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的智慧》
作者:【德】佐拉·德尔博诺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5月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在十年左右就能长大,培养人才则需要一代代的积累,即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但与人相比,树木的年龄要长得多。有人做过研究,人类的寿命只相当于一棵普通的桦树,而桦树则属于树木中寿命最短的那一类。如同对长寿的人充满好奇一样,人们对古老的树木同样有一探究竟的强烈兴趣。对此,德国作家佐拉·德尔博诺花费一年时间,造访地球上古老且巨大的15棵树,写成了一本书——《古树的智慧》,详细讲述它们的故事,读来让人发思古之幽情、叹万物之有灵。
古树既是历史的印痕,也是岁月的奇迹。历史古迹需要定期修葺、养护,甚至需要重建,但每棵古树均历经沧海桑田,始终顶天立地、屹立不倒,其动辄几百上千年甚至几千年的树龄,毫不夸张地说,是历史的见证、生命的奇迹。欧洲有一种常绿乔木——红豆杉,其密度、硬度和弹性不仅非常适合制作弓和矛,还适合做建筑木材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这种珍贵的树种中也涌现了不少“长寿之星”。书中提到一棵位于英格兰伯克夏郡的欧洲红豆杉,树龄达到两千多岁,这棵红豆杉成功对抗了所有的逆境,包括饥饿的鹿群、疾病、雷击、暴风的席卷、洪水和砍伐等等,成就了今天的“自己”。可以想象,当罗马人在凯撒的领导下还没来到这里,当这里的人们还生活在由族长统治的部落联盟里,这棵红豆杉就已经在这里了,其沧桑风骨让人肃然起敬。
古树营造自己的王国,成就别人的乐园。它撑起了一个或大或小的生态乐园,当然这也可解读成是古树的智慧,和它荣辱与共的种群越多,它自身也就越安全。一棵古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过客,但对某些生命来说,却是整个世界。给佐拉·德尔博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位于美国加州的一棵巨杉——雪曼将军树,树高83.8米,被认为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现存单体树木,在其距离地面60米的树冠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王国,由树枝及厚厚的针叶组成,能承受风吹、日晒、雨淋、雪压以及各种摇摆震颤。在这其中,住着蘑菇、苔藓、蜘蛛、百足虫、蚂蚁,还有其他小动物们,这些寄居者中很多一生从未离开过这棵树。除此之外,很多当地人也将这棵树作为他们的“家庭成员”,一些家族选择在这里定期合影,年轻的父母抱着新出生的孩子来这里拍照留念。人们不断地繁衍生息,而古树则是他们情感的见证与纽带。
古树激励人向外探求,启迪人与己相处。多年前我曾看到一篇文章,澳大利亚一名学者患有抑郁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尝试抱着大树来治疗自己,没想到起到了奇效,他痊愈了。这说明树与人的联系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古树之所以有名,一方面,它们以古老苍劲见长,外形高大、奇特,周围的环境也独具一格,这些都能激发人们情感和美学上的兴趣,以及与文化和植物学相关的爱好。书中记载,德国黑森州的一棵椴树,树高10米,树龄超过900岁,紧挨着树的,还有一个专门的广场和一家“椴树客栈”,在旅馆留宿有一种特别的安全感。
另一方面,是古树带给人的思考。或多或少,我们都能从古树中找到自身的影子:可以是经历风吹雨打后的坦然,也可以是看透世态炎凉后的稳重;可以是希望和憧憬,也可以是胜利和收获。概而言之,古树让人类的生活和思考更充盈,它们是我们可靠可敬的好朋友。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