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猪主要病毒性腹泻(major porcine viral diarrhea)是由猪丁型冠状病毒(PDCo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PoRV)等重要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猪肠道传染性病毒病,临床以水样腹泻、脱水、厌食和呕吐为主要特征,仔猪发病快,死亡率高,严重危害养猪业。本文梳理了2010—2022年广西猪主要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概况,研判流行趋势,提出防控策略,为下一步科学防控猪主要病毒性腹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病毒性腹泻;概况分析;对策
猪病划分为消化道类、呼吸道类、繁殖障碍类三大系统性疾
病[1],其中猪腹泻是重要的消化道疾病,常由病毒、细菌、寄生虫引起,尤其以病毒性腹泻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猪主要病毒性腹泻(major porcine viral diarrhea)是由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等重要病原体引起的一类急性、高度接触性猪肠道传染病[2],以猪水样腹泻、脱水、呕吐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猪病毒性腹泻在广西乃至全国范围内持续流行暴发,造成仔猪特别是14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大量死亡,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3]。本文梳理了2010—2022年广西猪主要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概况,研判流行趋势,提出防控策略,为下一步科学防控猪主要病毒性腹泻提供借鉴。
1 感染调查
搜集广西兽医研究所、广西大学、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201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关于猪病毒性腹泻调查研究文献,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
胡帅[4-6]采用RT-PCR方法对广西主要病毒性疫病病原学监测,其中对2010—2011年广西13个规模化猪场47份样品检测发现:PEDV阳性率21.28%,TGEV阳性率14.89%,PoRV阳性率10.64%,PEDV是造成猪腹泻的主要病原;对2013—2014年410份样品检测发现:PEDV阳性率5.37%,TGEV阳性率2.44%,PoRV未检出,PEDV与PRRSV混合感染率0.24%,PEDV与PCV2混合感染率2.2%,PEDV的发生基本出现在PRRSV、PCV2高发的季节。
李春英[5]采用RT-PCR方法对2012—2013年广西地区发生腹泻猪群506份样品进行PEDV检测,结果显示:PEDV阳性率为36.36%,广西大部分PEDV毒株S基因与欧洲株CV777、Brl-87以及国内早期毒株(CH/S、LZC、LJB-03、DX、JS-2004-2)存在较大的差异。
何颖[7]采用RT-PCR方法对2013—2018年广西14个地级市送检的1 547份样品进行4种猪腹泻病毒检测,结果显示:PDCoV、PEDV、PoRV阳性率分别为4.52%、54.94%、4.4%,未检出TGEV,PEDV与PDCoV或PoRV的双重感染率均为1.1%,PEDV与PDCoV和PoRV的三重感染率为0.39%,表明广西PEDV已形成持续感染的地方流行态势。
严瑾[8]采用多重RT-PCR方法对2017—2019年广西各地1 463份临床腹泻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PDCoV、PEDV、TGEV、PoRV阳性率分别为5.67%、10.12%、1.3%、5.95%,PEDV+PDCoV、PEDV+TGEV、PEDV+PRoV、PDCoV+TGEV、PDCoV+PRoV、TGEV+PRoV二重感染率在0.14%~2.32%之间,PEDV+PDCoV+PoRV三重感染率为1.64%,
表明广西猪群普遍感染4种腹泻病毒,并且混合感染严重。
段群棚[9]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2017年1月—2021年6月广西14个地市489个猪场1 206份临床腹泻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DCoV、PEDV、TGEV、PoRV阳性率分别是7.63%、49.67%、0.33%、4.56%,二重感染率在0.08%~0.91%之间,结果表明广西地区猪群腹泻的最主要病原为PEDV,其它病原也呈流行加重趋势。
张碧[10]采用RT-PCR方法对2019—2022年广西部分地区猪场1 046份发病猪的各类病料样品进行多种猪疫病病原检测,结果显示:PEDV、TGEV、PoRV阳性率分别是28.5%(61/214)、2.1%(8/381)、13.74%(18/131),PEDV与TGEV、PoRV二重感染分别为3.3%(7/212)、
8.05%(14/174),结果表明广西的病毒性腹泻疫情比较严重,且PEDV的感染率在春季较高,TGEV、PoRV的感染率在冬季比较高。
周洪槿[11]建立猪肠道冠状病毒多重qRT-PCR检测方法以及A、B、C、H群猪轮状病毒多重qRT-PCR检测方法,并对2020—2022年广西猪临床腹泻样品检测。首先,其利用建立的猪肠道冠状病毒多重qRT-PCR检测方法对3 236份猪腹泻样品进行了四种猪肠道冠状病毒检测,结果显示PDCoV、PEDV、TGEV和SADS-CoV的阳性率分别为13.16%(426/3 236)、18.26%(591/3 236)、0.46%(15/3 236)和 0.15%(5/3 236),PEDV与PDCoV、TGEV二重感染率分别为1.42%(46/3 236)、0.06%(2/3 236)。其次,其应用建立的A、B、C、H群猪轮状病毒多重qRT-PCR检测方法对1447份广西猪临床腹泻样本进行4个群猪轮状病毒的鉴别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轮状病毒A群(RVA)、B群(RVB)、C群(RVC)和H群(RVH)的阳性率分别为42.09%(609/1 447)、27.50%(398/1 447)、44.23%(640/1 447)和13.13%(640/1 447),亚群混合感染比单一感染更为常见。
2 流行趋势
根据文献,统计出广西2010—2022年不同年份区间猪群主要腹泻病毒检出率(见表1),综合感染率、流行特点、流行动态等因素研判其流行趋势。
2.1 PEDV
PEDV是1970年代发现的一种猪肠道冠状病毒,2010年毒株发生高毒力变异导致全国范围内大量哺乳仔猪尤其是新生仔猪死亡。自2010年起广西PEDV阳性率在5.37%~54.94%之间,多年处于感染高位。PEDV与PDCoV、PoRV、TGEV、PRRSV、PCV2存在二重甚至三重混合感染,表明该病毒流行非常复杂,毒株变异和亚群增多,现有疫苗对变异毒株入侵防御能力不高,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PEDV继续保持高位流行态势。
2.2 PDCoV
PDCoV是一种新型猪肠道冠状病毒,自2014年首次在美国暴发以来,先后在全球多个国家被检测到,目前已呈现全球性流行趋势。研究发现,广西PDCoV阳性率从早期的4.52%增加到13.16%,感染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PDCoV缺乏有效的商品化疫苗,该病毒在未来大概率对养猪业造成新的防控压力。
2.3 TGEV
TGEV是1946年确定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体,也是一种冠状病毒。广西猪群从2010—2011年的14.89%降低至2020—2022年的0.46%,何颖等人[7]在2013—2018年和张碧等人[10]在2019—2020年未检测到TGEV。2013年起研究人员检测到PEDV阳性率在0%~2.44%之间,处于较低感染状态。TGEV只有一个血清型,现有疫苗能起到较好保护作用,预计未来一段时期该病相对平稳。
2.4 PoRV
PoRV是呼肠病毒科轮状病毒属双链RNA病毒,基于VP6蛋白抗原性不同分为10个基因群(A-J)。广西猪群从2010年起PoRV感染率经历升降波动过程:胡帅[4]等人在2010年~2011年检测到的感染率为10.64%,何颖等人[7]发现2013—2014年感染率降低为0%,2015年感染率升至11.60%,2016年、2017年、2018年感染率逐步降低为7.25%、2.72%、1.49%。严瑾[8]、段群棚[9]等人在2017年—2019年、2017年—2021年发现感染率在5.95%、4.56%,张碧[10]、周洪槿[11]等人在2019年~2022年、2020年~2022年发现感染率升至13.74%、13.13%~44.23%。提示PoRV流行波动较大,同时流行A、B、C、H群,而且群间混合感染常见,该病防控在一段时期仍存在难度。
3 防控对策
猪病毒性腹泻是危害广西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疫病,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是PEDV,其次为PDCoV和PoRV,最后为TGEV。针对PEDV、TGEV、PoRV使用疫苗免疫作为主要防控手段,PDCoV目前暂无商品化疫苗。广泛使用疫苗有TGE-PED-PoR三联活疫苗、TGE-PED二联活疫苗、TGE-PED二联灭活疫苗、PED灭活疫
苗[12],PEDV疫苗毒株有CV777株、ZJ08株、AJ1 102株、SCSZ-1株、LW/L株、XJ-DB2株,TGEV疫苗毒株有Hua株、HB08株、WH-1R株、SCJY-1株、SD/L株、WH-1株,PoRV疫苗毒株有NX株,猪场应根据当地或本场流行的腹泻病种类、病毒变异等情况选择匹配毒株疫苗并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单纯依靠疫苗免疫常常难以获得理想的防控效果,推荐参照《猪主要病毒性腹泻防控技术规范》(DB45/T 2352-2021)从诊断、防控措施、免疫预防、疫情监测方面实施综合防控。■
参考文献:
[1] 陈焕春.猪系统性疾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J].北方牧业,2018,(18):7-8.
[2] 杨卫军,于娜,郑庆丰,等.我国部分地区猪病毒性腹泻病流行情况分析[J].今日畜牧兽医,2022,38(12):77-79.
[3] 杨丽梅,马力,徐倩倩等.我国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概况[J].动物医学进展,2014,35(2):115-119.
[4] 胡帅,李军,许力干,等.2010-2011年广西规模化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流行病学调查[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14):85-86.
[5] 李春英.广西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基因和N基因序列分析[D].广西大学,2014.
[6] 胡帅,周庆安,李军,等.2013-2014年广西主要猪病毒性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畜牧兽医,2016,43(6):1618-1623.
[7] 何颖,秦毅斌,段群棚,等.2013-2018年广西部分规模猪场主要病毒性腹泻.
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9,27(3):86-93.
[8] 严瑾,施开创,刘宏梅,等.2017-2019年广西猪重要病毒性腹泻病原流行病学调查[J].广西农学报,2020,35(4):20-25.
[9] 段群棚,秦毅斌,何文娜,等.2017-2021年广西腹泻猪群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检测[J].中国动物检疫,2021,38(10):1-8.
[10] 张碧,袁翠平,胡帅,等.2019-2022年广西部分地区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J].广西农学报,2023,38(3):35-41.
[11] 周洪槿.猪重要腹泻病毒多重qRT-PCR鉴别检测方法及PEDV、PDCo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广西大学,2023.
[12] 梁雨萱,庞胜美,刘梅,等.猪流行性腹泻疫苗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23,52(8):1-10.
收稿日期:2024-12-30
基金项目:广西农业科技自筹经费项目(Z2023035)
第一作者:李晓玲(1981—),女,高级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通讯作者:谢丽华(1981—),男,高级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传染病及分子免疫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