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古文教学策略探究

2024-05-10 15:57仇娟娟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仇娟娟

摘  要:小学阶段教学小古文,旨在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认识到小学古文教学的重要性,并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能力、效率和质量。文章从利用古文故事、导入信息技术、设计讲解活动、引导联想想象、指导古文诵读、利用知识迁移、组织范读活动、注重知识累积八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开展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的价值和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出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小古文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探究与传承小古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整体发展。为此,教师需要正视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的作用,并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开展多样的、趣味的、有效的小古文教学,从而充分体现小学小古文教学的价值。

一、开展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的价值

(一)奠定学生古文基础

小古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古文几乎是古文中最为基础、简单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强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小学阶段的小古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小古文学习习惯,从而为学生后续学习篇幅长、内容多、难度高的小古文提供帮助。

(二)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小古文具有文学美,学生通过学习小古文,可以感受小古文的音律美、意境美和文体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与文学素养。同时,教师開展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对作者的了解来学习、理解和感受小古文,这能使学生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从而为提升学生精神品格与文学素养提供帮助。

(三)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教师引导学生在小学小古文的学习中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能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又能让学生积极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融入小古文教学中,既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又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弘扬民族文化。

(四)提升学生气质品位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一些影响学生成长的信息安全隐患也相伴而生。在小古文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的崇高情怀和美学气质,以提升学生的个人气质与文化品位,同时提高学生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这能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开展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古文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小古文篇幅短小且内容简单,但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没有掌握与小古文相关的知识,小古文的学习难度较大。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小古文的自主性,促使学生理解小古文,结合自身方法克服学习中的难题,教师可以把小古文变成一个简单易懂的故事,并利用故事开展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后讲述小古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司马光》时,可以运用故事《司马光砸缸》展开教学,这样能使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并使学生对小古文课文产生好奇心。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上播放《司马光砸缸》的动画故事,运用视频匹配文字的方式呈现故事内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追问:“你们知道《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吗?”之后,教师还可以提出让学生尝试运用小古文的形式讲述故事。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

(二)引入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小古文教学课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活动,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小古文的水平。信息技术是符合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向学生直观呈现小古文知识。教师可以在小古文教学中适当地融入信息技术,以激发学生小古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促使学生自发学习。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守株待兔》时,首先要意识到学生对这篇小古文内容是有一定了解的,然后可以根据学生对小古文内容的了解展开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通过制作、搜寻等方式完成符合小古文内容的插图,并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展示插图。随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边观察边猜测小古文的内容,这能增加小古文教学的趣味性,并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阅读小古文的方式检验猜测,这能使学生更积极地阅读小古文。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猜想表示一定的肯定,同时鼓励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由此,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展开学习。

(三)设计讲解活动,培养学生自学意识

学生若跟不上教师教学的节奏,就会产生学习的紧张感,这会影响学生学习小古文的质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并且可以让学生迅速地融入课堂的学习中,从而能与教师的教学保持同步。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中扮演教师讲解小古文。学生为了能够在活动中有表现的机会,就会自主进行预习,这样便能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其在课堂学习中会更具节奏。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时,需要知道学生目前的学习能力是不足以支撑他们独立学习小古文的,这就需要教师教授小古文的自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教学问题,如“唯戎不动”中的“唯”是什么意思?“诸小儿”中的“诸”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自行组织学习,用小组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意识。教师可以要求每一小组都派一名学生参加讲解。教师这样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四)引导联想想象,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是较为丰富的,教师可以抓住他们的年龄特点,引导其展开对小古文的丰富想象与联想,由此理解小古文的内容。教师还需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与联想,但要把握好联想和想象的趋势,降低学习难度。教师能提供给学生阐述联想与想象的平台,运用演的方式活跃教学氛围,锻炼学生的表达和表现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精卫填海》这篇小古文的过程中,可以先带领学生观看与《精卫填海》相关的动画视频,并鼓励学生阐述《精卫填海》的内容,这能为学生联想与想象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小古文,再针对其中的难点字词展开教学。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溺而不返”中的“溺”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卡通视频中的情节,并根据情节猜测“溺”的意思。接下来,教师会让学生阅读文章中的注解,从而测试学生的猜想。教师用这种方法进行小古文的教学,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程度。

(五)指导古文诵读,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诵读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小古文的方式,只有方式正确的诵读,才能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提升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语文学习水平。但多数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诵读经验,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诵读小古文,并锻炼学生诵读小古文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通过诵读学习、理解小古文的方法,同时加深学生对小古文的文与意的解读。

例如,学生在学习《囊萤夜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自主学习小古文篇章,增加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信。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习一篇小古文的步骤是什么?”进而指导学生小组结对,合作归纳自主学习小古文的步骤。而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总结的步骤进行再自学。教师需要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如,学生在读懂小古文文意后,教师能请学生解释自己对小古文的理解。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小古文。

(六)利用知識迁移,提升学生学习信心

教师想要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就需要授予学生多元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自学的意识和能力。知识迁移就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教师可以在小古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进行自学,助力学生累积相关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一旦获得自主学习的有效经验,便会提升对小古文学习的信心,随之产生自发性学习。

例如,当教学《铁杵成针》这篇小古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学习法学习,并指导学生迁移学习方法,这能有效锻炼学生运用学习法的能力,并使学生掌握迁移学习法。又如,教师在教学前一篇小古文《囊萤夜读》时,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教材的注释去学习。当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铁杵成针》时,就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可以讲述一下自己学习《囊萤夜读》的方法吗?可以试着运用相同的学习方法学习《铁杵成针》吗?”这样的问题能引导学生感受和实践迁移学习法,提升学生学习小古文的信心。

(七)组织范读活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比较欠缺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使学生运用积极、正确的观念提出感受与想法,这才能完全发挥小古文教学的作用,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可以在小古文教学中组织范读训练,并着重让学生品读重点句子和语段,同时给予学生发表见解的空间,这能提升学生古文审美能力,且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少年说(节选)》时,教师可以组织小古文范读训练,使学生掌握范读方法,并使学生在范读中形成语感,同时体会小古文的韵味,这能为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审美素养打下基础。教师可以设计多个范读任务,并让学生从最简单的任务开始进行训练,这能保障学生进入积极的范读状态,如清晰响亮地朗读整篇小古文、有情感地诵读小古文、加上肢体动作与表情动作诵读小古文等。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读出文章的重点句子和语段,并反复进行品读,同时让学生讲解对句子和语段的理解。教师这样进行教学,可以为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打下基础。

(八)注重知识积累,保障学生学习质量

小学阶段学生的记忆是有限的,只有不断进行复习,学生才能真正地获得所需知识。但是,由于学生自主复习意识不足,也不具备自主复习的能力,导致无法保障学生学习的质量。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时,需要重视小古文知识的积累工作,指导学生积累小古文知识,并根据积累的知识进行复习,这能保障学生复习的质量。同时,教师也可以安排一些有趣的复习活动,保证教学水平。

例如,学生在学习《书戴嵩画牛》一文时,教师可以复习旧课文的方式导入教学,这样帮助学生形成复习的意识。在结束《书戴嵩画牛》的知识教学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展开游戏活动,由此使学生体验语文学习乐趣。然后,教师可以回归课堂,并引导学生总结《书戴嵩画牛》的知识。由于学生缺乏知识积累意识,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总结。这时,教师可以提出摘抄重难点知识,并鼓励学生准备知识积累本,同时引导学生记录虚词、实词、倒装句等小古文知识。教师以此进行教学,可以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小古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等要素,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小学小古文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师只有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学习小古文的积极态度,帮助学生掌握小古文学习技巧,激发学生对小古文的研究和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豪感,才能有效地提升小古文教学的效与质,为学生后续的小古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康云娇.赏诗词文化,品文化百味:试论小学语文古文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02):75.

[2]杨小琴.享古典韵律感诗词情思:小学语文古诗文的高效教学[J].山西教育:教学,2022(04):5-6.

[3]黄春青.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师博览,2021(33):43-44.

[4]潘秀玲.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3(28):25-27.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