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功不负,奋斗实干启新程。春节刚过,全国各地纷纷进入“开工模式”,冲刺首季“开门红”。
2 月9 日,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正式“开市”,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供应商齐聚于此,开启新一年的贸易旅程。据统计,义乌国际商贸城首日接待客流超23 万人次,7.5 万户商家在这一天开门迎客。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对纳税人以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方式出口的货物实行“离境即退税”,加快2025 年开放步伐。
节后开工第一周,上海洋山港各集装箱码头,15 艘船舶同时在港,迎来新一轮的生产作业高峰。在重庆铁路口岸,一批“重庆造”汽车正有序装箱,即将搭乘中欧班列出口欧洲。
在国内,春节后是企业开工复产的关键期,各企业招工返岗也很热闹。从2 月8 日到13 日,重庆市大足区连续举办五场线下招聘会,为成渝毗邻地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精准对接平台。招聘会上,川渝两地230 余家企业提供超3000 个就业岗位。
自春节假期结束以来,国铁南昌局根据务工人员需求,优化客运组织,从2 月7 日至2 月16 日增开197 趟务工专列,畅通务工人员返岗路。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表示,今年新年开工开市以来,从各省市的新春第一会的工作布置来讲,求真务实、铆足干劲、向心而行的意愿十分的强烈,支持实现今年开门红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进一步的增多。各地都把聚焦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扩大内需作为首要任务。在惠民生、促消费方面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因地制宜的来推动各项举措落实,有效提升了春节假日消费的市场活力。
从供给侧而言,在产业向心图强方面,将发展新的生产力放到首位,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抓好传统产业深度改造转型升级,培育新兴的产业,做好未来产业相关的前瞻布局。
当前背景下,争取实现“开门红”,关键是要全国“一盘棋”,统一大市场,畅通大循环,以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确定性来应对外部不利影响的冲击和挑战。各地各部门要落实好一揽子的增量政策,全力的巩固经济稳定向上、结构向优、质效向好的发展的势头。锚定优化营商环境,以企业诉求为导向,增强服务意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据央视网2.10)