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

  • 新规范实施后广西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构造研究
    0%[2],即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的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需达到65%,其中围护结构节能率提高10%~20%。本文基于南宁市某实际住宅建筑建立计算模型,研究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潜力,并结合GB 55015—2021中各项技术指标,给出满足要求的围护结构节能构造做法,并分析这些构造做法在广西不同气候区域的适用性。1 广西居住建筑常用围护结构材料调查与分析为确定本次研究的典型居住建筑模型和重点研究因素,首先对广西近年来50个住宅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包括低层、多层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2期2023-03-07

  • 我国农村居住建筑冬季采暖热舒适分析
    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以及温和地区五个大的气候区域。由于各个区域气候差异明显,农村建筑的围护结构特性也存在不同,文献调研结果表明:农村住宅建筑所采用的围护结构材料大多以廉价、易得为特点。外墙的厚度随着气候区冬季温度范围的上升而减小,门窗的层数也因气候区而异。农村地区建筑的门窗以木质为主,新建住宅多采用铝合金、塑钢材料。屋面的形式一般有平屋顶和坡屋顶两种,屋面形式的选取主要因气候区的降雨特点而异,比如,受热带风暴和密集台风影响严重的夏热冬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2年9期2023-01-10

  • 基于多视角低秩稀疏子空间聚类的气候分区
    :严寒、寒冷、夏热冬冷、温和、夏热冬暖[2]。聚类分析根据样本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进行分类,其中归属于同一类的样本具有相似的特征,属于不同类的样本具有不同的特征[3]。聚类方法可分为分层和划分两种,它们都需要事先给定聚类的数目,并度量样本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4]。杨博宁[5]采用k-mean聚类算法对加密云数据进行预处理,从而提高搜索效率。高书强等[6]提出一种改进的谱聚类算法,用于对电力数据的异常检测。矩阵的低秩表示(Low-Rank Represent

    计算机仿真 2022年11期2022-12-24

  • 夏热冬冷地区太阳能热水器供暖的改造
    5)0 引 言夏热冬冷地区冬季阴冷[1],缺乏集中供暖措施,居住建筑冬季室内温度低、舒适度差[2],亟需通过供暖手段提升冬季室内热环境。但如若夏热冬冷地区超过150亿m2的居住建筑均采用全面供暖,势必造成供暖能耗的急剧上升[3]。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居住建筑适宜于推行分散式供暖[4-5]。目前居民已经采用单体分散式供暖形式如分体式空调、燃气壁挂炉地板辐射供暖、电散热器等改善室内热环境[6-8],但如果每家每户都新增传统能源或者电能供暖措施,仍会造成供暖能耗增加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08-27

  • 夏热冬冷地区居民采暖行为与采暖设备运行调查研究
    30)0 引言夏热冬冷地区虽不属于集中供暖区域[1],但由于该地区冬季寒冷潮湿的特点,人们在冬季的舒适感极差。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在冬季利用各种方式进行采暖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夏热冬冷地区的采暖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董旭娟[2]等人的研究表明夏热冬冷地区冬季住宅室内温度远低于热舒适相关标准,不供暖的住宅已不能满足居民热舒适的要求。而间歇供暖由于其采暖方式和采暖时间多变、适应各地区采暖需求的特点,在夏热冬冷地区被广泛选用来改善冬季室内

    制冷与空调 2022年3期2022-08-01

  • 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能耗指标特征研究
    用能行为角度对夏热冬冷地区文化教育类建筑能耗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夏麟[7]从空调和供暖实际运行能耗和室内热舒适度两方面评估研究了上海某办公建筑能耗,冯闻[8]重点总结了办公建筑照明与插座和空调系统的用能特点和能耗影响因素。可以看到,已有的关于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能耗研究仅聚焦于某一个城市,但其实即使是同一气候区不同城市能耗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特征影响因素考虑并不全面。为此,本文将通过对上海、长沙、成都的多栋办公建筑能耗数据进行详细的调研与统计,并基于指标

    制冷与空调 2022年2期2022-06-01

  •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近零能耗技术研究
    大且居住密集的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的应用相对较少。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夏热冬冷地区,其夏季气候炎热、冬季湿冷,室内舒适感差。该地区经济发达,大部分居民通过辅助设备进行制冷或取暖,以使室内环境达到舒适。因此,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运营阶段的能耗极大。新建和改建近零能耗建筑,将极大降低该地区建筑能耗,加快“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1 近零能耗建筑介绍近零能耗中的能耗是指建筑在运营阶段为了达到室内舒适度而消耗的能源,其中包括营造室内舒适度的声、光、热以及改善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3期2022-05-27

  • 夏热冬暖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政策探讨
    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及温和地区。夏热冬暖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包括海南省的全部,广东的大部分区域,广西的南部区域,福建的南部区域,云南的一小部分地方,以及港澳台区域[2]。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主要有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由于港澳台地区政策与大陆地区相差甚远,云南只有小部分地区处于夏热冬暖地区,故本文主要就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太阳能、生物质能、浅层地热能建筑应用相关的适宜性政策及经济补贴政策作综述,以

    绿色科技 2021年20期2021-11-14

  •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采暖的探讨
    平的日益提高,夏热冬冷地区居民对提高生活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冬季采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由于夏热冬冷地区采暖周期短、采暖负荷小、热负荷波动大,同时各地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水平、居民历史生活习惯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夏热冬冷地区如何进行冬季采暖成为了1 个热门话题。1 夏热冬冷地区采暖现状笔者曾于2019 年参与开展了一项以重庆、衡阳、武汉、宣城、合肥、南昌、杭州等为目的地,为期1 个月的夏热冬冷地区采暖现状大样本调研工作。调研主要采用现场填写问卷的形式开展

    能源与环境 2021年4期2021-08-28

  • 空气源热泵直凝系统在夏热冬冷地区供暖适应性的研究
    0168)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处于我国寒冷地区和炎热地区之间的“中间区域”,人口约为5.5亿,面积180万m2左右。该地区建筑供暖能耗近年来不断增长,住宅类建筑能耗从1996年至2007年已增长超过5倍。根据我国能耗和碳排放的相关政策,该地区供暖能耗控制势在必行[1]。近年来,夏热冬冷地区的供暖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夏热冬冷地区在长江中下游及其周围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酷暑,冬季严寒,昼夜低温,年降雨量大,日照值低。这地区特别是北部和南部,由于地理分布广泛,

    河南建材 2021年9期2021-08-27

  •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夏热冬冷气候区应用分析
    握[3]。3 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分析对夏热冬冷区域的气候条件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主要包括日平均温度、日总辐射量以及日平均风速等,由此可以确定设计策略来满足气候,进而提出对应的建筑策略。3.1 夏热冬冷地区日平均干球温度气候特征分析在夏热冬冷区域,夏季温度较高,并且闷热、潮湿,而冬季阴冷,并且夏季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建筑本身就需要兼顾夏季隔热以及冬季保温的要求。3.2 夏热冬冷地区日总辐射量气候特征分析夏热冬冷的地区,夏季有着相对强烈的太阳辐射,但是冬季较弱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年31期2021-04-02

  • 天加受邀参加夏热冬暖地区暖通空调技术交流会
    代表大会,以及夏热冬暖地区暖通空调技术交流会在海南海口召开。天加董事长蒋立在大会上做了“大变局背景下企业的机遇和挑战”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受疫情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距离等都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暖通空调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为此,天加明确了空气环境全净化、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全效家用空气系统三大定位,致力于为用户打造更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此外,在本次会议上,天加还被授予“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

    机电信息 2021年1期2021-01-29

  • 夏热冬冷地区的温度难题
    也在日渐提升。夏热冬冷地区涵盖16个省,多为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该地区且不在传统的集中供暖线范围,拥有5亿人口规模,解决好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问题是改善民生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浅层地热作为可再生能源,依靠地源热泵技术可以实现建筑冷暖双供,较煤炭、天然气锅炉单向供热具有技术先进性优势,因而未来在夏热冬冷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广泛的浅层地热浅层地热能作为低密度能源,具有分布广泛的特点,特别是土壤能基本上可以就地取材。正因为如此,

    能源 2020年5期2020-11-30

  • 夏热冬冷地区学校建筑室内温度调查研究
    赵华堂 廖佳琳夏热冬冷地区学校建筑室内温度调查研究郑 敏1李百毅2赵华堂3廖佳琳2(1.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都 610000;2.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成都 610000;3.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 成都 610000)学生1/3的时间在学校中度过,室内热环境质量关乎学生的健康、幸福感以及成绩,因此学校建筑的室内环境热舒适性尤为重要。世界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且人体在自然条件下可以通过调节生理、心理以及行为来适应或改变热环境,导致被调查

    制冷与空调 2020年5期2020-11-07

  •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率模拟分析
    陈 上 肖 潇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率模拟分析丁 云 黄 倞 李治中 陈 上 肖 潇(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武汉 430071)选取夏热冬冷地区10栋不同类型的典型公共建筑,运用软件模拟建筑物全年能耗,对比分析15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相对05版标准的节能情况。通过模拟计算,验证了15版标准在05版标准基础上,因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改善、空调供暖照明设备能效提高,建筑全年总能耗减少约20%~23%。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能耗模拟;

    制冷与空调 2019年5期2019-11-19

  • 夏热冬冷地区:天然气热电联产的新方向
    然气消费,而在夏热冬冷地区,天然气热电联产便是一个新的方向。随着天然气买方市场格局的来临及延续,我国加快培育天然气主体能源地位迎来难得的机遇。国内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持续加大,海外资源供应总体宽松。在此形势下,有关天然气利用的各项政策调整实属必要,这其中也包括天然气热电联产政策。天然气紧缺时期,天然气利用政策对热电联产项目总体采取不支持的态度,条文中有原则上不支持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新上的表述。但当前形势变化比较快,天然气供应变得宽松。若能在兼顾地区电力调峰需要

    能源 2019年10期2019-10-28

  • 用地热温暖江南冬天
    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在资源、供暖方式都具有较强的优势,在其地区推广以地热为主的绿色集中供热是较为现实的选择。罗佐县专栏供职于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经济学博士,长期从事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按照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地处我国中部的长江流域及其周围广大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涉及16个省、市、自治区,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城乡人口约有5.5亿,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48%,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政治、经济地位极为重要。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

    中国石油石化 2019年15期2019-08-30

  • 适应夏热冬暖气候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模式及其技术路线研究*
    筑学院1 适应夏热冬暖气候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重点与难点从地理位置来说,我国夏热冬暖气候区位于北纬27°以南,东经97°以东。从行政区划来看,夏热冬暖地区包括广东大部、广西大部、福建南部、云南小部分及海南、香港、澳门、台湾全境。从气候角度而言,夏热冬暖气候区是指最冷月平均温度>10℃、最热月平均温度在25~29℃、全年日平均温度≥25℃的天数在100~200天的地区,是我国五个气候区之一(图1)。夏热冬暖气候区一年中极端高温可达40℃,年平均相对湿度80%,

    建筑技艺 2019年1期2019-06-17

  • 基于PHPP模拟的夏热冬冷地区被动房保温参数推荐值研究
    研究[3],为夏热冬冷地区的被动房保温厚度的设计提供一个参考值。鉴于不同体形系数,不同窗墙比所带来的最终结果影响较大,此文采用3个参考模型建筑分别为别墅、高层住宅以及办公楼。采用此建筑在上海、成都以及郑州三个城市气候分别代表夏热冬冷地区不同气候特征来进行计算。郑州虽然不严格属于夏热冬冷地区,但其地理位置为夏热冬冷和寒冷地区的交界处,其气候同夏热冬冷地区北部城市相仿,由于目前PHI的国内城市气候资料不多,此文使用郑州气候作为参考进行计算,用来代表夏热冬冷地区

    安徽建筑 2019年1期2019-03-22

  •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绿色建筑技术在夏热冬冷地区进行充分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居民的生活舒适度,也能够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且能够实现以人为本的建筑行业发展目标。夏热冬冷地区呈现出比较极端的气候特征,为了能够提高居住的舒适度,需要应用较多的建筑材料,或者是先进的建筑设计技术,其中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到该类地区的建筑项目设计和建设当中,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个建筑体系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并且能够实现对环境的保护。1 夏热冬冷地区与绿色建筑技术概述1.1 夏热冬冷地区及气候特征关于

    质量与市场 2019年24期2019-01-27

  • 基于聚类分析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气候区划研究
    技大学建筑学院夏热冬冷地区冬季阴冷潮湿,受历史影响该地划为非集中供暖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自发地使用不同的供暖方式[1]。而夏热冬冷地区面积广大,境内气候的差异性必然导致建筑供暖负荷的差异,进而对供暖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文献[2]对夏热冬冷地区气候区划提出了过渡区的概念,将夏热冬冷地区分为北部和南部过渡区以及中部核心区。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反映冬季气候差异和建筑供暖能耗为目的对夏热冬冷地区进行气候区划,以温度,湿度和太阳负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8年4期2018-07-12

  •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研究
    展的必然趋势,夏热冬冷地区的绿色建筑规模也不断扩大。本论文通过调研夏热冬冷地区的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其适应性,旨在提高技术节能效率,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一.课题背景(一)课题的提出中国强国的同时,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建筑污染占环境总污染近1/3,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建筑日渐成为社会主流。从2004年初探绿色建筑到现今的深入研究,中国关于绿色建筑技术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逐步完善,发展目标和任务也越发艰巨。夏热冬冷地区是一个人口数量庞大、经济发达且在我国占有很大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9期2018-05-22

  •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问题分析
    点,所以适用于夏热冬冷的地区,全方位引进绿色建筑措施,能够有效突显出其独特性优势。1 夏热冬冷地区的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问题现如今有很多地区都是属于夏热冬冷地区,人们常常会在夏季的时候感到难耐的炎热感,还会在冬季的时候感受其当地的严寒,长时间生存在这种环境当中难免会给人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根据现阶段的多样化绿色建筑措施,虽然已经在整体上有所改善,但是依照当前人们的实际生活,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运用在夏热冬冷地区还存在着一些应用问题:1.1 建筑材料常常会受到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5期2018-02-18

  • 四川夏热冬冷地区农村既有住宅建筑节能现状调查研究(二) ——围护结构现状调研
    区标准《四川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DB51/5027-2002),至今还不到20年时间,而且主要是针对城市住宅。四川省2013年颁布了《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设计技术导则[3]》,其中提到:“在农村居住建筑的设计中,应尽可能通过采取节能构造措施、使用节能材料等途径,降低建筑能耗。”导则只是提了个建议,普及农村居住建筑节能的概念,没有规定强制执行建筑节能的具体标准和措施。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着重对四川省夏热冬冷地区农村既有住宅的建筑外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5期2018-02-18

  • 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宅热舒适性设计策略研究
    体空调建筑内,夏热冬冷区与夏热冬暖区略有差异,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对于室内舒适度产生不同影响。程飞等[2]提出,夏热冬冷地区住宅有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内保温2种保温方式,并且两者性能不同,热舒适度不一样。牟林森[3]指出,夏热冬冷地区外墙内外组合保温能耗值最低,最有利于满足住宅热舒适度要求。本文总结了夏热冬冷地区住宅热舒适性设计的一些方法与策略,为本文夏热冬冷地区农村住宅热舒适性设计提供参考性建议。1 热舒适性设计的目的与意义1.1 目的近年来,我国逐步开展建筑

    乡村科技 2018年32期2018-02-11

  • 浅析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370001、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特点1.1 属性特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指对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的活动。既有居住建筑量大面广,而且没有进行专业的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能耗浪费现象严重,同时其固定的规划设计,其建筑的布局、朝向、体型及构造做法等都已成为事实,这些固定因素极大的限制了改造思路。1.2 能耗特点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气温高,月平均气温在20-30℃之间,最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2期2018-02-10

  •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过渡空间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68)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具体是指长江中下游和其附近区域,涵盖16个省市一级自治区,此区域面积范围共有180万km2,人口多达506亿,GDP大概在我国总数的49%,是一个人口稠密、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此区域夏天温度可高达36℃,冬天虽然没有北方低,其日照率却较其少29%,热环境氛围极差。1 室内热环境剖析室内热环境具体是由气流、温度、辐射、湿度等相关物理要素组成的一类室内环境,而温度是干扰热环境最关键的一大要素。在探究过程中,一般利用Ashrae提供的运

    现代园艺 2018年22期2018-01-19

  • 关于福建省新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几点思考
    国家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也已于2010年和2012年发布。随着建筑节能的深入发展,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标准需要进行必要的修订,使得相关规定更加明确,更加方便执行。1 气候区的变化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1076规定,福建省地跨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包括宁德、南平和三明,夏热冬暖地区包括福州市、平潭县、莆田市、龙岩市、泉州市、厦门市

    河南建材 2017年2期2017-04-26

  • 夏热冬暖地区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
    250101)夏热冬暖地区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李东和,刘甦*,孔亚暐(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东济南250101)能源问题逐渐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能源危机已成为制约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被动式建筑设计的发展,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被动式建筑的发展,夏热冬暖地区的被动式设计成为推广建设被动式建筑的重点难点。因此,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因素,分析影响被动式设计的地域性,探索夏热冬暖地区气候因素影响下的被动式建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1期2017-04-12

  •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窗户节能改造技术优化★
    213002)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窗户节能改造技术优化★祁少明 徐梦杰 葛子豪 张 帅(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选取夏热冬冷地区的一栋办公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DeST-C软件,模拟了窗玻璃型材、窗户遮阳方式等外窗节能改造技术的建筑能耗状况,得出该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更换窗户时不仅应考虑窗户的传热系数,而且要考虑选用小的太阳得热系数;南向不宜出挑深度大的水平遮阳板;宜选择3片~4片深度为300 mm~450 mm的水平百叶遮阳。夏热冬冷地区,

    山西建筑 2017年3期2017-03-15

  •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运用与问题研究论述
    第二建筑设计院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运用与问题研究论述石 艳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建筑设计院文章主要对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要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究。具体是阐述绿色建筑技术在处理夏热冬冷地区湿度大等环节上消耗资源量大等现实问题,提出了应用墙体绿色建筑技术、新风绿色建筑技术以及玻璃绿色建筑技术的建议。希望在实现开源节流目标上提供帮衬作用。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问题;应用要点1 引言绿色建筑技术在夏热冬冷地区中的应用,在优化居民生存环境,提升其生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9期2017-03-10

  •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外门窗设计
    持续发展背景下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外门窗设计颜炳龙南京金星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进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外门窗设计,可以说是整个建筑外围护结构当中,保温隔热最弱的一个部分,也是影响到室内环境质量和节能效果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为此,本文对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外门窗的节能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说明,并提出相关的设计思路,对该类地区的建筑门窗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可持续发展;夏热冬暖;建筑外窗;节能设计引言:循环经济的发展,对能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有着重

    环球市场 2017年32期2017-03-09

  •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水平式外遮阳节能效果
    10058)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水平式外遮阳节能效果董 凯, 赖俊英, 钱晓倩, 詹树林, 阮 方(浙江大学 土木工程学系,浙江 杭州 310058)为了准确模拟计算水平式外遮阳的全年节能率,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规定的采暖计算期(90 d)过长的问题,基于相关国家标准,分析了杭州市1971~2000年的气象数据,提出新的采暖计算期(40 d)及空调计算期(81 d),并采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对水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年8期2016-12-06

  • 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技术分析
    056001)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技术分析杨永超(邯郸市墙体材料革新建筑节能办公室,河北 邯郸 056001)摘要:节能环保一直以来都是21世纪建筑领域关注的重点话题,如何通过施工材料、施工技术的改进优化建筑结构、性能,降低建筑的能耗是目前技术研发人员的重点课题。通过对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节能技术的优化,更有利于其建筑区域的综合性能的优化。这就离不开对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点展开分析,进行相关设计分区区域特点的比较。在本文中,就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节能技术展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20期2016-12-04

  • 夏热冬冷地区农宅被动式太阳能设计探讨 ——以湖北黄石地区新型农宅设计为例
    庆400045夏热冬冷地区农宅被动式太阳能设计探讨 ——以湖北黄石地区新型农宅设计为例文/鲜卓麟 重庆大学 重庆400045本文以湖北黄石地区某设计竞赛项目为例,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农村住宅现状,根据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 提出满足居住环境热湿质量条件的被动式太阳能技术。意图展示先进适用的住宅设计理念和建筑技术,传播中部地区住宅文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农村住房质量。夏热冬冷地区;农宅;被动式太阳能;节能一、研究背景长江流域属于夏热冬冷地区,由于夏季太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14期2016-11-15

  • 节能设计标准对居住建筑节能的影响 ——以福建省夏热冬冷地区为例
    ——以福建省夏热冬冷地区为例洪霄伟1王建飞1张宇峰2(1.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00;2.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广州 510640)随着新版《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 13-62-2014的发布和实施,福建省建筑节能工作有了新的要求。根据新版和旧版标准及其参考的行标,对福建省夏热冬冷地区某典型居住建筑进行节能分析,得到不同标准规定下建筑的节能率,并分析不同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对能耗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提出福建

    福建建筑 2016年10期2016-11-14

  • 热源塔热泵在夏热冬暖地区的应用优势
    )热源塔热泵在夏热冬暖地区的应用优势许国强1,黄德祥2,张旭东2 (1.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10500;2.江苏辛普森新能源有限公司,扬州225127)本文对热源塔热泵技术作了简要介绍,将热源塔热泵技术与夏热冬暖地区传统空调供暖方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热源塔热泵技术在夏热冬暖地区有其应用优势,全寿命周期内费用最低,运行稳定,是一种新的节能、环保类热泵空调形式。建筑节能;热源塔热泵;夏热冬暖地区1 概述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筑能耗

    制冷 2016年2期2016-09-10

  • 自然通风隔热结构的热工性能分析
    出了一种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的自然通风隔热外墙结构的设想。本文主要采用的计算方法是非稳态导热计算中的有限差分法,通过对不同隔热结构的热工性能 进行比较,发现自然通风隔热结构隔热性能比普通的隔热外墙的隔热性能高。关键 词:隔热结构;非 稳态导热分析;建筑节能1 引言夏热冬暖地区[1]主要集中在南方沿海地区,年日平均温度大于25℃以上的有100到200天。该地区气候炎热,建筑能耗主要在夏季的各种制冷设备上。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已经势在必行。2 自然通风隔热结构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3期2016-04-21

  •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生态建筑构造技术浅析
    441000)夏热冬冷地区绿色生态建筑构造技术浅析阮 胜(湖北文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湖北襄阳 441000)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秦岭淮河以南广大南方地区皆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其气候特征比较特殊。在这些地区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有着比较大的挑战。本文以这些区域的气候特征为出发点,结合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探讨在这一地区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绿色建筑;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要考虑如何与所在地的气候特征、经济条件、文化传统观念互相配合,从而成为周围社区不可分离的整体部份

    四川水泥 2016年7期2016-04-09

  •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策略研究★
    30088)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策略研究★邱莹莹 何小雨(安徽新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在分析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提出了利用建筑物自然通风提高建筑物室内舒适度的设计策略,有利于减少能源的消耗,实现建筑的绿色节能。夏热冬冷,住宅,自然通风,节能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建设量巨大,但是由于建筑行业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建筑行业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施工过程中污染大,建筑产品使用

    山西建筑 2016年18期2016-04-07

  • 夏热冬冷地区城镇老年公寓室内环境改造研究 ——以重庆地区为例
    400052)夏热冬冷地区城镇老年公寓室内环境改造研究 ——以重庆地区为例吴懿(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重庆400052)本文是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城镇老年公寓的室内环境改造进行研究。夏热冬冷;城镇老年公寓;室内环境改造本研究是基于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在目前社会养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养老设施严重不足以及人口老龄化逐年加快的需求背景下,针对现有老年公寓环境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提出在夏热冬冷地区开展老年公寓室内环境改造设计研究。选择重庆是作为本文的研究地域,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9期2015-10-28

  • 面向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绿色节能技术研究
    0607)面向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绿色节能技术研究张昊天(长春建筑学院,130607)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节约能耗、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加广泛。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点较为独特,长年气温高、湿度大,太阳辐射强,其绿色节能技术的需求与其它地区有所不同。本文就以夏热冬暖地区的公共建筑为例,对其适用的绿色节能技术展开研究。冬暖夏热地区 公共建筑 绿色节能技术随着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提出,绿色节能

    四川水泥 2015年11期2015-04-08

  •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实用性研究
    10061)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实用性研究陈国昕 候宏超 勾建朋(黑河输水渠道管理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1)结合夏热冬冷地区的区域范围及气候特点,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热工特性和建筑能耗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该地区新建建筑实用性的方法,对国内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夏热冬冷地区,气候,能耗,实用性从古至今,住宅作为一种能有效抵挡恶劣自然环境的掩体而长期存在。随着世界经济、技术和文化的日益发展,聪明的人类不断将舒适性与人文性融入住

    山西建筑 2015年1期2015-04-05

  • 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探讨
    要:文中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的地理分布、气候特点,对常见单元式空调器、家用中央空调、暖气片、地面辐射供暖四种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经综合比较分析,发现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热量分布符合人体生理需求,供热直接有效,不受环境温度影响,热源选择广泛,建议在夏热冬冷地区大力推广。关键词:夏热冬冷;地区供暖;热舒适夏热冬冷地区能源以天然气和电力为主,如果大面积采用集中供暖,煤炭仍然会是主要燃料,煤炭的直接燃烧造成我国大气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经计算,夏热冬冷地区若推广集中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2期2015-03-24

  •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外保温系统现状分析
    324000)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外保温系统现状分析金坚强(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衢州 324000)夏热冬冷地区四季无常,气候变化巨大,通常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室内温度不容易控制,且我国有此气候的地区因生活习惯差异、炎热和寒冷程度不同,在建筑墙外结构的保温指标尚未统一。为推进房屋建筑结构保温系统研究,改善夏热冬冷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本文深入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从墙外保温、屋面保温、外窗节能三方面对外保温系统现状进行分析,望对特殊地区的房屋建筑有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2期2015-01-28

  • 夏热冬冷地区复合式地源热泵适宜性研究
    闵科峰夏热冬冷地区复合式地源热泵适宜性研究闵科峰长沙北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夏热冬冷地区,单一地源热泵系统的使用会出现土壤温度逐年增高,系统效率逐年下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的解决方案。本文从气候、地质、经济性以及控制策略几点出发来讨论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在夏热冬冷地区的适宜性。夏热冬冷地区,复合式地源热泵,适宜性0引言地源热泵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工程实践中也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地源热泵系统可分为地耦合水源热泵系统、地下水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4年5期2014-07-20

  •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问题研究
    210036)夏热冬冷意味着全年度的非舒适气温持续时间长,一方面,夏季高温条件下需要室内制冷,另一方面,冬季低温条件下需要室内制热,会对用电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建筑能耗以及能源浪费问题都是相当严峻的。同时,现阶段的绿色建筑技术在作用于这一区域内的时候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部分技术方案的实施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就需要工作人员立足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实际气候特点,在考虑现存问题的基础之上,研究能够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绿色建筑技术,使绿色建筑技术与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之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年11期2014-02-01

  • 宋晔皓谈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设计的策略
    刊记者 汪莉莉夏热冬冷地区是指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为60天至89天,以及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不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数大于或等于75天。其气候特点是夏季酷热,冬季湿冷,空气湿度较大,当室外温度5℃以下时,如没有供暖设施,室内温度低、舒适度差。夏热冬冷地区的绿色办公建筑设计主要是从建筑师角度思考需要做哪些工作,以及怎么样从被动的角度处理这些问题,后期在能源咨询团队或者是环境咨询团队配合下怎样更深入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3年8期2013-09-10

  •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的构造设计
    330013)夏热冬冷地区是根据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定的一个区域。这个地区气候特点独特,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夏季潮湿,湿润多雨;其次是冬冷夏热,四季分明。这一地区盛夏的高温,与全国比较相当突出,夏季的炎热程度往往达到使人难以忍受的地步。该地区由于纬度较低,又多连续晴天,夏天太阳辐射相当强烈,多数地方高于35℃的酷热天气有半个月到1个月之多。同时夏热冬冷地区冬季的相对湿度很高,达到73%~83%,整个冬季雨雪连绵,天气阴沉,因而阴冷寒凉。冬季日照时间较短,日照百分

    山西建筑 2013年28期2013-08-15

  • 建筑节能催生新型环保玻璃幕墙
    国寒冷、严寒、夏热冬冷、夏热冬暖4个地区的节能、舒适、经济的性价比优异的双层幕墙,真空玻璃双层幕墙就是其中比较适用的一种。标准真空玻璃用于双层幕墙的内层,既没有降低安全性,传热系数又比中空玻璃双层幕墙传热系数降低了约40%,能够达到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寒冷、严寒、夏热冬冷、夏热冬暖4个地区的透明幕墙传热系数的要求,尤其是在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的夏季也能达到要求。真空玻璃双层幕墙还提升了传统的双层幕墙隔声、舒适、通风等方面的性能,标准真空玻璃的成本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1年5期2011-12-29

  •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设管理中心1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气候特征按照我国建筑热工分区,地处我国中部的长江流域及其周围广大地区,属“夏热冬冷”地区.又由于其处于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与南方炎热地区之间,也称为“过渡地区”.夏热冬冷地区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四季分明,但冬夏时间长、湿度大,夏季闷热,冬季湿冷,气温的日差较小,年降水量大,日照偏少.春末夏初多阴雨天气,常有大雨和暴雨出现,夏热冬冷地区春秋两季各约2个月,冬、夏各约4个月.多数地方高于35℃的酷热天气有半个月至一个月之多,最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4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