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名蓝耳病,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性,对繁殖系统与呼吸系统危害严重的猪群传染病。其中的高致病株,从2006 年以来曾经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目前PRRS在猪场的流行范围仍然很广,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势必成为今后猪场净化的重要病种,而净化又需要可靠的监测结果作为技术支撑。
关键词:猪繁殖;监测;呼吸综合征;对比
由于目前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流行毒株与变异比较复杂,其疫苗缺乏基因标记等技术,给监测-净化工作带来不少困扰。同时,不同采样环节、样品种类-检测方法所获得的蓝耳病监测结果,也存在部分显著差异。本文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净化标准要求,试就现阶段养猪业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不同采样环节与样品种类、检测方法所获得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以便寻找最佳的采样策略,应用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状况的监测活动指导。通过对检测结果的研究分析,认为当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性监测的最适采样点在屠宰环节,以病原学样品与检测方法进行,并以扩繁场的病原学监测结果作为补充。
为了监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区域性流行状况,作为今后场群净化的依据,笔者从生猪养殖环节、屠宰环节与无害化处理环节,分别采集了病原学与血清学样品,进行监测。采用了抽样统计方法对采样方案进行了预先设计,对不同采样策略获得的结果,进行了差异检验,以对比不同采样环节、样品种类、检测方法所得结果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原因,以作为采样策略优选的客观依据。
1 材料
1.1 血清学样品
全部源自湖南省衡阳市范围内猪场养殖的猪群,从生猪养殖环节采集,来自该市7县市区37个大型猪场。
1.2 病原学样品
以在生猪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理环节随机采集的脾脏为检样,全部源自湖南省衡阳市范围内养殖的猪群。屠宰环节样品涉及该市7县市区64个猪场,无害化处理环节样品涉及该市8县市区203个猪场(三年内有部分猪场重复采样)。养殖环节病原学样品为淋巴结,来自前述37个大型猪场中的30个猪场暂存冰库的病死猪。
2 方法
2.1 病原学检测方法
2020年11月—2021年3月上旬无害化处理环节病原学样品,以及2022年3月屠宰环节病原学样品,2022年5月生猪养殖环节病原学样品,均只采用通用型实时荧光PCR检测试剂盒;2022年3月至12月的无害化处理环节病原学样品,对其中通用型荧光PCR检测阳性样品,采用HP-PRRS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再次检测。
2.2 血清学检测方法
间接ELisa法
2.3 抽样设计
无害化处理环节在衡阳市现有的2个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每个月随机抽样10~30份。
屠宰环节在衡阳市25个屠场随机采样,每个来源不同猪场的屠宰猪平均采集10份样品,计划每次采集28个猪场280份样品。衡阳市全部屠宰场点只有54个,可供应出栏肥猪的猪场达2 844个,在上述25个屠宰场随机确定抽样日期与屠宰猪群,每个猪场采集10头猪的组织或血样。
生猪养殖环节因生物安全与采样技术限制,只在大型猪场采集,为非随机抽样。每场平均采集10份血清。部分猪场采集了病死猪淋巴结,作为病原学检样。
2.4 统计学分析
采用卡方检验进行不同组间的差异分析,根据猪场是否检出核酸阳性个体划分为阳性场与阴性场,比较猪场场群水平阳性率差异。
3 结果与分析
3.1 检测结果
(见下页表1)
3.2 差异性分析
基于目前生物安全顾虑,动物防疫机构技术人员不能进入猪舍采样;生猪养殖环节只能依靠技术实力较强的大型猪场内部采集病原学、血清学样品,因此样品只能代表大型猪场的情况;同时,Elisa法监测目前缺少鉴别免疫/感染抗体的试剂盒,无法区分抗体阳性是由感染或免疫造成,因此本文中,阳性场均以检出核酸阳性为准。不做血清学监测的显著性差异检验,只对随机抽样的无害化处理环节与屠宰环节病原学样品的猪场阳性率进行检验对比。
(见下页表3)
经检测结果统计分析,屠宰环节的猪场阳性率均高于无害化处理环节,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4 蓝耳病(PRRS)流行状况监测的不同采样策略的分析
4.1 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自身特点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不是终身带毒的疫病,在封群饲养200 d以上,阳性场可以在病原学上群体转阴[1]。在免疫抑制等因素影响下,会以低水平循环感染的形式存在,为通过病原学检测发现阳性个体/阳性猪场,提供了可能性[2]。
根据2022年3—12月监测(见表1与表2),湖南省衡阳市从无害化处理环节病死猪中检出的高致病株只占全部PRRS阳性个体的13.64%(9/66),说明该市区域范围以慢性经过的PRRS经典株为主。
2022年5月笔者对申报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的37个大型猪场附带进行了蓝耳病病原学与血清学监测,病原学结果发现,其中30个猪场收集的110份暂存病死猪淋巴结的PRRS核酸均为阴性(这些暂存病死猪最终将由无害化处理中心收集处理);37个猪场中12个非免疫场中有6个检出了PRRS抗体,抗体阳性率在25%~50%之间;对其中4个非免疫抗体阳性猪场收集到的病死猪12份淋巴结检测核酸结果全部阴性;说明无害化处理环节采样,可能漏过部分饲养管理水平高、死淘率低的PRRS阳性猪场;经典株感染猪会有较大机会以临床健康、亚健康的状态进入屠宰环节,这也是该市屠宰环节中的猪场病原学阳性率高于无害化处理环节,且存在差异极显著的基本原因。因此,在无害化处理与屠宰环节PRRS病原学监测中,个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的情况下,要更可靠掌握区域内PRRS阳性猪场的分布范围,在屠宰环节采样监测获得猪场阳性率比无害化处理环节更适宜。
第二,检测技术因素
血清学方法:考虑到目前检测PRRS抗体的ELISA试剂盒都以保守性好的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无法区分感染抗体与免疫抗体,因此抗体阳性检测结果在结合问卷调查猪场免疫程序的情况下,可以确认非免疫猪场的感染状况;例如2022 年5 月37个大型猪场集中监测中发现,有6个非免疫抗体阳性场,其中母猪场1个,自繁自养场2个,肥育猪场3个。而对免疫猪场的情况,需要结合抗体S/P值与离散度,结合保育阶段死淘率,进行逐个猪场的计算分析。因此无论养殖环节或屠宰环节采集的血清样品—抗体检测方法,目前对于蓝耳病区域性流行状况大批量监测有局限性,只能作为场群内部层面的监测选项之一。
病原学方法:由于以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较多[3],造成PRRS疫苗品种与疫苗株相应较多,又极少采用基因标记技
术[4],因此目前难以区别疫苗株与野毒株。而在现行猪场PRRS免疫/非免疫净化标准中,病原学检测结果是否阴性是重要的判定条件。
第三,人工技术性干预因素
由于ASF疫情的严重冲击,湖南省衡阳市猪场从2021年下半年起普遍采取了封群饲养的措施,以保障各场生物安全。这为阻断PRRS病毒进一步变异空间,并为实现种母猪场封群200 d后群体病原学转阴创造了有利条件。
根据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可知,无害化处理环节2020年11月—2021年3月,与2022年3—12月的两个时期病原学监测结果,个体与猪场阳性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我市PRRS感染死亡情况在2020年11月—2022年12月保持稳定。
而2022年3—12月与2023年3—12月无害化处理环节监测的病原学个体/猪场阳性率对比,均有显著差异,呈现下降趋势;而同期屠宰环节两年的病原学监测结果,个体/猪场阳性率也呈现趋于显著差异的下降趋势。在衡阳市养猪业从2021年下半年以后普遍实行封群隔离饲养已达2年以上的情况下,是否能够从显著性差异角度证实封群饲养对PRRS的净化效果,有待今后更多的监测
结果。
4.2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区域性监测,在无害化处理环节与屠宰环节个体阳性率之间差异不显著的情况下,为了更可靠掌握代表实际流行范围的场群阳性率,采样策略宜以屠宰环节+病原学样品为主要采样策略,无害化处理环节病原学监测作为参考。为了做到监测对象全面覆盖,考虑到屠宰环节采样无法将种/母猪场纳入监测范围,对于少数种/母猪场,可以通过监管性监测中进行的相关病原学监测来完成全面覆盖。
猪场内部监测方面,非免疫场可以通过PRRS抗体检测发现感染阳性。而有条件的免疫场,目前可以通过不同类别存栏猪扁桃体、新生仔猪断尾血等作为病原学检样,或分析抗体水平离散度与断奶仔猪死淘率解决。
今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以及其他病种的区域性流行趋势分析与防控措施效果评估,可以采用不同时间段的场群病原学阳性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客观判断。
5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本次监测采用的病原学检样为脾脏与淋巴结,相比扁桃体,阳性率结果可能有所低估,尤其是个体阳性率。
PRRS区域性监测的样品选择,宜在不同环节统一样品种类与检测方法,使检测结果具有更好的可比性。目前PRRS净化的检测标准要求的PRRS病原学阴性,采用的病原学检样是病毒存续时间最长的扁桃体。如果在屠宰环节采集待宰猪扁桃体,需要加强动物防疫机构的采集技术培训。
5.1 无害化处理环节病原学监测
第一,预警监测:对收集病死猪数量异常增多,且其中蓝耳病阳性率异常偏高的情况,通过紧急病原学监测提早发现新毒株,进行预警。
第二,危害程度评估:PRRS在无害化处理环节病死猪中的个体阳性率,可以作为评估其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无害化收集-处理平台获得的病死猪数据,乘以该病种在其中的阳性占比,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直接致死数。在二重/多重感染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各病种在单独发病情况下的致死率中位数,在二重/多重感染中进行权重计算。
5.2 对其他猪群疫病区域性监测的启示
对于防控效果较好、致死率较低的病种,区域性流行状况的监测以屠宰环节病原学/血清学监测为宜。■
参考文献:
[1] 赵小月,张格,汪悦,等2018-2019年河南地区猪繁殖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兽医学报,2020,40(12):2286-2292.
[2] 王大民,赵胜杰,杜松献,等.2019年河南省猪繁殖于呼吸综合征抗体与病原监测[J]中国动物检疫,2020,37(5):5-8.
[3] 杨汉春,周磊,周信荣.2020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21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J]猪业科学,2021,38(2):50-52.
[4] 王景成,李兆华,李志杰,等.猪蓝耳病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新进展[J].猪业科学,2019,36(9):102-205.
收稿时间:2024-12-11
作者简介:肖兴(1971—),男,本科,高级兽医师。研究方向:养殖技术、动物防疫。
通讯作者:唐金花(1977—),女,本科,高级兽医师。研究方向:兽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