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

  • 阿姆河盆地别什肯特坳陷及邻区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勘探意义
    为阿姆河盆地中下侏罗统海陆过渡相煤系是天然气主力烃源岩,为腐殖型干酪根,处于高热演化阶段,以生气为主,生烃灶位于盆地内部穆尔加布坳陷和扎翁古兹坳陷,生成的天然气向盆地东北缘断阶带运移成藏。戴金星等[9]认为阿姆河盆地中下侏罗统与中国西北地区诸多盆地中下侏罗统具有成因联系,并形成一个横贯中亚的巨型煤成气聚集域。阿姆河盆地中下侏罗统为一套碎屑岩沉积,几乎在整个盆地内都有分布[7-8,10]。同时,中下侏罗统自身也是一套含油气系统[8,11],已发现了一系列小型

    天然气工业 2023年10期2023-11-15

  • 准噶尔南缘中段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沉积古环境分析
    ,中段新生代的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具有良好的油气开发潜力,对该时期的古环境认识有多种观点。对上侏罗统沉积时期的古环境认识有2种,有研究者认为气候干旱[1],但也有研究者认为气候湿润[2]。对下白垩统沉积时的环境认识主要有2种,有学者认为气候干旱[2-3],而又有学者认为气候湿润[1,4]。由此可见,对准噶尔南缘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古环境认识很丰富,但研究结果存在矛盾。沉积环境能影响岩层中元素的聚集和分散,导致元素的分异作用,所以元素的差异性分布能判别古环境特

    中国锰业 2022年5期2023-01-04

  •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沟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矿区内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玛尼吐组(J3mn)、白音高老组(J3b)、白垩系下统梅勒图组(K1m)及第四系(Q)冲积物、残坡积物等。1.1.1 侏罗系上统(J3)1.1.1.1 满克头鄂博组(J3mk)。该地层是区域内上侏罗统最下部层位,区内出露面积较小,主要出露于西北部及东南角。岩性主要为灰白色流纹岩、绿灰色紫灰色粗面岩、绿灰色火山角砾凝灰岩、灰白色深青色玻屑凝灰岩、灰白色清灰色火山角砾岩,夹青灰色薄-微薄层泥岩。该套地层与上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15期2022-12-18

  • 胜北构造带致密气成藏机理及富集规律
    钻探多口井,在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三间房组、上侏罗统喀拉扎组及白垩系获得低产油气流[4-5],随着水平井和体积压裂提产技术的应用,胜北构造带在中侏罗统陆续获得重大突破,胜北2号构造钻探的胜北502H、胜北503H井获得高产油气流。从胜北已钻井试采结果可知,均具有自然无产能、直井改造低产、异常高压的特点,油气分布普遍具有“上油下气”的规律。前人研究认为,七克台组以下地层中的油气来自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七克台组以上的浅层油气来自七克台组湖相泥岩烃源岩

    特种油气藏 2022年5期2022-11-22

  • 塔里木盆地中下侏罗统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
    里木盆地已在中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上新统发现了萨瓦布齐、巴什布拉克和日达里克铀矿床以及塔里克、布雅等十余个铀矿点,但是与北方其他沉积盆地相比,其砂岩型铀矿勘查程度还很低,找矿潜力较大[1-2]。前人通过铀成矿主控因素的总结,分别建立了“三期五阶段的构造-铀成矿模式”和“构造控矿成矿模式”等[1,3-4]。塔里木盆地早中侏罗世为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条件[5-7],形成了一套重要的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建造[5,7],具有形成砂岩型铀矿床的潜力,也是塔里木盆地砂岩型铀矿

    铀矿地质 2022年5期2022-10-09

  • 北京自然博物馆里的中华侏罗
    哺乳动物——中华侏罗兽的化石。2009年,考古学家在我国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发现了一块化石。这块化石里有某种动物的不完整头骨、部分头后骨骼、完整的前肢骨骼,还有毛发等软体组织印痕。经过鉴定,该动物为中华侏罗兽,生活在距今1.6亿年前的晚侏罗纪时期。虽然化石中没有中华侏罗兽的后肢骨骼,但是考古学家根据其他原始树栖动物的特点对中华侏罗兽进行了复原。复原后的中华侏罗兽就像一只很小很小的老鼠。根据它的前肢结构及牙齿特征,考古学家判断它具有攀爬能力,是个“爬树小能

    小雪花·成长指南 2022年5期2022-07-20

  • 柴达木盆地东段中、新生代沉积迁移规律及原型盆地性质研究
    盆地,其中早、中侏罗世为伸展断陷盆地,晚侏罗世—白垩纪发育挤压型盆地[7-12]。针对新生代盆地性质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认为具有挤压性质的坳陷盆地或前陆盆地[1,8-9],其二认为前期具有拉张性质的伸展盆地而后期具有挤压性质的盆地[13]。因此,对于中、新生界分布、沉积迁移变化及原型盆地性质演化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性认识。为此,本文以柴达木盆地东段的红山、霍布逊凹陷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汲取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中、新生界野外地质露头追踪、钻井(孔)资料分析、

    沉积学报 2022年3期2022-06-04

  • 内蒙古发现全球最早侏罗纪花蕾
    道虎沟发现了中晚侏罗世地层的花蕾——侏罗花蕾,这是迄今全球最早的花蕾化石记录。此次发现的化石相较于此前发现的化石材料具有无法替代的优点:侏罗花蕾不仅有花蕾,而且有直接相连的果实、枝,以及叶留在枝上的痕迹。研究表明,侏罗花蕾的茎叶不同于已知的任何裸子植物。侏罗花蕾是和其果实直接相连的。如果分别保存,按照古植物学家的操作规程,二者会被认为是属于不同的植物。但它们在侏罗花蕾中的直接相连打破了人们原来的认识,也使人们对侏罗花蕾的身份审慎起来。

    科学24小时 2022年4期2022-04-16

  •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陆相页岩气研究现状
    系调整中,柴北缘侏罗系陆相页岩气逐步成为我国页岩气研究的热点,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柴北缘侏罗系陆相页岩气的成藏机理进行总结,确定柴北缘下侏罗统累计厚度在20~1200m,埋深在3000~16000m,TOC在0.5%~4.5%之间,Ro在0.19%~6.5%之间,中侏罗统累计厚度在50-350m之间,埋深在200~10000m之间,TOC在0.05%~5.5%之间,Ro在0.5%~1.6%之间,有机质类型皆以Ⅲ型为主,脆性指数均值在29.6%~74.4%之间

    内江科技 2022年1期2022-02-21

  • 阿姆河右岸区块侏罗系盐下碳酸盐岩油气动态成藏过程研究
    .2×108t,侏罗系盐下碳酸盐岩是主要的油气富集层系[1]。在盐下碳酸盐岩中发现的油藏以小型油藏和气藏周围的油环为主,分布于盆地布哈拉阶地和查尔朱阶地北部,储层地温小于80 ℃、埋深为700~1 800 m 的地区是含油气藏主要发育区[2-3]。阿姆河盆地盐下发育2 套烃源岩:中下侏罗统含煤碎屑岩以III—II 型干酪根为主,已进入生气窗;上侏罗统海相泥灰岩和泥岩以I—II型干酪根为主,但对于其处于生油窗还是生气窗尚存在争议[4-5]。苏联学者对盆地内布

    海相油气地质 2022年4期2022-02-10

  • 羌塘盆地昂达尔错古油藏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
    为古油藏油源为下侏罗统曲色组油页岩;秦建中[15]和南征兵等[16]认为古油藏油气来源于上侏罗统索瓦组和中侏罗统夏里组地层;汪双清等[17]认为油源为混源,上三叠统肖茶卡组地层是其主力烃源岩之一。油气充注方面,王成善等[8]认为羌塘盆地在晚侏罗-早白垩期和新近系至今发生了两次生排烃过程,昂达尔错古油藏是初次生油的产物;李俊威等[18]认为昂达尔错地区在晚侏罗-早白垩期存在两期较大规模的油气充注,古油藏主要形成于第二次油气充注;夏国清等[19]提出该古油藏存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2年33期2022-02-03

  • 四川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
    纵向上自震旦系至侏罗系具有20多个产层[6-7],其中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浅层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埋藏浅、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在四川盆地陆相天然气勘探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川西坳陷沙溪庙组已有大量油气发现,勘探结果及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沙溪庙组天然气主要有两套烃源岩,即下伏的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8-12],勘探实践证实了断层对沙溪庙组油气成藏的重要作用,川西南部地区平落坝、大兴场、苏码头等气藏的发现证实了逆断层具有沟通作用[13],整体具有

    中国石油勘探 2021年6期2022-01-07

  • 中亚曼格什拉克盆地含油气系统分析
    入热沉降阶段,至侏罗纪末形成了浅海相石灰岩沉积。早白垩世,经历了一次短暂抬升之后,又再次发生热沉降。晚始新世以来,由于受到阿拉伯板块与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的碰撞,盆地内产生了多期变形、抬升和侵蚀。(2)沉积地层特征曼格什拉克盆地是在三叠纪裂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克拉通凹陷盆地,从下而上,盆地内主要发育了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地层。下-中三叠统主要形成于泻湖、泻湖—浅海、浅海沉积环境中,上三叠统地层除浅海相外,有湖泊相及冲积扇相。下侏罗统为有河流相、湖泊相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16期2021-08-31

  • 皮糙肉厚的恐龙也有敏感肌
    演化而来的。  侏罗猎龙(未成年)与人类的体型对比侏罗纪的袖珍杀手大部分恐龙是长鳞片的,其中就包括了侏罗猎龙。侏罗猎龙个头非常小,全长只有0.7米,体重在1千克左右,比一只家鼠大不了多少。侏罗猎龙的化石发现于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地层正是著名的索伦霍芬石灰岩层。说起索伦霍芬石灰岩层大家一定不陌生,这里可是享誉全球的古生物化石产地,米黄色的石板上保留了大量精美的古生物化石,其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始祖鸟、美颌龙、喙嘴龙等等。侏罗猎龙的化石秉承了索伦霍芬石灰岩层的

    知识就是力量 2021年2期2021-03-18

  • 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地区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及成矿潜力分析
    木盆地北缘中、下侏罗统含煤碎屑岩建造中发现了一批砂岩型铀矿点、矿化点及铀异常点和异常带[7-11],表明柴北缘地区中、下侏罗统具备砂岩型铀成矿的基本地质条件,但该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至今仍未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核工业地质系统相关单位加大了对柴北缘地区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的投入力度,相继在中、下侏罗统含矿目的层中发现了多个铀矿化孔及异常孔。其中在鱼卡地区中侏罗统含矿目的层中发现铀工业孔1 个,矿化孔8 个、异常孔13 个[8-10],表明该区中侏罗统含矿目

    铀矿地质 2020年3期2020-05-14

  • 深层碎屑岩储层次生高孔带发育特征及成因 ——以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下侏罗统为例
    哈盆地台北凹陷下侏罗统是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随着勘探与开发的持续推进,拓展盆地下侏罗统油气接替领域尤为重要。通过对该盆地台北凹陷不同区带成藏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台北凹陷下侏罗统具有优越的油气地质条件[12-17]。近年来,勘探实践也揭示了该区良好的油气勘探势头,有多口井在下侏罗统获得工业油气流,如胜北洼陷H8 井测试获得日产油量3.22 m3,H801 井测试获得日产油量11.25 m3;丘东洼陷JS1 井测试获得日产油量10.9 m3、日产气量1.5×1

    天然气工业 2020年11期2020-04-14

  •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上三叠统—中侏罗统物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元。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库车坳陷东部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局部发育扇三角洲[6-12]。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T3t)主要为一套灰色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灰色泥岩、灰黑色碳质泥岩及煤层互层;下侏罗统阿合组(J1a)主要为一套厚—巨厚层灰色和浅灰色含砾粗砂岩、粗砂岩、中砂岩及细砂岩夹薄—中层泥岩;下侏罗统阳霞组(J1y)主要为一套薄—厚层浅灰色砾岩、含砾粗砂岩、中砂岩夹薄层碳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J2kz)主要为一套煤层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20年2期2020-03-26

  • 鄂尔多斯盆地北西缘伊和乌素地区CSAMT勘查效果评价
    界三叠系(T)、侏罗系(J)、下白垩统(K1)及第四系[5-8],以下主要对侏罗系与下白垩统进行重点叙述。侏罗系主要发育有中侏罗统延安组(J2y)、直罗组(J2z)及上侏罗统安定组(J3a)。中侏罗统延安组下部及上部为绿色、黄绿色、灰色含砾粗砂岩,中部为灰色、黑色、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灰黑、浅灰色粉砂岩、煤层及煤线,厚50~250 m,最厚可达450 m。中侏罗统直罗组上段以泥岩、粉砂岩为主,下段以中、粗砂岩为主,为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主要的赋矿层位。上侏罗

    矿产与地质 2020年6期2020-03-03

  • 导水裂隙带内充水含水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研究
    叠纪山西组煤层和侏罗纪煤层以及开采南方侏罗纪的煤层中,这些煤层顶部常有厚层砂岩和砾岩[1]。煤炭科学研究院刘天泉院士等提出了覆岩破坏学说,将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分为“三带”, 由下至上依次为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沉降带[2]。弯曲沉降带是阻水带,冒落带和裂隙带统称导水裂隙带,若这“两带”的高度之和大于等于开采煤层与其顶板含水层的距离,则顶板含水层中的水就会通过顶板裂隙涌入采掘工作面或巷道[3-5]。济宁三号煤矿位于济东煤田东南部。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

    山东煤炭科技 2019年7期2019-07-30

  •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中下侏罗统储层特征及成藏组合模式
    多口井中生界中下侏罗统(J1+2)砂岩、火成岩获得新的油气突破,再次开启中生界油气勘探新研究。但由于早期资料缺乏等原因,沉积储层成果认识已无法满足当今精细化勘探的需求,基于此,在2000km2三维地震资料(含小面元高密度三维资料195.05km2)、11 口新钻井资料及分析化验资料补充基础上,以王官屯、枣园等重点地区中下侏罗统辫状河砂体及浅水三角洲砂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储层特征、储集物性主控因素、有利区综合预测及成藏组合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油气的勘

    中国石油勘探 2019年6期2019-04-03

  • 地质学
    ——以四川盆地下侏罗统为例何发岐,朱彤摘要:目的:与北美成功开发页岩气相比,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中的页岩气以赋存于陆相沉积中为基本特点,也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新的重要领域。通过老井复查和重新评价,已在川东建南、元坝地区获得页岩气工业气流,展示了下侏罗统页岩气良好的潜力和可采性。在四川盆地下侏罗统页岩气形成条件研究、页岩气可采性关键控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页岩气选区评价标准,进行有利区块优选。方法:采用有机碳丰度、孔隙度、渗透率和X-衍射矿物组分等测试技术,对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9年15期2019-01-28

  •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深水区布劳斯盆地油气地质特征研究
    覆盖层为:(1)侏罗系—下白垩统裂谷层系,主要为一套海陆过渡相和陆源海相三角洲沉积;(2)早白垩世至今被动大陆边缘层序,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和浊积砂岩沉积[3]。现有的勘探表明布劳斯盆地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而石油发现很少,盆地还没有进入油气生产阶段。目前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盆地的Caswell凹陷和Yampi陆架区域,已发现的大型油气田主要集中在Caswell凹陷区域。关于盆地生烃条件、储层特征、盖层特征、圈闭、油气运移等油气成藏基本条件的研究很薄弱,目前仅局限

    地下水 2018年1期2018-04-20

  • 敦煌盆地东部侏罗纪原型盆地探讨
    北京敦煌盆地东部侏罗纪原型盆地探讨侯旭波1,王金铎1,刘国宏1,刘卫彬21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 东营2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以敦煌盆地东部各凹陷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侏罗纪盆地构造格架及沉积充填特征,恢复了其原型盆地。研究结果表明:侏罗纪之前,敦煌盆地与周边盆地具有相似的演化背景,至三叠纪末期,盆地“三山夹两坳”的构造背景初步形成;早侏罗世,敦煌盆地发生断陷,形成一系列彼此分割的小型凹陷,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湖沼相粗碎屑沉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7年6期2017-12-23

  • 天然气运移有机-无机地球化学示踪指标 ——以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侏罗系气藏为例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侏罗系气藏为例叶素娟1,朱宏权1,李嵘2,杨映涛1,黎青1(1.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 610041;2.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 610081)以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侏罗系气藏作为研究实例,通过分析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结合地层水化学特征、储集层中自生矿物碳、氧同位素组成以及流体包裹体特征,提出了C1/C2值、N2含量、芳烃/烷烃值、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地层水矿化度及水化学特征参数、储集层中自生方解石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7年4期2017-09-03

  • 甘肃敦煌盆地五墩凹陷致密油成藏地质条件
    底埋深大,中、下侏罗统较厚,是一个生油潜力较好、储层致密的自生自储式油藏类型,为中国一个油气勘探新区。全面分析了五墩凹陷侏罗系致密油储集层的成藏地质条件,并对其勘探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五墩凹陷中侏罗统中间沟组—下侏罗统大山口组湖相泥岩、砂砾岩碎屑储集层构成了对致密油形成非常有利的源储共生关系;中侏罗统中间沟组—下侏罗统大山口组总有机碳平均为326%,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处于成熟阶段,具有较好的生油潜力;碎屑岩储集层以原生孔隙为主,为超低孔—低孔、超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7年2期2017-04-10

  • 鄂尔多斯盆地纳岭沟铀矿床粒度和古水动力特征
    ,共采集目的层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下亚段的粒度样品47个,对47个粒度样品进行统计和数据整理后,得出相应的CM图、累积概率曲线图、频率直方图、粒度参数散点图,结合砂莫夫和冈恰夫的实验研究结果,总结该含水岩组的粒度和水动力特征。关键字:纳岭沟;铀矿床;直罗组下段下亚段;粒度;水动力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ordos basin in the Nalinggou of the industrial uranium hole siz

    西部资源 2016年5期2016-12-01

  • 我国科学家发现最早草本被子植物
    1.64亿年前中侏罗世地层中的一种草本植物化石被我国科学家发现。这一被命名为“渤大侏罗草”的植物化石,是渤海大学古生物中心的韩刚教授在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发现的。植物化石看起来是一个典型的草本植物,虽然不到4厘米高,但根、茎、叶、果保存完整。果实的出现表明该植物已经成熟,侏罗草的草本形态强烈地指向其被子植物属性,这个结论得到了侏罗草中被包裹的胚珠或种子的进一步确认,因此渤大侏罗草无疑是一个被子植物。因为目前欧美植物学界大部分人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早白垩世,而渤大

    学苑创造·C版 2016年5期2016-11-18

  • 木里盆地中侏罗统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4)木里盆地中侏罗统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孟元林1, 宋丽环1,周新桂2,孟凡晋3,吴晨亮3,肖丽华1(1.东北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8; 2.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 100029; 3.School of Geosciences, University of Houston, Houston TX 77204-2024)为勘探木里盆地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在柴达尔剖面采集了泥岩、高碳泥岩和煤共65块样品,进行有机质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11-03

  • 新疆伊宁县皮里青河东井田构造特征及含煤性分析
    星出露有少量的中侏罗统头屯河组(J2t)和上侏罗统齐古组(J3q)基岩,因露天矿的开采,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大面积出露在露天坑中。钻孔中控制的地层有: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三工河组(J1s)、中侏罗统西山窑组 (J2x)、头屯河组(J2t),、上侏罗统齐古组(J3q)及新生界第四系(Q)的地层。在露天采坑有西山窑组上部地层揭露,深部通过钻孔控制,区内主要发育有皮里青背斜及皮里青断裂。含煤地层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三工河组(J1s)、中侏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14期2016-09-07

  • 鲍金根地堑断裂坡折带油气藏特征及有利勘探区
    地堑斜坡区中深层侏罗系进行油气勘探,且发现了油气藏,但由于缺乏对斜坡区的细致分析,致使优先勘探投入方向不明确。在前人“断坡控砂”理论的基础上,笔者根据研究区地质特征,把鲍金根地堑斜坡区划分为高、中、低3个坡折带,总结了3者在地层、沉积、构造、圈闭及油气藏方面的特征,指出了有利勘探区,以期对研究区下步油气勘探有所裨益。1 研究区地质概况南图尔盖盆地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是一个古生界基底之上的中生代裂谷盆地,具有典型的垒-堑相间结构。鲍金根地堑位于南图尔盖盆地东

    新疆石油地质 2016年4期2016-08-31

  • 北黄海盆地LV井侏罗系烃源岩特征及油源对比
    北黄海盆地LV井侏罗系烃源岩特征及油源对比赵青芳1,2李双林1,2温珍河1,2龚建明1,2肖国林1,2吴亮亮3(1.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2.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对北黄海盆地LV井中、上侏罗统烃源岩及上侏罗统原油(油砂抽提物)进行常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和碳同位素测试,分析研究烃源岩和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原油的来源问题。测试结果显示,侏罗系烃源岩

    沉积学报 2016年4期2016-08-15

  • 准噶尔盆地下侏罗统页岩气形成条件
    曹喆准噶尔盆地下侏罗统页岩气形成条件高劲*,曹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昌平102249准噶尔盆地是中国西部的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沉积了多套烃源岩层,其中,侏罗系是盆地最重要的气源岩,蕴含巨大的页岩气资源。通过钻井、录井、露头、岩芯资料及样品分析结果,从泥页岩的展布及埋藏条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层条件和含气特征几方面,研究下侏罗统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并对页岩气有利的勘探层位和区带进行了预测。准噶尔盆地下侏罗统泥页岩广泛发育,以盆地西北缘及南缘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7-25

  • 东非海岸坦桑尼亚盆地烃源岩特征与油气来源*
    油型为主;下—中侏罗统泻湖相、局限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以倾油型为主。该盆地深水区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变化大(为-30.8‰~-21.0‰),甲烷氢同位素组成重(大于-120‰),且热演化程度高,为原油裂解气,天然气主要来自下—中侏罗统局限海相腐泥型烃源岩,下三叠统湖相烃源岩也可能有部分贡献;推测下—中侏罗统倾油型烃源岩主要分布在该盆地海域,油气勘探潜力大。坦桑尼亚盆地;烃源岩特征;油气来源东非海岸盆地自北向南主要包括索马里、拉穆、坦桑尼亚、鲁武玛和莫

    中国海上油气 2016年1期2016-06-09

  • “狼人”的秘密
    阴影笼罩着法国的侏罗山区,那就是“狼人”之谜。据说“狼人”昼伏夜出,在月圆之夜出来伤人。关于“狼人”的记载,引发无数人的奇想。“狼人”甚至被搬上了银幕。比如,根据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妮·梅尔的系列小说《暮光之城》改编的电影。有关“狼人”的记载,起源于一个叫盖尼尔的年轻人,他家几代人都居住在侏罗山区,他不仅会干木匠活,还有一副好嗓子,每当村子里有大小聚会,他都会高歌一曲。他那动听的歌声,赢得了许多姑娘的青睐。可是有一天,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盖尼尔患上了一

    奇闻怪事 2016年5期2016-05-14

  • 阿姆河盆地成藏组合划分与资源潜力评价
    阿尔布阶砂岩、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和中下侏罗统砂岩等主力储集层内划分出10个成藏组合,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得到阿姆河盆地待发现油气资源量可达3.308×109t,其中天然气占98%以上。参考对储集层、圈闭、运移和保存等成藏要素的地质风险评价结果,应用资源-地质风险概率双因素法进行有利成藏组合的评价和优选。共划分出2个Ⅰ类成藏组合,1个Ⅱa类成藏组合,2个Ⅱb类成藏组合,3个Ⅲ类成藏组合,1个Ⅳa类和1个Ⅳc类成藏组合。综合分析认为阿姆河盆地最有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年6期2015-12-07

  • 大兴安岭南段中生界上侏罗统地层沿革与划分及其时代讨论
    的地层有中生界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玛尼吐组一段(J3Mn1)玛尼吐组二段(J3Mn2)白音高老组一段(J3b1)白音高老组二段(J3b2),白垩系下统梅勒图组(K1m)。地层占区内总面积的93%以上,其中广泛分布的为中生界上侏罗统火山地层,其它地层分布零星。低洼处或沿河谷分布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本文对中生界上侏罗统地层的时代划分进行探讨。[关键词]地层 内蒙古 火山岩 时代 中生界 区域对比[中图分类号] P62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地球 2015年3期2015-03-26

  •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盆地中高阶烟煤资源找矿方向
    长焰煤,而且中下侏罗统含煤地层广泛分布,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中高阶烟煤赋存区。因而,研究和探索二连盆地中下侏罗统地层的含煤性、煤层和煤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对中下侏罗统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和找矿,提高区域中高阶烟煤供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二连盆地针对白垩纪煤田的地质工作程度较高,但是早中侏罗世煤田经过燕山期晚侏罗世构造运动、火山喷发和白垩纪沉积覆盖,找煤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到目前为止,在二连盆地及周边已经发现中下侏罗统煤田或煤矿点10余处,虽然围绕着这些煤田或煤矿点的

    西部资源 2015年3期2015-01-18

  • 华北克拉通北缘侏罗纪造山过程及关键时限的沉积证据
    00370 引言侏罗纪/白垩纪之交是中国中东部构造变迁的重要时期,华北克拉通周缘及其内部在构造、岩浆、沉积及成矿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表现形式[1-8]。华北克拉通周缘造山带构造变形强烈、逆冲推覆构造发育[9-14]。侏罗纪含煤地层普遍被卷入变形带,上侏罗统与下白垩统之间具有明显的角度不整合[15-20]。华北克拉通内部普遍缺失上侏罗统,仅有的沉积主要分布在阴山—燕山造山带的南麓和秦岭—大别山造山带的北麓,表现为山间和山前磨拉石沉积并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21-2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12-25

  •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油气成藏时间研究
    表明,东部坳陷中侏罗统烃源岩的主要生烃期和排烃期为渐新世,下白垩统和上侏罗统砂岩储层包裹体的油充注时间为早中新世。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史综合分析推断,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的油气藏形成时间为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储层包裹体;生排烃史;油气充注史;成藏时间;东部坳陷;北黄海盆地1 石油地质概况北黄海盆地是印支—燕山运动时期在华北地块东延部分的区域隆起背景之上发育的中、新生代陆内断陷盆地,包括东部坳陷、东部隆起、中部坳陷、中西部隆起、西部坳陷和南部凹陷群等6个二级构造单

    石油实验地质 2014年5期2014-07-19

  • 准噶尔盆地大侏罗沟断层走滑特征、形成机制及控藏作用
    0)准噶尔盆地大侏罗沟断层走滑特征、形成机制及控藏作用吴孔友1,瞿建华2,王鹤华1(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 2.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根据扭动构造理论,结合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综合运用野外露头勘测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在简单剪切模式指导下,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大侏罗沟断层特征、形成机制及控藏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侏罗沟断层为右旋平移断层,属达尔布特大型走滑断层的派生构造,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7-05

  • 阿姆河右岸中下侏罗统沉积相及平面展布*
    1阿姆河右岸中下侏罗统沉积相及平面展布*张 婷1,王 强1,刘 斌21.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51 2.中国石油(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气公司,北京 东城 100011通过对阿姆河右岸中下侏罗统的岩石学、测井相与地震相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沉积背景,对阿姆河右岸中下侏罗统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套地层主要为陆相碎屑岩沉积体系,在顶部相变为海陆过渡层系,共识别出了三角洲前缘、滨湖、浅湖和潮下4类沉积亚相以及1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05-05

  • 风城油田重18井区齐古组小层划分与对比研究
    油田重18井区上侏罗统齐古组进行了小层划分与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重18井区上侏罗统齐古组与上覆地层白垩系吐谷鲁群及下伏地层下侏罗统三工河组或八道湾组均为不整合接触,分界面清楚;齐古组可划分为齐二段(包括J3q12、J3q2-12、 J3q2-22和J3q2-32小层)和齐三段(包括J3q13、J3q23、J3q33小层);风城油田重18井区上侏罗统齐古组地层南倾单斜,厚度较大的区域由东北向西南呈条带状分布。风城油田;重18井区;齐古组;小层划分准噶尔盆地西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10期2013-10-27

  •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有效烃源岩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
    ,在中生代(至少侏罗纪)曾经历强烈的挤压作用,形成了一系列与褶皱—冲断作用有关的构造样式,具有典型的前陆盆地特征[3],而前陆盆地冲断带是前陆盆地中最主要的油气富集区带之一[4],然而受制于盆地迁移,差异剥蚀的影响以及钻井分布的不均匀,柴北缘的主力勘探区都位于冷湖—南八仙构造带上[5],为了拓展该区的勘探局面,开展整个柴北缘有效烃源岩特征以及油气的运聚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 有效烃源岩特征1.1 侏罗系分布特征侏罗系是柴北缘地区主要的烃源岩分布层位,

    天然气工业 2013年9期2013-10-20

  • 澳西北陆架波拿巴盆地油气分布特征分析
    合:①以三叠系—侏罗系砂岩为储层,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泥岩为盖层的组合;②上白垩统Puffin组砂岩储层和上覆泥岩盖层的组合;在盆地西北部,发育以Plover/Montara组为储层,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泥岩为盖层的组合;在莫利塔和卡尔德尔地堑,发育以Plover组砂岩为储层,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泥岩为盖层的组合。2 油气分布特征2.1 油气垂向分布该盆地82%的油气储集于中上侏罗统Plover/Montara组砂岩储层(图2)。而在盆地西部萨胡尔台地和卡尔德尔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2年1期2012-01-11

  • 吐哈盆地巴喀地区下侏罗统致密砂岩气藏成藏特征
    哈盆地巴喀地区下侏罗统致密砂岩气藏成藏特征李 阳1,钟建华2,3,李旭平1,徐 杰2,陈晓燕1(1.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510;2.中国石油大学,山东 东营 257061;3.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下侏罗统致密砂岩是吐哈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主要领域。研究了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的巴喀地区下侏罗统气藏储层的基本特征、气藏的发育分布及典型特征,从微观上分析了巴喀地区下侏罗统气藏具有源储伴生、储层致密、构造发育

    特种油气藏 2012年2期2012-01-03

  •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砂岩储层异常致密成因机理
    盆地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砂岩储层异常致密成因机理刘占国 斯春松 寿建峰 倪 超 潘立银 刘 群(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杭州 310023)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中下侏罗统砂岩储层现今埋藏深度一般在1 500~3 000 m,但砂岩致密化程度异常偏高,其平均孔隙度小于5%,平均渗透率小于1 X10-3μm2,为典型的超低孔、超低渗储层。岩石显微镜下成岩作用特征及压实与胶结作用的减孔强度统计结果显示,强压实作用(包括压溶作用)是导致砂岩储层异常致密的主要原因。利用砂

    沉积学报 2011年4期2011-12-13

  • 阜康凹陷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院)阜康凹陷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付 欢1,王振奇1,王泽胜2,庞秋维1,况 昊1(1.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湖北荆州 434023;2.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阜康凹陷侏罗系烃源岩为一套沼泽相-浅湖相含煤沉积,通过研究系统评价了该套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认为其泥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以Ⅱ2—Ⅲ型为主、处于中等热演化阶段,主要以生湿气为主;煤层及共生的碳质泥岩生烃母质为Ⅲc型,以镜质组为主,以生气为主,同时亦能形成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1年6期2011-11-09

  • 黄海海域侏罗纪地层新知
    030)黄海海域侏罗纪地层新知张 涛(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030)钻井揭示黄海海域发育中、上侏罗统,可建立两个孢粉化石组合,时代分属中、晚侏罗世;与中国其他地区侏罗系相比,该区侏罗系独具特色。地化分析表明,黄海海域侏罗系发育厚度巨大的烃源岩,展现了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黄海海域;侏罗系;古生物组合;地层对比2008~2009年,黄海海域先后有4口探井钻遇揭示侏罗系,区内南黄海、北黄海两盆地的中、上侏罗统岩性组合和古生物群特征基本一

    海洋石油 2010年3期2010-09-12

  • 阿姆河盆地侏罗系成藏组合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发公司阿姆河盆地侏罗系成藏组合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李浩武1童晓光2(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素花1高小康1温志新1郭建宇3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3.中国中化石油勘探开发公司李浩武等.阿姆河盆地侏罗系成藏组合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天然气工业,2010,30(5):6-12.侏罗系成藏组合是中亚地区阿姆河盆地最重要的成藏组合。通过对岩相古地理、烃源岩、储层、盖层和油气成藏过程以及模式的分析,认为该成藏组合的成藏主控因素主要包括以下

    天然气工业 2010年5期201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