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农业信贷新动能
——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引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

2024-05-02 12:51刘月姣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农担直通车活水

|本刊记者 刘月姣

»2021 年6月,“信贷直通车”活动亮相《新闻联播》

»广东省肇庆市辖内六家农商银行向“信贷直通车”代表集中授信

朱新冈是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朱家崖村党支部书记,一直从事大棚建设和蔬菜种植。2021 年,打算投资新建5 个大棚的他遇到了资金周转难题。

“当我一筹莫展时,了解到农业农村部正在开展的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以下简称‘信贷直通车’),通过线上扫码申请,我获得了110 万由山东农担公司担保的贷款,不仅办理速度快、利率低,还能享受财政贴息。”朱新冈表示,“蔬菜还得靠规模化种植,当年我就迎来了大丰收,尝到了产业升级的甜头,享受到‘信贷直通车’和农担担保的贷款后,我一直鼓励村民办理,得让大家伙一块增收致富。”

2022 年,朱新冈又联合村委会商量着把本村岭子南的空地腾出来,建设高标准大棚。他再次通过“信贷直通车”扫码提出了贷款申请,有了山东农担公司的担保,很快就有多家银行找上门来,他又以低于市场的利率顺利获得了200 万贷款。

这是“信贷直通车”惠农的喜人景象。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抵押担保难、经营规模小等原因,贷款难、贷款贵成为困扰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瓶颈问题。“信贷直通车”驶入乡村路,激发了农业信贷新动能。“信贷直通车”的运行机理是怎样的?其畅行的奥秘是什么?未来又将开向何方?

搭建赋信平台 架起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直报渠道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党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部署安排,2021 年5 月,农业农村部启动“信贷直通车”活动,即运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收集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由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服务,对接银行发放贷款,探索形成了“经营主体直报需求、农担公司提供担保、银行信贷支持”的直通车服务模式。

周登平是重庆火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在重庆市奉节县经营脐橙产业。“一次,我参加了县农委组织的‘信贷直通车’宣传活动,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扫描二维码进行了申请。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工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就电话联系了我,并上门进行了沟通。几天的时间,贷款就到了我的卡上,真没想到放款这么快,操作这么方便,100 万元的贷款,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周登平一次偶然的尝试换来了这样的惊喜。随后,在遇到资金周转难题时,周登平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信贷直通车”,现在他已经成为“信贷直通车”的老用户了。

“‘信贷直通车’平台推荐来的客户资料经过了农业农村部门数据库的核验,是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我们金融机构都会‘高看一眼’、优先处理。”工商银行普惠金融部董磊表示,“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完整的信用记录,我们对农户信用评价存在难度。‘信贷直通车’的开通为我们精准锁定客户提供了便捷。”

通过释放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示范主体白名单等涉农数据价值,“信贷直通车”在金融机构与农业经营主体间搭建了数据增信的桥梁,推动实现金融机构与农业经营主体“面对面”对接,金融资源“点对点”直达,有效助力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跨越“贷款难”的第一关,即缺乏便捷可信的贷款渠道和贷款产品。

»银行客户经理对“信贷直通车”申请客户开展现场尽调

作为首个政府部门为农业经营主体搭建的信贷服务平台,“信贷直通车”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以政府信用为农民增信,既增强了农民获得贷款的信心,又增强了银行为农民发放贷款的信心。

截至2024 年3 月底,已有383.34 万个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信贷直通车”申请贷款,申请金额6586.65 亿元,金融机构累计授信173.83 万笔,授信金额4137.24 亿元。数据的背后,是资金活水流向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供、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休闲农业、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高素质农民发展等“三农”发展重点领域,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澎湃的金融动力。

基于良好的服务效果,“信贷直通车”被广泛宣传并得到多方认可。开通当年6 月,“信贷直通车”活动亮相 《新闻联播》,11 月,被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收录;12 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案例入选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官网主办的“我为群众办实事”经验做法征集活动;2022 年7 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案例”入选农业农村部2021 年金融支农十大典型案例……

激活农担力量 撬动优质金融资源投入农业农村

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三五斗”优质食味稻联合体的水稻种植基地,麦苗翠绿,接连成片,理事长葛忠奎正在仔细地查看麦苗的生长情况。“4 月份长出麦穗,5月底就能成熟收割,种植基地将近3000 亩,预计产量在900 斤一亩左右。这多亏‘信贷直通车’为我们提供了300 万元贷款,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难题。”葛忠奎说道。

2010 年,葛忠奎创办了扬州中月米业有限公司。如今,该公司已是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然而,中月米业却曾一度面临生死存亡,葛忠奎为他人担保被牵扯进债务纠纷,公司无法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资金周转困难。江苏农担扬州分公司在客观调查分析企业经营情况和企业负责人信用情况后,为公司提供担保,帮助其获得了300 万元信贷资金,使企业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一直以来,缺乏有效抵押物是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拦路虎”。“信贷直通车”引入了“国家担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出信贷申请后,“信贷直通车”利用系统直连,将相关信息全量推送给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由省级农担公司会同其合作金融机构,优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服务,提供授信支持。通过担保分险,提高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的可获得性,克服了“商业担保”长期以来在“三农”领域遭遇的高风险、低收益、商业不可持续问题。

广西农担公司创新推出针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与农户利益连接紧密的龙头企业或龙头企业签章推荐的上下游农业经营主体量身推出贷款担保产品——“桂农担—龙头保”;重庆农担公司聚焦柑橘、榨菜、生猪等重点产业集群,创新开发了多个专项担保产品,建起了“市级总部+10 个区域性分公司+县级办事处+镇乡+村”五级服务体系;浙江农担公司联合银行推出“浙里担·粮农贷”助力农业经营主体获得低利率的粮食生产贴息贷款……

做好担保环节产品和服务创新是农担体系撬动信贷支持的关键点。各级农担公司积极创设特色担保产品,优化担保服务流程。“信贷直通车”开通伊始,国家农担公司就印发《关于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担保直通车活动的通知》,指导各省级农担公司建立专项对接联络机制,开发配套专项担保产品,并按周开展“信贷直通车”省级农担公司业务活动分析调度。

江苏农担积极配合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制定了“新农直通贷”产品管理办法,将直通车内化到公司农担业务流程,分别从业务模式、操作流程及要求、风险处置及责任追究等三方面明确了产品内容,为“信贷直通车”活动提供业务支撑。

北京农担公司副总经理张连宝介绍,在平谷区首场“信贷直通车乡村行”活动中,公司制定了担保费率优惠、快速审批通道,融资方案、融资补贴政策、财务管理咨询服务,产销对接等一系列送惠下乡服务内容,通过面对面普及金融知识、提供信贷辅导、强化资金支持等方式,为农民送去实惠。

在着力创新担保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农担公司着力建立与银行的风险共担机制,共同撬动优质信贷资金投入农业农村。

安徽农担将本省“春风行动”升级对接至“信贷直通车”活动,与农业银行第一时间联动审核、快速审批、云端授信、线上放款。在风险管理方面,农户单户在保余额2000 万元及以下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如出现代偿,由承办县(市区)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承担40%,安徽省担保集团承担30%,银行承担20%,所在地财政分担最后的10%。

通过建立银担紧密合作、风险共担的机制,“信贷直通车”有效破解了“三农”领域抵押物缺乏问题,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息搜集成本,减少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撬动了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

强化数据赋能 构建农村金融科技服务生态

数据时代,产品设计与大数据技术结合势在必行。

针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关键信息缺失、信息共享困难等问题,“信贷直通车”突出数据增信功能,推进了各部门间涉农信息共享,通过大数据为农业经营主体精准“画像”,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提供了有力的信用支持。

发挥数据赋能作用离不开高质量的数据支撑。在全国层面,“信贷直通车”直连了农业农村部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市场监管总局红盾系统、汇集了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直属的中银保信公司农业保险数据,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身份真实性、用途合规性以及资金额度与生产规模适配性进行自动校验。

在各地,“信贷直通车”强化政、银、担等多维度数据的互联互通。当前,农业农村部通过指导各地建立地方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各类金融机构推动“信贷直通车”业务与本行金融支农业务协同发展,将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农担公司、金融机构数据集聚到平台。

“我们在‘信贷直通车’的框架下,构建了湖北地方版‘信贷直通车’平台。在和全国平台对接同时,我们接入了湖北省农业保险、农业贴息、财政投入和农业担保数据,也与全省大数据能力平台实现对接,能够按需调动工商、税务等10 大类200 多项公共政务数据,能够多维度刻画农业经营主体‘画像’。”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财务处二级调研员陈军介绍说。

目前,福建、湖北、安徽、四川、河北、浙江等8省已建立地方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农行、工行、交行、邮储等银行及12 家省级农担公司融合业务也已全面铺开,由“信贷直通车”提供涉农信息库标准化核验服务;同时,高素质农民培育、头雁等“信贷直通车”行业专版,为支持“三农”领域重点群体提供信贷服务保障。

当前,城乡金融资源部分不均衡,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多为农商行、村镇银行。因物理网点运维成本高,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在农村网点不多。“综合运用‘信贷直通车’平台的农业保险、农业补贴等数据,能够帮助我们掌握农业主体和项目的具体信息,减少了获客和服务成本,提升了放款效率。”农业银行农户金融部农户信贷处卓金刚表示。

大数据的运用,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服务等优质金融资源进入农业农村开辟了通道。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金雄厚、成本较低、科技领先、资源丰富,其进入将对改变现有农村金融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将有效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成色,为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作出有益探索。同时,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也驱动涉农信贷投放从依赖抵押到注重信用转变,为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打牢“地基”。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数据治理激活数据潜能。”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完善主体身份、土地、补贴、保险等数据,并探索开展县级涉农数据获补增信助贷综合试点,夯实“信贷直通车”数据增信功能。

猜你喜欢
农担直通车活水
直通车
讲好为农故事 扛起为农担当
◆全国农担体系累计担保金额突破5000亿元
中央财政支持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中央财政支持全国农担体系成效显著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如何从阅读教学中寻找「活水」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微博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