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素质农民搭上“信贷直通车”

2024-05-02 12:51陈婉铃范楷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直通车高素质农村部

|文/陈婉铃 范楷

2020 年,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启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0 多亿元转移支付资金支持省、市、县培育高素质农民,在提升农民技术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素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的实施范围已覆盖全国37 个实施单位的2034 个农业县(市、区、场),培育出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壮大、年龄下降、学历提升,“有人种地、有人兴村”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民的经营理念逐步增强,资金需求已不局限于传统种植,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由于农民缺合格抵质押物和便捷信贷渠道,金融机构缺信用信息、缺评价体系等原因,农民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023 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显示,2022 年,52.34%的高素质农民有贷款需求。其中,86.76%的高素质农民成功获得贷款,比2021 年提高了13.78 个百分点,获得贷款的占比大幅增加。在有贷款需求的高素质农民当中,只有19.06%的贷款需求满足程度超过2/3,26.12%的贷款需求满足程度为1/3~2/3,41.59%的贷款需求满足程度不足1/3。高素质农民贷款满足程度依然偏低,亟待进一步加大对高素质农民的金融扶持力度。

为助推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难题,2021 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以下简称“信贷直通车”),打造“主体直报需求、农担公司提供担保、银行信贷支持”直通车服务模式。同年《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关于开展高素质农民专项信贷服务活动的通知》发布,专门面向高素质农民开展专项信贷服务活动。“信贷直通车”活动开展以来,政策覆盖面不断拓宽,重点领域专项服务不断强化。支持对象从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逐步覆盖高素质农民、种养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企业(含国有农场)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如何让高素质农民顺利搭上“信贷直通车”?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统筹形成工作合力

农业农村部于2021 年推出这项金融支持三农的利好政策,各省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立足实际需要,积极动员部署,采取培训会、推进会、线上直播等多种形式,组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了解金融知识、申报融资需求。通过“信贷直通车”平台,审核身份基本情况、贷款用途、用贷额度等信息,汇集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等涉农主体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农业农村部对各省上报的新型经营主体数据、贷款需求信息按周开展调度监测。符合条件的高素质农民由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提供担保服务,并对接银行发放贷款,给予额度、期限、利率合理优惠。

加快数字金融创新运用

高素质农民开展专项信贷服务活动由“云上智农”平台提供数据支撑,参加过高素质农民培育并已录入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学员均可以在云上智农APP首页通过“高素质农民专项信贷申请入口”填写金融需求信息、基础信息和经营信息,如“贷款申请金额”“资金用途”“是否有可提供的抵押担保”等。通过高素质农民主体基本信息、产业规模、培训需求、年产业值等信息对“信贷直通车”主体有效增信,为提升授信额度和做好贷后管理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3 年12 月31 日,通过高素质农民专项信贷服务活动累计申请贷款20.27 万笔,申贷金额485.07 亿元,核验匹配笔数18.11 万笔,核验匹配率89.34%。信贷申请推送金融机构办理笔数20.02万笔,金融机构办结11.39 万笔,办结率56.89%。实现授信9.09 万笔,授信率79.81%,授信金额达到257.15 亿元。引入农业发展资金活水,切实有效助力高素质农民补充生产流动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增设金融相关培育内容

农业农村部每年下发关于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面向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全面开设综合素质素养课程,明确要求将“金融信贷保险”纳入培育内容。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后台显示,自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实施以来,“农村金融担保”“信贷融资”等相关课程的培训班及培训人数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高素质农民对“农村金融担保”“信贷融资”方面的需求正逐年增长。

2021 年以来,各地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部署要求,制定信贷服务方案,发布通知、建立体系、开发产品、汇总审核、发放贷款,在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

发挥制度优势,做好顶层设计。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与河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发挥双方联动支农优势,发布《关于加强高素质农民融资担保服务的通知》,面向高素质农民中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小微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优惠担保费率,建立“绿色通道”,提高放款效率,及时快速满足高素质农民的融资需求。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农牧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印发《关于开展高素质农牧民专项信贷服务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高素质农牧民专项信贷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大对全省参训高素质农牧民群众金融扶持力度,促进农牧民创业增收,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开展专项活动,开发专题课程。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与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面向各市农业农村局和省农担公司各市管理中心下发《关于开展农民专项信贷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各培训机构在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上加强相关惠农政策宣讲,加大信贷直通车——高素质农民专项信贷”服务活动、山东农担“客户直通”金融助农服务活动两项农民专项信贷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广大高素质农民知晓活动内容,符合条件的积极进行申请,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江西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为高素质农民培育开发专题课程,从农业融资渠道优选、农业融资应知应会、农业融资注意事项等方面,结合农业生产场景进行详细讲解,树立“新农人要贷款,有困难找农担”的理念。在江西全省开展省县(市、区)各级联动、线上线下联动、课前课中课后联动和内宣外宣联动,确保高素质农民专项信贷服务活动的金融担保支持落地见效。

支持绿色项目,开展针对性评估。贾书鸿是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学员,曾于2020 年参加河北省农业经理人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完成了为期15 天的线上线下融合培训。贾书鸿所经营的公司主营苗木、农作物种植及无害化收集转化为资源利用等业务。2023 年,公司为完成合同、保证正常生产,需4000 余万元资金购入一批苗木,通过资金自筹,仍存在2300 万元的缺口。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育学员的贾书鸿通过“信贷直通车”申请贷款,永清农商银行(永清县农村信用联社股份有限公司)秉承着支持绿色环保项目,促进节能减排的方针,对其申请的2300 万元金额全部授信,远远超过通知文件中贷款额度,这是高素质农民授信额度里最高的一笔,有效缓解了小微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培养高素质农民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基础,强化金融支持是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的有力保障。下一步,还需持续加大金融助农力度,让广大高素质农民享受到更有效、更便捷、更精准的金融服务。一是科学创设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加大对高素质农民的政策倾斜力度,为保障高素质农民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助力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二是深化政银担企合作,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协同推进政策落实,形成多渠道融资、全方位联动新格局。不断拓宽高素质农民融资渠道,进一步畅通专属绿色通道,切实增加信贷资金供给。三是创新信贷服务模式,加强涉农数据共享,应用大数据服务精准授信,建立在线化、标准化、便捷化的信贷服务模式,提高信贷投放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让数据多跑路,农民少跑路。四是加强培育跟踪服务,持续组织专题培训活动,邀请政府、银行、担保等专业人员解读“信贷直通车”等金融支农政策,积极组织参与“信贷直通车”支持高素质农民信贷服务专项行动,培育一批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综合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复制推广有效做法和宝贵经验。

»银行工作人员上门了解农产品生长销售情况

猜你喜欢
直通车高素质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明确一季度重点工作
直通车
农业农村部: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农业农村部举办第77期每月讲坛
2019年农业农村部展会计划
微博直通车
微博直通车
微博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