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脑
- 面向类脑计算的物理电子学专题编者按
类脑计算技术作为一种脑启发的新型计算技术,具有存算一体、事件驱动、模拟并行等特征,为智能化时代开发高效的计算硬件提供了技术参考,有望解决当前人工智能硬件在能耗和算力方面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硬件模拟神经元和突触功能是发展类脑计算技术的核心,而支持这一切实现的基础是器件以及器件中的物理电子学.根据类脑单元实现的物理基础,当前类脑芯片主要可以分为数字CMOS 型、数模混合CMOS 型以及新原理器件型三大类.IBM 的TrueNorth、Intel 的Loih
物理学报 2022年14期2022-12-02
- 类脑计算: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
,催生了新一代的类脑计算技术,为疾病诊断、智能机器人、通用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类脑计算已成为全球产业发展和升级新的爆发点和增长点。类脑计算的基本阐释类脑计算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神经形态计算,即研制神经形态芯片以支持源自计算神经科学的脉冲神经网络(Spiking Neural Networks,SNN);从广义上讲,是借鉴生物神经系统信息处理模式和结构的计算理论、体系结构、芯片设计以及应用模型与算法的总称。类脑计算是一种颠覆传统计算架
杭州科技 2022年4期2022-10-18
- 类脑技术打造低功耗、低延迟新型人工智能系统有望让自动驾驶更智能和安全
类大脑工作方式的类脑技术,被认为是汽车智能化的创新路径。至2025年,类脑芯片有望成为前沿人工智能部署的引领性计算架构,且有望取代GPU。Gartner人工智能技术专家阿兰表示:“行业正在寻找开发人工智能系统的新路径,在降低功耗的情况下。”最近两年,类脑技术进入智能汽车赛道的消息不断传来。奔驰试水类脑芯片,挖掘能效比、实时性及ADAS补充技术为了让汽车更智能地看、听、理解,一系列视觉、语音等用于辅助驾驶的传感器被更广泛地使用。而为了让汽车的综合感知、计算、
海外星云 2022年16期2022-10-13
- 创业“新兵”点亮能源行业AI之光
浪潮席卷全球,而类脑智能技术被认为是实现信息化向智能化跨越的最佳途径。2017年,中科大承担了国家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工作,28岁的刘海峰回到了中科大,着手推进这一前沿科技的产业化工作,创立了合肥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在他的带领下,公司飞速奔跑。凭借在AI能源等领域的突破创新,中科类脑荣获安徽省人工智能技术一等奖,获得了三轮总计超1.6亿元的融资,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希望通过过硬的本领,为这个时代的科技能力添砖加瓦,赋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15期2022-07-05
- 世界上最小的类脑计算机
建平世界上最小的类脑计算机问世了,它的能源消耗如此之小,以至于可以自己直接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能量。_____题材______科技体裁_________说明文___________文章词数_________296___________难度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用时___6分钟_____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has seen explosive growth in recent years, but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22年6期2022-06-10
- World
建平世界上最小的类脑计算机问世了,它的能源消耗如此之小,以至于可以自己直接从周围环境中获取能量。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has seen explosive growth in recent years, but despite major progress, the power required to run AI algorithms (算法) continues to increase. In contrast to
疯狂英语·爱英语 2022年6期2022-06-08
- 缪峰:用类脑计算,让AI算力加速“奔跑”
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类脑处理器上。“类脑处理器的并行计算能力,可以直接处理传感器收集的模拟信号并驱动小车。小车的响应速度可以提高约1000倍,而功耗可以降低100—1000倍。”5月28日,南大教授缪峰用这番场景,解释类脑计算的潜力。人脑的神经结构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即使做大量的脑力活动,也只有20瓦左右的功耗。缪峰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模拟人脑神经元的结构来设计类脑器件和电路,以提升算力、降低功耗。十年来,缪峰团队利用“原子乐高”结构,设计出耐高温忆阻器、
中国科学探险 2022年10期2022-05-30
- 类脑智能成下—代人工智能新宠,SynSense时识科技勇闯“无人区”
、创造性等等。而类脑计算实际上正是借鉴人脑的信息处理方式,因此也被称为神经形态计算。“类脑赛道有两大维度,一是感知,二是计算。感知包括视觉、语音等的感知,可以理解为把环境的变量变成脉冲序列。而计算是基于稀松的数据来连续地做计算,包含了event-driven,也就是事件触发运算的概念。”SynSense时识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乔宁道。他进一步说道,“如果用关键词来对类脑计算做一个界定的话,那么首先它是一个时域加空域的计算,其次它的计算是稀松的。”由于边缘
海外星云 2022年8期2022-05-01
- 类脑智能成下一代人工智能新宠 SynSense时识科技勇闯“无人区”
类脑智能、类脑芯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一种过于专业和陌生的名词,但实际上,类脑智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也与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人工智能难分彼此。在某种程度上,类脑智能已经超出了现有人工智能的范畴,更偏向为一种平台技术。在人们都在思考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发展路径时,“低调”的类脑智能,已悄然成为最受关注的“种子选手”之一。进击中的类脑智能,新一轮智能革命即将到来SynSense时识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乔宁人脑有太多值得机器学习和借鉴的能力,包括低功耗
海外星云 2022年8期2022-04-29
- “类脑智能”双创孵化平台:向“下一代人工智能”进发
今,人类正尝试用类脑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物质,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大脑的工作机制至今仍是有着神秘光环的科学领域。因此,类脑智能被视为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也被称作“下一代人工智能”。这对人类健康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及新型信息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是国际科技界必争的重要战略领域。“类脑智能”双创孵化平台成立于2017年,是安徽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建设单位,通过建设中国类脑智能技术有效提升智能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为推动智能产业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2年9期2022-04-06
- 长三角类脑智能产业“浙江路径”
三角区域高度重视类脑智能产业发展,均将发展类脑智能作为战略发展方向。浙江省拥有发展类脑智能的良好条件,大力发展类脑智能是大势所趋类脑智能产业主要涵盖脑机接口、类脑计算等重点领域,是受大脑神经运行机制和认知行为机制启发,以计算建模为手段,通过软硬件协同实现的机器智能,也是下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重点。近年来,长三角区域高度重视类脑智能产业发展,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等规划中,均将发展类脑智能作为战略发展方向
信息化建设 2022年1期2022-03-21
- 类脑计算研究简述
并行运行的结果。类脑计算被业内专家认为可能提供一条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途径[2],正在悄然兴起。不少发达国家也已在布局类脑计算。美国于2013年启动“BRAIN计划”,将大脑结构图建立、类脑相关理论建模、脑机接口等列为研发重点;欧盟于2013年启动人脑计划(Human Brain Project,HBP),由洛桑理工学院统筹协调、欧盟130家有关科研机构组成,利用30个月的时间建设涉及神经信息学、大脑模拟、高性能计算、医学信息学、神经形态计算和神经机器人等6
智能物联技术 2022年4期2022-02-27
- 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思考
方向之一。(二)类脑芯片技术以“神经形态”为核心的类脑芯片,指的是仿照大脑结构中神经元(计算)和突触(存储)单元集于一体,能够根据传递的信号强弱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在此过程中,既可以确保信息传递效率,又可以实现数据并行、分布式处理,且整个过程的能源消耗是极低的。在类脑芯片中,忆阻器作为模仿大脑神经元功能的关键电子器件,伴随此电子器件研究开发的成功及推广应用,使得神经网络芯片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另外,辅以类脑计算方法的深层次研究与应用,实现神经拟态,在攻克传
品牌研究 2021年11期2021-11-28
- 互联网大脑进化形态下的类脑泛在学习系统:教育神经科学的视角*
0 多年的发展,类脑互联网形态的进化正在逐步孕育成形。主要体现在人与机器的沟通、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沟通以及人类智能体与仿生智能体的沟通。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制定并展开“大脑计划”等重大研究,并把这种研究与“智能+教育”发展、创新性人才培养战略等挂钩。一方面,当前大脑神经元的联系性及教育神经科学的诸多发现,都为人脑与类脑联结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重构互联网大脑的神经系统,为依托于智能技术的类脑神经网
远程教育杂志 2021年6期2021-11-26
- 类脑计算芯片技术发展及军事应用浅析
对大数据的需求。类脑计算芯片结合微电子技术和新型神经形态器件,模仿人脑神经系统计算原理进行设计,旨在突破“冯˙诺依曼瓶颈”,实现类似人脑的超低功耗和并行信息处理能力。基本概念与内涵类脑计算芯片(简称“类脑芯片”),广义上指参考人脑神经元结构和人脑感知认知方式来设计的芯片,分为两大类:一是侧重于参照人脑神经元模型及其组织结构来设计芯片结构,称为神经形态芯片,如IBM公司的“真北”;二是侧重于参照人脑感知认知的计算模型而非神经元组织结构,即设计芯片结构来高效支
军事文摘 2021年7期2021-07-19
- 类脑计算芯片技术发展及军事应用浅析
对大数据的需求。类脑计算芯片结合微电子技术和新型神经形态器件,模仿人脑神经系统计算原理进行设计,旨在突破“冯˙诺依曼瓶颈”,实现类似人脑的超低功耗和并行信息处理能力。基本概念与内涵类脑计算芯片(简称“类脑芯片”),广义上指参考人脑神经元结构和人脑感知认知方式来设计的芯片,分为两大类:一是侧重于参照人脑神经元模型及其组织结构来设计芯片结构,称为神经形态芯片,如IBM公司的“真北”;二是侧重于参照人脑感知认知的计算模型而非神经元组织结构,即设计芯片结构来高效支
军事文摘 2021年13期2021-07-15
- 实现软硬件解耦合的类脑计算硬件设计方法
163.com)类脑计算通常用来指借鉴人脑信息处理模式和/或生物生理结构的计算理论、体系结构、硬件设计乃至模型和算法设计的总称.目前,基于类脑计算的数值模拟方法已经成为了继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之后,神经科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1].在人工智能领域,类脑计算也被认为是实现下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2-8].受脑启发的体系结构设计则是后摩尔定律时代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9].类脑计算也被称为神经形态计算[6,10],其目前采用的主要计算模型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21年6期2021-06-17
- “天机芯”芯片三窥类脑计算“天机”
人类追求类脑智能已经长达一个世纪,至今的AI应用所拥有的智能离真正的目标还很遥远。人类大脑低功耗的信息存储、处理和传输功能燃起全球科学研究在开发类脑计算芯片上的巨大热情。类脑计算是借鉴人脑科学的基本原理,面向通用人工智能,基于神经形态工程的新型计算技术。目前,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在开展类脑计算的研究,主要在推进的类脑计算芯片有IBM的TrueNorth,Intel的Loihi、BrainScale、SpiNNaker、Neurogrde,清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1年3期2021-04-16
- 科学家提出类脑经典条件反射学习模型
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类脑智能研究中心研究员曾毅团队融合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学科在条件反射领域的已有成果,依据条件反射的神经基础,即所涉脑区、神经环路、认知功能、神经元尺度的机理与计算机制,提出类脑经典条件反射脉冲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可以部署到机器人上,使机器人可像生物体一样表现出类脑经典条件反射行为。经实验验证,该模型可使机器人具备速度泛化的能力,即在导航任务中,在较低速度下,机器人通过条件反射习得运动轨迹,在较高速度下,不需要再次训练即可完成导航任务。(摘自《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5期2021-03-02
- 新兴研究到底该怎么做
——一场科技成果发布会背后的启示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类脑计算,也叫神经形态计算。目前的类脑计算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际上还没有形成公认的技术标准与方案。清华大学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提出“类脑计算完备性”以及软硬件去耦合的类脑计算系统层次结构,填补了类脑研究完备性理论与相应系统层次结构方面的空白。这篇文章日前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也是一年多来,清华大学在类脑计算领域在《自然》正刊发表的第三篇成果,同时也是我国高校计算机系以第一完成单位/通信单位发表的首篇《自然》论文。10月15日,清华大学召
发明与创新 2020年45期2021-01-15
- 神经元规模最大类脑计算机问世
近千亿神经突触的类脑计算机。该计算机使用了792颗由浙江大学研制的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神经元数量规模相当于小鼠大脑。据介绍,类脑计算机是用硬件及软件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与运行机制所构造的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系统。本次成果是将792颗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达尔文2代类脑计算芯片集成在3台1.6米高的标准服务器机箱中,形成一台机架式类脑计算机。该团队研发了一个面向类脑计算机的類脑操作系统——达尔文类脑操作系统,以实现对类脑计算机硬件资源的有效管理与调度,支撑类脑计
科学24小时 2021年1期2020-12-24
- 我科学家首次提出“类脑计算完备性”
邓晖我科学家在类脑计算体系结构领域再获突破性进展。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张悠慧团队、精密仪器系施路平团队与合作者首次提出“类脑计算完备性”以及软硬件去耦合的类脑计算系统层次结构,填补了类脑研究完备性理论与相应系统层次结构方面的空白,利于自主掌握新型计算机系统核心技术。该成果于10月14日以《一种类脑计算系统层次结构》为题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类脑计算是借鉴生物神经系统信息处理模式和结构的计算理论、体系结构、芯片设计以及应用模型与算法的总称。近年来,类脑
科学导报 2020年67期2020-11-02
- 神经元规模最大类脑计算机问世 与小鼠大脑神经元数量相当
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类脑芯片的类脑计算机,其包含792颗浙江大学研制的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支持1.2亿个脉冲神经元、720亿个神经突触,与小鼠大脑神经元数量规模相当。项目研究人员马德副教授表示,和计算机相比,人脑功耗相当于一个节能灯。类脑计算即采用硬件及软件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与运行机制,构造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系统。类脑芯片的工作原理就类似于生物的神经元行为,通过脉冲传递信号,这样就能实现高度并行,效率提升。为了让神经元实现高效的联动组合,同时将杂乱无章的信
中国计算机报 2020年36期2020-10-09
- 我国科学家发布亿级神经元类脑计算机
近千亿神经突触的类脑计算机。该计算机使用了792颗由浙江大学研制的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神经元数量规模相当于小鼠大脑。据介绍,类脑计算指用硬件及软件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与运行机制,构造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系统。这是一种颠覆传统计算架构的新型计算模式,被视为解决人工智能等领域计算难题的重要路径之一。类脑计算机工作原理类似于生物的神经元行为,信号来时启动,没有信号就不运行,相较于传统计算机能降低能耗、提升效率。据了解,研究团队还研发了专门面向类脑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34期2020-09-26
- 由感知到动作决策一体化的类脑导航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
型仿生导航技术“类脑导航”得到了较大发展,展现出了自主环境感知、空间认知、面向目标导航(路径规划与动作决策)一体化智能计算能力,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无人机密集集群作为无人系统的主要形式之一,是由成百上千甚至更多无人机个体通过某种特定集群机制所形成的一类高度可重构、按需设计、分布式自主智能的密集网络化无人系统,在充分发挥数量优势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显著增强的任务执行能力、灵活性和鲁棒性,在侦察、搜救、飞行表演、测绘测量等军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
航空学报 2020年1期2020-03-02
- 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问世
近千亿神经突触的类脑计算机。这台类脑计算机包含了792颗浙江大学研制的达尔文2代类脑芯片,支持1.2亿脉冲神经元、近千亿神经突触,与小鼠大脑神经元数量规模相当,典型运行功耗只需要350至500瓦,同时它也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类脑计算指用硬件及软件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与运行机制,构造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系统。这是一种颠覆传统计算架构的新型计算模式,被视为解决人工智能等领域计算难题的重要路径之一。类脑计算机工作原理类似于生物的神经元行为,相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0年12期2020-02-21
- 新兴研究到底该怎么做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类脑计算,也叫神经形态计算。目前的类脑计算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际上还没有形成公认的技术标准与方案。清华大学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提出“类脑计算完备性”以及软硬件去耦合的类脑计算系统层次结构,填补了类脑研究完备性理论与相应系统层次结构方面的空白。这篇文章日前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也是一年多来,清华大学在类脑计算领域在《自然》正刊发表的第三篇成果,同时也是我国高校计算机系以第一完成单位/通信单位发表的首篇《自然》论文。10月15日,清华大学召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20年12期2020-01-11
- 天机芯 以类脑觅“天机”
工通用智能的新型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而且成功地在无人驾驶自行车上进行了实验。日前,《自然》杂志封面文章展示了这一新型人工智能芯片,这是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自然》论文的零突破。“天机芯”究竟有何突破?芯片是人工智能系统的“大脑”,如今人工智能技术有两种主流“大脑”:一种是支持人工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加速器,基于研究电脑的计算机科学,让计算机运行机器学习算法;另一种是支持脉冲神经网络的神经形态芯片,基于研究人脑的
高中时代 2019年11期2019-12-20
- 中国新型类脑计算芯片首登《自然》封面
新型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自然》论文零的突破。这款类脑计算芯片是世界上首个既支持脉冲神经网络,又支持人工神经网路的人工智能芯片。它不僅算力高、功耗低、支持多种算法,而且采用了存算一体技术,能够节省功耗和空间成本。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在文章中描述了这种芯片如何帮助机器响应语音命令,识别周围环境,还展示了搭载该芯片的自动驾驶自行车是如何自动控制平衡,并在操场上对目标人物进行识别、跟随、自动避障等。
当代工人 2019年19期2019-11-22
- 清华大学开发成功新型类脑芯片
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该芯片结合了类脑计算和基于计算机的机器学习,这种融合技术有望发挥基于计算机科学的人工神经网络和基于神经科学的脉冲神经网络的优势,促进人工通用智能的研究和发展。原则上,一个人工通用智能系统可以执行人类能够完成的绝大多数任务。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于8月1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现阶段,发展人工通用智能的方法主要有兩种:一种是以神经科学为基础,尽量模拟人类大脑;另一种是以计算机科学为导向,让计算机运行机器学习算法。由于两套系统使
中国电子报 2019年55期2019-10-24
- 首款通用人工智能芯片——天机芯问世
工通用智能的新型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并在无人驾驶自行车上成功进行了实验,引起科技界广泛关注。2019年8月1日,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團队的相关论文。天机芯是一款新型人工智能芯片,它把人工通用智能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基于计算机科学和基于神经科学这两种方法,集成到一个平台上,可以同时支持机器学习算法和现有类脑计算算法。研究人员在一辆无人驾驶的自行车上验证了这一芯片的能力。搭载天机芯的自行车,实现了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19年3期2019-09-10
- 清华团队发布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
,记者从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获悉,清华大学开发出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基于此研究成果的论文“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天机芯片架构”作为封面文章登上了8月1日权威科学期刊《自然》(Nature),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在《自然》上发表论文零的突破。 据悉,这项研究由依托精密仪器系的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团队进行,演示了一辆由新型人工智能芯片驱动的自动驾驶自行车。这种混合芯片被命名为“天机芯”(Tianjic),有多个高度可重构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33期2019-09-10
-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新型类脑芯片
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该芯片结合了类脑计算和基于计算机的机器学习,这种融合技术有望发挥基于计算机科学的人工神经网络和基于神经科学的脉冲神经网络的优势,以促进人工通用智能的研究和发展。该融合芯片被命名为“天机芯”,有多个高度可重构的功能性核,可同时支持机器学习算法和类脑计算算法。为验证其处理能力,研究人员开发了一辆由该芯片驱动的自动驾驶自行车。试验中,无人自行车不仅可识别语音指令、实现自平衡控制,还能对前方行人进行探测和跟踪,并自动避障。虽然这只是一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9年8期2019-09-05
- 类脑智能:人工智能发展的另一条路径
在构筑先发优势。类脑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另一条发展路径,也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最可能路径,成为各国的关注焦点。类脑智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要路径当前人工智能存在两条技术发展路径。一条是以模型学习驱动的数据智能,另外一条是以认知仿生驱动的类脑智能。当前现阶段人工智能发展的主流技术路线是数据智能,但是数据智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数据方面,需要海量数据和高质量的标注;自主学习、自适应等能力弱,高度依赖于模型构建;计算资源消耗比较大,CPU、GPU消耗量巨大;缺乏逻辑
科学中国人 2019年6期2019-05-06
- 自己会“跑”的自行车
由7个院系组成的类脑计算研究中心,研发出这款名为“天机”的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这种新型芯片可用于实时物体检测、跟踪、语音识别、躲避障碍物和平衡控制。如果给它再增加3%的面积,就可以同时运行绝大多数神经网络模型,且能耗低,准确度高。它还可轻松地重新配置,能适应机器学习算法和现有类脑计算算法。与当前世界先进的“TrueNorth"芯片相比,第二代“天机”芯片密度提升20%,速度提高至少10倍,带宽提高至少100倍,灵活性和扩展性更好。这款芯片是怎么研發出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2019年11期2019-04-13
- 天机芯:以『类脑』觅『天机』
。近日,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教授施路平团队研发了一款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有望促进人工通用智能发展。它是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自然》论文的零突破。装上“天机芯”,自行车“成精”了骑自行车和开飞机哪个更难?与大多数人想当然的答案“开飞机”不同,计算机科学家给出的答案是骑自行车。如果要实现无人驾驶自行车,除了需要解决启动、加速、匀速前行、转弯、变道、避障等动作外,还需要识别红绿灯和机动车车道、语音信号,还要感知周围
发明与创新 2019年33期2019-04-09
- 类脑计算芯片与类脑智能机器人发展现状与思考
计算芯片(又称为类脑计算芯片)也日益受到重视。事实上,在 20世纪80年代,超大型体积电路(VLSI)主要研制者之一Carver Mead已经开始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来实现此类神经网络计算功能,这项工作获得了美国太空总署(NASA)与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重视。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基于传统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技术的类脑计算芯片的实现一直进展缓慢。2007年纳米尺寸忆阻器(memristor)的出现使得类脑计算芯片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9年11期2019-01-28
- 天机芯:以“类脑”觅“天机”
。近日,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教授施路平团队研发了一款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有望促进人工通用智能发展。它是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自然》论文的零突破。骑自行车和开飞机哪个更难?与大多数人想当然的答案“开飞机”不同,计算机科学家给出的答案是骑自行车。如果要实现无人驾驶自行车,除了需要解决启动、加速、匀速前行、转弯、变道、避障等动作外,还需要识别红绿灯和机动车车道、语音信号,还要感知周围人车的速度以及预判变道对周围人车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9年9期2019-01-16
- 浅谈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与应用
算力 类脑1956年,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的夏季研讨会议上,时任该学院数学系助理教授的麦卡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载入史册的概念。60多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如自动驾驶、医学诊断、公共安全等。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突破,主要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充足的计算力、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算法、海量的数据资源。现阶段,绝大多数人工智能其智能来自于海量的数据,借助海量数据、强大的算力训练不同的人工智能模型,从而使得其具有较高的智能
祖国 2019年22期2019-01-13
- AI提“智”难离类脑研究
学习。近期,以“类脑计算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在香港科技大学召开,来自脑科学、神经科学以及人工智能方向的30多位与会专家,讨论了如何将人工智能和脑计算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现从脑启发到通用人工智能的演进。类脑智能是人工智能的良药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仍有一系列技术难题需要克服。比如,机器学习不灵活,需要大规模人工标注的高质量样本数据;训练模型需要很大的计算开销;人工智能仍然缺乏高级认知能力和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香港科技大学杨强教授表示,机器
创新时代 2018年10期2018-12-24
- 引入类脑计算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方式
智能的最新进展,类脑计算、深度学习等新型计算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许多领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种以深度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新型计算模式有望突破传统冯·诺依曼型计算体系的框架,为计算科学的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尽早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中体现类脑计算的内容,有利于尽快推广计算机科学的新发展,为适应新形势下的计算机教育改革奠定基础。1 大学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现状分析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础
计算机教育 2017年12期2018-01-27
- AlphaGo赢了,但其实它远不及人脑
资十亿欧元的“人类脑计划”,美国启动了“美国脑计划”;今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我国也即将启动“中国脑计划”,发展脑科学与类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目前还远不及人脑什么是类脑人工智能?它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发展类脑人工智能?带着好奇,我们走进了刚刚在安徽合肥成立的“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虽然AlphaGo屡次战胜围棋大师,但目前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还远不能与人脑相比。”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大信息学院执行院长吴
创新时代 2017年7期2017-07-29
- 中国成立类脑智能唯一国家级工程实验室
中国类脑智能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5月13日在安徽合肥成立。脑科学和类脑智能技术是当前国际重要科技前沿,其对人类健康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及新型信息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是国际科技界必争的重要战略领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实验室理事会理事长万立骏表示,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标,实验室将通过建立脑认知和脑模拟技术研究与实验平台,主动承担国家和行业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一批关键技术并成功转化,构建类脑智能技术与应用领域自主知
创新时代 2017年6期2017-07-01
- 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类脑智能
足的进步,尤其在类脑计算方面表现“惊艳”。但目前许多人工智能应用的能力尚与人们的期望水平有不小的差距。事实上,经历了60年左右的发展,至今仍无一个通用智能系统能够真正接近人类水平,可以协同多种不同的认知能力,对复杂环境具备极强的自适应能力,对新事物、新环境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人工智能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缺陷,制约了人工智能应用的全面推广。这些瓶颈与机器学习本身的缺陷相关:机器学习不灵活,需要较多人工干预或大量标记样本;人工智能的不同模态和认知功能之间交互与
大众科学 2017年5期2017-06-26
- 中国成立“类脑国家实验室”“借鉴人脑”攻关人工智能
我国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日前在合肥成立,将借鉴人脑機制攻关人工智能技术,推进类脑神经芯片、类脑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发展。“类脑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类脑智能可以揭示人脑信息处理的途径,有利于完备智能技术体系,推动我国智能产业发展。”类脑实验室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万立骏说。据了解,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存在脑认知和类脑信息处理能力较为薄弱等问题。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中国科技大学牵头承建“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6期2017-06-23
- 类脑智能:人工智能由“弱”向“强”的突破口
王宇霞类脑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由“弱”向“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前沿阵地,全球各国政府和科技巨头企业竞相抢先布局。我国亦高度重视类脑智能研究,在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科学研究层面均有所布局,并在部分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总体上我国类脑智能发展水平与全球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类脑智能主要包括两个研究方向:以类脑芯片为代表的硬件方向和以学习系统为代表的软件方向。类脑芯片旨在从组织结构和构成要素上实现对人脑的仿真和建模,通过对大
通信产业报 2017年6期2017-03-27
- 类脑智能:人工智能由“弱”向“强”的突破口
王宇霞类脑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由“弱”向“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前沿阵地,全球各国政府和科技巨头企业竞相抢先布局。我国亦高度重视类脑智能研究,在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科学研究层面均有所布局,并在部分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总体上我国类脑智能发展水平与全球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类脑智能主要包括两个研究方向:以类脑芯片为代表的硬件方向和以学习系统为代表的软件方向。类脑芯片旨在从组织结构和构成要素上实现对人脑的仿真和建模,通过对大
通信产业报 2017年3期2017-03-24
- 类脑计算芯片与类脑智能机器人发展现状与思考*
海 200031类脑计算芯片与类脑智能机器人发展现状与思考*陶建华1,3**陈云霁2,3 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北京 100190 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190 3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上海 200031类脑智能是以计算建模为手段,受脑神经和人类认知行为机制启发,并通过软硬件协同实现的机器智能。类脑器件以及类脑机器人分别作为类脑智能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在类脑研究领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分析了类脑器件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年7期2016-10-21
-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Economic Benefit Evalu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in Our Hospital
——脑网络分析与类脑计算编者按:脑网络分析是大脑与复杂网络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脑网络由脑区节点和节点间的连接边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基于图论的方法,研究者们可以从微观尺度(神经元)、中间尺度(神经集群)和大尺度(脑区)等多个不同尺度上对大脑网络进行分析。近十年,世界各国都纷纷发展以脑网络研究为主题的大型科学计划,如人脑连接组计划(Human Connectome Project,HCP)等。类脑计算是指借鉴神经元间的互相合作的工作机制,模仿人脑功能进行计算,以类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12期2016-03-02
- 类脑智能风暴席卷全球
期在天津召开的“类脑智能创新论坛”,100余位国内外脑科学和智能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两个大脑 深度融合当前,“智能化时代”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生活,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其核心也是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然而,传统智能技术在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发展瓶颈。比如,机器学习不灵活,需要较多人工干预或大量标记样本;不同模态和认知功能之间交互与协同较少;目前机器的综合智能水平还与人脑相差较大等。人类
决策与信息 2015年8期2015-08-04
- 类脑智能将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方向
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和角逐的热点,美国、欧盟都相继启动相关研究计划,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脑的研究,正在论证相关计划,即将启动“中国脑计划”。随着脑认知和神经科学的发展,国内外学术界都意识到,智能技术可以从脑科学和神经科学获得启发,发展新的理论与方法,提高机器的智能水平。脑科学主要从生理角度研究脑组织的多尺度结构及其与各种认知功能、疾病的联系、探索人类行为的认知机理。而类脑智能研究将借鉴脑的多尺度结构及其认知机制,提出并实现受脑信息处理机制启发
微创医学 2015年5期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