关的教育或培训计划,确保和提高其问题解决的相关性,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分析练习,进而不断总结分析计算思路中容易出现或有错误的问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合理的修正,以确保最终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计算和学习分析能力。

总结而言,在当代科技发展的环境下,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仍然很重要。这不仅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对培养他们的核心数学素养也有一定的价值。为了有效、高质量地完成口算能力的训练,教师应当需要注重思维过程的引导,同时采用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的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能力,为他们之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光辉.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J].新课程,2022(01):200.

[2]张琳琳.多样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J].天津教育,2021(35):22-23.

[3]张素芹.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正确率的培养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20(23):30-31.

[4]龚真飞.浅谈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正确率的培养[J].才智,2019(25):118.

[5]李刚友.重视农村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J].贵州教育,2019(01):41-43.

[6]凌慧.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06):76.

[7]李兴林.试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教学效率[J].新课程:上,2015(02):55.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口算能力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浅谈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基于口算能力培养的数学口算教学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