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理念下学生发展评价量表的设计与应用

2025-02-21 00:00:00骆洪彬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5年2期
关键词:应用设计

【摘" "要】将协商理念融入学生发展评价体系,使其贯穿评价的各个环节,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被认同、被尊重的感受,从而自觉追求进步,切实提升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认知水平。浙江省杭州银湖实验小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协商理念融入评价过程,开展协商评价。具体而言,即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协商设计并应用评价量表,使协商评价起到激励学生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协商理念;评价量表;设计;应用

作为社会主体,人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具有自主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自主发展、文化基础和社会参与视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大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当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涵指引着教育评价的现代化转型,推动评价改革的深入便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改变将学生视作被动的评价对象,将评价作为鉴定和选拔手段的理念。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当评价规则由多方人员共同商定时,被评价者就会更加重视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从而达到促进学习的效果。这就是协商理念。将该理念融入学生发展评价体系,使其贯穿评价的各个环节,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被认同、被尊重的感受,从而自觉追求进步,切实提升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认知水平。

浙江省杭州银湖实验小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协商理念融入评价过程,开展协商评价。协商评价是一种以教师、家长和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关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和行为,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协商评价的开展依托评价量表的设计和应用。

一、关于评价量表的设计

(一)基于协商意识,确定评价原则

传统教育评价的标准、内容等通常由专家、教师制定,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这就导致学生的主体意识无法得到体现,参与积极性也难以得到激发。协商理念指引下的评价充分吸取各方的意见,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学生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因此,评价量表的设计应该在国家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内容涵盖学生在校期间的一系列活动或行为,如学习表现、时间观念、集体意识、活动参与度、人际交往与协作情况及其他行为习惯,同时兼顾校本化评价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再确定评价量表的具体内容、操作方法,以及评价的具体分工和形式等。

2.全员性原则

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学生、家庭和学校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每一个成员都要承担对整个评价过程进行设计、执行和监督的责任。也就是说,评价设计应该是多方协商、达成共识的结果。

3.主体性原则

协商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既是评价者,也是被评价者。也就是说,学生既是评价标准、评价内容的制定者,又是整个评价活动的实施者、参与者。

4.发展性原则

评价量表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引领作用。因此,设计评价量表时,首先要关注价值取向是否正确。学校从激励、反思、自我管理、批判与创造、自我认识、合作能力和学会学习六个方面入手,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发展。

(二)基于素养导向,确定评价内容

评价量表作为践行校本化评价的载体,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的评价应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由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协商确定评价内容。

1.关注主体,明确评价领域

经过前期调研,学校梳理和提炼了各方的意见,从不同角度出发,最终确定了“FISH 学童”发展目标。“FISH学童”发展目标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实践。其中,F指向健康(Fitness),因为拥有健康体魄是成长和发展的基础;I指向兴趣(Interest),旨在培养学生高雅的志趣;S指向学习(Study),旨在引导学生爱好学习、善于学习;H指向习惯(Habit),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关注发展,聚焦成长维度

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多个方面协同成长的过程。协商评价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水平成绩(效果)和进步指数(创新成果)。其中,对情感态度的评价指向学生的基本表现,关注学生在校内、校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水平和态度变化。对水平成绩的评价指的是根据具体情况整理相关数据,了解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对进步指数的评价指的是对学生个体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促使其不断进步。

3.关注个性,划定发展指标

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并据此量体裁衣。根据被评价者的具体情况,可将评价分为开始、发展和掌握三个阶段。同时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指标。这样,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可参照的标准,学生的成长也有了方向。

(三)基于评价过程,构建评价路径

在具体的实践中,学校构建了“347”协商评价路径。其中,“3”是指以学生、教师、家长为协商评价主体,注重多方共同参与;“4”是指4个阶段,即准备阶段、期初阶段、期中阶段以及期末阶段;“7”是指确定评估内容、采集期初数据、协商制订学生个体发展计划、采集期中数据、调整目标策略、采集期末数据以及调整评估内容与指标这7项内容。具体如图1所示。

二、关于评价量表的应用

(一)立足协商理念,做好评价准备

协商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其最大的潜能。

1.收集数据,做好协商评价的基础准备

为了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一方面,学校利用评价软件和各种技术手段,如人脸识别技术、监控系统等记录数据,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另一方面,学校将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学科、每一个领域的表现都汇总在一起,为制定一份真正契合每个学生的评价量表打下基础。

2.多方协商,达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共识

协商评价是朝着解决问题的目的而推进的。基于数据收集与分析,学校在每个学期初,都会安排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研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在现阶段的发展状况,而后明确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

(二)立足全员参与,开展评价过程

协商评价既是学校层面的校本化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习、生活等进行的全方位评价。因此,评价也应由各方协作完成。

1.个体自评,让学生在提升自我认知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自我认知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特点、能力、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自我认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前进方向,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反思自身的日常学习、生活,明确自身的优势、不足以及后续努力的方向。

2.小组协作,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中获得成长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4至5人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评价。首先,学生通过自我推荐和互相推荐的方式,推选出组长。然后,由组长负责“招兵买马”,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完成小组成员的组合。接着,整个小组仔细分析讨论,根据每个组员的具体情况提出整体性要求和个别化建议,形成小组发展计划。这样,学生由“单打独斗”变为相互协作,其思维从单向度向多向度发散。小组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纠正自我、提升自我。为了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

这样的合作机制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评价的激励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3.家校协作,让学生借助多方合力获得成长

家长作为评价主体之一,要把孩子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反馈给学校、教师。这样既能使评价更全面,也能更好地督促学生。家长评价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有关,是在校评价的扩展和延伸。

(三)立足持续发展,关注反思提升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变化,不断调整评价方式。在此过程中,反思的作用不可忽视。

1.个体反思,针对自我有深度

在每天的“晨思暮省”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下面是一个学生在学期结束时的自我反思。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对照学期初制定的发展目标协商单,我有喜有忧:喜的是我圆满地完成了自己制定的各项目标。我发现,一开始自己觉得达不到的目标,通过努力竟然也可以达到。我真正体会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忧的是在“好趣味I”这个方面,因为练习时间不够,所以钢琴考级没有成功。因此也就失去了“好趣味I”的评选资格。这也导致我在评选“FISH学童”的过程中落选了。我想好了,下个学期我一定要好好练习钢琴,让自己发展得更加全面。也请老师、同学、爸爸妈妈一起监督我、帮助我!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变得更好!

从这样的反思中,不仅能看到学生取得的成绩,也能看到学生存在的不足,还能看到学生对未来的期望,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2.集体反思,考虑全面有广度

在每个学期的小组评价总结会以及班级发展总结会上,学生能够对照自我评价结果,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明确指出背后的原因以及改进措施。

以协商为特征的评价量表的设计和应用,一方面客观地呈现了学生的发展过程和成果,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育教学评价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借助评价量表,可以知道学生的个人发展情况。协商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激励手段,其最本质的特点是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评价既是一种导向,又是一种激励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当然,在实践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评价方式较为复杂,评价的科学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后续的实践中,将进一步改进评价的内容和方式等,让研究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WEBER E.怎样评价学生才有效:促进学习的多元化评价策略[M].陶志琼,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2]杜瑛.协商与共识:提高评价效用的现实选择:基于第四代评价实践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30(17):47-51.

[3]徐丽华.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原理、方法与表达[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李希贵.协商式评价:为每位学生定制一把尺子[J].中小学管理,2004(7):43.

猜你喜欢
应用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现代装饰(2020年7期)2020-07-27 01:27:42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流行色(2020年1期)2020-04-28 11:16:38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22:00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3:12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7:01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