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促进市场化发展 量身定制“楚农直通车”

2024-05-02 12:51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直通车信贷湖北省

在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下,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积极践行创新理念,以科技为引领,深入推动金融支农工作,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精准对接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开辟出一条全新的科技金融支农之路。

一直以来,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抵押物、信用信息不完整不规范等问题,是导致其融资困难的核心症结。针对这种情况,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湖北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和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等12 家省级银行机构共同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平台湖北版——“楚农直通车”。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全面、精准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形成科学的信用评估模型,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难题,使得金融资源得以更公平、更有效地流向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领域,奋力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湖北样本”。

打造“楚农直通车”,统一“码上”办事

针对各金融机构贷款码众多、针对性不强的情况,分别为12 家银行机构设计专属二维码,统一通过“楚农直通车”对外提供服务。

通过“楚农直通车”二维码链接农业经营主体、银行和省农担公司,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专线接口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并跟银行业务系统进行接口直连。

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楚农直通车小程序提交贷款需求后,利用整合的农业经营主体相关的农险信息、贴息信息、财政投入信息以及农业担保信息,对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相对丰富的画像描述,帮助金融机构更加快捷、准确评估贷款申请主体的信用及贷款相关资质信息,减轻金融机构审贷工作难度,提高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成功率,同时促进全省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发展。

»“楚农直通车”小程序

组建金融机构联盟,保障金融供给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会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北省分行等12 家银行机构和湖北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常态化服务合作协议》,保障金融产品的多元供给。

同时为了激励各家金融机构进行主动营销,促进“信贷直通车”的市场化发展,分别针对12 家金融机构发放专属二维码,支持营销专属贷款客户。并通过贷款贴息等各项政策支持鼓励银行展业。各银行推出专属产品,如工行兴农茶叶贷、湖北农信虾稻贷、民宿贷等。

搭建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库,汇拢数据资源

在农业农村部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系统框架下,构建湖北地方版“信贷直通车”平台,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和全国平台对接并接入湖北省农业保险、农业贴息、财政投入和农业担保数据,构建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名录和主体画像。

平台上线以来,通过系统对接的方式接入农业保险数据28 万条,贷款贴息数据2 万条,产业链财政投入数据2 万条,农业担保数据3 千条。

同时“楚农直通车”平台和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平台进行对接,通过接口方式接入全省大数据能力平台,按需调用公共政务数据,包括工商、司法、税务、不动产、公共事业缴费、市场监管等十大类两百多项数据,进一步丰满了农业主体信用画像,为银行产品的精准服务提供了有力抓手。

注重推广,应用在实

在“三农”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加有力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

在系统推广方面聚焦湖北优质稻米、生猪、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蔬菜(食用菌、莲)、家禽及蛋制品、茶叶、现代种业、菜籽油、柑橘、道地药材等十大农业产业链,通过一体化金融服务模式,全方位服务供应链客户发展优势产业。

在鄂西南武陵山茶产业集群所在地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工行湖北省分行成立专班对“茶产业链”开展深入调研,量身定制“兴农茶叶贷”特色场景融资方案,并融入“楚农直通车”业务链路中,以县域茶企等经营主体为对象提供线上线下综合金融服务,让客户充分享受自主提款、随借随还等实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楚农直通车”平台上线一年以来已有42390 户各类农业主体注册,其中农业企业7012 户,家庭农场4120 户,农民合作社1933 户,农户29325 户。

平台共收到41385 笔有效信贷融资申请,已发放10548 笔贷款,共91.07亿元,平均融资利率在3.5%~4.5%,低于同期其他涉农贷款利率,在已发放的贷款中,金额在50 万以下的普惠型贷款占比68%,体现了平台的优势。

»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茶产业链”专班深入推广“楚农直通车”

猜你喜欢
直通车信贷湖北省
直通车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微博直通车
微博直通车
微博直通车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