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及防控策略研究

2025-02-20 00:00:00李科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1期
关键词:防控策略危害

摘要:牛羊布鲁氏杆菌病是严重危害牛羊养殖业的传染病。其发病机理涉及病原体入侵、免疫应答失败及组织损伤。该病导致牛羊出现生殖系统疾病、乳腺炎、关节炎等症状,造成经济损失和养殖风险,同时威胁人类健康。为防控此病,政府应强化组织领导,深化宣传普及,开展流行调查与监控;养殖场应推行自繁自养,采用科学饲养,定期清洁消毒,制定免疫计划,规范处置患病牛羊。这些措施旨在切断病原,降低疫情风险,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牛羊布鲁氏杆菌病;危害;防控策略

牛羊养殖业繁荣是地区经济增长与民生福祉的关键。布鲁氏杆菌病对养殖业构成严重威胁,有效控制其发病率对维护生物安全和经济收益至关重要。因此,必须深刻认识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动物防疫法等法规,提升防控意识。结合养殖场规模、管理水平及疫病流行特点,构建科学、系统的布鲁氏杆菌病防控体系。

1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相关概述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发的重大传染病。布鲁氏杆菌形态短小杆状,无鞭毛,难形成芽孢,易于存活和传播。其通过牛羊黏膜或皮肤破损入侵,初遇吞噬细胞,但逃脱杀灭后能在体内迅速增殖,形成原发病灶。随着病情恶化,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多发性病灶,损害机体,削弱免疫功能,引发反复感染和组织损伤。该病全球广泛分布,严重影响畜牧业。在我国,整体感染率稳定但地区差异大,北方及偏远或养殖条件差地区感染率高[1]。

2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

2.1 对牛羊的危害

牛羊发病症状因感染阶段、个体差异及感染程度而异,主要包括:第一,发热,体温逐渐升高,严重时可达40 ℃以上;第二,消化系统症状,包括食欲下降、反胃、腹泻或便秘,影响采食量和营养吸收;第三,生殖系统症状,包括妊娠母畜流产、死胎、胎儿畸形,公牛、公羊可能出现睾丸炎、附睾炎,影响生殖功能;第四,神经系统症状,如口吐白沫、嗜睡、瘫痪,程度因病菌损害神经系统而异;第五,其他症状,如关节炎、跛行、乳房炎等,可能单独或同时出现,对牛羊健康和生产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2.2 对养殖业的危害

布鲁氏杆菌病对养殖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经济损失和养殖风险上。一方面,由于该病可导致牛羊大量流产、死胎和幼畜成活率低,直接降低了养殖场的繁殖效率,减少了出栏量和肉产量。同时,乳腺炎等疾病还影响了乳用畜的产奶量,进一步降低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布鲁氏杆菌病的治疗和防控成本较高,包括药物费用、人力成本、隔离措施等[2]。

2.3 对人的危害

人感染布鲁氏杆菌后,可能出现发热、多汗、乏力、关节肿大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并发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甚至导致丧失劳动力、生育能力或死亡。潜伏期长达7至21天。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易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早期治愈率高,但常被忽视。病情进入中期,可治愈性下降,可能出现行动障碍、生育能力受损、精神状态萎靡。

3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策略

3.1 政府层面防控布鲁氏杆菌病的策略构建

一是强化政府组织引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政府在防控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过程中,应强化组织领导,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包括建立由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养殖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组成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政府应加大对防控工作的投入,确保防控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到位。尤其是要加强对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通过建立防控工作责任制和问责机制,对防控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确保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深化疾病宣传普及,提升公众防治意识。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防控知识和防控措施,提高公众对布鲁氏杆菌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政府还应组织专家开展防控知识讲座和培训,提高养殖企业、兽医和养殖户的防控技能和水平。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现场指导等方式,普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知识,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政府应鼓励公众参与防控工作,建立群众性的防控网络[3]。

三是扎实开展流行调查,严密监控疾病动态。政府应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全面。通过建立疫情监测网络,对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疑似病例。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形成疫情监测和防控的合力。尤其是在流行调查的基础上,政府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根据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需求,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然后通过调整防控策略,不断完善防控体系,提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2 养殖场布鲁氏杆菌病防控体系的全面建立

一是推行自繁自养模式,减少外部病原引入。通过自主繁育和养殖,可以降低从外部引入病原的风险,确保牛羊的健康和安全。在推行自繁自养模式的过程中,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繁育体系,加强繁育管理和技术指导。通过优化繁育方案,提高牛羊的繁殖性能和健康水平。同时,养殖场还应加强对繁育过程中疾病防控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繁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养殖场还应加强对引进牛羊的检疫和管理。在引进牛羊前,应进行严格的检疫和隔离观察,确保引进的牛羊健康无病。在引进后,还应加强对引进牛羊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是采用科学饲养策略,提升牛羊健康水平。合理搭配饲料、优化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有利于提高牛羊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在饲料搭配方面,养殖场应根据牛羊的营养需求和生长阶段,合理搭配饲料,确保牛羊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与此同时,需要加强对饲料质量的监测和管理,确保饲料的安全和卫生。对于饲养环境来讲,养殖场应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干燥和通风,降低病菌滋生的风险。通过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清理粪便和污物,保持饲养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基于饲养管理而言,养殖场应建立健全饲养管理制度,加强对牛羊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尤其是需要通过加强对牛羊的日常观察和管理,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进而确保牛羊的健康和安全[4]。

三是定期开展清洁消毒,营造良好养殖环境。定期清理饲养环境、消毒设施和器具等,能够降低病菌滋生的风险,确保牛羊的健康和安全。一方面,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清洁消毒计划和方案,建议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病菌滋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对饲养环境、设施和器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同时,养殖场还应加强对清洁消毒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清洁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清洁消毒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同时,建议建立健全清洁消毒人员的考核和奖惩机制,激励清洁消毒人员积极履行职责,确保清洁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是制定合理免疫计划,有效预防疾病发生。若要提高牛羊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那么养殖场需要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进而有效预防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生。在制定计划时,应根据布病免疫政策、牛羊的品种、年龄、生长阶段和疾病流行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疫苗和接种时间,然后落实免疫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免疫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免疫监测和管理方面,养殖场应建立健全免疫监测和管理制度,具体是通过对牛羊进行定期抗体检测和病原检测,了解牛羊的免疫状态和疾病感染情况。同时,做好免疫工作的记录和档案管理,确保免疫工作的可追溯性和可评估性[5]。

结语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作为全球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牛羊养殖业与人类健康。深入分析其发病机理、流行情况及症状,揭示其复杂性与危害性。为有效控制疫情,政府、养殖场及社会各界需携手构建科学防控体系。政府应强化领导,加强宣传普及与监控;养殖场应重视自繁自养、科学饲养、清洁消毒及免疫接种。公众亦需提升防控意识,避免接触病原。通过多方合作,有信心降低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维护人类健康与

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本录.牛羊布鲁氏杆菌病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J].中兽医学杂志,2023,(11):46-48.

[2] 宋霜,姜鹏语,王成立,等.牛羊布鲁氏杆菌病及其综合防控[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3,(10):98-100.

[3] 樊祜卿,魏中锋,张果,等.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及防控对策[J].畜牧业环境,2023,(01):54-56.

[4] 曲立江.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综合诊断及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2,(14):61-62+79.

[5] 车贤志.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J].吉林畜牧兽医,2022,43(05):66-67.

收稿日期:2024-12-20

作者简介:李科(1986—),男 ,本科,高级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净化、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人畜共患病防控等。

猜你喜欢
防控策略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12
肥胖危害知多少
药+酒 危害大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26
网络的危害(三)
新少年(2017年6期)2017-06-16 17:41:58
酗酒的危害
论“破窗理论”及其在环境犯罪防控中的应用
犯罪研究(2016年5期)2016-12-01 18:17:36
采用BT投融资模式建设的法律风险分析及防控策略浅议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民生周刊(2016年9期)2016-05-21 12:11:19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发生机制与防控策略探究
理论导刊(2016年3期)2016-03-26 13:44:31
商业银行审计风险与防控策略初探
财经界(2016年1期)2016-01-19 17: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