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世
- 兴安地块南段哈达地区中晚侏罗世侵入岩成因及对蒙古-鄂霍茨克洋演化的制约
,10]。中晚侏罗世(局部为早侏罗世)埃达克质岩体的发现限定了洋盆闭合时间[14-19],具有自西而东“剪切式”闭合的特点,此时,区域上由于碰撞挤压作用发生了明显陆壳加厚过程,在兴安地块北部还可见同时期变质作用的发生[10]。此外,区域上(如冀北-辽西地区)广泛存在该时期的区域性不整合面,不整合面下伏地层可见强烈的挤压变形,野外可观察到由北自南的逆冲推覆构造,均说明俯冲作用的发生与陆壳加厚过程的存在,为洋盆闭合、碰撞造山提供了关键信息[8-10]。之后,区
华东地质 2023年4期2024-01-03
- 辽西金羊盆地SZK01井北票组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合,其时代为中侏罗世,应属于海房沟组孢粉组合。蒲荣干等[5]通过研究辽西喀左杨树沟北票组建立了Marattisporites-Osmundaciaites-Chordasporites孢粉组合,组合面貌与吴洪章等[6]在北票盆地北票组上含煤段建立的孢粉组合特征基本一致,指示的地质时代为早侏罗世。刘淼等[7]在金羊盆地内的北票组露头剖面自下而上建立了3 个孢粉组合,结合同位素资料确认其地质时代为早侏罗世中晚期,这是金羊盆地内唯一发现的北票组孢粉组合化石点。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2年6期2022-12-03
- 北羌塘盆地沙土湾湖地区中晚侏罗世古生物研究及其意义
与时代就存在晚侏罗世早中期(西藏区调队,1986②;成都环境地质与资源开发研究所,1996①;青海地矿局,1997;朱同兴等,2012)、晚侏罗世牛津期(方德庆等,2000a、2000b;赵政璋等2001)、晚侏罗世(青海省区调综合大队,1987③;王兴涛等,2005;李鸿睿等,2005;王剑等,2009;贵州省地质调查院④,2010;薛伟伟等,2020)三种观点。西藏地矿局(1993、1997)更是笼统地将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索瓦组和雪山组(或白龙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2年3期2022-11-22
- 内蒙古莫尔道嘎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岩浆作用在东北地区广泛分布,本文对位于额尔古纳地块莫尔道嘎地区的花岗质岩石进行了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讨论了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这对揭示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演化历史以及中生代期间两大构造体系影响空间范围具有重要意义。1 地质背景及样品描述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是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产物,西起蒙古中部的航爱山脉,东至鄂霍茨克海的乌达海湾,全长近3000km,在东亚大陆的形成演化过程中,该构造体系产生了重要的影
岩石学报 2022年10期2022-11-12
- 辽东半岛岫岩地区晚侏罗世侵入岩特征及地质意义①
东三家子地区晚侏罗世花岗岩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提出洼岭岩体是形成于多板块向东亚汇聚的构造背景,为加厚下地壳熔融的产物。花岗岩是大陆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形成于不同的源区、不同的构造背景、不同的动力学机制[12-14],是探求陆壳的形成、生长与演化的主要依据,同时对岩浆形成时所处的构造背景、大陆动力学机制、壳幔相互作用及岩石圈的演化有着明显的指示作用[15-21]。本文对辽东半岛岫岩地区晚侏罗世侵入岩岩体进行了研究,结合
化工矿产地质 2022年2期2022-07-21
- 平潭—东山剪切构造带中段变质变形期次划分及时代讨论
于剪切带中的早侏罗世梨山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火山-沉积岩系,以及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侵入岩,尤以花岗岩类为主。动力变质带的构造形迹主要为北东40°~60°走向的陡倾片理带经大型左行走滑剪切作用而形成。带内形成动力变质岩主要为糜棱岩化花岗岩类和片理化火山碎屑岩类[1-3]。前人对该构造带的变质变形作用期次及时代厘定做了较多详细研究。马国锋认为该带晋江段经历了2期变形,第一期为早侏罗世—晚侏罗世,第二期晚侏罗世后—晚白垩世前,约114 Ma[4]。徐先兵等
福建地质 2022年2期2022-06-30
- 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晚侏罗世侵入岩成因类型与构造环境分析
,填图单位为晚侏罗世花岗斑岩(J3γπ),总出露面积约2.02 km2。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北部绍荣、中东部四号及南部后巨成号等地,侵入中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岩体内含少量新太古代变质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及柳树沟岩组地层包体,接触带常具黄铁矿化。岩体内节理极为发育,褐铁矿化、硅化较强,局部具金矿化,在哈纳沟南偶见弱钨矿化石英脉。岩性为花岗斑岩,呈黄灰色、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由石英(5%~10%)、斜长石(1%)、钾长石(15%~20%)组成,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9期2022-06-24
- 新疆车排子油田车探1井3 538~3 774 m井段孢粉组合及地质意义
minor于早侏罗世开始兴起,中侏罗世繁盛,而在三叠纪地层中一般很少或完全没有出现(张代生等,2002;辛存林等,2018;李素萍等,2021);紫萁孢Osmundacidites分布广泛,在陕甘宁盆地,甘肃、内蒙古、江苏、辽宁西部、吐哈盆地和三塘湖盆地等地均有出现,在早—中侏罗世孢粉组合中含量都比较高,常作为早—中侏罗世组合的建带分子出现(黄嫔,2002,2003;李素萍等,2021)。裸子植物花粉中,本样品的松柏类两气囊花粉非常丰富,主要包括Pinus
西北地质 2022年2期2022-06-24
- 内蒙古发现全球最早侏罗纪花蕾
虎沟发现了中晚侏罗世地层的花蕾——侏罗花蕾,这是迄今全球最早的花蕾化石记录。此次发现的化石相较于此前发现的化石材料具有无法替代的优点:侏罗花蕾不仅有花蕾,而且有直接相连的果实、枝,以及叶留在枝上的痕迹。研究表明,侏罗花蕾的茎叶不同于已知的任何裸子植物。侏罗花蕾是和其果实直接相连的。如果分别保存,按照古植物学家的操作规程,二者会被认为是属于不同的植物。但它们在侏罗花蕾中的直接相连打破了人们原来的认识,也使人们对侏罗花蕾的身份审慎起来。
科学24小时 2022年4期2022-04-16
- 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四棵树地区西山窑组孢粉组合及古气候意义
组合时代属于中侏罗世早期,该孢粉植物群总体上反映了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特点,植被类型以针阔混交林为主。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盆地发育6个次一级构造单元(蔡忠贤等,2000;陈业全等,2004;隋风贵,2015;陈建平等,2016;赵晓东等,2021)。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复杂,背斜圈闭众多,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马万云等,2015;屈栓柱等,2019;耿英英等,2020;高剑雄,2021)。四棵树剖面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西段(贺振建,2007,
地质论评 2022年1期2022-02-19
- 下嘎来奥伊河地区晚侏罗世正长花岗岩的成因机制
大兴安岭北段晚侏罗世岩浆活动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提供新的依据。1 地质概况大兴安岭由额尔古纳地块、兴安地块、松嫩地块3个微陆块及他们之间的构造带拼合而成,主要构造带为喜桂图—塔源缝合带和贺根山—二连缝合带,为3个微陆块之间的分界线[11-12]。研究区位于兴蒙造山系额尔古纳地块北缘,出露地层有早奥陶—下志留统吉祥沟岩组和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组;侵入岩主要发育有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和晚侏罗世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岩体如图1所示。图1 研究区地质简图Fig. 1 R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2-17
- 里阿斯假砂园虫Pseudocylammina liasica (Hottinger,1967)在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改则的首现及其地层的厘定
),首次发现早侏罗世里阿斯假砂园虫。本文通过古生物大有孔虫类的研究,并结合岩石组合特征,对比区域资料,进一步对该套地层的厘定,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深入研究。1 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西藏改则县物玛北部布孜村甲不拉一带。大地构造属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呈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的狭窄带状展布。北部属泛华夏大陆晚古生代-中生代羌塘-三江构造区之喀喇昆仑-南羌塘-左贡陆块,南部属冈底斯-拉萨陆块(潘桂棠 等,2013)。地层区划上属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构造-地层大区之
贵州地质 2021年4期2022-01-13
- 北海外马里福斯盆地构造特征与差异演化机制*
也主要集中在晚侏罗世以来的盆地构造格局与演化规律。因此将盆地主裂陷期又进一步细分为晚侏罗世的裂陷一幕和早白垩世的裂陷二幕。晚侏罗世(裂陷一幕),地幔柱开始隆升[13],盆地内开始发育大量断裂,形成大量垒堑相间的小型地堑/半地堑。早白垩世(裂陷二幕),随着地幔柱向北迁移,区域应力场发生改变,盆地南部大量早期断裂停止活动[14],但盆地中北部断裂持续活动,该时期构造沉降和热沉降作用共同控制盆地沉降中心。晚白垩世,盆地进入裂后期,广泛发育碳酸盐岩沉积。古新世,盆
中国海上油气 2021年6期2022-01-07
- 内蒙古东乌旗宝力格地区中生代侵入体年代学证据及找矿意义
未接受沉积;中侏罗世喷发—沉积形成陆相基性—酸性火山岩夹沉积岩建造;晚侏罗世喷发形成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岩夹碎屑岩建造,并伴随有酸性浅成侵入活动[2-3]。构造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为辅,北东向断裂对地层及侵入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为含矿热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是主要导矿构造;北西向断裂则为成矿物质的富集和沉淀提供了场所,是重要容矿构造。1.1 侵入体岩石特征晚侏罗世侵入岩主要分布在宝力格北西部,其展布受断裂构造控制,沿北东向断裂构造呈带状断续出露
现代矿业 2021年11期2021-12-17
-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规律探讨
晚三叠世侵、早侏罗世和晚侏罗世侵入岩组成。研究区岩浆活动强烈与构造关系密切,而构造活动又对金属矿产的形成产生影响。2 元素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2.1 25万比例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的1︰25万区域化探工作共圈定甲类异常1处,乙类异常4处,前人在异常区进行查证工作,发现多处Cu、Pb、Zn、Mo矿体、矿化体,相关元素异常经证实与原异常基本吻合(表1)[5]。表1 1︰25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特征表2.2 5万比例尺地球化学特征2015年在本区进行了1︰5万水系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11期2021-11-02
- 大兴安岭火山岩带中北部中侏罗世中酸性火山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动主要发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少量火山活动发生在中侏罗世,中侏罗世火山活动产物主要有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南段新民组酸性火山岩和中北段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近些年来,随着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方法的应用,在中北段陆续发现一些年龄为161.6~167.0 Ma[37-40]的中酸性、酸性火山岩。以流纹岩为主的酸性火山岩与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构成双峰式火山岩组合[37],而以粗安岩、粗面英安岩为主的中酸性火山岩成因目前还不清楚。本文通过满归林业局北岸林场
华东地质 2021年3期2021-10-22
- 十万大山盆地东部侏罗纪古气候与铀成矿关系
地阶段,早—中侏罗世为盆地迅速扩大充填阶段,晚侏罗世盆地萎缩结束沉积,早白垩世盆地短暂接受沉积后再次因造山运动湖盆封闭;新生代以来,进入走滑断陷-挤压反转阶段,盆地受挤压全面抬升结束沉积,伴随强烈剥蚀除了盆地西部凹陷局部地段外均缺失新生界沉积。十万大山盆地为前陆盆地,侏罗系广泛分布,整体沉积建造特征相似,发育陆相杂色碎屑岩建造组合,西部凹陷盖层总厚度为702~2 176 m,东部凹陷为372~1 384 m。整体为曲流河-三角洲-浅湖相砂岩-泥岩组合,砂岩
铀矿地质 2021年5期2021-10-02
- 准噶尔盆地南缘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地层不整合成因和构造演化意义——齐古断褶带剖面的启示
括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羌塘地块与塔里木地块之间的碰撞、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拉萨地块拼合于欧亚板块南缘、晚白垩世晚期科希斯坦弧与拉萨地块之间的碰撞[6,8-9]。但是对于前新生代的盆地关键转折时期,特别是侏罗纪末-白垩纪初的构造演化还存在争议。齐古断褶带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天山北麓,作为北天山山前重要的冲断构造,齐古断褶带地层展布特征和接触关系的研究不仅对认知准噶尔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间断的成因至关重要,也对该时期准南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指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年19期2021-08-03
- 大兴安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挤压构造事件
状态可以反演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大兴安岭的构造挤压事件成因。1 区域地质背景东北大兴安岭是我国北方火山岩及沉积盆地发育的主要地区,以晚中生代时期为主,前人对大兴安岭的构造环境及石油地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张兴洲等,2017)。大兴安岭地区在晚泥盆纪至晚侏罗世时期曾经历板块碰撞-造山这一演化阶段。早中生代时期,大兴安岭全面隆起。由于大兴安岭及其两侧的基底构造在中生代早期得到了利用和改造,因此大兴安岭地区形成了一系列规模大小不一的断层断陷盆地,自北向东分布。
甘肃科技 2021年8期2021-07-02
- 黑龙江卫林花岗闪长岩U-Pb测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晚二叠世-早侏罗世及早白垩世花岗岩侵入破坏,早古生代地层呈顶悬体形式出现,地质构造的主体表现为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构造层。区内早侏罗世岩浆侵入活动规模较大,分布面积广,遍布于工作区内,总体受北东向构造控制,区域上呈北东向展布,以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为岩石组合。本文以花岗闪长岩为研究对象。2 岩石LA-ICP-MS锆石U-Pb定年本次工作采集了1件锆石U-Pb测年样品。锆石颗粒大小在50μm~100μm,多数为70μm左右,从形态结构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6期2021-06-14
- 大兴安岭中部塔尔气中侏罗世碰撞后花岗质岩石的确定及地质意义*
代地层主要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的火山-沉积岩(塔木兰沟组、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和白音高老组),新生代地层主要为大黑沟期玄武岩和第四纪沉积物。此外,研究区广泛发育花岗质岩石,前人在1:20万绰尔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黑龙江省地质局, 1981(1)黑龙江省地质局. 1981. 1:20万喜桂图旗幅-塔尔其幅-绰尔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将这些花岗质岩石主要划分为海西期和燕山期,其中海西期花岗质岩石主要以岩基状产出,燕山期花岗岩零星分布,呈小岩株产出(图1a)。
岩石学报 2020年12期2021-01-15
- 西藏谢通门县原比马组首次解体出叶巴组的特征及意义
。时代为早-中侏罗世。调查区叶巴组(J1-2y)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夹火山角砾岩和碳酸盐岩,局部夹有中基性火山碎屑岩。走向近东西向,南与麻木下组(J3-K1m)呈断层接触,北与比马组(K1b)呈断层接触。根据区域对比及岩石组合特征、获得U-Pb锆石年龄重新划归而来。1 地质特征新解体出的叶巴组(J1-2y)属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层大区,冈底斯—腾冲地层区,隆格尔—南木林地层分区,主要分布于调查区谢通门县幅,总厚度大于6454m,岩石组合特征如下:(1)叶巴组第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8期2020-12-31
- 浅议大兴安岭北段霍洛台地区早侏罗世侵入岩与矿产的关系
1]。区域内早侏罗世侵入岩出露面积极大,约占该地区侵入岩总面积的90%左右,探讨其与矿产资源关系,对区域内的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 早侏罗世花岗岩特征区域上主要分布有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γδJ1)、早侏罗世石英二长岩(ηοJ1)、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ηγJ1)及晚侏罗正花岗岩(ζγJ3)。整体呈北东向展布,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为一系列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的中酸性钙碱性-偏铝质I-A型花岗岩[2]。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γδJ1):出露面积较大,新鲜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4期2020-12-20
- 粤北白沙地区晚侏罗世高分异I 型细粒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体主体岩性为中侏罗世晚期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占杂岩体总体面积85%以上,因使用不同划分准则,可划分为A 型(包志伟等,2003;肖振宇等,1998)、I 型(庄文明等,2000)、S 型(涂光帜等,1979;赵子杰等,1987;梁敦杰等,1988;陈小明等,2002)和高分异I 型花岗岩(邱检生等,2005;陈璟元等,2015)。关于岩石来源及特征方面也有不同观点,广东新丰乌石村见早侏罗世(Sm-Nd 法,(206±26)Ma;Rb-Sr法,(198±
矿床地质 2020年5期2020-11-04
- 赣东北樟树墩早侏罗世水北组碎屑锆石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地区[3]。早侏罗世岩浆岩(195~190 Ma)仅在南岭[14]、云开山[3]和浙闽沿海地区[15]有少量分布。华南中生代的构造-岩浆活动明显受控于古亚洲、滨太平洋和特提斯3大构造域[5-7,13-14,16-17],并且经历了特提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但关于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限仍存在分歧[1,18-19]。近年来,众多研究者从早中生代沉积盆地方面着手对构造体制转换时限进行了研究,存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20-21]、晚三叠世—早侏罗世[22-2
中国地质调查 2020年5期2020-11-02
- 赣南三僚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北西侧,均为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其侵入于泥盆系、石炭系中,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以中粗粒结构为主,少量为中细粒结构。2.3 构造受大余-南城深大断裂的影响,区内北东向断裂较为发育,以逆冲断裂为主。另外,见少量近东西向断裂,延伸性较差,表现以正断层为主,可能为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在构造运动时的派生产物。另外,受晚侏罗世岩体侵位影响,区内广泛发育该岩体与上石炭统的接触带,但大部分被第四系掩盖。2.4 蚀变与矿化区内蚀变与矿化强烈,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大理岩化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0期2020-08-05
- 胡家河煤矿古河道演化特征研究
图2 所示,为侏罗世早期沉积时期,可以看到,河道在勘探区西南部发育,该处为三叠系沉积基底隆起位置,延安组地层沉积缺失,河道直接冲刷三叠系沉积基底,主河道为2 条,为下图中紫红色区域。图1 砂砾岩地震响应特征图2 侏罗世早期河道形态4.2 延安组二段早期在煤层顶板附近切取切片,如图3 所示,反映的是延安组二段早期时期古河道的发育形态及范围,可以看出,河道进一步向区内延伸,主河道为2 条,向北延伸出勘探区外。在勘探区西南部水动力条件较强,河道较宽,水流对煤层冲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13期2020-06-04
- 关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博格达地区中晚侏罗世盆山分异时限的标定
析,并结合中晚侏罗世盆山分异前后沉积环境、物源方向以及盆山格局等信息,准确解析博格达山中晚侏罗世隆升过程,研究博格达地区晚侏罗世头屯河期(J2t)盆山分异前后特征差异,为博格达地区资源勘查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1 区域地质背景从地理位置来看,博格达山西南紧接依连哈比尔尕山,东北遥望阿尔泰-克拉美丽造山带,周围被准噶尔盆地所包围,呈现地块与造山带镶嵌、盆地与山脉共存的构造格局[5]。从板块构造来看,研究区隶属于中亚增生型造山带上发育起来的准噶尔盆地[27],位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年3期2020-04-08
- 冀东地区早侏罗世岩浆岩成因及其意义*
要集中在中-晚侏罗世时期(杨进辉等, 2007)。其中,早侏罗世岩石在华北普遍较为稀少,因此对这一时期的深部过程及其与克拉通破坏的联系,研究也十分有限。冀东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沿马兰峪背斜核部一带出露了大量的中生代侵入体,但对其年代学研究及不同时代岩体之间的成因联系,研究程度仍相对有限,对一些岩体的形成时代认识也很不足(马君, 2009; 杨付领等, 2015)。在对区域中生代岩浆岩开展系统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发现早侏罗世岩体在这一区域十分发育。这为
岩石学报 2020年3期2020-04-01
- 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矿床地质特征及地质意义
1 地质特征早侏罗世侵入岩主要仅见于开拉气农场西南部下意里汉沟一带,称开拉气农场花岗杂岩体。面积13.21km2。由早至晚依次侵位的侵入体有:细粒角闪石英二长闪长岩、细粒角闪花岗闪长岩、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呈北西向展布,接触关系为渐变接触。空间上,上述侵入体半套环形岩珠状产出,构成复式侵入杂岩体。从各侵入体空间协调展布特点分析,属挤压(主造山期)背景下,被动侵位的复式岩体。围岩为满克头鄂博组流纹质火山岩。在北部,与满克头鄂博组为断层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22期2020-03-09
- 大兴安岭满归地区变中酸性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古纳地块北缘早侏罗世岩浆活动与构造演化提供参考。1 研究区地质概况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与天山—内蒙古—大兴安岭缝合带之间(图1(a))[5]。该区属于额尔古纳地块[6],古生代地层属于额尔古纳地层分区[1]。区内出露的较老地层为古元古界兴华渡口岩群,为结晶基底; 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吉祥沟组和下石炭统红水泉组零星分布; 早侏罗世早期中酸性火山岩分布于满归镇附近,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酸性火山岩在研究区东南部呈NE向带状分布。侵入岩主要为
中国地质调查 2020年1期2020-03-05
- 柴达木盆地牛东地区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时代
布在三叠纪,早侏罗世尚有少量残余[1-4]。该组合可与新疆哈密坳陷北部早侏罗世八道湾组孢粉组合(Osmundacidites-Apiculatisporites-Cycadopites)(尹凤娟等,2011)对比,均以具刺粒面系的孢子如Osmundacidites、Apiculatisporites、Granulatisporites、Cyclogranisporites为主,不同的是在八道湾组中Psophosphaera的含量较少。盆地内可以与大煤沟剖面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5期2019-12-03
- 班公湖-怒江洋早-中侏罗世洋内俯冲:来自洞错蛇绿岩的证据*
限等等。早-中侏罗世,是班公湖-怒江洋构造演化的重要时期,也是争论较大的时期。传统认为,班公湖-怒江洋初始打开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或早侏罗世,早-中侏罗世是洋盆大洋化的主体阶段(王冠民和钟建华,2002;谢国刚等,2009;曲晓明等,2010;宋扬等,2019),即班公湖-怒江洋在早-中侏罗世处于威尔逊旋回的幼年期-青年期。但有的学者提出班公湖-怒江洋至少在晚二叠世之前已经存在(Panetal.,2012;Zhuetal.,2013;王保弟等,2015;C
岩石学报 2019年10期2019-11-13
- 川西地区龙门山前带侏罗系物源与沉积体系演化
究的重点地区。侏罗世地层沉积时期,川西坳陷由晚三叠世的周缘前陆盆地逐渐演化为一个再生前陆盆地[15-16]。这一时期,由于扬子板块向羌塘地块和昆仑地块的双向俯冲作用[17],川西前陆盆地先后经历了印支Ⅲ幕、燕山Ⅰ幕、燕山Ⅱ幕和燕山Ⅲ幕4次较大规模的构造运动,进而导致了川西地区周围山脉龙门山、米仓山和大巴山的交替式隆升[7-9,12]。基于造山带的构造活动特征,可以将川西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图2,图3):早侏罗世米仓山再生前陆盆地阶段、中侏罗世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年2期2019-02-21
-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系火山岩断层封堵史与油气成藏
印支运动、中晚侏罗世早燕山运动以及白垩纪末晚燕山运动[12],造成石炭系火山岩断块体向东南不断推覆形成南东低北西高的断阶状格局。受不同期次构造活动影响,区内断层十分发育,各级断层呈不规则网状分布,按断层规模可分为三级断层(图1)。其中,一级断层规模大,属逆冲断层,延伸长度20~50 km,如克拉玛依断层、南白碱滩断层;二级断裂规模较大,属逆冲或压扭断层,延伸长度15~25 km,断距达数公里,如大侏罗沟断层、克拉玛依西断层等;三级断裂规模较小,属逆冲断层,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6期2018-11-30
- 辽宁省葫芦岛市钢屯钼矿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探讨
花岗岩岩体。晚侏罗世钢屯细粒二长花岗岩体与中侏罗世大虹螺山~杨家杖子巨斑状二长花岗岩之间的隐伏接触带及其上伏雾迷山组大理岩顶盖,使钼矿化富集并构成工业矿体[1]。显示构造成岩和成矿特征。图1 辽宁省构造分区略图成矿带的控矿因素有以下特点:1 构造断裂构造不仅控制了成矿带及矿床的空间分布,而且低序次的构造裂隙多为钼矿体的赋存部位。矿区由北东向的太北岭背斜和女儿河断裂为主干,由其诱导的次一级北西向、再次活动的东西向、南北向断裂和褶皱构造相辅,构成矿区构造格局[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7期2018-11-20
-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地区晚侏罗世花岗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简单阐述研究区侏罗世形成的构造环境。1 研究区地质概况区内地层主要包括新太古界闫杖子岩组 (Ar3y)变粒岩,上侏罗统玛尼吐组(J3mn)酸性—亚碱性火山熔岩、安山岩及其火山碎屑岩,下白垩统白音高老组(K1by)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及沉火山碎屑岩,第四系(Q)沉积物。本区经历了长期较为稳定的地质过程,遭受的强烈构造作用主要是受燕山期北北东向的新华夏构造体系运动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断裂活动,主要分为北北东向断裂,具有多种断裂性质,花岗斑岩或老地层与中生界地层
科技视界 2018年22期2018-10-08
- 宁夏恐龙化石新发现挑战传统蜥脚类恐龙演化观点
一种来自中国中侏罗世早期(1.74亿年前)的梁龙类新属种——神奇灵武龙(Lingwulong shenqi),这一发现挑战了关于梁龙类恐龙和其它新蜥脚类恐龙的起源和扩散的传统观点。蜥脚类恐龙是一类植食性恐龙,其中包括地球历史上体型最大的陆地动物。人们一直认为新蜥脚类恐龙——蜥脚类恐龙晚期演化分支——在盘古大陆解体期间发生分化,大陆解体深刻地影响了它们的演化。东亚被认为在约1.64~1.58亿年前与其他大陆隔离,传统上认为,包括梁龙类在内的一些动物类群,在东
化石 2018年3期2018-09-12
- 内蒙古巴林左旗五香营子一带中生代地层划分研究
岩带上,该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活动强烈,火山地层发育,在火山活动间歇期发育火山—沉积地层,其中蕴藏大量热河生物群化石,是该时期地层断代的重要依据,而喷发的火山岩为同位素测年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为本地区的地层研究提供了便利。但该区的地层划分一直存在同位素年龄与古生物化石断代不一致的现象,虽然前人对此做出了种种解释[1],但难尽如人意。本文在对内蒙古巴林左旗五香营子一带中生代地层研究的基础上,对其重新划分提出了新的见解。内蒙古巴林左旗五香营子一带中生代地层发
中国锰业 2018年4期2018-09-11
- 三危山演化特征及其对五墩凹陷的油气影响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近纪冷却事件。3.1.敦煌群片岩样品裂变径迹测试结果在三危山地区采集3件敦煌群片岩样品(DH1、DH2、DH3),磷灰石裂变径迹中值年龄为73±5~113±6 Ma,锆石裂变径迹中值年龄为154±6~225±12Ma (表1,图2)。根据Binomfit软件计算磷灰石裂变径迹混合年龄,敦煌群变质岩获得了多个峰值年龄。磷灰石获得了113.4±6 Ma、82.9±5 Ma、78±6 Ma、48.1±12 M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8年4期2018-08-20
- 中国辽宁首次发现侏罗纪多瘤齿兽类哺乳动物
一件产自中国晚侏罗世的最原始的多瘤齿兽化石。新发现的侏罗纪的多瘤齿兽的牙齿特征体现杂食的适应,其保存完整的骨骼为所有多瘤齿兽最原始的骨骼特征提供了重要信息,特别是适于后足多种运动功能的高度灵活的踝关节,是白垩纪和古近纪多瘤齿兽后期成功进化的关键。关键词:侏罗世;多瘤齿兽;哺乳动物Discovery of Earliest Jurassic Multituberculate mammals in Liaoning, ChinaAbstract:Multitu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0期2016-12-14
- 广东江门古兜山复式岩体早侏罗世深成岩体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兜山复式岩体早侏罗世深成岩体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周献清杨伟彬(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东广州510080)古兜山复式岩体由多期次岩体组成,早侏罗世侵入体是本区最早的侵入体,其岩性主体为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类型为硅饱和高钾过铝质钙碱性岩类。本次调查研究在岩浆侵入时代及其特征研究方面获得了新的认识。古兜山岩石学地球化学1 研究对象及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古兜山脉,古兜山是珠江三角洲南部的主要山脉,近南北走向,最高峰狮子头海拔高度为982米。古兜山脉主
地球 2016年9期2016-12-03
- 我国科学家发现最早草本被子植物
.64亿年前中侏罗世地层中的一种草本植物化石被我国科学家发现。这一被命名为“渤大侏罗草”的植物化石,是渤海大学古生物中心的韩刚教授在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发现的。植物化石看起来是一个典型的草本植物,虽然不到4厘米高,但根、茎、叶、果保存完整。果实的出现表明该植物已经成熟,侏罗草的草本形态强烈地指向其被子植物属性,这个结论得到了侏罗草中被包裹的胚珠或种子的进一步确认,因此渤大侏罗草无疑是一个被子植物。因为目前欧美植物学界大部分人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早白垩世,而渤大侏
学苑创造·C版 2016年5期2016-11-18
- 库鲁克塔格南部山前带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史
——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
造抬升、早—中侏罗世埋藏沉降、晚侏罗世—白垩纪初构造抬升和新生代晚期构造抬升等演化阶段。综合研究表明,南部山前带普遍受到海西期和燕山运动早期构造抬升的影响,喜马拉雅运动主要造成了研究区断裂上盘的强烈逆冲推覆;早—中侏罗世埋藏沉降阶段,从沉积角度看,沉积中心位于却尔却克山所在的古位置。裂变径迹;构造演化;库鲁克塔格;南部山前带;却尔却克山库鲁克塔格隆起具有良好的前寒武系基底出露,其南、北分别由兴地断裂和辛格尔断裂所限定。隆起以南到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之间的地
非常规油气 2016年4期2016-09-16
- 围场姜家店晚侏罗世碱长花岗岩特征及锆石U-Pb年龄
)围场姜家店晚侏罗世碱长花岗岩特征及锆石U-Pb年龄■邓绍颖 孙肖 吴洋 申晋青 杨宁(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围场县姜家店乡位于太行山-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岩带中段,笔者2012-2014年在围场县北部开展1∶5万三义号等四幅区调过程中,首次在姜家店乡半截沟南发现细粒碱长花岗岩体,填补了区内中深成侵入体的一项空白;通过同位素测年研究,获取了侵入体150.9±0.9Ma锆石U-Pb年龄,确认了侵入体晚侏罗世侵位的时限,并对细粒碱长花岗
地球 2016年6期2016-04-21
- 福建省福安上坪矿区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内大面积分布晚侏罗世火山碎屑熔岩。主要岩体为燕山期酸性、中酸性侵入岩,呈岩株、岩瘤、岩脉状产出。构造以断裂为主,北东向福安--南靖断裂带及北西向松溪--宁德断裂带通过本区,因此,区内北西及北东向断裂发育,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区域内重砂异常2个、金属量异常4个、分散流异常3个(见图1)。2 矿区地质特征2.1 地层区内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为晚侏罗世南园组第二段(J3nb)、第三段(J3nc)、晚侏罗世小溪组下段(J3xa)(见图2)。晚侏罗世南园组第二段
地球 2015年11期2015-02-22
- 福建早侏罗世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研究
50013)早侏罗世是福建境内早中生代火山作用相对强烈的活动时期,火山作用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形成了一系列相对独立的火山盆地[1,2]。自闽西南地区永定堂堡、五湖、蓝地,龙岩上溪柄,平和芦溪等地(向西南延入广东)发现早侏罗世火山地层(盆地)以来[3-5],近年开展的区调工作,根据岩石组合、接触关系、地层对比及同位素年龄测定等资料,在福建省东部火山岩地区的闽清上莲、永泰莲峰[6]、永春福鼎、长泰内寮、同安白交祠、平和金京洋等地,于晚侏罗世火山岩的下部先后发现了
福建地质 2015年1期2015-01-15
- 漠河盆地额木尔河群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代厘定为早—晚侏罗世[7]。李锦轶等[3]通过对绣峰组下部砾岩砾石成分及年代学研究,认为绣峰组砾岩形成时代可能是早白垩世;孙广瑞等[8]通过二十二站组介形虫类化石的研究,认为二十二站组形成于中—晚侏罗世。笔者对二十二站组中火山岩夹层及下伏绣峰组碎屑岩锆石U-Pb年龄结果表明,漠河前陆盆地形成于中—晚侏罗世,这一认识为漠河盆地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约束。1 区域地质背景漠河盆地的沉积层主要由侏罗系额木尔河群河湖相沉积岩系组成,下部不整合于元古代—古生代结
地质力学学报 2014年3期2014-12-19
- 柴北缘大煤沟侏罗纪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研究
地北缘经历了早侏罗世断陷湖盆沉积-中侏罗世坳陷湖盆沉积-晚侏罗世以挤压为特征的构造运动下的辫状河流沉积的3大阶段转变,盆地性质也由早侏罗世末-中侏罗世初,受塔里木地块相对柴达木地块大规模向东迁移影响,柴北缘西部受挤压、抬升。柴北缘由区域拉张应力场向区域挤压应盆地性质也由早侏罗世断陷盆地向中侏罗世坳陷盆地演化,在大煤沟地区形成了以大煤沟矿区为沉积中心,向达肯大坂山、绿梁山等四周超覆的沉积特征。大煤沟矿区侏罗纪煤系主要发育一套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早侏罗
科技视界 2014年5期2014-08-15
- 冈底斯中北部及邻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地球动力背景转换的证据
育时限为早—中侏罗世;中侏罗世中晚期—早白垩世早期, 羌南地块与冈底斯地块碰撞,班公湖—怒江带、狮泉河—嘉黎带强烈冲断,并形成前陆盆地;早白垩世中晚期,研究区进入后造山演化阶段,地幔物质上涌,形成叠加在中北冈底斯—南羌塘南缘碰撞造山带之上的伸展盆地,并发生强烈的深成岩浆活动;此种盆地经历的早期火山断陷和晚期拗陷等2个演化阶段,分别与地幔物质的早期上涌、晚期冷却回沉等深部地质过程对应。这些成果对研究青藏高原南部中生代地质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冈底斯构造带因位
地质论评 2014年6期2014-04-28
- 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早侏罗世孢粉组合与古气候
对比,恢复其早侏罗世古地理和古气候,为盆地石油地质综合评价和找寻油气聚集规律提供地层学依据[2].图1 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征1井位置图Fig.1 Sketch map showing location of the Zheng 1well in the central depression,Junggar Basin1 孢粉组合及时代讨论对征1井56件样品进行了孢粉化石分析,获得了丰富的孢粉化石(图2).采用Leica生物显微镜进行镜下观察和鉴定.根据孢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10-29
- 辽宁岫岩地区晚侏罗世侵入岩地质特征及岩浆演化
1 地质特征晚侏罗世侵入岩分布于区内中部的塔岭—傅家堡子一带,出露面积约260 km2。侵入中元古界辽河群盖县岩组和早期岩体,被晚期岩体入侵(图1)。根据岩性和接触关系,将晚侏罗世侵入岩划分二期,代表岩体早期为红石砬子岩体(ηγJ31),晚为骆驼砬子岩体(ηγJ32)。1.1 红石砬子岩体出露于中部的塔岭—傅家堡子一带,面积约200 km2。侵入中元古界辽河群盖县岩组及早期岩体(图1)——早三叠世石英二长闪长岩(δηοT13,代表岩体称小岭底)(图2)、晚
吉林地质 2013年1期2013-03-26
- 江西赣县大埠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钨成矿的关系
岩(Sγ)和早侏罗世花岗岩(J1γ)及晚侏罗世花岗岩(J3γ),并对早、晚侏罗世花岗岩进行岩石化学成分、稀土元素及主要成矿元素采样分析及研究;并通过赣县长坑钨矿床Re-Os同位测年,发现大埠岩体晚侏罗世花岗岩(J3γ)与钨矿床(点)的形成有着成因联系。2 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大埠岩体为复式岩体,志留纪花岗岩(Sγ)属加里东期花岗岩(γ33)。出露面积极小,仅占大埠岩体总面积0.5%,志留纪花岗岩(Sγ)U-Pb同位素年龄(393±27)Ma[2],其岩性为中细
中国钨业 2012年4期2012-12-31
- 西南日本黒濑川带的解剖:晚二叠世和早侏罗世增生混杂岩的构造-地层学与浅变质作用
:晚二叠世和早侏罗世增生混杂岩的构造-地层学与浅变质作用E-mail: hara-hide@aist.go.jp.The Kurosegawa belt forms a relatively narrow terrane that can be traced continuously throughout southwest and central Japan. The major constituent continental fragments of
地球学报 2012年1期2012-04-01
- 中国东南部侏罗纪沉积特征与形成环境研究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期间,水体携带碎屑物从北向南搬运,呈现北高南低的古地理格局;中侏罗世开始,区内古地理格局发生变化,武夷山开始抬升,导致原先北高南低的单向地貌格局变为南北两侧地形高、中间地形低的古地理环境。武夷山地区的沉积序列研究表明,下侏罗统由粗变细,反映水体由浅变深,沉积环境从山前河流→湖滨→湖泊演化,中侏罗统则由细变粗,反映水体变浅,地壳抬升,山体剥蚀,推测其挤压动力来自太平洋板块朝东亚陆缘的俯冲作用。另一方面,在武夷山西缘的闽西—赣南一带,则发生
地质学刊 2011年4期2011-12-21
- 生生不息的远古昆虫
过来,但直到中侏罗世,科的多样性水平才达到古生代的最高值。现代类群科级水平的多样化开始于三叠纪,在侏罗纪多样化水平进一步增加,这要得益于三个类群的入侵,扩大了它们的食物范围。第一类环境是淡水环境,主要得益于双翅类、早期的毛翅目、异翅目、鞘翅目,以及其他类群的辐射,它们的稚虫和幼虫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营养角色,例如过滤者、刮擦者、搜集者、撕切者和捕食者。这些功能性取食类群和具有相应的口器类型的扩张,标志着现代淡水生态系统营养关系的分隔的开始。这一入侵
生物进化 2011年1期2011-09-27
- 山东及皖北上侏罗统及与邻区对比的大地构造意义
三尖铺组定为晚侏罗世早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东部地区准确可行的地层对比关系,提出了与国际接轨的地层划分与对比表。对比结果表明中国东部晚侏罗世除了在南北缘存在沉积外,整个地区缺失上侏罗统。该现象表明中国东部在晚侏罗世仍为挤压应力环境甚至比早中侏罗世更为强烈,甚至一直维持到早白垩世初。济阳坳陷;鲁西;合肥盆地;晚侏罗世;蒙阴组;构造挤压山东地区晚侏罗纪地层和辽宁地区一样历来是研究的热点[1-7],其中均涉及到了晚侏罗世的地层划分问题。在山东地区中生代盆地研究
海洋石油 2010年2期201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