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哨咀游击队印章

2025-02-20 00:00:00
读者欣赏 2025年1期
关键词:游击队印章根据地

1935年三四月间,正值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开展第二次反“围剿”斗争时期。国民党一〇五旅冶成章部的一个营进驻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六寸塬,打算在摸清红军情况后,参与“围剿”红军主力。

六寸塬是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土塬,有很多小山包,形成一道山梁。国民党军驻防此地,极大限制了红军的游击作战空间,还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发展带来了新的威胁。

合水县游击队领导得知这一情况,认为必须将情况摸清,并及时报告主力部队。

艰巨的任务落在了合水县游击队一名队员肩上。怎么才能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这让拿着盖有“合水县哨咀游击队”印章路条的游击队员一时犯了难。原来,穿过红军游击区必须要有游击队开具的路条,但是国民党军也在途中设置了封锁线,万一盘查时路条被搜出,不但侦察送信任务无法完成,还会引起国民党军的警觉。

“怎样把路条保护好”就成了游击队员担心的一个问题。后来,他想出一个好办法,就是把路条卷起来,缝在贴身的衣物里,这样既可以躲避国民党军的搜查,又可以保护好路条。

他先化装成六寸塬山梁下村庄的村民,利用跟国民党哨兵攀老乡的机会,了解国民党军驻防部队的兵力、意图等信息。之后,他巧妙穿越了国民党军数道封锁线,把重要信息及时送到了红军主力部队,圆满完成了游击队赋予的任务。

“合水县哨咀游击队”印章后由宁县胡振德老人捐赠给甘肃省博物馆。该印章为木质,呈长条形覆斗状,面长9厘米,宽2.3厘米,厚2.5厘米,完整。印面阳刻有“合水县哨咀游击队”8个宋体字,竖排一行,布局严谨而厚重。印章现属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

如今,我们虽然没法详细了解胡振德老人获得印章的经历,但是这一枚印章无疑成为重要的历史印记,它见证了当年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烽火岁月。

(本段文字由省委党史研究室李垚、宁县党史办李晓勇根据《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第一卷)及当地人口述编辑整理)

猜你喜欢
游击队印章根据地
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印章
我们有印章咯
大灰狼画报(2022年4期)2022-06-05 07:13:16
第八章超声游击队——声能
第八章 超声游击队 ——声能
小学科学(2020年7期)2020-07-23 08:53:40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红土地(2019年10期)2019-10-30 03:35:12
自制橡皮印章
童话世界(2017年14期)2017-06-05 09:13:49
印章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小铁道游击队(节选)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军事历史(2001年5期)2001-08-21 02: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