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传染性浆膜炎诊疗体会研究

2025-02-20 00:00:00张星农德尚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1期
关键词:鸭苗鸭场鸭群

摘要: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鸭,鸡、鹅等禽类均可感染。一旦发病可成片流行,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很难根除,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潮湿、多雨的季节多发,其他不利因素也容易促进本病发生。2~8周龄雏鸭为高发群体,其中以2~3周龄最易感,发病率可达90%以上,鸭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本文对发病原因及其诱发因素、临床症状、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诊疗体会,以供参考。

关键词:鸭;传染性浆膜炎;诊疗体会

肉鸭养殖过程易受到疾病、种苗质量、设施环境条件、营养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鸭感染传染性浆膜炎,具有传播快、发病急、致死率高、很难根除等特点。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伤口感染,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染。潜伏期为1~3 d,有的7 d以上。多发生于雏鸭,但中鸭、大鸭、成年鸭也会感染带菌,鸭群中混养鸡、鹅等家禽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成为危险的传染源。

1 发病原因及其诱发因素

1.1 致病菌因素

鸭疫里氏杆菌是引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主要致病病原。传播途径为:一是养鸭者不慎购入潜伏期的鸭苗、带菌种鸭。二是购入带本菌的鸡苗、鹅苗(成鸡、成鸭)且混养在鸭场中。三是养鸭者到患有本病的鸭场走访参观后不经消毒,人为地将病菌带入鸭场而发生。四是前一批次已暴发本病,未经彻底消毒处置,又新进一批鸭苗(即使是健康的),当到达一定的条件,如病原扩繁、母源抗体下降及环境脏污等情况则容易暴发本病。

1.2 诱发因素

在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下,容易造成鸭抵抗力急速下降,致使鸭群更易感染本病。一是购入鸭苗质量差;购买未经免疫,活力低、抵抗力差的鸭苗。二是养殖设施环境条件差。在设施简单、条件简陋情况下,养殖密度太大,且通风不良,排水不畅,地面湿冷;没有设置挡雨棚,经常被雨淋、受寒、受冻。三是喂养方法不当。过早采取粗放的饲喂方式,饲料单调,易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低、质量差;或者长期喂料量不足,经常挨饿,不能满足鸭群生长发育的需要[1]。四是管理不严格。育雏期未采取保温防寒措施;长期不清粪,场内粪污堆积,腐烂变质,空气氨含量过高;不定期清洁消毒,致使场地、用具、墙壁等附着物上的细菌、有毒物质含载量大,超过机体正常承受范围,更容易诱发本病+大肠埃希菌等混合感染。

2 临床表现

病程发展很快,仅1~3 d波及全群。最急性病例:通常无任何明显症状便突然死亡。急性病例:表现精神萎靡、程度不一,腿软无力、步履不稳,或蹲伏不起、不愿走动,离群、缩颈、昏睡;食欲大减或停食,有的饮水反而增多;眼鼻分泌物增多,眼眶下方有泪痕斑,部分伴有鼻塞、咳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后期有的眼球混浊灰白,眼睛失明,走路失去方向感;羽毛松乱,肛门周边羽毛脏污潮湿;初期黄白色排水样粪便,后期排黄绿色或青绿色粪便;部分出现摇头、痉挛、颤栗、昏迷等症状,有的颈部扭曲、触地或望天观看;有的呈角弓反张姿势,头颈后仰、双腿摇摆呈划水姿势,尾部摆动,不久便抽搐而死。亚急性或慢性病例:多发生在7~8周龄以上的鸭,少食或不食,沉郁,腿软弱、卧地,不愿走动,有一只或两只脚麻痹,失去自控能力,有的关节肿大、跛行;有的遇惊鸣叫、斜颈、原地转圈或倒退;若能存活,多数消瘦、发育不良,因体质虚弱易遭其它健康鸭踩压致死,或因突发暴雨、受寒等因素继发其它疾病而亡。

3 诊疗过程

3.1 病理解剖

采用刚死鸭、濒死鸭剖检,多出现广泛性浆膜炎病变,特别在心包、气囊、肝脏及脑膜等最常见。最急性只见脑外膜严重充血出血,心包肿胀,内充满淡黄色渗出性液体。急性型可见心包膜增厚,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表面;心包积液明显增多,呈淡黄色浓稠液体,加热易凝固。病程稍长的可见心包、肝脏表面覆有一层厚薄不均,呈灰白或黄白色半透明的纤维素性假膜[2]。肝脏多数肿大,土黄色或棕黄色(此病变与大肠埃希菌病变类似,但大肠埃希菌病感染无头颈歪斜、转圈倒退等神经症状,但混合感染时均具备)。气囊膜多数增厚,散附着淡黄色小颗粒斑块。脾脏少数肿大,颜色暗红或带花斑。肠黏膜多数充血,少数出血或没有变化。解剖出现神经症状、昏睡的病死鸭,可见脑膜严重充血或出血,病程稍长出现脑积液或脑水肿。解剖病久未愈的病鸭,多见颅脑部积水,心肌变薄,极度消瘦,胸腹腔内浆膜表面附有炎症渗出物吸收后凝结而成的黄色颗粒或斑块等痕迹,气囊膜增厚或随附有坏死斑块。混养的鸡、鹅也出现类似的病变。

3.2 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集心血、肝脏、脑等送检,经涂片后镜检,显微镜下可见大量两极着色的杆菌体。经细菌分离-恒温37 ℃培养24 h,可见直径约1~2 mm圆形隆起、表面湿润的灰白色菌落,涂片后镜检与鸭疫里氏杆菌的特征相符。

3.3 综合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史、流行特点、病变、鉴别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

3.4 防治措施

第一,分类处置。对于死鸭、濒临鸭及重症病鸭,进行无公害深埋处理。对轻症病鸭,单独隔离治疗,以防扩大蔓延;同群未发病鸭(密接鸭),应随时观察,如发现病同样隔离治疗。

第二,紧急采取药物防治。对病鸭和同群密接鸭,均采用有效药物进行防治。对相邻鸭舍的假定健康鸭也应用药物预防,并严禁人员往来。临床上,采用氟苯尼考、硫酸新霉素、多西环素、氧氟沙星、洛美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对本病均有一定的疗效[3]。选用时,应首选平时少用而有效的药物,并合理配伍,按说明混水、拌料或注射。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效,如发现没有疗效,应及时更换其他类药。用药间隙,可在饮水中补充一些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以促进体质恢复。

第三,紧急采取消毒防护措施。对人员及鞋帽、场地及附属、用具等用消毒药进行彻底消毒,每天1~2次。同时要注意舍内外通风。

第四,加强饲养管理。改用优质全价配合饲料饲喂,以增强体质;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及时清粪和垫料,排水畅通,做好保暖通风,鸭舍尽量保持干燥卫生。

4 诊疗体会

4.1 完善鸭场基础设施设备条件

雏鸭期宜在高架网床上饲养,以减少发病机会。鸭舍间应设置隔栏墙(网),防止鸭群乱窜和混群。种养鸭的基本设施设备必须完备。

4.2 选好鸭苗、做好引种

采购经过免疫的健康鸭苗,或者购入鸭苗后要及时免疫。引进种鸭时,需异地隔离观察饲养3周以上,确认无病后方能进入种鸭场;引进种蛋时,要事先消毒、单独孵化试养,从源头上杜绝该病传入。

4.3 做好免疫接种

应选择优质高效的疫苗。如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菌苗或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埃希菌二联苗接种。另外,应结合当地疫情流行特点,适时结合选择鸭瘟、病毒性肝炎、巴氏杆菌病等的接种工作。

4.4 保持营养全面

育雏期最好选择优质全价的配合饲料,每天按时足量投喂,保持洁净饮水,保证鸭群营养充足,以增强抵抗疾病能力。其他阶段鸭饲料(原料种类)应多样搭配,尽量保持营养全面。

4.5 做好环境卫生管理

要为鸭群创造干燥通风、舒适的饲养环境,严格控制养殖密度,每天清扫鸭舍、清除鸭粪及污垫料,定期消毒。喂料后要及时清除剩余饲料,清洁饮水设备,以免食用变质饲料和污水。

4.6 及时观察处置鸭群,

平时要注意观察食欲、粪便、精神及行为状态,一旦发现问题马上处置。只有在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对同群密接鸭及其他健康鸭群给予药物预防,同时做好鸭舍场地、用具、垫料及场内外消毒工作,才能快速控制疫病蔓延和传播。如果鸭群同时发病,那么隔离措施就没多大意义,关键重点在于前期全群用药治疗防治、中期良好管理和后期消毒清理等工作。

4.7 选用有效药物治疗

本病多与大肠埃希菌、巴氏杆菌病等其它疾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临床上应注意合理配伍用药。要统筹时间,用药越快越好,应该边用药、边病料送检、边敏药试验。临床用于治疗的药物较多,但本病菌的血清型也较多,容易产生耐药性。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和副作用,以免产生药害。

4.8 做好应激管理

尽量避免转群、混群、突然换料、陌生人或动物突然进入、停电等对鸭群产生的不良应激。

4.9 实行严格消毒和全进全出制度

多次教训证明,曾发生本病的鸭场,如果没有进行彻底而有效的消毒,即使引进健康的鸭苗、应用优质的饲料和具备良好的饲养环境,同样会有再次暴发本病的风险。因此鸭群出栏后或发病后要彻底消毒,出栏舍要空栏2~3周以上,应用两种以上不同的消毒药进行连续消毒,进鸭前一周再消毒一次。平时每周消毒1~2次,发病期每天1~2次。

4.10 综合诊断疾病

靠临床及流行病学诊断本病时,要多观察病症、尽量多剖检病例,找出共同病变特征,同时注意用药效果,才能较准确地判断,不能急于下结论,以免延误病程。

综上所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肉鸭养殖中最常见病之一,且易混感或继发大肠埃希菌、巴氏杆菌等疾病,由其引起的危害,要引起足够重视。无论是鸭场建设、种苗挑选,还是饲养管理,均应围绕疫病预防做好工作,通过建立良好的养殖环境、接种免疫,提供全面营养,抓好日常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清洁消毒,建立引种隔离制度等措施,才能为鸭群健康生长、促进养鸭技术提升和养殖效益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本霞.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4,44(30):123-124.

[2] 李晓.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J].河南农业,2024(7):61.

[3] 梁文求.一例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发大肠埃希菌病的诊治[J].广西畜牧兽医,2021,37(4):179.

收稿日期:2025-01-10

作者简介:张星(1969—),男,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控、畜禽养殖技术、品种改良及其选育等。

通讯作者:农德尚(1982—),男,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控。

猜你喜欢
鸭苗鸭场鸭群
鸭苗1~10天的养殖要点
电脑迷(2021年10期)2021-11-29 08:59:39
寒地鸭场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借力猕猴桃,危机变商机
借力猕猴桃,危机变商机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兽医导刊(2021年1期)2021-03-29 00:40:00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湖南农业(2020年12期)2020-12-21 05:19:22
鸭场疫病综合防疫措施及消毒管理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4
鸭场的环境控制
小型鸭场暴发鸭病毒性肝炎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