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品种选育改良及其产业化配套技术

2025-02-20 00:00:00任建永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1期
关键词:品种改良输精公牛

摘要:随着我国动物养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动物养殖期间,通过品种选育改良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动物的养殖生产性能及饲养品质,促进养殖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为促进牛养殖经济效益、产肉量、产奶量等,科研人员对产业化配套技术不断优化,使牛品种质量快速提升。基于此,本文对牛品种选育改良技术内容进行概述,并对产业化配套技术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促进牛养殖产业良好发展。

关键词:牛;品种选育;产业配套技术;

1 牛品种选育改良技术

1.1 杂交品种改良

在牛养殖生产期间,杂交牛具有多种生产优势,通过杂交实施牛品种改良后,牛优质遗传性能保存较好。目前,我国牛品种杂交方法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级进杂交、引入杂交和育成杂交。其中,级进杂交是引入优质牛品种与原有品种之间实施逐代杂交,以改变原有品种的生产性能、经济性状。在实践过程中,多以优质种公牛与被改良母牛品种进行交配,产出杂交母牛再与被改良公牛交配,产出二代杂交母牛再与被改良公牛交配,持续不断交配培养直至获取优质性状后代,实施繁育,选育出优质牛品种。引入杂交是指在保障原有牛品种的基本性状基础下,引入优质牛品种实施杂交来改良原有牛品种的缺陷。育成杂交则是采取2个或2个以上的牛品种实施杂交,从而培育出优质牛新品种,例如二元杂交牛、三元杂交牛等等。经过品种选育、杂交培育出的牛品种在生产性能、饲料转化率、肉质等各方面均具有较强的优势。

1.2 种牛选择

在开展牛优质品种选育改良过程中,需要基于种公牛、母牛自身优质性状基础上,展开科学的选育后而实现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做好种牛的选择对品种改良选育结果影响重大。在选择种公牛时,建议优选体型健壮、膘情适宜、性欲旺盛、精神充沛的牛群,此类种公牛产出的精液品质好,人工授精成功率高,产出犊牛抗病性强。在确定种公牛外在品质后,还需对内在遗传性状进行分析,调查种公牛品种、生产性能等是否出现退化,同时研究其是否存在遗传性疾病。从内在、外在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优选个体质量高、性状稳定的优质种公牛。在部分不具备种公牛饲养条件且需要优化改良的养殖场内,可以通过购入优质种公牛冷冻精液的方式,在养殖场内实施人工授精,以提升母牛生产繁殖性能,提升养殖场内牛群品种改良效果[1]。

2 牛品种选育改良产业化配套技术

2.1 人工授精技术

第一,发情鉴定。牛发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常来说,母牛的初发情期为6~12月龄,性成熟期为8~14月龄,但此阶段牛体发育不成熟,需至1.5~2岁方可实施人工授精。母牛在进入发情期时,观察其外部表现,大部分母牛发情期鸣叫次数增多、摄食量减少、走动量增多,且在其阴户部位会持续分泌出乳白色或透明色分泌物。注意观察甄别母牛发情真假,禁止在假发情期实施人工授精,不仅无法起到授精妊娠效果,还会造成母牛机体损伤。当母牛出现上述发情症状时,可以采取直肠检查的方式进一步确定。将母牛保定后技术人员用手从母牛肛门处伸入内部寻找并触摸子宫颈,明确子宫颈发育情况及卵泡的表现特征。当发情母牛卵泡突出时,即可开始人工授精,检查期间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母牛机体。

第二,人工授精时间。适宜的人工授精时间可以有效提升母牛授精效果,增强牛品种改良成效。通常来说,母牛的发情周期为21 d,持续发情时间为10~24 h。当确定母牛进入发情期后,在发情后的6~8h时,为母牛的排卵时间;卵子排出之后,可以保持6~12 h的受精能力。由此分析,母牛的最佳人工授精时间为发情后的18~24 h,或在母牛发情旺盛期表现后的6~8 h。此阶段,母牛精神状态逐渐从沉郁、狂躁恢复正常,外阴部位的皱褶缓慢恢复,阴道黏膜外观为粉红色,阴道内有黏性较强的液体流出。对母牛实施卵泡检查,可以发现卵泡发育完好。当母牛进入上述状态后,表明母牛进入人工授精关键时期,技术人员可以提前对人工授精所需的物品进行调试、消毒,便于操作。

第三,精液的保存及解冻管理。种公牛的精液长期在阳光下暴晒或恶劣条件下存放,将会影响精子的活性水平,影响人工授精的效果。因此,在开展牛品种改良时,需要对精液进行妥善管理。通常来说,种公牛精液保存在-196 ℃的液氮罐中存放效果最佳。在种公牛精液保存前,先将精液进行编号、分类,将精液的品种来源、收集时间等进行标注,避免贮存或取用时出错。确定人工授精准确时间后,对液氮冷冻下的精液进行解冻处理,将精液保存在冷冻细管中放置在38~40 ℃的温水中30 s后取出,浸没精液时摇晃解冻。取出细管后,将细管外壁上的水分擦干净,使用剪刀将细管一端剪去,对精子活力水平进行检测,精子活力水平达到30%以上时,才可以用于母牛人工授精。

第四,规范人工输精操作。在对母牛进行人工授精时,需要技术人员明确掌握输精的操作流程规范,并严格执行,提升授精效果。在人工授精前,技术人员需要对授精的环境进行消毒,包含授精场所、使用工具、技术人员自身等。消毒结束后,对待授精母牛进行保定,并取出解冻后的精液,将细管精液棉塞端插入输精枪内,并使用剪刀剪距离输精枪口处0.8 mm的位置剪去细管精液前端,剪口需平整。精液装置完成后,于输精枪外部套入外套。开始授精时,技术人员手部消毒并戴上手套,左手伸入授精母牛的肛门内,找到母牛子宫颈口位置,并固定子宫颈。右手持输精枪,在不接触母牛外阴的情况下,将输精枪插入母牛的阴道缝隙内,插入深度10~13 cm后,向下沿水平方向将输精枪插入母牛阴道内,直至母牛子宫颈外缘后停止。插入输精枪后,使用左手将输精枪管端对准子宫颈外口,缓慢摆动子宫颈,便于输精管内精子顺利倒入子宫内。输精管插入母牛子宫间沟交叉点1 cm深后,缓慢注入精液,左手下压子宫,促使输精管保持前低后高的姿态。精子输送结束后,在母牛子宫颈内停留8~10 s,随后缓慢抽出输精枪。抽出时动作缓慢轻柔,以免精液倒流。输精结束后,对输精时间、输精量等数据进行统计,便于后续管理[2]。

2.2 牛品种选育改良优化措施

为提升牛品种选育改良效果,增强人工授精实施成功率,除了做好人工授精程序管理,还需加强相关配套优化工作。

第一,做好后备母牛的饲料喂养管理。提升母牛的饲养管理是确保人工授精成功率的关键,对后续人工授精母牛受胎率影响较大。母牛在进入妊娠期后,为母牛提供优质饲料及饮水,禁止饲喂母牛霉变、变质饲料或过冰饮水。妊娠前3个月时,母牛精饲料与粗饲料的比例控制在1:4为宜,母牛膘情保持在中上即可;进入妊娠期第3~7个月,精饲料与粗饲料的比例逐渐调整为1:3即可;进入妊娠后期第7个月至分娩前半个月,此时营养供给以精饲料为主;进入母牛围产期后,即分娩前半个月至分娩后半个月,此阶段饲料饲喂结合母牛膘情进行判断,避免母牛膘情过好引发难产情况。

第二,观察母牛的健康状态。当母牛自身存在发病的情况或大病初愈时,此时母牛机体抗性较差,不建议实施人工授精。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加强饲料喂养,促进母牛快速恢复健康,并在下一个母牛发情周期对其授精管理。完成人工授精工作后,为提升母牛的授精成功率,保障产出犊牛健康,技术人员需加强对母牛的妊娠期及生产后管理,避免母牛在妊娠期、生产后出现疾病,影响母牛的繁殖性能。在母牛管理期间,结合养殖场情况,定期开展母牛群体疫苗接种工作,避免能繁母牛出现疫病,危害母牛的健康,影响牛品种选育及改良的最终效果。

第三,在牛品种选育及改良期间,加强对整个改良流程的记录。从种牛的选择、人工授精操作及生产结束等各环节进行观察与分析,优化后续牛养殖生产作业,为牛品种选育及改良提供参考模版。同时,对于参与牛品种改良及选育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日常培训、教育讲座等方式,以提升工作人员的科学规范操作能力,明确牛品种选育及改良的重要性,合理展开牛人工授精工作,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引发不当行为,造成牛养殖经济损失[3]。

结语

综上所述,牛作为我国主要畜牧养殖种类之一,做好牛品种选育与改良工作对促进牛养殖产业的良好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对牛品种选育及改良内容进行概述,并分析优质种牛的选择及相关配套人工授精技术、优化措施等内容,以期能够为牛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及帮助作用,不断优化、提升牛品种选育及改良效果,促进我国牛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凤影,荣柏庆.探讨牛品种改良繁殖技术创新研究[J].吉林畜牧兽医,2024,45(6):133-135.

[2] 程义静.定时输精技术在牛品种改良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业,2023,(20):61-62.

[3] 任宝虎.牛品种改良现状与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3,(7):101-104.

收稿日期:2025-01-08

作者简介:任建永(1970—),男,本科,高级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猜你喜欢
品种改良输精公牛
乡镇畜牧品种改良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北方牧业(2024年5期)2024-04-26 08:34:10
贵州省种公牛站
畜牧业品种改良现状与发展
兽医导刊(2021年1期)2021-01-09 22:01:57
不同输精方式及输精剂量和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中国猪业(2019年7期)2019-11-16 07:15:18
公牛赞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15 10:17:33
公牛历险记
学生天地(2018年30期)2018-10-17 01:33:46
公牛变形记
杨树嫁接换代品种改良选择及接穗采集处理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7:55
不同输精器对母猪输精效果对比试验
不同输精器对母猪输精效果的对比试验
兽医导刊(2014年12期)2014-06-07 05: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