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从我的家乡河南省滑县流过,它蜿蜒曲折、澎湃纵横、滔滔奔流。它不但诉说着滑县的沧桑巨变,承载着滑县的历史文化,而且还吟唱着滑县的发展变化……来吧,我在大运河畔等你,欢迎你来我们这里做客!
大运河(滑县段)自南向北全长8000多米。据考证,东汉末年,曹操引淇水入白沟,该段属于白沟运河。公元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百万民夫,开凿永济渠,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宋元朝时期,永济渠称御河。明代时,其改称卫河并一直沿用至今,是华北平原上南北往来的重要水道,持续通航约1800年,是中国大运河永济渠河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中国南北文化、经济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来吧,我在大运河畔等你,等你一起来了解中国大运河的源远流长的文化。
大运河(滑县段)东岸的古城墙属大运河历史遗存中的精品。这段古城墙属于明清建筑,沿河就势而建,既有防御功能,又兼具防洪作用,是典型的城堤一体结构。其中,墙基由青石砌成,青砖构筑外墙墙体,内墙和垛口由三合土夯筑而成。古城墙内侧的青色古砖路是你到这里的打卡地。当你漫步在这凹凸不平的小路上,抚摸着坚固无比的墙体,就会情不自禁地穿越千年,仿佛看到了当年能工巧匠们辛苦劳作的情景。来吧,我在大运河畔等你,等着和你一起追忆历史。
当你在大运河畔的古砖路上走得有些疲惫,位于它东岸的一座繁华的小镇会让你精神百倍,因为这座小镇的名气比它所在的县城还要大,它就是我们的道口古镇。有事实可以为证:要是你坐车从河南省会郑州来我们滑县,或者从安阳市来我们滑县,你在汽车客运站肯定找不到郑州至滑县的牌子,或者安阳至滑县的公交车,因为滑县的称谓统一都被“道口”二字代替了。这一切皆因道口古镇和大运河(滑县段)仅一墙之隔,道口古镇同样也是大运河文化的产物。道口古镇它因河而生、因河而兴,成为大运河畔最为壮观亮丽的风景线。
道口古镇现存一面街、顺河街、大集街等历史街区,古建筑1000余间。曾经,这里沿河岸密集的码头,泊船数里,桅杆如林,是过往船只停留、船工歇脚之地,更是货物集散地。街市中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繁荣了古镇的市井经济,促进南北文化的交融渗透,形成了开放性的运河文化。“民国”以来,随着铁路、公路的修建通车,这里四通八达连接了30多个城镇,因此这里有了“小天津”的美誉。来吧,我在大运河畔等你,等着和你一起感受曾经的大运河漕运繁忙的情景。
当我们驻足在道口古镇的十字街头,映入眼帘的皆是比邻的古屋、连绵的商铺、交错的巷弄。沿街的“同和裕”银号、绸缎庄、烧鸡老铺、茶馆等明清建筑风格,不但保存着历史原貌,还可以让我们情不自禁地遥想当年道口镇码头繁忙喧闹的情景。现在,这里集大运河、道口古镇、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保护区为一体,形成了生态文化长廊,是人们旅游、观光、娱乐、休闲、饮食的优美景区。道口古镇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三关六铺七十二胡同”的历史街巷格局古韵犹存,对于研究古代运河城镇空间布局、航运组织、地方建筑艺术、经济交流等具有重要的价值。来吧,我在大运河畔等你,等着你来这里领略道口古镇的文化气息和风土人情。
你要是恰逢农历的正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来到我们的道口古镇,它会给你别样的记忆,让你终生难以忘记,因为这三天是举办一年一度“火神庙会”的好日子。“火神庙会”举办期间,到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尤其是传统节目,如大集街高跷、军庄秧歌、背阁、抬阁、“八卦(挂)秋”、武术表演、竹马、莲花灯、火龙、花船等,男女演员盛装上阵,从脸谱到服装,无不体现了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来吧,我在大运河畔等你,等你一起来观看精彩表演,体验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通过祭祀火神,来表达自己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的。
“火神庙会”上的风味小吃也是道口火神庙会一道独特的风景,如煎炒凉粉、竹叶粽子、冰糖葫芦、牛肉火烧、内黄灌肠……让人垂涎三尺。“东南西北都看遍,不如道口古会转一转。”这是当地老百姓对道口正月古庙会的评价。道口“火神庙会”,历经数百年沧桑,如今已演变成滑县独具特色、不折不扣的狂欢盛会。古庙会上精彩的民俗表演数不胜数,如社火表演、耍猴的、玩蛇的、掷镖的、套圈的、摆局的……吸引着众人的眼球。我相信,要是你来到这里,也会发出不一样的惊叹!
道口古镇转一转,精神收获大于天,但还是敌不过民以食为天。又累又饿的你是不是早已经闻到了一阵阵烧鸡的飘香?道口烧鸡名不虚传,是我国著名的特产,其中最著名的品牌是“义兴张”。据《滑县志》载,道口烧鸡始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道口烧鸡始创100余年时,生意惨淡,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经营者张炳路边偶遇故交清宫御厨,这位御厨传授了“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的秘诀。从此,张炳的烧鸡声名大振,遂取“义友济兴”之意,将烧鸡铺子的名号定为“义兴张”。此后,道口烧鸡名扬海内,成为清廷贡品之一,其制作技艺历代相传,形成自己的独特风味。相传,清嘉庆年间,嘉庆帝出巡时路过道口,忽闻奇香而振奋,问随从道:“何物发出此香?”随从答道:“烧鸡。”遂将烧鸡献上。嘉庆帝尝后大喜说道:“色、香、味三绝。”从此以后,道口烧鸡成了清廷的贡品。张炳的世代子孙,继承和发展了祖先的精湛技艺,使“义兴张”烧鸡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味。
1981年,“道口烧鸡”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特优产品,与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被誉为“天下第二鸡”。因此,道口烧鸡不仅远销京、津、沪、宁,而且大批销往香港。说了这么多,是不是你早已垂涎三尺?马上安排,就如同当年嘉庆帝的待遇一样,让你大饱口福!来吧,我在大运河畔等你,等着你来品尝我们道口的烧鸡。
如果只有烧鸡,不搭配一点儿小酒,是不是太不够情调?道口大曲在这里等着你。酒香、烧鸡香在你的嘴里回味,那种感觉绝对是享受。席间,若再了解一下道口大曲的前世今生,是不是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相传,道口大曲和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有关。据《大明一统志》记载,欧阳修曾在我们滑县道口(曾经的滑州)做官,所建官署名曰“冰堂”,他喜文好酒,就研制出了品质绝美的好酒—“冰堂春”。据说,“冰堂”之名取“冰清玉洁”之意。由于其酒色泽红润,味道醇厚,清香甘洌,绵甜爽净,曾获中国历史文化名人黄庭坚、陆游等人的诗词赞颂,所以很快为国人瞩目,身居“国酒”高位,号为“天下第一”。
1958年,滑县在道口镇建“冰堂春酒厂”,酿造坚持传承传统工艺,吸纳中国传统技艺精华,形成不同于行业领域流派的独特流程和技艺,造就了其独特隽永的酒香和醇厚口感。如今,河南百旺道口大曲酒业传承欧阳修“冰堂春”酒的古老秘籍,结合现代酿造工艺,开拓创新,全力打造出了道口镇传世佳酿—道口大曲。滑县为助力酒文化复兴和经济发展,修建了道口大曲文化园。如今,园区已经发展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是一座依托白酒生产、销售休闲游玩的景区。逛一逛道口古镇、吃一口烧鸡、品一口老酒,再了解一下滑县道口悠久的文化历史,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也!
运河悠悠,历史悠久。道口三宝,记忆古老。来吧,我在大运河畔等你,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更欢迎国际友人光临我们的中国滑县道口。古而不老的道口古镇,香而不腻的道口烧鸡,爽而不辣的道口大曲,不仅仅是我们滑县人的骄傲,更是我们馈赠所有朋友的瑰宝!我们时刻恭候你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